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隻眼觀世界
-
2 # 都市莊稼漢99099
的確是這樣的!在國外已讀到較好大學的人用不著盡力辯解來拔高自己,國內學生也不要為這樣的現象憤憤不平。
這裡面有個留學溢價的概念,要知道,留學,是要多花兩三百萬的,如果留學花了巨資,上的還是和國內同層次的大學,你說,這樣的生意誰會做呢。國外名校在國內招生的數量是基本固定的,但只有能出百萬的學生才會去報考,當然你就想到結果了。
不要把能進入國外這類名校看的如何不得了,學校是學校,你還是你,你還是那樣的學業層次,基本上,國內勉強考一本的水平吧,就可以輕鬆申請到世界前百的學校!當然由於體制不同,國內能考上清北的不一定能申到一些國外頂級名校,但申到國外名校的百分之九九考不進清北華五,這就是真相!我說的都是本科情況,研究生申請就更奇葩了,告訴你,包括很多名校,碩士專案好多是學校來斂財的!就不要以為上了排名前的學校,自己也就排到前幾了,如今這些情況中國人知道的越來越多,越來越有客觀的評價。所以對於各位,關鍵的,還是看學生自己的努力,人生的路還長。
-
3 # 詭異的量子
因為中外對成績優異的評價標準不一樣,這種不同,扼殺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通過努力學習得到的相關知識的積極性。考試卷子明明題目的答案是發散性的,非要規定唯一的一個答案,以國內為例,不說大學和中學,就說小學一年級下學期的期中試卷,題目是給音節寫漢字的大題,其中一組:“yi sheng 兩個音節都是第一聲”,標準答案是“一生”,學生填寫“醫生”和“一聲”的,都算錯,扣分的;還有口語交際這種分值較高題目,“你早上去上學,忘記帶乘車卡了,遇到xx同學,如何問同學借錢乘車,到校……”本來是生活中的常識,只要回答能體現禮貌,乘車,錢有借有還,語言通順,標點符號正確,就可以了,非要規定一個標準答案不可,讓人匪夷所思。學生回答:“xx你好!今天我換衣服了,忘記帶乘車卡,請你幫我刷一下卡,我放學回家就問媽媽要錢,明天就還你錢,行嗎?”就這個回答,老師居然按照標準答案,沒有借錢買票,只給了一分,其餘分扣完了,真是豈有此理。這題出的,現在大城市裡,一年級的學生,有不要家長送自己上學的嗎?每天家長接送的孩子,哪家的家長給孩子身上帶現錢的?專家和老師請捫心自問,試卷的瑕疵,沒有考100分的學生與考100分的學生,到底誰更優秀呢?(以上各種問題,也不知道歸誰管,給誰提……)
-
4 # 許悠然
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同學吧,就是高中成績非常一般,但是在出國後卻考進了世界頂尖大學,這是為什麼呢?
1、國外大學並不是很注重文化課的學習。
在中國,所有大學都是根據高考成績來招收學生的。不同於中國的是,在國外,很多大學,甚至是國際頂尖大學,都不是很注重文化課成績。相反,他們更注重的是學生平時的社會實踐活動成績以及各種生活經驗等等。
2、很多人的文化課可能不太優秀,但他們的動手能力很強。
很多人也許在高中的時候,文化課成績不一定很好,但是到了國外不同的學習環境下,需要的更多的是動手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這個時候,文化課成績不好的同學就可以突出一些了。所以他們很多學生也許在國內不是很優秀,但是到了國外卻很優秀。
3、也許有些人高考後就很勤奮。
可能很多學生在高中的時候不好好學習,所以導致他們在高中成績平平。但是高考完,或許發現了自己荒廢了很多時間,就開始很認真的學習,很勤奮的學習,這樣就可以憑藉自己的好成績進入國際頂尖大學了。
-
5 #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你提的這個問題很好,這就反映了中國教育現狀的根本問題,也是中國目前教育體制要進行綜合改革的重大課題。國外的教育體制和教學體制和我們的現行教育管理體制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它更重視對人才的選拔和考核,更重視對學生思想品德的考核,更重視對學生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更重視對學生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的考核。而且大學的層級越高。考核選拔越全面,標準也越嚴格。
