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汽車電器7002455168
-
2 # 言時姑娘
那肯定是不對的。
1.老闆和員工的關係,其實不是對立的早些年,有個問題很流行,是資本家養活了工人,還是工人養活了資本家?
這個爭議一直存在,有的老闆覺得他養著工人,沒有他,工人就要餓死了。有些工人覺得,沒有工人幹活,老闆空有軀殼,根本掙不到錢。
如果說,老闆養活了工人,那是不是農民伯伯養活了大傢伙呢?這種觀點就會讓老闆和工人對立起來的。
而且要說“養”,父母可以說養育孩子,老公養老婆,這種關係才可以用這個字。
我認識一個90後的老闆,可能是因為年輕,對員工的管理,並不能認真思考。有一次開會,直接說,“我可以拿錢換一批人,會比你們做的好。”引得眾人非議。那年農民工的工資都比大學生高。這個老闆還對外說,我花3000塊就可以讓一個大學生跟我幹。那個月底,原本20人的團隊,走了12個人。剩下的都是寶媽,追求安穩的。結果,老闆還來個一句,走了一批能幹活的,留下幾個混日子的。最後的最後,只剩下兩個老闆娘了。
2.老闆和員工的關係,是平等的老闆拿錢只是僱傭了員工的勞動力和時間,而員工也只是利用這個時間和平臺創造出價值來實現自身的價值。
在某種程度上,員工也是在為自己打工,員工所邁出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簡歷的一個鋪墊。
所以,不存在養一說。就像我們出門買東西,買的是等價的物品,而工資換來的是員工創造的價值。
但凡不平等的僱傭關係,發展到最後,都會是老闆玩火自焚。
3.高情商的老闆,懂得留住員工其實招聘一個員工的成本還不是最高的,當你培養了一個可以信任的員工,卻沒有留住他,當他跳槽去其他公司的時候,才是成本最高的時候。
招聘成本,培訓成本,還有他走之後,新人上任的一個迴圈的成本。
能認識到這一點的老闆,不會看不起員工,職場上的人都懂,雙贏關係,你只會畫大餅,是留不住人才的。
早些年北京房價剛開始漲的時候,我聽說一個企業的老闆這樣留住好員工。
年底的時候,把年終獎,換成房子的首付。每個月還貸款的員工,就沒有精力去多想其他的事情,專心賺錢做事。
對於老闆,優秀的人才留住了,對於員工,解決了住房問題,肯定會更努力的創造價值。
這樣的雙贏關係,才會讓老闆和員工都向前發展。
如果你碰到了一個老闆,對自己的員工,說了“我養了你們。”請及時停下追隨的腳步,在這樣的格局的公司裡,不會有任何發展前途,會讓自己的價值觀顛覆,會讓自己的身份掉價。
最後,言時送大家一句話,看待一個人的品質,不要看他的最高處,要看他的下限。下限才是決定這個人最根本最重要的一點。
-
3 # 老鬼歸來
打住吧!你管他對不對呢!把精力放在研究這樣一句話上,對自己有任何好處嗎?!作為職場人,不可以事事去琢磨,更沒有必要逮住一句話就死摳!像題主說的這句話,你摳完了又能怎麼樣?!
一、這句話對或者不對,得出了結論又能如何?對自己不僅沒什麼好處,而且鐵定有害處!——對自己有害的東西,你琢磨它幹嘛?!這句話不對!這種老闆素質太低了!這種老闆大多是暴發戶,這種老闆最終企業也得垮掉!這種老闆留不住人才,這種老闆太踐踏任性,這種老闆太不把員工當人看了.......
有了這些思想、觀點,你能怎麼著?辭職不幹?
有了這種想法,你在日常工作以及日常與老闆互動時,能夠絲毫不表露、流露出來?老闆真的傻到了感受不到你對他的不屑、嘲笑、牴觸.......?
這對你有任何好處嗎?
這句話對?對了又能怎麼著?不照樣拿你該拿的工資、獎金嘛!況且,你認為老闆說的這句話是對的,常常會受到其他人的排斥、排擠、孤立。導致你在職場內渾身不自在!
