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就要瞎折騰
-
2 # 大鵬圖文
九十年代單位擴建庫房,僱用一支民間建築隊施工。
工頭是一個三十多歲精瘦漢子,手下十幾名工人都來自同鄉本土,許多還與他叔侄舅爺地沾親帶故。
一天,工頭與他的一個下屬因工作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搞得工頭大動肝火,但礙於親戚情面還需忍讓三分。
於是他讓女祕書上街給他買了一瓶白酒坐在工地上來個借酒消愁。
不一會兒就已半瓶酒下肚。
我見狀心生惻隱,於是湊過去勸他少喝點。誰想他就像遇到知音似的拉著我大訴苦水,說到傷心處竟然還抹起了眼淚。
就這樣他一邊說一邊喝,不覺中一瓶白酒竟然見了底。
但他思維不亂,談吐邏輯清晰。
席間我倆共飲了一瓶白酒後他還意猶未盡,像個饞嘴孩子似的跟我商量是否再來一瓶白酒。
我此時意識到遇見了一位酒場高人,所以以酒量不濟拒絕了。
誰想他竟自斟自飲,不一會兒一瓶白酒又被他風捲殘雲般地幹掉了。
下午我一覺醒來到工地,只見工頭正站在高高的磚垛上吆五喝六地指揮著工人們幹活,絲毫察覺不到他是剛剛喝了兩瓶多白酒的人。
-
3 # 灰機灰走了
七八年前,那年特別大的雪,一個外地朋友過來,這人特別能喝。每天拉人陪他喝酒,幾天下來沒人肯接他電話了。直接跑我這裡。沒辦法,人都來了,只能豁出去再陪唄。又叫了一個住的近的,約好了去常去的小飯店。也是巧了,看到湖南三個同行,平時接觸不多,還算熟悉。於是拼桌子,一起唄。我朋友還沒到,我就訴苦,吃不消哦,實在喝不動還被找上門來喝,晚上一定要幫忙給頂頂~湖南那哥們一拍胸口,你放心,晚上我們買酒,包我們身上。轉眼他就讓他小同事買了六瓶二鍋頭回來。等人到齊就開始唄,我那個朋友那是意氣風發,喝水的玻璃杯倒的二鍋頭,一杯得四兩,冷盤就酒,就在那裡四處看誰偷懶喝的慢。出去買酒那小夥酒沒喝,這個咋辦呢,嘰裡咕嚕的酒桌道理就白活上了。此時湖南小夥站出來,表示小杯喝的慢,沒勁,拿起一瓶二鍋頭噸噸噸噸~~~~一口乾了,這一瓶是饒的,先順順喉嚨。又端起桌上一杯酒,要乾杯!我朋友嚇的死活沒幹,還是我代了那杯酒。尼瑪,然後人家說他全家都能喝酒,最厲害他大姐五斤,最差他二姐,三斤。他自己差不多也五斤。每年過年回家聚會,白酒瓶子比啤酒瓶擺的還多。那天晚上我喝醉了。第二天極其痛苦。再後來,回老家看到我朋友,告訴我昨天五斤兄弟來辦事,他陪辦事,然後喝酒把五斤喝醉了。為了證明真的,還帶我去了那個飯店,坐同一個坐。極其開心~~~~同席其他人撇撇嘴,麻地十個喝人家一個,自己還掛了兩個,還好意思得意。
-
4 # 美食李大東
如果算的話那應該就是我見過最厲害的了,大家也都知道白酒有活血通絡,增進食慾,消除疲勞,陶冶情操,使人輕快,並有禦寒提神的功能。引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擴張小血管,可使血液中的含糖量降低,促進血液迴圈,延緩膽固醇等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對迴圈系統及心腦血管有利。但是如果大量飲酒可導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甚至酒精中毒。我今天想借著這個話題說一下我見過喝白酒最瘋狂的大量飲酒人,這個人在我姥爺他們那裡。
還記得差不多是三四年前吧,有一次我去我姥爺那邊玩,就聽到我姥爺在和一些人聊天的過程中聽到他們在討論誰誰誰家的那個男的特別愛喝酒,幾乎每次吃飯都要和尚幾兩白酒,誰說都沒用,然後有一次他們村有一家結婚的他去吃喜酒了,然後就是悲劇的一幕發生了,那個人在桌上和人比酒喝,越喝越來勁,最後喝的酒精中毒被送到了醫院搶救,我就聽到了這裡,至於後來的那個人有沒有被搶救過來我也不清楚了。總之這是我聽到的喝酒醉不要命的一個人了。
最後,在這裡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和別人比喝酒誰厲害,因為就算分出了勝負你可能也失去了一個朋友或者生意夥伴了。
我是愛美食的小星星!喜歡的話加個關注哦!
