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令狐西坡
-
2 # 小曾要努力
英拉是泰國前總理,首位女性政府首腦,祖籍廣東梅州市,因長相出眾、利民惠民受到人們愛戴,2015年被國會彈劾並5年內禁止從政。
經商
從政
危機
逃亡之路
是誰不放過逃亡中的她
我認為是泰國王室,和英國和日本一樣,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但不同於前者的是,泰國的王室仍保留很大權力。從英拉上臺後的政策來看,她為平民謀福利,而王室代表的是中上階層的利益,這樣一來英拉就和王室成了對頭,再加上英拉在泰國的支援率很高,影響巨大,這就讓王室產生了威脅。所以要斷了她的從政之路。
其實現在誰不放過英拉已經不重要了,但肯定的是,這群中高階層是不希望英拉回泰國了,不希望他們的利益被撼動,甚至追捕、引渡英拉會不會只是個幌子,用來掩蓋他們真正的目的。
-
3 # 攬遍世界風景
英拉,以其貌美被人關注,又是首位泰國女總理,在網路上粉絲達600萬人,遠勝國內一流影星,其所在的為泰黨深受廣大人民擁護,其支援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執政時企業稅收從30%降低到20%,三十泰銖看百病深入人心。
他們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然後一舉拿下英拉。恰巧,“大米收購案”出現了。
2014年起,政府收購大米政策導致國家財政虧空並滋生大量腐敗。
泰國現軍政府其實一直在對追捕英拉一事上面“雷聲大雨點小”,似乎對她的去向一直很“關心”,但又一直沒有什麼實質性動作,這也引發了人們的懷疑,判決、出逃、追捕……整個就是一出“政治戲”。而真正關心英拉行蹤和安全的泰國平民百姓卻是真真切切的希望她能一切安好。當然,這也要包括我們國內很多同情和喜愛英拉的“吃瓜群眾”。
如今英拉和他信雖然人不在泰國,但他們對泰國政治格局以及泰國社會仍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究其原因就是西那瓦家族此前沒有受英拉和他信事件的波及。就法制層面上講家族也沒有理由受個人原因牽連。因此西那瓦家族在泰國政界和商界的勢力依然龐大。表面上看目前西那瓦家族成員在政界失去了強有力的代言人。但只要家族還在,生意還在,財富還在,捲土重來的可能性就存在。況且泰國底層民眾一直以來都是西那瓦家族的支持者。
那麼是誰一直不放過逃亡的英拉?
也有一種說法,不是泰國王室,也不是泰國貴族,而是泰國廣大的下層民眾!因為英拉的施政時期很大程度地改善了民眾的生活,致使泰國廣大民眾無比懷念和擁戴英拉,迫切需求英拉統治的迴歸,這就影響到了依靠武力而篡奪政權的巴育政府的恐慌。
-
4 # 泰聞漫記
究竟是誰一直不放過英拉?這是一個政治問題。我們都知道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但泰國的民主卻是畸形的民主,泰國的政治是街頭政治。所以泰國的種種亂象彙總出一條真理——泰國的民主政治就是一場遊戲,各派的政治家就是遊戲的參與者,但遊戲規則制定者確是獨立於遊戲之外的皇室。所以,沒有誰一直不放過英拉,一切都是遊戲而已。
而泰國政府也不傻,當初不是說好的嗎?給你機會逃離泰國去過逍遙自在的生活,不許再打泰國政治的主意,怎麼說話不算話呢?好吧,你說話不算話,你不仁,那就別怪我不易。所以泰國政府依然是尋找各種藉口,將他信在泰國的代理人一個一個地拿下,包括英拉。
英拉是2014年被政變下臺的,之後一直被監視居住,直到2017年8月份,在法院將要宣判的時候,英拉因病未能出席宣判,但後來得知,英拉已經逃離泰國。這裡面有一個很好玩的時間問題。從2014年被政變下臺到2017年8月法院宣佈審判結果為止,一共3年的時間,如果英拉想要逃的話,這三年時間為何早不逃,晚不逃,偏偏審判前逃掉?而且在24小時監視居住的情況下逃掉,她是神仙嗎?顯然是有人要他逃,或者說,有人想放她走。誰呢?誰有那麼大的權利和本事呢?答案很顯然。而英拉逃離泰國,其實就跟他哥哥他信逃離泰國的情形是一樣的。政治家們在玩遊戲罷了。而且他們之間肯定是有過祕密協商的。放英拉走,對於泰國政府來說是有眾多好處的。首先英拉的支持者眾多,一旦被判入獄,那麼支持者肯定會走上街頭,泰國社會就會陷入混亂。所以,某些人就採取了對她哥哥的方法,在英拉身上在使一遍。這樣英拉免除牢獄之災,可以子啊世界其他國家逍遙自在,政府也不用面對社會動盪,同時又斷絕了西那瓦家族的重返泰國政治之路。所以英拉和他信逃離泰國這麼多年,泰國政府在國內一直嚷嚷要將他們抓捕歸案,但至今依然沒有抓到,是不知道他們在哪兒嗎?顯然不是。雖然泰國吊銷了英拉他信的護照和各種榮譽,但政府心理明白,這些問題對於西那瓦家族根本就不成問題,政府所有的動作,如沒收西那瓦家族的資產、吊銷護照、釋出通緝令等等,都是做給觀看遊戲的老百姓們看的。
只要他信英拉不返回泰國,不插手政治,他們在國外就一直逍遙自在地生活,泰國政府是不會將他們抓回來的。而他信和英拉卻總是向泰國政府示威,經常在泰國周邊國家和地區,如中國、新加坡、高棉、香港等地出現,泰國卻裝作沒看見,這如何解釋?
