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琮琮的小小鹿

    我是小鹿,一個職場80後。

    題主想了解能者多勞的人,最後會是什麼下場?

    小鹿身邊有這樣一位夥伴,他的工作是銷售,在工作中他總願意嘗試新事物,例如H5盛行時,他就會利用H5的方式做產品宣傳。短視訊盛行時,他又用短視訊來進行自己產品的宣傳。

    現成的模板不好看,他就通過摳圖軟體自學摳圖技巧。除此之外他還用小視訊,微電影的方式進行工作總結。

    他會抓住每一次自我展現的機會。他的積極和努力讓他的上級很快注意到了他,從此以後他就擔負起了整個部門的朋友圈P圖,朋友圈文案,企劃書製作,部門工作總結等一系列內容。因為他做出來一定會出彩,一定不會讓上級失望。

    2020年因為疫情的原因,他的企業面臨裁員,但他從來沒有擔心自己會在裁員名單裡,一如既往的做著他喜歡的事情。

    藉助題主的問題今天我們來說說能者多勞到底會怎麼樣?

    第一:更多時間的付出

    在企業,團隊中能者多勞的人往往苦於自己的工作已經完成,但還需要完成額外的內容,因為團隊中人員的能力參差不齊,同樣的工作內容,完成的時間又各不相同,上級為了確保專案的順利完成,就會將剩餘的工作分配給早完成的人。

    從表面上看來這的確有失公平,因為對於能幹,不拖沓的夥伴來說無形中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事情,得到的回報並沒有變化,有時候連句感謝都換不回來。

    第二:更多的嘗試和機會

    工作中的能者多勞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權利和較高的職級你很難有決定權,上面讓做什麼我們只有做什麼,幾乎沒有選擇權。

    但不妨轉換一下思維,與其都要做,還不如當做是一種刻意練習。通過刻意練習讓自己在部門,行業中佔有絕對的職場優勢。

    第三:自媒體時代,培養自己擁有U盤化生存能力

    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曾在他的節目《邏輯思維》中提出了“U盤化生存方式”,該方式是指“:自帶資訊,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

    按照羅胖的觀點我們可以推斷出來,這種能者多勞的人更容易擁有“U盤化的生存”能力,因為他們各個善於學習,效率高,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又有很強的行動力。

    最後:小鹿想說:能者多勞的人他們獲得的不是下場,他們獲得的是機會,他們能更快速的完成任務,他們能更廣泛的掌握技能,他們更符合這個快速發展社會的節奏。

  • 2 # 代志傑

    【能者多勞的人,最後會是什麼下場?】

    能者多勞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早已約定俗成認為這是合情合理的。其實從管理的角度、人性的角度來看是存在問題的,“能者多勞”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能不能匹配“多勞多得”是關鍵。否則一味的強調“能者多勞”而沒有匹配“多勞多得”最後導致:

    第一、忙的忙,閒的閒

    每個領導者都希望下屬既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又有很好的工作能力,這樣安排起工作才會得心應手。但事實上這樣的員工畢竟是少數,因此很容易導致領導者給有能力的下屬安排的工作會越來越多,因為順手啊。那些沒有工作意願,缺乏工作主動性,能力偏弱的員工就沒什麼事情做。結果導致是忙的忙,閒的閒。

    第二、乾的多,錯的多

    人只要做事情就必然會出錯,做事情越多錯誤的機率也就會越大。而那些沒有做事情閒的蛋疼的人就會在那裡指指點點,說某某就顯他能了,受累不討好,又犯錯了吧。

    能者多勞導致乾的多,錯的多。不做事的人反而什麼錯沒有,最後大家都不做事了。

    第三、心不甘,情不願

    “能者多勞”時間久了當然心裡不平衡,憑什麼有能力就要多勞呢?我做了那麼多本不屬於我職責的事情,又沒有多加一毛錢。還說我這不好那不好,那你來做呀?導致這些人心不甘情不願。怨聲載道,生生把有能力樂付出的員工逼成了斤斤計較的員工。