-
5 # 悟道輪迴
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山裡的娃娃,可能從小生活在山區,空氣質量相比城市裡要好很多,所以我們那裡的老齡人非常多,山裡人一到晚上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所以就會三兩成群的找地方喝酒去了。我們村子裡的人喝酒其實就是各自拿一瓶酒,然後來盤花生米就開始了,自己喝自己的酒,喝完後能喝的可以在小賣鋪打幾兩散酒喝,喝完酒後回家睡覺,也這算是對忙碌一天的犒賞吧。
村裡的村支書是一個近50歲的人,為人很謙和,誰家裡有紅白喜事都找他去幫忙張羅,特別是喜事,村裡我們這一代的人結婚差不多都是支書操辦的,他有辦事期間是不喝酒的,等事情全部所理完了,這時候就可以放開喝了。先是主家敬酒,我們村裡人喝酒用的是小瓷碗,一碗差不多有三兩吧,雙方父母敬下來就是一斤左右了,新婚夫妻再敬,再加上親戚朋友。這還不算完,敬完酒後和村裡輩份比較大的人開始推杯換盞,我有一次算過,這一桌下來他差不多要喝將近2斤多的酒,對於一般人來說早醉的不醒人事了,但人家卻像沒事人一樣,談笑風生。酒局完事後溜達著就回家了,第二天早早的看到他下地幹活。唉……感嘆人家的酒量呀。活了近40歲了,這是我見過喝白酒最厲害的人,可能還有更厲害的人,只是我鼠目寸光沒見到過罷了。
-
6 # 良心哥的糧芯酒
我是東北吉林長春人。我見過最能喝的,是我們小區的一個保安。當然所有他的喝酒經歷都是跟我描述的,我並沒有實際見過。這個人說他年輕的時候一頓飯喝三斤酒不成問題。他現在已經60多歲了,由於年輕時候喝酒過量導致胃切除一部分,所以現在已經不喝酒了。
而我本人親眼見過喝酒的人最多能喝一斤。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我的舅舅。我家是做純糧燒酒的。我做的是固態發酵高粱原漿酒,我有兩個舅舅。我舅舅在我家沒做燒酒之前一直喝兩塊錢一袋的白酒,每袋500毫升,不用說,這種酒一定是勾兌酒。但是他們喝起來無所謂,因為他們只是求醉,並不在乎酒的好壞與口感,自從我家開始做純釀酒以後,就越發不可收拾,發現純釀酒更好喝,每頓飯喝酒的量已經上升到了一斤半。
那時候他們去我家打酒從來不給錢,因為是親戚關係也沒有要過錢。所以從來沒有一次拿10斤20斤,那樣都是每頓飯吃飯之前拿著一個礦泉水瓶子去我家,裝兩礦泉水瓶子酒。然後兩瓶大概裝了一斤六七兩那樣。我舅舅是非常依戀白酒的人,可以說已經形成了酒癮,不僅每頓飯都要喝,甚至一天要吃四頓飯,喝四頓酒,當然並不是真的餓,而是為了喝酒多加了一頓飯。
這樣算下來,他一天要喝差不多有5斤的白酒。不知不覺我家已經做了20年燒酒,如今我已經30多歲了。我的舅舅也接近60了。不過好在現在喝酒不像年輕時那樣了現在每頓飯只喝二兩左右的白酒。
這是我親眼見過,喝酒人喝得最多的,其他人都是聽說沒有親眼見過。
-
7 # 江南飛鴻008
講別人沒啥意思,還是說說自己吧。
老家宿遷,你們嘴中的江蘇小綿羊,祖傳下來,能喝點酒,五湖四海走了無數地方,也沒丟過江蘇人的臉。印象中兩次最多,一次在老家聚餐,桌上有個死老外,特別能喝,我和他各喝3瓶白酒雙溝珍寶坊,那晚狀態好,一路侃侃而談,回賓館照樣睡覺。另外一次是前年在靖江,一人對戰一桌,幹了三瓶天之藍,當場沒事,然後去夜總會嗨皮,結果倒了,被送到賓館,洗完澡睡著了,次日他們送我去無錫高鐵站,然後在站前吐了一場,9:50上高鐵去濟南,車上吐了兩遍。人到中年,不服不行,但有一點,我喝酒沒癮,一個人在家從不喝酒,就是不禁勸,有人勸酒,來者不拒。