我們現行的教育體制是“一考定終生”,從某種程度來講,就是隻重視對學生文化科學知識的考察,在對高等院校選拔錄用學生的過程中,以高考成績為主要依據和參考指標,而忽略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考核,忽略了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承擔社會責任感的稽核和考察,這樣就出現了高分低能的現象,也發生了不少成績越優秀,思想品德越低下,自私自利意讓嚴重,危害社會,危害國家的問題。這也就是我們目前的選拔人才體制,評價體系中,出現的嚴重的問題。在不少的單位中,有不少頂尖院校的畢業生不能融入單位的工作和生活中,處處表現自我,自私自利,沒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就足以說明這個問題。
我們欣喜的看到,教育部已經明確要求進行高考招生制度的綜合改革,並且制定了時間表。要求把德育的考核真正納入高校招生錄取的評價體系中,並且逐步加大比例;在全國各地有不少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經開展了綜合評價體系招生錄取,把學生平常在校的思想表現,政治表現,參加志願者活動,社會實踐的成績,納入了高考中考錄取的評價體系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成果。
要讓紅旗飄萬代,重在教育下一代。一個人的品質,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我們千萬不能把"唯分數論"在延續下去,要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要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國外的院校已經在不斷的深入改革和創新它的招生評價體系,做為有著幾千年優秀傳統美德的中華民族,更應該重視對人才思想品德的考核,才能讓我們的江山,人才輩出,我們的民族永遠興旺發達,讓我們的五星紅旗永遠飄揚,永不褪色。
-
6 # WordSunny留學
桑尼君(www.wordsunny.com)坐不住了,這個問題必須要好好的回答一波。
我們來一點一點的拆分題主的疑問,
1.出國後都進入了名校。
嗯,這個名校不知道是哪些名校呢?
桑尼君就以英國為例子,說一下英國top30的大學有哪些吧。
劍橋大學 、牛津大學 、聖安德魯斯大學 、帝國理工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杜倫大學 、埃克塞特大學 、華威大學 、倫敦大學學院 、巴斯大學 、薩里大學 、蘭卡斯特大學 、拉夫堡大學 、東英格利亞大學 、伯明翰大學 、約克大學、利茲大學、南安普頓大學、布里斯托大學、萊斯特大學、謝菲爾德大學、紐卡斯爾大學、愛丁堡大學、諾丁漢大學、蘇塞克斯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卡迪夫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肯特大學
不知道你的這些成績不是很好的初高中同學是否在這些例子中。
我們總說國外的大學不太注重成績的,是看學生的整體素質。
這句話我們只聽後半句就可以了。國外名校錄取一名學生也是看成績的。GPA按照百分之算的話,大致在80%,什麼概念?一百二十分的英語試卷,你的成績要在96分以上。
這哪裡是差不多的成績,明明是中等偏上的好學生。
再說說其他的考察專案。
雅思或者託福要考吧。雅思最不濟要6.5分以上,託福95分以上,這僅僅是高中畢業生出國讀本科的基本要求。更不要提申碩要考到託福100多分。
再加上其他的社團活動、志願者活動、各種比賽得獎。這些活動必然還是得拿的出手、上的了檯面的。
如果你說你去馬路上撿垃圾、週末組織社團活動。這些不會入招生官的眼睛的。
當年大火的哈佛女孩劉亦婷其實成績也一般。(彷彿知道了一個不得了的祕密)
就是這本書,讓桑尼君產生了心理陰影。媽媽拿著她的例子來吐槽我,沒有劉亦婷有毅力,可以手握冰塊那麼久,你看看你,學習都學不好。桑尼當時還慚愧不已。
現在知道劉亦婷本身在學習成績、競賽和藝術特長等方面並非十分突出,在申請哈佛時也沒有SAT成績,託福成績僅僅是剛好達到錄取標準線。
為什麼她就可以去哈佛讀書?