    總結:作為管理的角度不能把“能者多勞”作為管理的原則,把“能者多勞”認為是天經地義,成為道德綁架。這樣就會打擊有能力的人而非激勵有能力的人。

    對於職場人士而言,尤其是經驗還不夠豐富的時候,要記得:只有做的多才會成長的快。能者一定要找到一個鼓勵“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的平臺合作。這樣才會真正的共贏。

  • 3 # 也許雜談

    肯定不如“幹活本人”想得那般美妙,甚至是直接完蛋。

    但如果處理得當、進退得宜,還是有“好下場”的。

    .

    有“被逼無奈、全盤放棄”的下場

    原來有個小白同事,特勤奮、特愛幹活。又特無私,從不計較待遇。

    因此,他一直拿著部門最少的錢,幹部門最多的事,為部門的贏利貢獻最大的那一坨。

    剛開始,他的主任還有點不好意思,甚至有點震驚、有點不敢相信的味道,所以經常前去說說好話、安慰安慰啥的。

    時間長了,主任習慣於這人的無私奉獻,就開始覺得“他應該”,以及“他活該”了。

    自從“習慣”以後,主任不但不會為小白同事的勤奮、貢獻而有絲毫的感動,而是覺得有所不滿,覺得“他應該幹得更多”。

    無數次,主任晚上10點還給小白同事打電話,讓他通宵加班。

    .

    至於加錢?

    主任說:“我只有讓你幹活的權力,沒有給你加錢的權力。所以活你還得幹,加錢就別想了。”

    .

    同事們也對他沒啥好感

    他勤奮、愛乾沒關係,但帶來的對比太過強烈,讓同事只覺這人很礙眼。

    而且面對這個“很有可能會爬到自己頭的人”,同事除了嫉恨,還有恐懼

    也因此,一些同事聯合起來,在背後搞小白同事。比如造謠生事、亂潑髒水之類。

    “三人成虎”,再加上同事普遍討厭他,所以很快小白同事便一身髒水、面目無光。

    .

    至於身體?

    一天干十幾個小時、一個月幹29天,且經常通宵加班,且身兼數職,就是鐵人也受不了啊!

    他既然不愛惜自己的身體,身體自然不會愛惜於他。所以,他後來毫無懸念地累壞了,整天持著一張綠臉在單位行走。

    .

    再後來,小白同事終於覺得自己是個弱小的人、普通的人、沒有腦子的人,只得選擇調走。

    加薪無望、前途無望,領導無恥、同事挖坑,只要是個人就無法長期忍受。

    .

    有意思的是,在他離開的時候,還經歷了一番“別樣的下場”。

    見他突然要走,領導生氣非常。

    生氣不是因為事先沒請示,而是一個大好的苦力要跑,以後活誰幹、錢誰掙?

    所以領導死活不簽字,找了很多麻煩,說了很多的難聽話。

    後來實在抗不過,只好放人走了,但還是意難平,找了無數理由,扣了人家的幾百塊錢下來。

    而小白同事之前無數的“能者多勞”的付出,領導全忘了。

    那個時候,領導的心裡只有仇恨。

    .

    而小白同事之前在這部門的所有積累、所有業績,隨著他的離開,全部一清而空,再也和他沒有半毛錢關係。

    努力幾年,他又得換地方從零開始。

    這,就是太不愛惜自己、太不瞭解人性之下的關於能者多勞的“下場”。

    .

    有“精於處事,便宜佔盡”的下場

    有個特聰明的同事。他也特勤奮、特愛幹活,對待遇也不是很計較。

    但他絕不吃虧,絕不可能讓自己太可憐。

    某次,因為單位又一次出了質量事故,所以領導跑來跟他談話,希望他把“最繁重、最關鍵”的那部分活兒,全部接下來。

    你沒看錯,是“全部”。一個單位的“全部重要工作”,讓一個人幹,有點腦袋都不會說這話。

    當然,領導也不是真傻,他只是實在沒得人可用而已。

    .