啤酒的最高記錄是,帶著兩個下屬,也不知道怎麼喝的,結束後數酒瓶,三個人幹了整整96瓶。
酒量大小與心情、狀態、精力息息相關。我小舅一輩子好酒,量不大,一頓半斤,但一天三頓都要喝,現在手有點抖。所以,奉勸大家儘量少喝酒,我自己基本都戒酒了。
-
8 # 黑鹿咖啡
其他的人我不知道,我給你們講一下我表姐,當年15歲左右的表姐。
大概是我在讀高中的時候吧,有一年我舅媽過生日,我舅舅和我舅媽在當天產生了矛盾,鬧得有點凶。
我舅舅這個人有一點犟,那個時候我就舅媽不讓他喝酒,他非要喝。我舅舅這個人一喝酒了就容易吹牛,能把世界都吹成他家的。
我舅舅就一直讓我表姐去給他打酒,就是他自己在家裡泡的那種藥酒。那個時候的他已經喝了不少的酒了,所以大概是有一點飄飄然了。
我表姐就很糾結啊,應該聽自己媽媽的呢,還是應該聽自己老爸的。這兩個吵架的人完全沒有照顧到我表姐的心思,當時我表姐表情也有點難看了。她就這樣冷漠地看著自己父母在一屋子客人面前吵架。然後我就看到她去了廚房,打了一杯酒,就是那種大概有10釐米左右高的那種玻璃杯。家用喝水的。
然後我表姐走到餐桌前面,面無表情地講那些酒一飲而盡了。可怕不?可怕不?
喝完了之後我表姐就問了一句話:吵起來好看嗎?然後問我舅舅,你還要喝酒嗎?大概是被我表姐嚇到了,一下午我舅舅和我舅媽都安安靜靜的坐在沙發上。沒一會兒就和好了。哈哈哈哈
我永遠記得我表姐當年的豪邁舉動,至今都是我崇拜的物件啊。
-
9 # 劉嗨衛
是的,94年左右的時候,趙本山來鹽城演出,其中有巜編輯部的故事》中的牛大姐,有死鬼洛桑師徒,有黃梅戲的馬蘭等當時眾多名演員。當時的組織者有一個人是鹽城工學院體育系的顧副教授,我是當時物資局下屬的單位的,並由我科在當時的市幼兒園,即現在的鹽城賓館,租的房子作單位餐廳"海之夢舞廳”、“海之夢餐廳"進行接待工作。因馬蘭和牛大姐等一行5、6個人去大豐麋鹿保護區去玩,到中午12點多鐘了還沒有回來。這時趙木山可能有點急了,就問我:你們這裡有什麼當地的好酒嗎?我回答說:有啊,我們當地的五醍漿綠瓦罐酒就是的,於是趙本山說,好的,就上2瓶來吧。我這就通知當時的餐廳經理陳敬賓拿酒,陳經理悄悄的對我說,餐廳只有2斤了,我說不要緊,我家就在隔壁的亮月街,我家有,你先上。我就回家又拿了4瓶半斤裝的瓦罐酒來餐廳。這時馬蘭和牛大姐她們也到了,大家落座。趙本山拿起瓦罐酒就往茶杯裡倒酒,2斤酒到了4茶杯。此時,顧教授對趙本山說:趙老師,您這杯子裡是水還是酒?趙本山說:是水啊,你喝了吧。顧教授也不好說什麼,因為趙本山是通過他走穴請到鹽城來的,加上顧本人自認為自己也能喝酒,於是揣起茶杯就把這半斤五醍漿酒一口氣喝了下去。這時趙本山就說:是水吧。好吧,現在我們喝酒,你不應該先敬我一杯嗎?顧教授沒說話,就又揣起茶杯對趙本山說:好,我敬趙老師一杯,兩個人揣起茶就把滿滿一茶杯的酒乾掉了。此時,一桌人都在看他們倆人,先上的一道菜一個也沒動筷子呢,趙本山又說話了:好,剛才是你敬我的,現在該我敬你了。說著,又將酒倒了2茶杯,說完揣起茶杯一飲而盡,顧教授此面有難色,只好也揣起茶杯跟著趙本山一飲而盡。而此時的顧教授在一筷子菜也沒吃的情況下,連喝3茶杯即1斤半的五醍漿酒,人站在那裡像個木頭人一樣,一下子就栽倒在了地上,臉色蒼白。嚇的我一口菜一口飯也沒吃,背起顧教授就下樓跑。打了個黃面的,(當時鹽城也剛開始有面的),送顧教授去3院去搶救。據說(因為我送顧教授去醫院,飯也沒吃),當天中午趙本山喝了2斤多酒,一點沒事,晚上在東方紅橋東的體育館照常演出。
-
