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關於玉米追肥的問題,我一直比較困惑,因為剛種玉米不久,對於追肥時間和追什麼肥感到不懂,希望朋友們,告知下玉米追肥都需要注意什麼吧。

158
回覆列表
  • 1 # 農村小邱

    玉米什麼時候追肥?

    玉米追肥的時期在拔節至穗分化期,此時玉米已展開7-12片葉,正是雌穗生長伸長至雌小花分化期,是決定玉米穗長穗粗的關鍵時期,此時追肥能滿足拔節孕穗對養分的需要,促進穗分化,使玉米穗大粒多。

    玉米需要追幾次肥?

    大部分玉米都在9-11葉期追一次肥,如果用作追肥的數量較大,進行兩次追肥(拔節孕穗肥和穗粒肥)。兩次追肥的分配原則是,次應占追肥總量的2/3,第二次佔1/3。沙質土等輕質土壤,保肥水性差,要少量多次追肥,以防氮素淋失。

    玉米追肥方法:

    常用的三種追肥方法有壟溝深追、壟面撒犁蓋、株間刨坑追肥。追肥時植株根系已初步發育形成,如採用機械追肥,應儘量減少傷根,施肥深度不宜太大,距植株的水平距離(側距)也應適當。一般情況下,玉米追肥深度以10-15釐米為宜,側距以10-12釐米為宜。

    1、壟溝深追。當玉米7—8片葉時,大約40公分左右,用播種機的施肥鏟深趟壟溝,施肥鏟將化肥直接施到壟溝深處。這種方法打破以往常規追肥坐土少,傷根重,肥料利用率低的現象,肥料不容易蒸發,在苗期採取早追、深追肥的辦法,提高肥料利用率。

    2、壟面撒肥大犁蓋。結合第三次中耕,將肥直接施在壟臺上,然後用大犁趟土蓋肥。缺點是肥施在根的上面,施肥後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發揮肥效。

    3、株間刨坑追肥。此方法可以按要求的施肥深度追肥,作物根扎得深,增強植株的吸肥、吸水、抗旱、抗倒伏能力。株間刨坑追肥需人工較多,大面積追肥不易做到,適用於蔬菜及經濟作物。

    玉米追肥的注意事項 在玉米生育期間施入的肥料稱為追肥,主要提供玉米吸肥高峰所需肥料。玉米一生中有3個吸肥高峰,即拔節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吐絲期。玉米進入拔節期以後,營養體生長加快,雄穗分化正在進行,雌穗分化將要開始,對營養物質要求日漸增加,故及時追拔節肥,一般能獲得增產效果。如果底肥足,可以適當控制追肥,時間可晚些;在土地瘠薄、基肥量少、植株瘦弱情況下應多施、早施,佔追肥量的20%~30%。在土壤肥力低或底肥、口肥不足時,應在6片葉展開時追拔節肥。

    1、看土追肥。追肥要由土壤的性質而定。低窪地和鹼地,要選用硝銨、硫酸銨、過磷酸鈣等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作追肥;酸性土壤應選用尿素、碳酸氫銨等鹼性肥料作追肥,對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砂壤土,應選用不易揮發的硝酸銨或尿素作追肥。

    2、看勢追肥。因土質、肥料和水利等條件不同,雖然同時播種同一品種,但長勢各不相同,有壯苗地塊,也有弱苗地塊,就是同一地塊的玉米長勢也有差異。因此,追肥時應有所區別。具體方法是:壯苗地塊追施化肥;弱苗地塊除追施化肥外,還要追施腐熟的人糞、餅肥;對壯苗地塊中的弱苗,應該給吃偏食,多施追肥,使弱苗快速復壯。追肥後要及時中耕。

    3、看肥施肥。目前玉米追肥,習慣上都以施氮肥為主。氮肥施入土壤後,很快分解成硝態氮、銨態氮和醯氨態氮,並以遊離態存在。如果追肥後覆土過淺,氮素就會到地表層,玉米植株只能吸收20%左右。如深施10釐米左右並及時覆土壓嚴壓實,其吸收量則可達到60%以上。針對氮素肥料的這一特點,應避免淺施、明施或隨水施用,防止造成肥料浪費。

