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遠啦嘿嘿嘿

    依從性(Patient compliance/Treatment compliance)也稱順從性、順應性,指病人按醫生規定進行治療、與醫囑一致的行為,習 慣稱病人“合作”;反之則稱為非依從性。依從性可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超過或不足劑量用 藥、增加或減少用藥次數等)和完全不依從3類,在實際治療中這三類依從性各佔1/3。 病人對於具體用藥的依從性,即為該具體藥物的依從性。病人的依從性即病人依從治療計劃的程度。在研究病人的行為時發現,只有一半病人按照醫生開寫處方所指示的服藥方法用藥.服藥非依從性的最常見理由是"遺忘",也許這種遺忘更適宜描述為病人否認疾病的存在.而服藥則是經常提醒疾病的存在.其他理由列舉在表301-3中。兒童可能比成人更少依從治療計劃,有一研究發現兒童患鏈球菌感染,醫生開寫青黴素10天療法的處方,到第3天有50%的病人停止用藥,到第6天,第9天停藥的病例數分別達到71%和82%.需要用多種藥物長期治療的慢性病(青少年糖尿病,哮喘)用藥依從性更差.父母親可能不清楚處方所指示的用藥方法.研究表明,15分鐘後醫生所給予的醫囑已被遺忘約一半。老年人可能服用幾種藥,治療方案可能更復雜而且難於記憶及遵從,也可能增加不良的藥物相互作用。非依從性,顧名思義,相對依從性地。非依從性的後果即使是最好的治療計劃,病人不依從也會失敗.非依從性最明顯的後果是疾病沒有減輕或治癒.據美國監察總局辦公室的估計,每年有125000例心血管病人由於用藥非依從性導致死亡.如果病人按醫囑服藥,則高達23%的養老院病人,10%的住院病人能夠避免許多的醫生出診次數,許多的診斷性試驗和許多的不必要的治療。非依從性除了增加醫療費用外,還能降低生命質量.例如,漏用治療白內障藥物可導致視神經損害或致盲;漏用心臟病藥物能導致心律失常和心臟停搏;漏用抗高血壓藥能導致腦卒中;不服用處方藥物的抗生素能引起感染再次復發並能導致耐藥菌的出現。改善依從性的途徑如果病人與醫生之間具有良好的關係,其中包括作出的決策以及醫生對病人主訴的關心,病人會按醫生的醫囑去做.處方中用藥方法必須清楚明瞭,以及為何要進行這種治療都必須加以解釋,還有告知預期的情況(如好轉需較長時間,一般的藥物不良反應)也有助於保證依從性.對醫生的信任也是至關重要的。鼓勵病人提出問題,尤其是對病情有關的問題,這有助於理解疾病嚴重性,能理智地權衡治療方案的優點和缺點.討論否認疾病的潛意識機制和為什麼導致"遺忘"及未按規定用藥,這樣能使病人避免重犯錯誤.醫生應當鼓勵病人報告不良的或未預期的藥物反應,不要擅自停止用藥及改變治療.病人未按治療方案用藥常會有很好的理由.醫生在與病人坦率地討論該問題後,醫生能作出適當的調整用藥方案。藥劑師和護士也能查出和幫助解決依從性問題.例如,藥劑師可能注意到病人沒有再來配方,還可發現醫生開的不合理或不正確的處方.在與病人一起檢查處方中用藥方法時,藥劑師或護士可以發現病人的誤解和畏懼,就可解釋使之減輕.所有保健醫生之間有關病人情況的資訊交流也是重要的。某種疾患病人的贊助小組常能增強執行治療計劃並能提出處理這類問題的建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怪我當初太執著陷入感情漩渦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