您說琢磨、探討這種話,有好處嗎?1
二、一句話而已,你琢磨它幹什麼?你得看日常這位老闆對待員工的實際行為才好!人無完人,有些老闆確實素質不高,說話不嚴謹,特別是對內時,可能在說話過程中沒怎麼走腦子,順口就說出了那樣的話。
但是,那又何妨?雖然有可能這位老闆一輩子也成不了大企業家、大老闆,但是隻要他日常給與大家的薪酬、待遇、獎金、福利等等不錯,也就可以了!
別對人要求太高了,你我都是打工者而已。我們應該看自己的實際待遇如何才好!或者看自己在這家企業中還有沒有更高的發展空間,這才是正道!
有人說:跟著這樣的老闆沒什麼前途,不如趁早離開。
老鬼要說:別太自信了!
或許跟著這位老闆確實在未來沒有前提,但很可能目前階段給你的薪酬在同行裡不算低!又或者雖然他給不了你大前途,但是在未來一段時間讓你有機會獲得職位提升!
那您不如這樣想:雖然這裡給不了我大前途,但是至少後面馬上獲得的這次職位提升是我以後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的籌碼、資歷證明!
因此,別在自己不名一文時就高高在上的說“跟著這樣的老闆沒前途,應該儘早辭職”。你要首先想到這裡還有沒有我需要的並且可以爭取到的機會、價值!
良臣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棲,你得評估一下自己目前是不是良臣、良禽!如果這裡有機會、有空降讓自己獲得成長,那就老老實實待著!
當然了,如果你已經找到了更好的企業、平臺,可以拿到更高的薪酬,那你走人就好了。這與老闆說過什麼話沒半毛錢關係!
三、換位思考:你能保證自己說話滴水不漏嗎?如果以後別人死逮著你說過的某句話不放,你作何感想?!不就是一句話嘛!說了就說了。有些時候沒必要死逮住一句話不放的!
老話說:聽其言更要觀其行,這句話的道理,大家應該多思考一下為好。
以上供參考。
-
4 # 安奕天
根本原因還是出在老闆自己身上,因為他把自己擺在了至高點上,認為員工離了他就活不下去了,員工只會心裡罵一句sb。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爺爺問孫子:“如果我把院子交給你管理,這時豬抱怨飼料不好,狗埋怨待遇太低,驢譴責工作環境太差,你怎麼辦?”孫子想了想說:“我要給豬換飼料,提高狗的工資,改善磨坊環境。”爺爺嘆道:“如此,我院危矣,你應該告訴他們別出院子,外面有狼。”這就是老闆高明的管理手段,告訴員工你離開我這裡你就沒法生存,只有我才能讓你繼續生存,所以你得依賴我。但是這一套只能哄哄不明事理的,明事理的都都懂的這是老闆的管理手段,是去是留全憑自己。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講“職場道德綁架”什麼是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準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
遇到題主遇到的這種道德綁架的時候我們應該很清醒的想清楚一下幾個點:
1.心裡提出質疑,想想真的是老闆說的這樣嗎?
2.堅持是非對錯,你所說的明顯是錯的,員工老闆之間應該是互惠互利的關係。
3.有些事別人一說你一聽就可以了,只要沒侵犯自己的利益,就不用擔心,但是一旦碰觸利益,那就要據理力爭。
所以,在職場上,我們不僅要提高自己的智商,判斷老闆、領導、同事所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還有提高自己的情商,在應對這些事情上一定要得體。
-
5 # 嘟嘟職場論道
老闆說這句話是有他立場所在的,這就是人性,都是先考慮自己的立場發表意見。老闆站在自己的立場發表的言論,他看到的只是表層的東西,並沒有深入挖掘問題本身。
【為什麼老闆會說“我養了你們”?】
你們是靠什麼養活自己的,靠工資,沒有工資沒有錢怎麼養活自己,而錢是誰給你們發的,就是老闆本人,這就是老闆說這句話的意思,如果老闆不給你發錢,你怎麼養活自己,所以老闆會說“我養了你們”。
那麼現在大家跟著我的思路往下走,我們深挖一下“老闆和員工到底是誰養了誰”。
1、員工養著自己工資來自於公司的資金,公司的資金來自於日常公司的利潤,而利潤的創造者又是員工本人,那沒有了員工本人,就沒有公司利潤,公司就沒有了資金,就沒辦法給員工發工資,那說到底是“員工本人養著本人”。
2、員工養著老闆和股東那現在再來公司的利潤沒有都給員工,很大一部分是計入了公司的利潤分配,分配給老闆和各個股東,那也就是“員工還養著老闆和股東”。