其實我們在網上隨便查查,都能看到一則訊息:劉亦婷是被重磅推薦人寫了推薦信才去的哈佛。
她的推薦人為拉瑞,是一名致力於中美文化交流的政府議員。美國政府的議員,他所寫的推薦信分量自然是可想而知的。自然也是提高了劉亦婷被錄取的機率。
就像奧巴馬的女兒念斯坦福一樣。名校也會給這些重量級人物留名額的。
總而言之,出國讀名校,成績一樣重要,其他的能力也是被考察的一部分。
桑尼君告訴大家一句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哈哈哈)
-
7 # 簡慢人生
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要統一下評判標準,什麼樣的成績算成績平平,什麼樣的學校算世界頂尖大學。
你讀的高中在國內是算什麼樣的層次,比如是省裡、市裡最好的學校,還是就是一個普通的高中;你的同學成績是年級百名以下,還是班級中等;你的同學出國後進的名校,是世界前十的頂尖大學,還是前五十、前一百的名校。
如果這些問題不搞清楚,怎麼能籠統的說那些成績不好的同學出國都讀上了名校。
正如題主所言,為什麼很多國內成績平平的學生,出國後都進入了世界名校。有以下幾個理由。
1、首先是教育理念的不同
中國社會都是固定思維模式,認為從小讀書成績好的學生就是天才,而讀書成績不好的學生就是沒有前途的。中中國人常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三歲看到老”等,看不到學生在未來的成長,只以高考成績來評判一個人的好壞優劣。所以一種固有的思想就是,那些到國外留學的學生都是在國內考不上好學校的人。
西方教育普遍認同人的多元化發展,他們擁有成長型思維。他們認為人是可以慢慢成長的,大學教育是給每一個想去大學求知的人的一個機會,所以他們尋找的是最切合學校特點的學生,他們給予每一個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格。僅僅是考試成績高是不夠的,如果綜合素質不達標,狀元一樣會被拒絕。
2、其次是衡量標準不同
中國的高考,最適合的是所有學科均衡發展的學生,這樣的學生才能獲得更好的成績。那些偏科、文理極不均衡的學生是最吃虧的,在高考的體制下,他們就是差生。
可是在西方高中開始,學生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想上的課程,如果有某一門課程特別突出,那是特別值得恭喜的,因為他找到了自己擅長的領域,想要叩開名校大門,也會容易很多。西方的學生,他們不需要所有的功課都很好,如果他們覺得某門功課學的不好,或不想學,可以放棄,轉而專攻自己喜歡的學科。
有些不適應中國教育制度的學生,到了國外,也許很適應西方的教育體制,很容易就可以進入國外的名校求學。
3、再次是國內外大學的錄取方式不同
中國大學的錄取方式是參加統一高考,只要你考到學校的錄取分數,就可以被錄取,哪怕你高中三年成績很差;但是如果你高考失利,哪怕你高中三年都是全校第一,你也去不了理想的大學。這是中國的學制決定的,分數就是一切,所以我們衡量學生好壞的標準就是分數。很多所謂成績平平的學生,在某一方面特別有天賦,但因為某些科目的缺陷,導致在高考中非常吃虧,拉分嚴重。我有一個學生,是計算機天才,高中時就為母校教導處設計了應用軟體管理學生的學業與分數,可是他英文不好,討厭政治,高考時只考取了二本學校,以他計算機方面的天賦,要是本科申請美國的大學,絕對可以申請到美國前十的計算機名校。
這裡就要說一下美國大學的錄取方式了,採取申請制度,你可以申請所有你想去的大學,並在所有錄取你的大學中選擇你最滿意的。沒有高考,但有語言標化成績要求,即託福、SAT等,對高中的成績也有要求,還需要你展示所有你具備的才能與天賦。
美國的大學選擇學生的標準是多元化的,每所大學想要的都是符合自己學校特徵的學生。不像中國的大學,所有的大學想要的都是高考狀元。
4、最後是擁有的大學數量不同
在2017Time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名的名校之中,中國只有清華和北大兩所入圍,美國有48所,幷包攬前20中的16所。
98:2!中國在名校的養成上,與國際相比差距還很大。而中國學生的體量可比美國學生的體量大了很多,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申請成功適合各自的世界名校,人數就很客觀了。
又回到題主說的頂級名校上,什麼樣的學校算是頂級名校?恐怕世界排名前200的都是頂級名校吧!不然,中國就真的只有清北了,要知道就算是世界前200的排名中,中國大陸的學校也不會超過10所。
綜上所述,不是那些成績平平的同學,出國後進入了名校,而是我們頑固地認為分數定終身,一個學生高中時成績不好,那他永遠都是差生,能進入世界名校都是因為其他原因,比如拼爹。須知,拼爹也是實力的一種體現,有很多人擁有一個好爹,都不能給自己掙來一個光明的前途。
所以我認為,能進入世界名校的都是優秀的學生,他只是在高中時不那麼專注於學習。每個人都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人生的機會不是隻有一次,那些高中時成績平平、考不進清華的學生,可以考牛津、或者劍橋,還有美國一大把的好學校等著你,只要你真的努力,你就可以做到!