    聽見這不帶腦水的話,他沒任何不愉快、抵抗的表示,而是很熱情地答應下來。

    同時,提了一堆要求,如加薪、提成、提職,之類。

    領導當然是滿口表示“會考慮”。

    .

    答應了,就幹唄。

    對他來說,那些工作並沒有太大難度。他有的是經驗,也有的是能力。

    他也喜歡幹活,平時沒事總在家裡獨自加班。

    但他也不會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能幹多少就幹多少,該休息還是休息。

    總之,他最終也沒能把“全單位的活”給幹下來。但他的“配合、努力”,給領導帶來了極大的舒適感。

    後來,他如願加薪、升職了。個人的話語權,也提升了不少。

    .

    總之,任何事都是正反兩面,有好處、就有不好處。

    而最終的結果是“好,還是不好”,則以處理的方式而定。

    足夠“會處理”,那自然有雙贏的結果;如果一門心思奉獻,那有可能落個被人利用、且毫不念情的結果。

    這與人性有關、與技巧有關,值得好好研究。

  • 4 # 紅塵莫挽小馬甲

    能者多勞可以,但是要多勞多得,出外工作大部分都是為了賺錢養家,如果多勞不多得,最後多勞的滿是抱怨,打擊積極性。對於一個積極的能者員工來講,打擊能者的積極性,影響的不是他個人,而是公司的利益。很多管理者卻看不透這一點。

  • 5 # 焱公子

    能者多勞,要看是站在什麼立場和角度,是員工還是領導者。俗話說處在什麼樣的位置操什麼樣的心,職場錯位付出越多的辛苦只能錯的越多。

    前段時間我一個朋友找我訴苦,他所在的部門是公司的核心部門,大家都比較忙。但他比別人更忙。

    領導有個什麼雜七雜八的事情都找他,有時候也會安排他幫別的同事忙一下,比如:“這個表格比較急,他們弄得慢,你抽點兒時間趕緊做完給我。”如果這時候他表達一下自己的不滿,就會得到一句“你這麼能幹,能者多勞嘛。”

    時間長了,他自己每天累得不行,卻得不到領導的提拔也得不到同事的感激。實在是吃力不討好。

    這樣的事情,大家身邊一定都不少見吧。

    一、“能者多勞”多是推脫工作的藉口

    幹活想起你,好處沒有你!這句話是身為員工被別人說“能者多勞”後的真實寫照。

    一般領導、同事對你說這句話,心裡一定會抖一下,分明感覺到一個陷阱出現了,準沒好事。十有八九是有別人不願意做的任務交給你。

    “能者多勞”多是別人推脫工作的藉口,看起來似乎在誇你,實際上是在等著你因為這句話歡喜心軟,進而把任務接過去。

    二、“多勞”讓你沒有時間專注工作和提升能力

    《精要主義》一書中提到過一個觀點:如果你不給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安排優先順序,那麼別人就會替你來安排。

    身為員工,“多勞”不但不會讓你成長,反而會因為雜事過多,分散你的注意力,讓你無法集中精力在主要的工作上,無法培養和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現自己不但沒有漲薪、沒有成長,反而對工作做得越來越不得心應手。

    三、對於領導者,“完成任務”才是目的

    如果你是領導者,可能你也會把任務分配下去,然後對下屬說“能者多勞嘛,你多幹點兒得到的就多。”但實際上你清楚,你的目的只是讓他去完成這個任務,至於在這個過程中他能得到什麼、學到什麼,並不重要,你也不會因為這份任務他完成了就對他多一點照顧。

    相反的,下次有棘手的任務時,你可能還會分給那個你眼中“能幹多勞”的那個人,用起來省心嘛。

    如果自己是中上層領導者,或者是自己創業,在有一些事情上“能者多勞”確實能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體現自己的價值。但也須知過猶不及,凡事有度。