10 # 別樣文體原創
我曾經的一個同事,他酒量如何,我想應該是全國全江蘇全淮安全漣水的最厲害的了,他敢稱自己是第三,恐怕沒人敢稱自己是一二,以前我們同住一個宿舍,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他的酒量真的不能叫海量,應該叫以酒為生的人,就像我們常人都是以水為生一樣,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夏天經常在外跑的話,肯定是要買幾箱礦泉水,以便外出攜帶,而我這個曾經的同事,他這個習慣幾乎可以嚇死很多人,他喝酒就像礦泉水,還不要下酒菜,你說牛不牛逼,反正在宿舍我從來沒見過他有喝水的習慣,不過最常見的就是,他床下放著六七箱老村長酒,半夜起來口渴直接一瓶老村長酒下肚後,直接就睡,這感覺就像你半夜口渴醒了,伸手到床下或者床頭櫃上取一瓶水就喝,你喝礦泉水的速度就是他喝酒的速度,而且像喝水一樣,不要任何下酒菜,我們都叫他酒神,為什麼酒神,因為他喝一瓶老村長就像你喝一瓶哇哈哈純淨水一樣沒事,一點毛病都沒有,所以這酒神的稱呼不是誰都能稱得起的名字,酒神這稱呼用在我曾經的同事身上一點毛病都沒有,這是我見過在全中國僅此一位以酒為生的酒神,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你說一個人能把酒喝成喝水的境界全世界能有幾個?喝水的人沒問題,他把酒喝成了水還能有什麼問題,不是親身經歷,你說,我說出來誰會信,所有自稱酒神的人我都不服,就服我這個曾經的同事。
-
11 # 老郭生活秀
2013年夏天,在內蒙烏蘭布統大草原影視基地,結識了一位內蒙漢子,堪稱酒神,那天晚上他喝酒的風采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2013年7月9日,我們一行人分乘三輛車,直奔赤峰。遊歷過赤峰周邊的幾個景點之後,7月13日到了烏蘭布統草原。
到草原有幾個目的:吃烤全羊、住蒙古包、觀影視基地,點篝火、放煙花。下午四點多我們到了地方,因為隨行的有一個當地人,所以提前就跟經營飲食住宿的老闆聯絡好了。
老闆是個40多歲的漢子,個子應該不到1.75米,看上去跟我差不多高。穿一件黑T恤,牛仔褲,看上去很結實,頭髮垂到肩膀處。不像個生意人,倒像是個藝術家。
晚上7點半左右,食物準備好了,我們也上桌開始大快朵頤。那天晚上,除了我們這一撥人,另外還有兩桌客人。我們吃東西的時候,就看見老闆在其中一張桌子前敬酒。
約摸半小時後,老闆來到我們這一桌,開始了他精彩的表演。
我們一行人加上隨行的當地人共有六個男的,五個女的,還有四個小孩。除了隨行的人,男的喝白酒,女的喝馬奶酒,至於我,公認的一瓶啤酒的量,同樣那天還是一瓶啤酒。
其實這些人當中酒量大的是其中一位女士,一次喝一斤半白酒沒多大事,結果她那天晚上愣是沒敢表現。
那天用的酒杯是那種約摸裝三兩酒的瓷杯,老闆開始倒了一杯酒,伸出右手食指沾了一下酒,然後用大拇指和食指彈向空中,再一下彈到地上,又一下用食指沾了點酒摸在兩眉之間,之後把一杯酒一飲而盡。這才把白酒杯都倒滿開始敬酒。
他先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請我們也同樣喝完,說這是草原的規矩。沒辦法,客隨主便吧。於是,一杯酒下肚。而這一杯酒我也未能倖免。
我們以為這就完了,不想老闆又把酒滿上了,又是一飲而盡,同樣示意我們也要喝掉。年紀大的老孫二杯酒剛入口就嗆住了,止不住地咳嗽,他老婆急忙把他扶了出去。
