回覆列表
  • 1 # 阮唐小喬時光手記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現代人也一樣能寫出很優美的詩句。

    我不知道題主是如何得出現代人寫不出優美詩句這個結論的,但是至少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這個結論太主觀了,觀察不全面,有待商榷。

    其次,好詩句不等於優美的詩句。

    詩歌有太多種風格,感覺上,婉約派的詩就挺優美的。

    比如南唐大帝李先生的“春花秋月何時了……”。

    然而,優美只是詞藻形式上的特徵而已,並不是風格。

    詩詞的發展歷經很多階段,其中魏晉時期,詩歌重在風骨,而晉之後至南北朝就重在詞藻上的華麗了!

    比如我們親愛的東晉陶先生,其“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讀來並不優美,也正是因此,在當時那個只看中詞藻的時代,他的詩並不招人待見。

    可是後來人們讀著讀著,發現不對,那些詞藻優美的很多內容空洞,意境淺薄,反而是咱陶縣長的詩,讀來雖然很通俗,但是卻意境高遠,淡泊寧靜,發人深省——這一比之後,陶老師就不朽了。

    可見好詩絕不是堆砌辭藻堆出來的。

    再次,題主混淆了一個概念,那就是學詩。

    今天的學生雖然也學歷代的詩,甚至太多的經典詩詞都口能成誦,但是此學詩並非彼學詩也!

    要知道,今天的人學詩其實跟學其他課文是一樣的,無外乎明題意、找重點、挖主旨等等,他們在進行的工作其實是分析而不是創作,他們只知道詩歌的既成之後,卻不知道詩歌的既成之前,因此,他們其實是在讀詩,而不是在學詩。

    也因此,他們其實是讀者而不是詩人!

    讀者寫不出來詩,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最後,詩歌是一個專業,學詩也是一個系統的認知過程。

    它簡單卻又不簡單,說它簡單,是因為,格律就像流行歌曲的調,只要掌握了那個調,寫詩就跟填詞差不多;說它不簡單,是因為,詩歌本身還是個語言藝術,是個詠志抒情的工具,形式相對來說好掌握,但意境就全憑各人的修為了!

    好詩必定是意境絕妙的詩!

    古人講,言有盡而意無窮,話說完了,但是餘意繞樑,玩味不盡——這就是功夫了!

    古人云,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須,就是為了更好地表情達意而不得不苦苦思索,語言文字正是在這種苦苦思索之下才變得那樣意義豐富,這才是學詩呢!

    如果今人能像古人那樣真正的學詩,怎麼可能寫不出來好句子?

    畢竟,中國文字數以萬計,這上萬個漢字自由組合會有多少結果?

    我們不妨來算一下,一首最簡單的五絕,不過20個字,從一萬個字裡挑出20個字來自由組合,有多少結果?

    一萬的二十次方!這麼多結果當中,即便我們取萬萬分之一的精品率,結果也是相當震撼的!

    因此,好詩遠沒有被寫完!

    要知道中國的詩歌,源很遠,我相信,她的流也必定會很長!

    三千年前起自詩經,那麼,再來個三千年又何妨?!

  • 2 # 謝廣廣廣廣廣廣廣廣謝

    古人作詩過去只講文才,進士都考文科,淫詩作對科考有什鼎子,秀才,尚書等。

    現在不光是文科,數理化。還增加國際交流的英語統稱外語。陏著社會進步古詩一類繼承,學習人文,主要放在科學進步,語文教學。就需要國學老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印象很重要嗎?以後經常相處還會改變對他人的第一印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