    綜上,能者多勞的人,一般不是被累著,就是被排擠,很少有在職場生存順利的。

  • 6 # Song_ww0928

    能者多勞的人不一定能多得,但是很會利用周圍資源的人才會多得。所以,能者,不要盲目的多勞,而是要善於多勞同時也要會少勞或者不勞……

  • 7 # 陳闖闖

    首先,能者多勞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割裂了“多勞多得”和“學會拒絕”這兩個前提條件,筆者覺得“能者多勞”是個偽命題,這樣的能者只會淪為忙死、累死的優質廉價勞工。

    一、只談能者多勞,不談多勞多得,會挫傷工作積極性

    妍妍是公司的績效專員,她心思活絡,細緻用心,工作做得又快又好。後來公司的樣品部的樣品文員辭職了,一下子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領導就讓妍妍先兼顧樣品員的工作,直到找到新的人。她也不辱使命,把樣品資料也收集得分毫不差。後來領導就沒有再提過招新人的事,預設讓她承擔了兩個崗位的工作。

    這其實是職場上的“馬太效應”,能幹的人總在優異無意間被分配更多的任務,但是遺憾的是:工作量增加了,職責重了,但工資待遇卻原地踏步--多勞卻沒有多得。

    這樣會打擊能者的工作積極性:憑什麼我承擔更多,卻和別人得到的一樣多?站在經濟的角度來說,這不是一種隱蔽的變相的剝削嗎?另一面,這樣片面的“能者多勞”會讓庸者產生依賴心理:反正我幹不完,領導會安排其他人幫忙,從而降低工作積極性。

    再有,長期的多勞的確讓能者學到更多,能力變得更強,但卻沒有多得。時間久了,能者辭職跳槽就成了理所當然,誰願意自己越來越優秀,卻越來越價廉物美?如果能者多勞沒有與多勞多得掛鉤,這無異於給對手公司培養人才。

    二、能者多勞的另一個尷尬:做多錯多

    有句話叫““多幹多錯多捱罵“,道出了”能者多勞“的另一個弊端--幹得越多,錯的機率就越大,被挨批和承擔後果的機會就更多。

    如果讓你負責一項工作,比較容易做好。但同時讓你負責五、六項工作,難保不出錯。但人的本性更傾向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問題:100件事裡面,哪怕做對了99件事,但別人的聚焦點更多在那件錯的事情上。

    三、能者多勞?不會拒絕,只會累死自己

    因為能幹善良,熱心腸,所以你被領導看好,不斷的加塞工作,力求實現價值最大化,同事也很愛找你幫忙。但如果不懂拒絕,照單全收,到頭來可能會把自己累死,變成了爛好人。

    四、小建議

    從能力的提升來看,能者多勞是件好事,有能力的人,接觸更廣,學到更多,有利於個人成長,但作為能者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做到心裡有譜,瞭解自己的職責範圍

    2.幫忙要量力而為,學會拒絕

    3.在“多勞”做出成績後,要婉轉、合理地提出自爭取“”‘多勞多得’

