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月與九月

    第一個故事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校裡組織我們去參觀一個苦難展覽,我們在老師的引領下放聲大哭。為了能讓老師看到我的表現,我捨不得擦去臉上的淚水。我看到有幾位同學悄悄地將唾沫抹到臉上冒充淚水。我還看到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學之間,有一位同學,臉上沒有一滴淚,嘴巴里沒有一點聲音,也沒有用手掩面。他睜著大眼看著我們,眼睛裡流露出驚訝或者是困惑的神情。”

    “事後,我向老師報告了這位同學的行為。為此,學校給了這位同學一個警告處分。多年之後,當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師懺悔時,老師說,那天來找他說這件事的,有十幾個同學。這位同學十幾年前就已去世,每當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這件事讓我悟到一個道理,那就是: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這個故事看上去最好理解,因為後面已經把悟到的道理寫出,就是要保護人們的自由意志(Free Will),即人們的意志最後都是取決於自己,旁人不要也不應去幹涉和盲目判決其對錯。很多人會聯想到政府對自由意志的強加行為,但莫言其實一向是凌駕於政府之上,而站在哲學的角度思考,政府不應強加意志於想要改革的人,而想要改革的人也不要盲目的抨擊想要保護政府的人才對。

    第二個故事

    “我再講一個故事。三十多年前,我還在部隊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辦公室看書,有一位老長官推門進來,看了一眼我對面的位置,自言自語道:‘噢,沒有人?’我隨即站了起來,高聲說‘難道我不是人嗎?’那位老長官被我頂得面紅耳赤,尷尬而退。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許久,以為自己是個英勇的鬥士,但事過多年後,我卻為此深感內疚。”

    這個是比較難理解的一個。我個人覺得這裡是說很多年輕人都會年輕氣盛的頂撞一些不管是在年齡還是閱歷上比我們長的人,並且在讓對方受挫後覺得沾沾自喜。但很多時候都是事出無因,是一種無意義的自我證明行為而已。在獲得個人的成就感的同時造成他人的不快,也是對他人生活及情感的侵入,這裡和第一個故事一條線,就是不要與人為難。

    第三個故事

    “請允許我講最後一個故事。這是許多年前我爺爺講給我聽過的,有八個外出打工的泥瓦匠,為避一場暴雨,躲進了一座破廟。外邊的雷聲一陣緊似一陣,一個個的火球,在廟門外滾來滾去。空中似乎還有吱吱的龍叫聲。眾人都膽戰心驚,面如土色。有一個人說:‘我們八個人中,必定一個人幹過傷天害理的壞事,誰幹過壞事,就自己走出廟接受懲罰吧,免得讓好人受到牽連。’自然沒有人願意出去。又有人提議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們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外拋吧,誰的草帽被刮出廟門,就說明誰幹了壞事,那就請他出去接受懲罰。”

    最後一個故事似乎是第一個的延續。只不過不只是在行為上,更是在結果的善惡上,很多人總喜歡給一個人的一生定性,卻沒有想過再“壞”的人也可以是好的父母,再可惡的人也會是別人的孩子。不要隨意評判他人,更不要強加罪名於他人,不然最後有“罪”的或許反而是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線上廣告鋪天蓋地,電梯廣告還值得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