3、老闆養著員工我們在回憶道公司的最初階段,公司是誰創造的,是老闆,沒有老闆資金的投入,根本就不能有公司的存在,也就是必須先有老闆,然後有了資金,再有了公司,員工才能有地方上班,那就是“老闆養了員工”。
小結:我說這些都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其實老闆和員工之間說不清楚是誰養了誰,如果非要說的話,那就只能說“老闆靠創造公司養活了自己,員工靠自身能力養活了自己”,老闆和員工之間的關係說“相互成就”更合適準確。
-
6 # 諸葛明職場教練
老闆這輩子從來沒有養過員工,除非那些員工是他的孩子、老婆、父母等;所以說老闆養員工簡直是無稽之談,他們從員工身上榨取剩餘價值那是千真萬確的事情。
有些老闆經常說:“我養了你們”,這句話說得對嗎?錯!大錯特錯!真是大言不慚!且聽我們揭露真相:一.老闆僱我們為他幹活,他給我們發工資這不是養;這叫做我們用勞動換取報酬
老闆不明白養的意思,真正的養就是不需要付出,就是不勞而獲。試問哪個老闆白給過我們金錢,白給過我們物品?反正我們是沒有遇到過這樣的老闆,反而想辦法從我們身上獲取更多溢價的老闆倒是遇到很多。
我們希望一個個老闆明白“你給我們發工資並不能說這是養,講出來會讓人笑話的”。我們為了獲取工資每天起早貪黑,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幹活;而工資中的每一塊錢都灑滿了我們辛勤的汗水,甚至還藏著不少的委屈。
我們領著老闆發的工資很心安理得,畢竟這是自己通過勞動獲得的。所以我們不想聽到類似老闆養我們的話,聽著膈應!
二.老闆從來沒有養過我們,但他們確實給我們提供了就業機會得承認;同樣我們也希望老闆承認從我們身上獲取了剩餘價值,所以真正論起來彼此兩不相欠
什麼是剩餘價值?比如我們每人幹一天活的純利潤是每人300元,老闆給我們每人支付200元,這其中的100元進入了老闆口袋的就是剩餘價值。
大家好好想想:當初老闆剛開公司的時候租著房子,開著一輛二手車;這麼多年來我們陪著老闆一路打拼,他現在有了別墅、豪車、存款,公司也越來越大了。其實這一切就是我們身上被老闆拿走的剩餘價值,不然你們以為他的資產還是天上掉下來的呀!
綜上所述雙方就是僱傭關係,事實上老闆從來沒有養過任何一個員工。我們和老闆之間不存在誰欠誰的,若是一定要說虧欠的話,反而老闆虧欠我們更多,虧欠員工更多!
-
7 # 筆記簿杏豆
這句話就讓我想起了上家公司之前的一次會議,老闆帶著情緒開會,開會開到和大家意見有爭執的時候,說了同樣的話,“公司是我開的,我天天忙前忙後為公司掙錢養活你們,你們一個個的為公司做了什麼?”其實看到提到題主這個問題的時候,特別感同身受,老闆說這句話的時候完全沒有顧及到大家的感受,公司的業績和公司的利潤都是公司的銷售一點一點跑客戶做出來的,結果老闆一句話把功勞全歸功於自己,當場否定大家的功勞,這句話說給誰聽讓誰都很難接受,所以這句話從感受上講肯定不對。
其次再來說這句話的本質,當我們呱呱墜地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因為是父母養了自己,也只有父母才有這個資格說這句話,接著參加工作以後就是自己養活自己,和老闆唯一有關的就是老闆為我們的工作提供了平臺,但取得的工資報酬都是經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到的,並不是老闆憑空給我們的,所以老闆並沒有資格向員工說這句話,一個是購買勞動,一個是提供勞動,雙方是互惠互利的。
所以當老闆說出這種話的時候,體現出了老闆極度的個人主義,偏激的認為公司的發展全靠自己一個人撐起來的,這是萬萬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多麼優秀的人都是精力非常有限的,比如馬雲的想法和思路再怎麼好,如果沒有一幫志同道合的人提供支援和後勤保障,他個人的精力遠遠是不能歸功於個人的,所以馬雲很聰明,每次說到阿里的時候,提到最多的就是他的“十八羅漢”,也就是當年和他願意一起立業的第一批合夥人,所以一個老闆把公司發展的結果全部歸功於個人的時候,這種企業的經營往往是不得人心的,無論是管理的方法還是公司的長遠不見得會有多好。
-
8 # 丁路遙知事
我坦率地說,很多老闆都有這種心態,尤其是民營小企業的老闆們。
我以前到一家小公司去應聘過,老闆親自給我面試,我給老闆談了人力資源方面的一些理念,大致的意思是公司要以人為本,重視員工的發展和需要,從而促進自己企業的進步。
老闆聽了後不以為然,直接把我的話懟了回來:“這些員工我是我養的,他們還要求這麼多?先把公司的活給幹好了,再談什麼人性化管理!我要招來人力資源,也是幫我監督和管理員工們的!”