    以上

  • 8 # 鷹眼觀職

    能者多勞,多勞多得,這才是一整句,不過現在很多人,特別是老闆,最喜歡說的就是前半句,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要小心了,在給你戴高帽,注意別被忽悠了。能者多勞,這句話的另一個近義詞就是"鞭打快牛",這也是職場上常見的一種情況,整個部門就你最有能力,然後老闆就逮住你使勁幹活,因為他知道你能出活,而且效率還高,所以為了他自己的績效,你就成了他心中最合適的工具,美其名曰得力助手/明星員工。其實能者多勞的人一般有兩種結局,第一,能力特別突出,被整個部門乃至整個公司所認可,老闆也會安排一些非他本職工作的任務,因為他能力強,一通百通,擔任多個職務能為公司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這個能者的薪資待遇和職位也能順利的提上去,甚至有的工作老闆還會圍繞能者搭建團隊,充分發揮能者的能力和影響力,能者也能在這種多執行緒工作環境中進一步磨鍊自己的工作能力,除了自己累一點外,堪稱雙贏,這也是最好的發展結局。第二,能幹的人被當做快牛使勁驅策,核心工作要幹,髒活累活別人不願意乾的活都丟給他去幹,部門其他人工作很清閒,這些人都在想:反正你能幹,你就多幹點唄,我們的無能剛好襯托了他的出色……。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要幹活就會出錯,不幹就不錯,多幹就多錯。能幹的人使勁幹,犯錯機率很大,萬一犯了一個大錯,上面老闆追究起來,他很大概率很會當成替罪羊推出去,而不幹活的員工犯錯機率就小了,到時候年底考核一看,能幹的人只有50%合格率,不幹活的100%,拿的獎金差距很大,這就是不合理,完全是因為不良的管理導致的,能者最後也只能黯然出局,選擇離開公司,同時公司也損失了一個本可以創造更多價值的核心員工,雙輸!

  • 9 # 李伊

    能者多勞有兩種:

    1.在公司不管自己的事情有多少都不停的搶著幹活的。

    如果你不分什麼事情都攔下來做,就會不堪重負,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所以需要了解遊戲規則,也就是你在公司要做什麼事情,做到什麼程度才能升職,然後儲存實力,向著那個目標努力。

    這樣你就算你多勞多得,也是集中在目標線上,對你是增益。

    更應該全力投入,做到最好。

    陶虹曾經說過:如果有天份那就要100%的努力,共勉之!

    2.懂自己的安排和愛好,做完了工作的事情,業餘時間抽出時間完成自己喜歡的事情。

    錦江集團有限公司副Quattroporte、錦江(北方)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和北京崑崙飯店有限公司董事長海巖多年來一直在從事文學寫作,從《便衣警察》到《玉觀音》...到《五星大飯店》,都沒有影響他的工作。

    一個是因為他已經走到了企業高層,對時間的控制權比一般員工更大,另一個因為他喜歡文學創作而且也收穫了名利。

    1983年,曾當過兵又當過警察的29歲的海巖發現上班的對面是人民文學出版社,他打算出版一本書,便以1976年五四運動時被派到天安門廣場執勤的便衣警察為主角寫了一部60章,47萬字的小說投稿了,此後這本書改編的電視連續劇紅遍全國,他便繼續寫了下去。

    結果他憑藉編著《玉觀音》改編的同名電視劇獲得中國電視金鷹節最佳編劇獎;2013年,獲得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編劇作家第4名,真可謂名利雙收。

    一個真的懂自己要什麼的人,所有的人生經驗都是他的財富,他會以極強的行動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綜上所述,多勞多得不是壞事,把精力得到正確的領域和方向,你的付出就會有收穫!

  • 10 # 點點點影視

    能者多勞一詞,在很多公司都會聽到老闆對員工如此說,或著能者多勞的情況,對於已經已經進入能者多勞行列的朋友,恐怕已經身心疲憊,又或者已經辭職,只有極少數得到重用,怎樣避免被“能者多勞”。

    1、特別是剛進入公司的實習生,因為沒有經驗,要學習的知識很多,但到頭來,雜七雜八的事情幹了一大堆,搞得什麼都會,正經的工作沒做一件,都是在給別人做嫁衣,慢慢的就進入了“能者多勞”的行列,這種人只有苦勞,談不上功勞。最終是身心疲憊。

    2、在公司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對於連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工作都沒做的時候,就去做其他事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要勇敢的說出來,你的本職工作還未完成,不要浪費自己的寶貴時間在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

    3、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要,離開你,公司一樣正常運轉。

    4、不要以為把所有事情都幹了,公司就會重用你,這樣的理解不成立。

    做好本職工作,不要越俎代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歐洲時有什麼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