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沙壁虎體育文化
-
2 # 健身小骷髏
你好,如果你隔天就做一次力竭的俯臥撐和深蹲,肌肉還沒有酸脹感,有好和壞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好的可能,你是新手,恢復能力比較強,肌肉能在你鍛鍊後很短的時間內得到修復和增長。你可以利用好這個新手福利期,只要制定好合理的訓練計劃,就算只用自重做力量訓練,不用任何健身器械,也能達到增肌的目的。
最後說一下你力量訓練後隔天肌肉的酸脹感不能做為你力量訓練是否達標的唯一標準,力量訓練的計劃只要很合理,訓練的動作只要很標準,訓練後肌肉就算不酸,不脹照樣能達到增肌的目的。
-
3 # 含紅吐綠
動作太少,刺激的肌肉部位不夠;重量小,訓練容量不夠;頻率高,胸腿肌肉至少間隔72小時。總之,你這訓練方法不是增肌的方法。
-
4 # 楊營雙節棍
不知道你堅持了多久?如果堅持了在兩個月以上,基本上都是這種節奏的話,肯定是不會出現酸脹的感覺了。你的肌肉與生活習慣已經完全的適應了現在的鍛鍊。如果想要酸脹感的話,需要改變你現在的訓練方式,比如俯臥撐時,可以將兩手的間距放大,或是縮小,再就是在身體上增加負重,另一個可以嘗試,把腳放在高處,改變一下訓練的方式 。而深蹲也可以換換方式可做,可以把速度放到最慢,一分鐘控制在十個左右,再做到力竭,然後再增加健步蹲,通過改變運動方式來提高運動強度,另外也可以背一些重的東西,增加身體的負重去練習。基本上你堅持時間比較長,且比較規律的話,如不改變運動方式,基本上身體是處於一種適應狀態,肌肉很難再次出現酸脹的。
運動就是不斷的改變運動方式,並不斷的適應新的運動方式,以改變運動方式來改變肌肉的適應能力,這樣才能很好的有突破感。
-
5 # 李梓旋Discipline
你好!你需要明白一個關鍵點是:肌肉具有適應能力,你每天給予同一強度,沒有增加重量,肌肉完全可以適應。要知道:“力量是運動的基礎”。所以:我的建議是:儘量加大重量,在你能夠控制的範圍,大重量少次數,最後,祝您身體健康
-
6 # 超體健身
當你的肌肉適應了某個運動量之後,繼續這樣練,對肌肉來說,就是習以為常的事情。第二天也就不會出現痠疼的現象。
想要有所突破,就要做出改變,你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改變。
一、增加運動量。可以增加次數,加大負重等。
二、改變訓練動作。換一種訓練動作,也可以給肌肉帶來新的刺激。
總之,肌肉喜歡你變著花樣來虐它。
例如俯臥撐,你可以增加訓練的組數和每組的次數,也可以負重做俯臥撐,還可以做下面這些俯臥撐的進階動作。
一,抬高雙腳,將刺激的部位向上胸部轉移。
如果是徒手深蹲,可以嘗試變換動作。
圖五,單腿深蹲。
圖六,單腿長凳深蹲。
-
7 # 吃貨一枚沒跑了
強度不夠吧!自體重訓練還是差點兒意思,還是得需要槓鈴和啞鈴。我也剛剛做了幾組俯臥撐,有泵感的感覺真好!期待這個疫情趕緊過去,我要儘快迴歸鐵館。感覺自己快生鏽了。
-
8 # 大斌阿
首先考慮到你的肌肉發力有沒有到位!
是否在使用關節發力,動作有沒有做到標準!
俯臥撐:胸部訓練,在整個身體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雙手與肩略寬,由胸部發力造成動作!深蹲:雙腿分開與髖同寬,腳尖微微外展,腹部收緊腰背部挺直,收髖,屈膝,下蹲至大腿平行地面,小腿垂直地面,完成動作!或者你訓練動作組數不夠,肌肉需要多組數,少次數的力量訓練刺激到肌肉,試著換一種訓練方式,如:俯臥撐你可以做5組,每組動作12~20個!
-
9 # 馬哥151179220
強度不夠,容量不夠。
俯臥撐力竭多半是肱三頭力竭,胸大肌還沒有力竭。
深蹲力竭多半是心肺呼吸肌力竭,大腿沒有力竭。
-
10 # 農夫power
運動的痠痛分兩種,一種是促發性的,也就是運動當時就感受到的,這是乳酸堆積所致,另一種是延遲性的痠痛(DOMS),這是在運動後的24一72小時感受到的,這是肌細胞與毛細血管的破損所致,這種破損在身體大量補充蛋白質後可以恢復,且會通過衛星細胞形成超量恢復,即修復後肌肉質量會比破壞前更好。
回覆列表
一,你的俯臥撐和深蹲都標準了嗎?
首先你要檢查自己的動作是否標準到位,畢竟只有到位了才能刺激到目標肌肉。
一個標準的俯臥撐動作應該是:1、軀幹、髖部、雙腿始終要成一條直線,不要撅。2、雙腿始終要併攏。如果雙腿分開,做動作時就無需保持軀幹穩定,練習就變容易了。3、在動作最高點時,雙臂要伸直,但肘關節不要完全鎖定,而要使其微彎,避免對關節造成壓力。4、要平緩地呼吸上推呼氣,下降吸氣。
一個標準的深蹲動作應該注意:1、腹部要始終收緊,保持核心穩定,保護脊椎的安全
二,為什麼沒有酸脹感了?
首先鍛鍊後肌肉產生痠痛DOMS的原因至今沒有定論,現在普通被認為是肌纖維損傷發炎的結果,假設這一理論是成立的,那麼這就可能跟你的肌纖維損傷比較少有關。
但我還是要強調沒痠痛不代表訓練沒效果,有痠痛也不代表進步!現在已知被確定的跟延遲性肌肉痠痛有關的因素有超負荷訓練量,離心收縮,訓練適應性。現在逐條分析一下題主為什麼沒有酸脹感的原因。
1.首先題主隔一天做一次訓練,並且做到力竭了,但很累不代表訓練量,如果本身有一定的力量基礎,或者這樣的訓練已經維持一段時間了,那這樣的自重訓練對肌肉超負荷收縮刺激是遠遠不夠的。
2.訓練適應性,不管是做任何訓練,只要不斷重複,你對動作就會越來越熟悉,身體反應越來越小,你的肌肉痠痛感就會慢慢變少甚至沒有。
3.關於離心收縮,題主在做俯臥撐和深蹲時是否做到刻意放慢回落過程,有沒有停頓。離心收縮相對要比向心收縮製造出很多的肌肉痠痛感,當然,也沒有必要太刻意去為了追求痠痛感去增加離心收縮的時間。
三,如何調整達到更好效果
分析完之後,如果你發現是因為你的訓練強度沒達到,或者說是由於身體已經適應了,以後的訓練計劃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提高訓練效果。
1.增加負荷,把自重訓練換成負重訓練,比如自重深蹲換成槓鈴深蹲。
2.嘗試不要一次性到力竭,設定一些超級組訓練。比如之前是做完俯臥撐再做深蹲直至力竭,可以嘗試兩個動作搭配,間歇時間也相應調整。
3.俯臥撐和深蹲都熟悉後,可以換別的進階動作去刺激目標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