聽完老闆的話,我深知理念無法契合,自然更不可能去這家公司上班了。
回到這個話題,我個人再說幾點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老闆會說“我養了你們”,是什麼樣的心態首先,我們需要理解老闆說這句話的內在動機是什麼。
因為這句話並非某一兩個老闆所說,而是較為普遍的現象,甚至不少做業務的人也會覺得是自己養了公司的後勤職能人員。
我自己的理解,老闆會這麼說,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僅僅考慮成本的付出
員工給老闆打工,除了業務部門比較容易量化考核以外,其他很多後勤職能崗位都比較難以量化。
所以在老闆心目中,他會覺得都是自己付出了薪酬成本,“養”了這批員工,而忽略了員工事實上在各自崗位上給老闆做出的貢獻。
第二,職業素養差,不尊重員工
還有些老闆,自己沒啥文化水平,也缺少基本的職業素養,覺得僱了員工上班,自己就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心態是如此,嘴巴里說出來的話自然就很難聽,比如“養了你們”這種詞就冒出來了。
第三,對員工的工作不滿意,情緒需要發洩
還有些老闆,自己個人要求非常高,下屬員工的工作總是看不慣,這裡不合自己的心意,或者那裡做得不到位之類。
這種不滿意的情緒一直放在心裡,爆發出來就是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我養了你們”。
二、老闆經常說“我養了你們”,這樣的企業難以吸引或留住真正的人才一個企業,如果老闆總說這種傷人自尊心的話,一定對企業的發展不利。
第一,老闆的話往往代表了一家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如果最高領導者都是這樣的素質,那麼其他員工都會以此為標杆。
曾經有位人力總監和我說過,他在好多家不同的企業任職過,他的感受是每家企業的老闆個人風格對員工的影響就非常大,比如某老闆是提倡狼性文化的,那麼他下面的員工就很拼;如果某老闆是寬鬆式的管理方法,下面的員工就比較自由散漫一些。
所以老闆自己看不起下面的員工,不尊重他們,員工同樣也不會熱愛和尊重自己的企業與老闆。
第二,作為老闆,需要謹言慎行。如果自己都公開說“我養了你們”這種話,那麼傳到外頭是直接影響了這家企業的僱主口碑。
我做招聘這麼多年,發現不少應聘者來求職前都會通過熟人來打聽公司的基本情況,比如老闆的風格怎麼樣,企業文化如何?一旦聽到這種負面性質的評價,我想求職者也會望而卻步!
三、缺少格局的老闆,很難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從這位老闆說出“我養了你們”這句話,我就知道這位老闆缺少大格局、大胸懷。
真正有格局的老闆,即便招來的員工一時間沒有做出效益,他也看得到他們身上的潛力和努力。
今年沒有做出效益,並不代表明年不會、未來幾年不會。
有長遠眼光的老闆,懂得把自己的成本投資在高潛力的員工身上,比如給他們送出去培訓學習,或者親自花時間教他們等等。
這些成本投資都不是短期行為,因為做企業本身就是一件長期的事情。
但很遺憾的是,現在社會上很多老闆或管理者都沒有沉下心做企業的決心,往往急功近利,一個新人剛入職自己的公司,就逼著人家馬上要拿出成果,一旦達不到預期,就覺得自己虧大了!