見勢不妙,我把酒杯放在了旁邊的空桌上,換了一個空杯子。剩下的三位就只能喝下去了。
接著老闆又倒上第三杯酒,說草原的規矩是敬天敬地敬人,三杯酒要喝完才有誠意,這下三個人已經坐不住了。
按說這幾個傢伙平時也算能喝的主,但也架不住這陣勢呀,沒辦法只能喝,這杯酒喝了一半就又吐了一個,這喝得也太猛了。
幾個人實在喝不下去了,只好說,能不能喝啤酒呀,這樣實在受不了呀。老闆倒也痛快,說,那就換啤酒吧。
本以為還是用白酒杯喝啤酒,誰料想服務員端來了一摞湯盆。眾人驚駭之中酒已經倒滿了,正好兩瓶啤酒裝一盆。
老闆照原樣端起盆來一飲而盡,幾個人面面相覷,無奈只好端起來喝,老闆好像知道我不能喝,沒勸我,我也樂得看熱鬧。
一盆酒飲下去,就又倒滿了,幾個人實在不願意再喝了,老闆叫來了三個身穿蒙古服裝的服務員。
三個人手捧哈達,唱起了祝酒歌,看樣子不喝也不行呀,看著他們呲牙咧嘴的樣子,我在旁邊直樂。
他們這回只能慢慢喝了,趁著這間隙,老闆倒上馬奶酒開始向女士們敬酒。看老闆拿眼瞥向我,我抽身出了房子。
二十多分鐘後,外面下起了小雨,我這才回到屋裡,我們那一桌人都捂著肚子坐在那兒喘粗氣。而老闆又開始到下一桌敬酒了。
接下來的點篝火跳舞放煙花,都是在大家歪歪扭扭的步伐中進行的。而比較能喝的那位女士,喝了馬奶酒後,出門一見風,一下坐在泥地上。
幸虧我們一塊兒的有一位女士是個醫生,早在出發之前就準備了一些醒酒的舌下含片,給每個人都含服了兩片後才醒過酒來。
早上我們起床,從蒙古包出來時,老闆已經開車出去了。
後來我們大致算了一下,那天三個桌下來,老闆喝的白酒得有四五斤,啤酒、馬奶酒無數。
回程中,我和隨行的哥們兒一個車,他說這個老闆天賦異稟,從來沒有醉過,而且喝完啤酒後也很少去小解,光是出汗就排出去了。
而那天其實我們本不該喝那麼多酒的,只是因為我們不懂當地的規矩。如果像老闆開始敬酒前那樣敬天敬地敬人,嘴唇沾沾酒即可,老闆也就知道你是個不太能喝酒的人。
畢竟是搞旅遊的,誰也不想客人出什麼事兒,怪就怪你們頭一杯喝得太痛快了,既然這樣,肯定要讓你們喝開心。
而在草原上喝馬奶酒也不能貪杯,度數雖低,但一樣醉人。如果見了風感覺暈了,馬上就地坐下,不要再繼續走動。一般情況下,很快就過來了。
說實話我也見過一些能喝的人,但跟這個內蒙哥們兒一比,簡直就是小兒科。不過,喝酒還是要有節制,喝多了對身體健康有害無益,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是酒神。
回覆列表
我覺得喝酒最厲害還是屬於國宴陪酒師,他們的酒量是我們常人無法企及的。我們時候中的普通人,對他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我們這些平臺老百姓,喝1-2斤的人都是非常厲害的人了。我們來看看國宴陪酒師傅的選拔標準就知道了。
陪酒員分三級:一般來說都是按定量走,
一級:定量一般在15斤左右;
二級:定量一般在10斤左右;
三級:定量在6斤左右。
國家級陪酒員一般身份為國家公務員,一般都以酒漏為主(正常人喝不了),國宴用酒一般都是
五糧液酒廠特釀!補充:國家級陪酒員必須每天都要喝酒,一般他們都有擅長的酒類和度數。
(紅酒、白酒)啤酒很少喝!
PS:常見的五糧液一般有39° 52° 45° 60° 68° 56°
酒漏:天生異賦,酒精不上頭,不經肝臟,酒精路徑一般是從腳底、掌心、腋窩和軀幹汗毛排出。
他們這些人就是天賦異稟,也叫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