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3

    前日,讀到《莊子》篇中《山木》一文,讀後感慨頗深。這篇文章以寓言的形式完成,想像豐富、寓意深刻,有著很濃的文學意味。文章的大致意思是說:一日,莊子帶著他的學生遊歷山中,行走中見一棵大樹枝葉繁茂,令人奇怪的是,伐木的人只是站在林樹的旁邊並不砍伐。莊子走上前向伐木人打聽原因,伐木的人說:“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莊子回來對他的學生說,這棵大樹因為不成材派不上用場,所以才能活到它的自然壽限啊!

    從山中出來,莊子攜弟子住在一個老朋友的家裡。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於是故友很高興地讓家裡的童僕殺鵝擺酒款待莊子師徒。這位殷勤的主人家裡養了兩隻大鵝,一隻會叫另一隻不會叫,童僕問主人說:殺哪一隻?主人回答說“殺不能鳴者”,也就是說殺不會叫的。第二天,莊子的學生就問莊子:昨天山中的大樹因為不成材而得以享盡自然的壽命,今天主人家的鵝卻因不成材而被殺。那到底是成材好還是不成材好呢?莊子微笑著說:我莊周將處於材與不材之間。

    一段短小而又平凡的故事,卻給人帶來很深的遐想和回味。從“山中伐木”和“故人烹雁”這兩個前後矛盾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所闡述的在汙濁的社會中,如何遠禍事、保自身的處事哲學。俗語說的好:物無害者,無所用也。一種物體(人或事),如果沒有誰加害它,說明它一無所用、一無可取。對於伐木的人來說,他來到山中當然是要選取一些有用的樹木取以為材,於是乎成材的樹木反而倒黴,無用的樹木則可免遭厄運,如此說來“不材”也未必不可取。然而故人之雁,卻又讓我們看到了不成材也為患、不成材也倒黴的結局。這個時候我們該明白作者的用心了,無論是對於國家還是個體或者是個人,所謂“材”與“不材”無非是以自我為度,有用則取、無用則棄。此時此刻,不需要任何言語,人類自私的劣根性已經昭然若揭。

    莊子生活在一個權謀爭霸的戰亂年代,他很有才能卻不願意做官,一直都是以消極避世的態度示人。據《史記》記載,楚威王曾以派遣使臣,以重金請他出任楚國國相。莊子卻以“終生不仕”為由拒不接受。我想莊公之所以“寧可穿破衣,居陋巷,自得其樂”,而不入仕途,正是因為他看穿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深諳“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高於眾,言必誹之”的道理,所以才會有這樣一個“材與不材”之間兩難的選擇。

    有的人並不欣賞莊子的這種處世哲學和人生態度,那是因為他並沒有完全走進莊子的內心世界。實際上莊子之所以採取這種處事哲學和人生態度,是對當時那個現實社會不滿和抗爭的一種表達方式。透過《山木》我們不難看出莊子對“遠禍全身”之難的憤懣和感慨,雖說有些地方略失偏頗,但莊子能夠在那樣一個汙濁的社會里潔身自好,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我們怎麼還能責怪他呢?

    想起了清時袁枚的一首詩:九級浮圖到頂寒,十年前此倚欄干;過來事怕從頭想,高處人休往下看。想來,袁枚兩次登慶寺塔,因中間隔了十年的時間,都不能參悟從前的自己,而我們畢竟遠離莊子生活的那個時代,即便是蓋棺定論,以我們現在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氛圍談《莊子》讀《山木》,沒準曲解了作者的本意,也未可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程管理站的崗位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