    4、看期追肥。苗期不可追肥過早,便於玉米苗發粗發壯;雌雄穗形成期,追肥不宜過晚,以防止脫肥早衰;後期追肥要適時適量,以防止貪青晚熟。

    5、看土追肥。砂質土壤,特別是沙石土,不宜一次追肥過多,應分次追肥,以減少滲漏和揮發損失。追肥一定要深追。

    玉米追肥要與具體的天氣土壤等其他因素相結合,遇到土地乾旱時,追肥後要澆水,或者遇雨後,及時追肥

  • 2 # 南京小然

    玉米施肥時間對生長、產量有促進的作用,通常在玉米的苗期、穗期、花粒期最適合施肥,施肥通常用尿素、複合肥等肥料根據土壤情況、玉米生長情況進行。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這是決定玉米產量的關鍵時期,農民朋友要好好的注意一下施肥問題,給玉米充分的營養。

    玉米的生育期

    玉米生育期是指玉米從播種到新種子成熟所經歷的天數。生育期的長短因品種、播種期、光照、溫度等環境條件差異而有所不同,一般早熟品種、播種晚的和溫度高的情況下,生育期短,反之則長。玉米全生育期分為播種、出苗、三葉、七葉、拔節、抽雄、開花、灌漿、乳熟、成熟等主要發育時期。播種期為播種當天日期,出苗期不全田苗高2~3釐米左右的幼苗出土達60%以上。

  • 3 # 農民嚴少博

    玉米追肥的最佳時間分為幾個時間段,如在玉米長出6至8片葉時追稈肥,在玉米抽雄前期追穗肥,在雌穗花絲抽出時追粒肥,具體的追肥措施應根據玉米的生長情況進行。

    一、玉米施肥的最佳時間:攻稈肥。一般在6-8片葉,苗高30釐米時追肥。攻稈肥能促進玉米上部葉片增大,擴大光合作用面積,延長下部葉片的功能期,為促根、壯稈、增穗打好基礎。攻穗肥。在玉米大喇叭期即抽雄前期10-15天,12-13片葉時追肥。此階段為玉米生長髮育最為旺盛的時期,需肥需水量多,是決定果穗大小,穗粒數多少的關鍵時期。這時重施穗肥,肥水齊攻,既能滿足穗分化的肥水需要,又能提高中上部葉片的光合生產率,使輸入果穗養分多,粒多而飽滿,對提高產量有顯著效果。攻粒肥。是指雌穗花絲開始抽出,授粉前後的一次追肥。主要是為了防止後期脫肥,延長上部葉片的功能期,促進灌漿,增加粒重,提高產量。玉米追肥應根據土壤肥力、品種需肥特性、品種生育期等適量追肥,以滿足玉米生長髮育所需,有的可在大剌叭期一次做攻穗肥追施,也可在拔節、大喇叭口期兩次追肥。但前一次要少追,後一次多追些,是否追攻粒肥要根據土壤肥力狀況而定。後期易脫肥的土壤可少追一點攻粒肥,以免追肥過多引起貪青晚熟以致減產。二、追肥方法玉米生產中常用的追肥方法有3種,即壟臺撒施,而後立即犁蹚土覆蓋;人工壟臺株間刨坑深施,覆土,再犁蹚地覆蓋;壟溝追肥。這3種追肥方法效果最好的是人工刨坑蹚溝覆土,這樣做會因施肥深,覆蓋嚴,肥料利用率高,而取得很好的應用效果,將比壠上撒施肥的增產2%-11% 。其次是壟溝追肥,這種方法優點是省工省事,不足之處是肥料距根系密集區稍遠,不利於玉米根系充分吸收肥料,因此,在使用時一定要犁蹚淺溝後施肥覆土,把肥料蓋嚴,以免揮發流失浪費。壟臺撒施的有時會因封壟不嚴,肥料裸露在外面,造成損失浪費嚴重。玉米追肥深度、距植株都應該是7-10釐米,這樣做有利於玉米根系吸收利用,若超過10釐米會影響肥料施用效果,少於5釐米會造成燒苗。施肥後要及時覆土或結合鏟趟覆土。

  • 4 # 小馬話三農

    玉米最佳追肥時間是在什麼時候?追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追肥時最好是和澆水同時進行,或者是在下雨之前先施好肥,防止施肥後澆水不及時而出現燒死玉米苗的現象發生。

