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認識自己的錯誤是最難的,相反,他更喜歡認識別人的錯誤。
當一個人還沒有“自我反醒”的意識的時候,你要給他當面指出來他的錯誤,他會惱羞成怒,或者在心裡記恨你,並告訴他自己,下次遠離你。
因為,他會認為,你給他指出的缺點是你帶有自己的偏見,是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滿而指責他,而不是出發點為了他。
這也是實相。因為我們普通人,看問題都是以自己的角度來看,往往憑自己的好惡來評判別人。除非是智者和修行的人,他們能來到心如平鏡,如實地去照見實相(看到人和事物的正反兩個方面)。
所以說,能不能勸人“改正缺點”,那得看他現在在哪一個心靈層次。
有“不知不覺”,“後知後覺”,“先知先覺”。
第一種人已經說了,規勸他還不是時機,否則你就是自己找壁碰。
第二類人“後知後覺”的,要點到為止,不防側面以講自己和別人的故事啟發他。要知道,強行改變不了人,人只有自己犯錯誤後,有了慚愧心,才可能轉念。
第三者,那不用說,他(她)已是智者。這種人,他(她)會主動在遇到矛盾時,趁機觀察自己思想的不正念頭,正好把它轉變過來。他(她)更會主動向善知識學習,透過讀聖賢和具有正智的人寫的書,來不斷讓自己明白道理,並開啟正智。這樣的人,你給他(她)指出缺點,如果說的正對,他(她)會心生歡喜。因為,他(她)感覺你幫他(她)打開了心結。
(注意,最好也是啟發吆,因為華人的特點,都喜歡自動而不是被動!)
人認識自己的錯誤是最難的,相反,他更喜歡認識別人的錯誤。
當一個人還沒有“自我反醒”的意識的時候,你要給他當面指出來他的錯誤,他會惱羞成怒,或者在心裡記恨你,並告訴他自己,下次遠離你。
因為,他會認為,你給他指出的缺點是你帶有自己的偏見,是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滿而指責他,而不是出發點為了他。
這也是實相。因為我們普通人,看問題都是以自己的角度來看,往往憑自己的好惡來評判別人。除非是智者和修行的人,他們能來到心如平鏡,如實地去照見實相(看到人和事物的正反兩個方面)。
所以說,能不能勸人“改正缺點”,那得看他現在在哪一個心靈層次。
有“不知不覺”,“後知後覺”,“先知先覺”。
第一種人已經說了,規勸他還不是時機,否則你就是自己找壁碰。
第二類人“後知後覺”的,要點到為止,不防側面以講自己和別人的故事啟發他。要知道,強行改變不了人,人只有自己犯錯誤後,有了慚愧心,才可能轉念。
第三者,那不用說,他(她)已是智者。這種人,他(她)會主動在遇到矛盾時,趁機觀察自己思想的不正念頭,正好把它轉變過來。他(她)更會主動向善知識學習,透過讀聖賢和具有正智的人寫的書,來不斷讓自己明白道理,並開啟正智。這樣的人,你給他(她)指出缺點,如果說的正對,他(她)會心生歡喜。因為,他(她)感覺你幫他(她)打開了心結。
(注意,最好也是啟發吆,因為華人的特點,都喜歡自動而不是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