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燃燒H你的夢

    古人當然需要走親戚了

    “走親戚”是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指的是在春節期間親人、朋友之間感情交流的活動,春節走親戚、回孃家是我們祖先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習俗。所以說古人自然而然也是要走親戚的。

    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各式各樣快捷的交通工具層出不窮。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交通便利、出行方便使人類的活動範圍不斷地擴大。人們生活水平地提高,以及汽車、飛機、火車的出現,人類可以日行千里,人類的活動範圍由原來的村鎮逐步擴大到全國甚至是世界各地。隨著人類思想的進步和對美好婚姻的追求,跨省、跨國的婚姻逐漸多了起來。現代社會對於過年走親戚這事自然是司空見慣、平淡無奇了。

    但是古人既沒有飛機又沒有汽車,過年走個遠房親戚光靠走路、馬車,豈不是要花個十天半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其實,正是由於古代交通閉塞的原因,古人的活動範圍不大,很多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可能連個縣都沒走出去過。正常情況下除了讀書人需要上京趕考遠走他鄉,軍人需要遠赴戰場外,估計也只有小部分商人需要全國各地奔跑做生意了。絕大部分人一生不會離開自己的家鄉,女子在未出嫁前更是足不出戶的。而“父母在不遠行”和“落葉歸根”的文化思想也同樣拴住古人遠行的“雙腳”。所以說古人的親戚一般都是分散在離自家不會太遠的地方了,春節走起親戚來也方便許多。當然,極少數遠嫁的女子還是存在的,但是由於交通不便,遠嫁的女子很少回孃家給父母親拜年的,甚至有的女子遠嫁後就再也見不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了。

  • 2 # 七追風

    大家都知道“流民”這個詞吧?封建王朝歷代統治者最害怕的一群人。

    (蔣兆和《流民圖》)

    流民,指的是因為種種原因,失去土地,被迫離開家鄉,四處逃難的人群。如果流民的數量龐大,就極有可能激起民變,形成農民起義。

    所以,限制人口流動,把老百姓固定在土地上,一直是封建統治者第一任務。

    在較為穩定的時期,是嚴格限制人口流動的。除了少數的官商士族,可以經過官府同意,遠離家鄉,一般農民是不會離開自己的土地的。

    也就是說,雖然古代交通不便,但是過年走親戚不用擔心什麼,都離的很近。實際上,很多時候同一宗族的人都聚居在一起,非常的穩定。就算是有嫁娶,也不會離得很遠。

    過年走親戚,往往都是在臨近幾個村落之間,很方便。

    官府限制人口流動,是有很多好處的。

    首先是穩定了農業生產,保證當地不會出現動亂。其次是便於戶籍管理,而戶籍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方便收稅。

    不管是以田地為單位收稅,還是以家庭,或者直接的人頭稅,前提都是能夠人口相對穩定。

    當然,戰亂的時候,或者朝廷有意遷徙一部分人開發邊疆的時候,還是有人口流動的。那個時候往往都是舉家遷徙,很少會再回去的。

    像現在這種大規模的春運盛況,在三十年前都是看不到的。那時候絕對大多數親戚,也還是生活在附近的村鎮,過年走親戚條件好的騎腳踏車,不然就靠兩隻腳走過去,很正常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olidworks設計曲面造型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