  • 5 # 綠潤澤

    在玉米的整個生育過程中,吸肥高峰在拔節期、孕穗期和開花期。因此,常採用攻稈、攻穗、攻粒三攻追肥法,這就根據你種植的玉米的實際情況進行追肥。

    攻稈肥是在拔節期(6-8片葉、苗高 30釐米 左右)追肥。攻稈肥能促進玉米中、上部葉片增大,擴大光合面積,延長下部葉片的功能期,為促根、壯稈、增穗打好基礎。

    攻穗肥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前期10-15天,12-13片葉)追肥。這是玉米生長髮育旺盛階段,是雌穗的小花分仕期,需肥需水量多,是決定果穗大小,穗粒數多少的關鍵時期。這時重施穗肥,肥水齊攻,即能滿足穗分化的肥水需要,又能提高中上部葉片的光合生產率,使輸入果穗養分多,粒多而飽滿,對提高產量有顯著效果。

    攻粒肥是指雌花絲開始抽出,授粉前後的一次追肥。主要是為了防止後期脫肥,延長上部葉片的功能期,製造更多的營養物質,促進灌漿,增加粒重。

    追肥次數應根據土壤肥力,肥量、底、口肥多少而定。有的可在大喇叭期一次做攻穗肥追施,也可在拔節、大喇叭口期兩次追肥。但前一次要少追、後一次多追些。是否追攻粒肥要根據土壤肥力狀況而定。後期易脫肥的土壤可少追一點攻粒肥,以免追肥過多引起貪青晚熟以致減產。

    土壤乾旱情況下,根據氣象預報確定玉米追肥時間,在雨前追肥。還要根據玉米長勢、苗情狀況適量追肥,缺肥地塊應及時補施,加大追肥量。對貪青晚熟地塊,要增施磷、鉀肥,促進玉米儘快成熟。

  • 6 # 瑤鄉老唐

    種玉米一畝地用多少化肥,用什麼肥料好?玉米施肥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如何施肥?玉米追肥用什麼肥好,每次施肥量是多少?

    玉米需肥規律

    據資料顯示,每生產100千克玉米籽粒,約吸收氮2.5~4.0千克、磷1.1~1.4千克、鉀2.1~5.5千克。可見,玉米需氮、鉀高於磷。

    玉米不同生育期對養分的吸收各異。玉米苗期由於植株小,生長慢,對養分吸收數量小;玉米拔節孕穗到抽穗開花期,玉米生長速度迅速加快,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齊頭並進,吸肥量明顯增多;玉米在開花授粉以後,吸收數量則下降。

    春玉米與夏玉米相比,夏玉米對氮、磷的吸收更集中,吸收峰值也早。一般春玉米苗期吸氮僅佔總量的2.14%,中期(拔節至抽穗開花)佔51.16%,後期(抽穗後)佔46.7%。而夏玉米苗期吸氮佔9.7%,中期佔78.4%,後期佔11.9%。

    春玉米吸收磷素,苗期佔總吸收量的1.1%,中期佔63.9%,後期佔35.0%;夏玉米苗期吸收磷量佔10.5%,中期佔80.0%,後期佔9.5%。

    玉米對鉀的吸收,春、夏玉米均在拔節後迅速增加,而且在開花期達到峰值,吸收速率大,容易導致鉀不足,而出現缺鉀症狀。

    玉米施肥原則

    根據玉米各生育期的吸肥規律,和一些高產地區的經驗總結,玉米的施肥原則是:施足基肥,輕施苗肥,巧施拔節肥,重施攻苞肥,酌施粒肥。各時期的施肥比例大致為:基肥可佔總量的35%左右,苗肥佔10%,拔節肥佔15%,攻苞肥可佔40%以上。一般磷肥作底肥一次施用。鉀肥作底肥和拔節肥或攻苞肥兩次施用,肥料用量和前後比例應根據當地土壤條件等實際情況,靈活掌握。

    玉米施肥方法與施肥量

    1、玉米的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每畝用量為1~1.7噸,並配施氮2~3千克、磷5千克、鉀3千克。播種前將有機肥和化肥混合,集中條施或穴施。在播種時施用的有機肥要腐熟,化肥作種肥時,應避免接觸種子;