看看職場上那些成功的大佬們,大部分都非常重視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例如任正非、馬雲等等。
人力資源管理,一定少不了對員工的尊重、關心、培養和指導,員工發展好了,對企業有忠誠度,願意全身心投入,企業自然就發展得快。
所以在我看來,重視人力資源的老闆都比較有大格局。
寫在最後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思考,希望對大家有啟發。
-
9 # 職場Xiao螞蟻
【小螞蟻】的觀點:如果,是父母對自己的子女說“我養了你們”,這個話題是成立的。但是在工作之中,雙方是等價交換,誰敢說“養”?老闆與員工,明明是屬於僱傭關係何來“養”字一說。老闆確實是出錢搭建了平臺,同時還會分拔一部分利潤給員工。但是,員工也出力為公司創造利益,怎麼就變成老闆在養員工了。可以說,即便,公司全部都改成智慧化控制,老闆也不能說一句話。
對於“養”這個字的含義,我們可以簡單瞭解一下:①生養;撫養。杜甫《兵車行》:“生女猶得嫁比鄰,養男埋伏隨百草。”
②奉養;贍養。《陳情表》:“烏鳥私情,願乞終養。”《信陵君竊符救趙》:“獨子無兄弟,歸養。”
④飼養;豢養。《促織》:“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
那麼,請問老闆對員工養了什麼?是像第三條嗎,養肥就可以屠宰的意思是嗎。
所以,老闆說其他的還好,如果是說他養了員工,那麼還不如說是員工養了他。老闆出錢出平臺,員工創造收益了以後,老闆就像吸血的蜱蟲一樣,依附公司,吸取員工創造出來的大部分收益。
這裡把老闆當著一名農夫,講個小故事:
其實,老闆的角色扮演就像一名農夫,找到一塊合適的土壤,播下種子澆好水。等到種子出土破芽的時候,就沒農夫什麼事了。鮮嫩的小芽以及吸收養分和水分一天天的茁壯成長。當有一天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農夫就該拿著斧頭來收割了。
也許也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老闆確實養了我們,給了我們平臺和一開始成長的機會。但是,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成長了,他也獲得了豐收。
但是,本來自己就已經足夠強大,再來公司以前就已經成長了起來。老闆這時候要這樣對我說,我是絕對不認可的。現在和老闆就是僱傭關係,你出錢我出力。而且,我離開公司照樣還有發展前途,憑什麼說我是你養的。脾氣好的還好,脾氣不好的估計就直接上手了。
總之,對於不對也要看自己的能力。如果自己沒能力,需要依靠老闆的公司生存。那麼,老闆說啥就是啥了,反駁就失業。但是自己有能力,就算去到其他的企業,一樣也可以過得風生水起。
-
10 # 次等大叔
老闆又不是自己的父母,何來“養”一說?
如果是養,那員工是不是可以不產生效益了?畢竟父母從來不要求子女有回報,都只是在默默的付出。
01員工和企業,是一種等價交換的勞動關係,從來不是單方面的“供養”員工和企業的關係並不是很隨意的,而是在勞動法律框架之下,建立起來的一種法律事實關係。
員工通過出賣勞動力,產生價值與效益來換取自己相應的報酬,以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
也就是說,員工雖然是通過企業這個集體獲取了相關的福利報酬,但是員工也給企業創造了企業想要實現的價值。這種交換是等價的。
而所謂的“養”,只是單方面的付出卻不求任何的回報。顯然企業並沒有在養員工。
當員工沒有產生效益,或者低於企業的期望值時,企業並不會養他們,而是會將他們開除。所以如果是“養”,顯然就不存在開除這一說法。
再說了,老闆也並不一定就是公司的擁有者。很多老闆也只是一個打工者,只是說他的等級比普通員工要高而已。
既然同是打工者,老闆又有什麼樣的權利來說這句話呢?
企業經常說,“不養閒人”。這句話的意思,只是說希望員工在獲得了報酬之後,能夠實現相應的價值產出,而不是不勞而獲。
02一個老闆能說出這種說,只能說他的管理層次還很低,甚至可以說,壓根就不懂管理實際上,我們會發現,說類似話的老闆普遍存在,並非個例。老闆天然的會覺得,員工低他們一等。
企業把他們招聘進來是給了他們一個工作,讓他們能夠賺錢養家餬口。
這種想法在很多老闆腦海中是根深蒂固的。可正如我上面說到的那樣,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一個員工真的沒有能力,不符合企業要求,企業又怎麼可能把他招進來呢?