-
8 # 辰星留學HiTalent
很簡單,根據我們為數百位學生拿到優秀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申請經驗,我們總結原因有以下三點:
1. 很多加拿大/英國/美國/澳洲非頂尖大學承載著普及高等教育的責任,儘可能多的學生提供充分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因此很多還不錯的大學,錄取要求其實並不是特別高。但是在入學後,學校會嚴格把關,確保學生能夠有質量地完成學業要求並取得學位。舉個例子,加拿大的西蒙菲莎大學,學生入學後第一年淘汰率高達30%。你的那些“成績平平”的同學,最大的考驗不是“入學”,而是“畢業”。
3. 加拿大/英國/美國/澳洲等國的大學並不僅僅以期末考試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而是更注重學生在學習整個課程期間的表現。因此平時的隨堂測驗/小組作業/出勤/期中測驗/小論文/課堂發言等,佔據了一門課程總分的很大比例。因此只要學生能保持學習狀態,總的來說就算成績不是太拔尖,也不至於會很差。這對很多“雖然學習了但是期末考試成績平平”的學生來說是有好處,因為他們的成績不會被一次考試決定。同時,大量的課後小組作業和隨堂測驗也督促了學生一直保持學習狀態。因此大多數能進入大學進行本科學習的學生,雖然“成績平平”,但只要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夠順利畢業。
-
9 # cheng2015guo
這正說明中國高考選拔人才的不足之處——以考試分數為單向的選拔。
其實人的才能體現有多個方向,考試的確能測試學生大部分學習能力,但也不能囊括全部潛在的能力。
的確有少部分學生,考試不咋地,但才能的潛質不小。
某種程度上,歐美不以純考試分數論英雄的選拔制可以使這部分學生獲得機會。
但與考試選拔相比,用其它方式選拔到合格人才的比例和準確性都不如考試,所以即便歐美名校的入學稽核,一些相關考試分數,高中成績,都是稽核材料中重要參照。
能被歐美名校選中的中國學生,若專注國內高考,成績也大概率不錯。
再者,中國十四億人口,龐大的考生群體,考試選拔是一種儘可能公平的選拔。
-
10 # 老牛90570656
錄入標準不同,中國是看考試成績,分數中等,就不會看成優等生。歐美看人是否有特長,思維的創新能力如何,人家不看好會考試的學生。
回覆列表
問題就是錯誤的。你用了一個詞"都",就是全部的意思。
至少我知道幾個人哈工大畢業的,到肯塔基大學讀研,世界排名601名。莫非能考上哈工大,連學習成績平平都算不上?
國外大學沒那麼看中熟練程度和正確率,更看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90分和100分,GPA都是4.0。極端情況下高考相差75分,但GPA卻是一樣的。600分211線都達不到,675可以考上清華北大。
國外大學寬進嚴出,美國最容易畢業的前100所大學,4年和6年畢業率才80%多。寬進嚴出給一些偏科生以機會。
高考語文加英語和理綜都是300分,語文和英語在以後工作中,有那麼重要嗎?
高考發揮失常、高中戀愛、智力發育晚、智力型別等因素也影響學習成績。
讀大學時有沒有發現,同一個省生源高考成績只相差十幾分,同學中有人智商卻明顯高很多。這是智商型別造成的。如果考試時間多半小時,難度增加一些,聰明的同學分數也許增加幾十分,有的同學會降低幾十分。每年都是高考黑馬和發揮失常,智商型別是一個重要因素。而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卻完全歸結於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