    2、玉米的苗肥:給玉米施苗肥要做到早施(建議在3~4葉時)、偏施(小苗、弱苗多施)、輕施(以防過多肥害)。春玉米可結合中耕每畝施腐熟糞500千克和尿素3千克。夏玉米生長快、成熟期短,苗肥應在3~4葉施,並適當增加用肥量。

    3、玉米的拔節肥:給玉米施用拔節肥不僅要繼續滿足根、莖、葉大量生長的需要,而且還要保證生殖器官發育的養分供應,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發展。因此,玉米的拔節肥要巧施,一般春玉米拔節肥大約在植株7~9葉展開時施用為宜,每畝用水糞肥1噸,再加尿素3~4千克。在砂質土壤中,鉀、鎂等養分容易流失,應增加鉀肥和鎂肥的施用,以利於根系健壯,杆壯穗多,穗大粒多,並可防止空杆和倒伏。

    4、玉米的攻苞肥:當玉米出現大喇叭口時,正是玉米雌雄花器官發育旺盛期,是決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和花粉生活力強弱的關鍵時期,也是玉米吸水吸肥的高峰期。如果缺肥,常常會導致禿頂,秕粒增多,產量嚴重下降,因此玉米的攻苞肥要重施。一般每畝約用糞肥1.5噸,配施尿素8~10千克,穴施後蓋土。或用45%復混肥料35~40千克。玉米攻苞肥的施用時間在玉米抽雄前10~15天(出現大喇叭口時或手能摸到天花時),弱苗可適當提早,旺苗可稍遲。

    5、玉米的粒肥:玉米的粒肥應根據玉米長勢而定,攻苞肥不足,果穗節以下黃葉多,出現脫肥時應施粒肥;反之,長勢旺的可不施。粒肥一般在玉米果穗吐絲時施用,每畝用尿素2~3千克,對水澆施;也可用1%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施,均有良好效果。

    耕種幫種植網建議對於一些缺鋅、缺硼的土壤,可在拔節、孕穗期噴施0.3%的硫酸鋅溶液或0.2%硼砂溶液,均有顯著的增產效果

  • 7 #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所謂追肥是指玉米出苗以後施用的肥料。主要補充底肥和種肥的不足,及時充分地供給玉米生長髮育過程中所需要的養分,以促進玉米生長,提高產量。因此玉米追肥的最佳時期理論上應該是根據肥料在土壤中持效期長短,並保證在供給養分不足之前進行追施。

    由於玉米對氮肥需求量特別大,且氮肥在土壤中持效期比較短,因此玉米追肥主要以速效性氮肥為主,常用硝酸銨、碳銨或尿素作追肥。但在土壤缺磷少鉀田塊上,採用早期追施磷鉀肥,對玉米生長髮育和提高產量均有明顯效果。常用追施的磷鉀化肥品種主要有二胺、過磷酸鈣、氯化鉀和硫酸鉀等

    玉米什麼時候追肥除要考慮玉米不同生育期的需肥規律外,還要結合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供應情況而定。對於農民而言玉米需肥的關鍵生育期田間可能是把握不準的,但是頭遍追肥一吃高,二遍追肥正齊腰,三遍追肥出毛毛卻是很多種植老把式的玉米追肥經驗,並能夠很好的達到玉米攻稈攻穗和攻粒增加產量的目的。

    不過當前生產中,一般底肥或種肥充足,長勢較好田塊不在追施苗肥,但是對於基肥或種肥不足,長勢不好的一般在玉米4-5葉期,結合田間定苗、除草後進行追施頭遍肥料,一般頭遍肥要早施、輕施和偏施,對於套種玉米,宜在前作物收穫後立即追肥,或前作物收穫前進行行間追施較好。頭遍肥用量不宜大,一般畝用碳銨20-30斤即可。對於玉米二遍肥,即玉米拔節肥,通常在玉米6-8葉期畝用尿素20-30斤加氯化鉀15-20斤,或選用高氮複合肥15-20斤距離植株10釐米左右深施10釐米進行蓋土,或直接用追肥器在兩株間追施。對於第三遍肥料,通常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期,即一般抽雄前15-20天畝用尿素40-50斤尿素追肥器深施,有促大穗、減少凸尖防早衰,提高粒重作用。不過對於玉米受精灌漿後發現有脫肥早熟的,還要及時用0.3%磷酸二氫鉀+2%尿素溶液噴施1-2次,七天一次,能起到促生長、促早熟提高產量目的