所以當一個老闆說出這種話,只能證明他的管理思維,真的非常有限。
首先,他可能不懂管理,就固執的認為是企業給了員工工作機會,這是對員工的一種施捨。
其次,在他腦海中認可這是一種等價交換,但是管理情商很低,會不經意地說出一些違背管理常識的話。
最後,就是想要逼走某些員工,故意說的一些氣話。
不論怎麼說,如果是出於主觀意識說的這番話,都是存在問題的。員工對此反感,並沒有什麼不妥。
03作為員工,除了要追求自己的正常福利之外,也應該付出相應的努力,讓老闆看到自己的價值,否則老闆確實以為他是在養員工員工對於類似的話肯定是非常不愛聽的,但自己坐下來仔細想一想,如果自己創造出了高價值得到了領導的認可,領導還會說這種話嗎?不一定吧。
老闆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在他看來,公司對員工的付出,遠比員工對公司的付出要大得多。
所以,作為員工在獲取自己應得的薪酬福利情況下,也應該付出同等的勞動創造。
在我看來,我們去上班,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只有先把自己做好了,付出了自己應付出的那一部分,才能說自己值得獲取應得的那一部分。
還沒有付出,就先指望別人的回報,確實有些說不過去。尤其是在企業這樣一個特殊的場所。
因為,我們需要知道,雖然勞動關係是平等的,但在實際的運作中,企業方是掌握著主動權的。
那作為勞動者,作為比較被動的一方,為了讓企業能夠平等地對待自己,就應該首先拿出屬於自己的誠意,而我們的誠意就是把企業交辦的事情先做好。
在這種情況下,老闆如果還這樣說,那才是企業的不對。自己反擊的語氣和態度才能夠硬氣。
回覆列表
最討厭老闆說這樣的話了。我過去給人打工時的老闆就是這樣,跟他幹了五六年,平常掛嘴上就是這句話,工人們都在背後嘀嘀咕咕,但沒有人敢對老闆說什麼。每年到年底還有一句話:“我們今年又虧損”,連續幾年都是這樣。直到有一年開會時又大放厥詞,我實在忍無可忍,就站起來懟他說:“我跟你幹了這些年,從沒聽說你曾經有過利潤,年年虧損、年年虧損,難道你家裡有個金山往這裡填?我們給你打工,你是老闆,我們是工人,是僱傭關係,你沒有利潤,你完全可以把廠子關閉,我們跟你幹活,也是想掙錢,沒有錢我們也不會給你幹。廠子掙了錢是你的,你也不可能跟我們分享利潤,廠子如果虧損了,我們也不可能從家裡帶錢來給你打工,我們也懂得同舟共濟,我們也聽說大河有水小河滿,我們也是懂道理的人,更不是傻瓜,有利潤沒有利潤你自己有數,我們也不是沒數,天天把這樣的話掛嘴邊,你到底什麼意思?我們拼死拼活工作,既是為自己,也是為大家,我們的工資是我們辛勞應得的,是我們用辛苦換來的,不是你恩賜的。你的利潤是你用智慧賺得的,你沒有利潤不怪我們,是你的頭腦有問題,沒必要天天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我們的選擇是雙向的,我們的關係是互利的。我們不給你幹,你完全可以再僱人幹,你解僱了我們,我們完全可以再跟別的老闆幹,我們沒必要在這裡仰人鼻息,受你差遣,你更沒有必要居高臨下,頤指氣使,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你說這樣的話,除了讓我們寒心,除了打擊我們的積極性以外,其他毫無作用。”話說完老闆的臉黃一陣,白一陣,啞口無言,我則拂袖而去
第二天老闆親自找上我,向我解釋,說“我們不是年年虧損,不過也沒有掙到太多的錢”,同時希望我理解做老闆的難處。我則對他表示了理解,同時遞上了我的辭職信。
所以說,作為打工者,你給人家打工是出來掙錢的,對於老闆的不良言行,你如果對工資還滿意,你就得忍受,或者當耳旁風,做你的分內事,掙你的打工錢,誰叫人家是老闆呢?有本事你自己當老闆不就行了。如果不能忍受,懟他一頓,辭職走人,人挪活樹挪死,沒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但是要明白,天下烏鴉一般黑,不受這個老闆這樣的氣,你還是受那個老闆那樣的氣,除非有一天你自己當了老闆讓別人受你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