    因此,玉米什麼時間施肥好,宜根據玉米生育期、長勢及土壤肥力和施肥情況綜合考慮進行。

  • 8 # 芳香鎮生態村四季果園

    關於玉米追肥問題,可能品種,區域性的因素都可能有所區別。

    我只能闡述下南方甜玉米追肥時間點及方法。從播種到採摘的生長過程我們分四個階段下肥。

    第一次,當玉米在秧盤達到二葉一心並可以脫盤移苗時,在種植地裡每畝應撒一百斤過磷酸鈣與二十斤(15-15-15)含量的複合肥伴勻撒入如圖:

    我們稱為引苗肥!

    第二次,移載後大約一週後至十天玉米基本翻青了,再投點下肥(二顆的中間偏行中心)畝下30-40斤(15-15-15)的複合肥,稱為壯苗肥。

    第三次,等到了小喇叭口期再下複合肥(15-15-15)45-55斤,撒投即可。

    第四次,在抽穗結包期間下,也是最後這次下的量大些,畝撒投50-70斤之間(弱多撒,長勢好的少下點)這次稱為壯包壯粒肥!

    當然有條件的可以在移載前每畝下200-300斤之間的有機肥,農家肥什麼的,可以讓玉米整個長勢好點。儘量少出現大小苗現象!

    有時間管理的在三葉一心以下,經常需要對弱苗補水肥,那樣就能減少大小苗,一起上市場了。

    當然這裡還有追噴葉面肥及生長調節劑與下複合肥的配合。就需要大家共同探討了。

  • 9 # 奈雪臺蓋

    玉米施肥的最佳時間:

    攻稈肥。一般在6-8片葉,苗高30釐米時追肥。攻稈肥能促進玉米上部葉片增大,擴大光合作用面積,延長下部葉片的功能期,為促根、壯稈、增穗打好基礎。

    攻穗肥。在玉米大喇叭期即抽雄前期10-15天,12-13片葉時追肥。此階段為玉米生長髮育最為旺盛的時期,需肥需水量多,是決定果穗大小,穗粒數多少的關鍵時期。這時重施穗肥,肥水齊攻,既能滿足穗分化的肥水需要,又能提高中上部葉片的光合生產率,使輸入果穗養分多,粒多而飽滿,對提高產量有顯著效果。

    攻粒肥。是指雌穗花絲開始抽出,授粉前後的一次追肥。主要是為了防止後期脫肥,延長上部葉片的功能期,促進灌漿,增加粒重,提高產量。

    玉米追肥應根據土壤肥力、品種需肥特性、品種生育期等適量追肥,以滿足玉米生長髮育所需,有的可在大剌叭期一次做攻穗肥追施,也可在拔節、大喇叭口期兩次追肥。但前一次要少追,後一次多追些,是否追攻粒肥要根據土壤肥力狀況而定。後期易脫肥的土壤可少追一點攻粒肥,以免追肥過多引起貪青晚熟以致減產。

    相關問答

    1、追肥過晚。一般等到抽雄後才追肥。

    2、一炮轟式追肥。也就是不論什麼肥,全部摻在一塊,當作種肥施。

    3、看天追肥。不等下雨,就不追肥,不是根據玉米生長情況來決定。

    上面3種情況,相信有很多朋友幹過,其實,玉米追肥對後期產量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目前,在春玉米種植區域,玉米即將迎來或者正在追肥,小幫手針對生產中,所遇到的具體問題,來個大家說下:

    問:玉米的需肥規律是啥?

    答:玉米苗期是需磷、鉀肥的關鍵期,抽雄前的大喇叭口期是需氮肥的關鍵期。

    問:玉米追肥的最佳時期是什麼時候?

    答:大喇叭口期是追肥的最佳時期。

    問:追什麼肥比較好?

    答:高氮低磷中鉀或者是高氮低磷低鉀的都可以。在實際生產中,用尿素配一些鉀肥、磷肥即可。

    問:需要追幾次?

    答:正常情況下,一次就行,如果特別缺素的地塊,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追多次。

    問:怎麼樣追肥利用率高?

    答:如果種植面積小,可採用人工刨坑深施,直接作用於玉米根部,然後覆土;如果種植面積較大,可挖壟追肥,撒在壟溝裡,然後覆土,這裡注意,千萬不可直接撒施在地面上,造成嚴重浪費。

    問:每畝追多少比較好呢?

    答:根據土壤肥力、品種需肥特性、品種生育期等適量追肥。以尿素為例:

    高肥力地塊,尿素用量為15-17公斤/畝;

    中等肥力地塊,尿素用量為18-20公斤/畝;

    低肥力地塊,尿素用量為21-23公斤/畝。

    針對玉米追肥問題,小幫手在提醒一點,土壤在乾旱情況下,不建議追肥,最好在雨前追肥。同時對於貪青晚熟的地塊,要增施磷、鉀肥,促進玉米儘快成熟。

  • 10 # 伊爾卡

    玉米的拔節至穗分化期是產量形成的關健期,因此在這個時候追肥最好,通過有效的追肥,可以滿足玉米對養分的需求,從而使玉米穗大粒多,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

    玉米追肥的最佳時間

    玉米追肥的最佳時期在拔節至穗分化期,此時玉米已展開 7-12 片葉,正是雌穗生長伸長至雌小花分化期,是決定玉米穗長穗粗的關鍵時期,此時追肥能滿足拔節孕穗對養分的需要,促進穗分化,使玉米穗大粒多。

    玉米追肥方法

    玉米生產中常用的追肥方法有3種,即壟臺撒施,而後立即犁蹚土覆蓋;人工壟臺株間刨坑深施,覆土,再犁蹚地覆蓋;壟溝追肥。這3種追肥方法效果最好的是人工刨坑蹚溝覆土,這樣做會因施肥深,覆蓋嚴,肥料利用率高,而取得很好的應用效果,將比壠上撒施肥的增產2%-11% 。

    其次是壟溝追肥,這種方法優點是省工省事,不足之處是肥料距根系密集區稍遠,不利於玉米根系充分吸收肥料,因此,在使用時一定要犁蹚淺溝後施肥覆土,把肥料蓋嚴,以免揮發流失浪費。壟臺撒施的有時會因封壟不嚴,肥料裸露在外面,造成損失浪費嚴重。玉米追肥深度、距植株都應該是7-10釐米,這樣做有利於玉米根系吸收利用,若超過10釐米會影響肥料施用效果,少於5釐米會造成燒苗。施肥後要及時覆土或結合鏟趟覆土。

    玉米追肥次數

    我市玉米大部分都在9-11葉期追一次肥,約在6月25日前後進行,如果用作追肥的數量較大,最好進行兩次追肥(拔節孕穗肥和穗粒肥)。兩次追肥的分配原則是,第一次應占追肥總量的2/3,第二次佔1/3。沙質土等輕質土壤,保肥水性差,要少量多次追肥,以防氮素淋失。

    玉米追肥數量

    玉米追肥應根據土壤肥力、品種需肥特性、品種生育期等適量追肥,以滿足玉米生長髮育所需。土壤肥力較低的地塊應増加追肥量,反之可適當減少用量。高肥力地塊,尿素用量為15-17公斤/畝;中等肥力地塊,尿素用量為18-20公斤/畝;低肥力地塊,尿素用量為21-23公斤/畝。另外因密度和栽培方式不同,追肥量也不相同。種植密度大應加大追肥量;玉米大壟雙行或雙株緊靠的更應增加施肥量,每畝地追尿素35-40公斤。如底肥、口肥未施鉀肥,可在首次追施氮肥一起,畝施氯化鉀3-4公斤或硫酸鉀4-5公斤。

    其它事項

    土壤乾旱情況下,根據氣象預報確定追肥時間,最好在雨前追肥。還要根據玉米長勢、苗情狀況適量追肥,缺肥地塊應及時補施,加大追肥量。對貪青晚熟地塊,要增施磷、鉀肥,促進玉米儘快成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井岡山大學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