其實英拉並無心於泰國政治,她更關注西那瓦家族的生意,而他信則更關注於泰國政治,但他信現在已經70歲了,他估計也想通了,要享受老年生活,將泰國政治的事交給年青一代了,而且在泰國他也沒有了更合適的代理人,所以他在今年大選中推出了王姐,最近有給妹妹英拉入了衣索比亞的國籍,所以這些都顯示,他信和英拉都不在想重返泰國的事情了。
-
5 # 尼基Li
只要泰國政治出現任何風吹草動,流亡海外的他信和英拉兄妹倆就要被拉出來說道說道。不過,比起家族勢力的實際掌舵者他信,曾經的“美女總理”英拉似乎更受中國網民的關注。
要回答“是誰一直不放過逃亡的英拉?”這個問題,首先要說清楚,何為“不放過”?
2011年在選舉中獲勝上臺的英拉,在2015年因“大米瀆職案”遭國會彈劾,並遭軍方發動政變而下臺。隨後,軍方和泰國最高法院一直推動對英拉的審判。2017年9月27日,泰國最高法院宣判,英拉罪名成立,獲刑5年。
然而,眾所周知的是,就在這一宣判前不久,英拉順利地離開泰國,去到迪拜與2008年同樣遭軍方發動政變和最高法院審判而流亡海外的前總理他信會和。
“不放過”那麼,在這個故事中,何為“不放過”?
如果說,堅持在最高法院對英拉的審判就是“不放過”,那麼可以說,泰國的軍方和司法體系就是那群“不放過”英拉的人。而泰國司法體系的背後,更多的是王權。
在泰國,民選政府、軍方、王權構成了政權的三角。通常而言,這個三角是平衡的——民眾選出民選政府在臺前執政,軍方自成體系監控著這個民選政府不“太過分”,王權作為國際形象和最高權力象徵,則是軍、民兩方勢力的平衡器。王權並不希望看到軍、民兩方有任意一方過於強大,無論誰強勢了,都將有損王權,甚至動搖國本。
然而,他信的出現,就大大打破了這樣的平衡。他信本人不僅成為了泰國憲政歷史上首位做滿一屆任期的總理,更成為首位連任的總理。他信在民眾中的超高人氣讓他不僅成為軍方的眼中釘,更被當時的國王視為王權威望的挑戰者。
然而,推翻了一個他信,卻並沒有改變這一現象。在21世紀以來,直至今年之前的所有大選中,他信本人及其陣營所扶持的所有代理人,都無一例外地以絕對優勢贏得勝利。
在2011年被從家族企業中挑出來參政僅僅82天就榮登總理寶座的英拉,就是在這一背景下上位的。
因此,“不放過”英拉,就是不放過他信這一派的勢力。想要推翻英拉、審判英拉、打擊他信勢力的,既有軍權,又有王權。
“放過”但是,在英拉和他信的故事中,不難發現一個令人稱奇的共通點——兩人都在被軍方政變推翻、遭最高法院審理調查期間,堂而皇之地離開了泰國境內。
要知道,泰國軍政府執政期間,是實行一定程度上的戒嚴。即便不戒菸,難道偌大的一個軍政府,還看不住兩個人的行蹤嗎?
顯而易見的是,他信和英拉可以順利逃出泰國,正是由於軍權和王權的“放過”。在某種默許之下,兩人才能順利離境。
當然,軍方與王室願意“放過”他信與英拉,讓他們在海外瀟灑度日而非享受泰國的牢獄,並非由於這兩方勢力的“善心”,而只是一種不得已的妥協。
要知道,他信的支持者主體,是佔據泰中國人人口60-70%的底層農民階層。以他信超高的民間威望,軍方和王室都深知,如若真的把他信投入監獄,將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無疑將激起其支持者更大力度的反彈。
因此,無論是對於他信,還是英拉的人身自由,軍方與王室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放過”,仍由其在海外度日,離泰國越遠越好。這樣,一方面可以緩慢地削弱其在泰國國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還更可以指責兩人出逃行為的“沒有擔當”。
(兄妹倆在海外遊山玩水,瀟灑自由)
就在今年泰國大選前一週左右,他信的小女兒在泰國國內高調大婚,政商界眾多大佬到場祝賀;英拉也在社交媒體上高調讚揚自己的兒子被選為泰國代表出征國際競賽的佳績。
由此可見,他信英拉的出逃,不過是三方博弈的一種平衡,不存在真正的“放過”與“不放過”。如果哪一天軍方勢頭太猛國王想要借他信勢力打壓軍方,也完全有可能“大赦”這對兄妹倆,迎他們榮歸故里。
-
6 # 鶴丸家美食供應商
是誰一直不放過逃亡的英拉?知情人士給出答案,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泰國政府之所以害怕英拉回泰國,就是因為英拉和他哥哥他信的威力太大了,一旦回來泰國總會引爆社會矛盾,導致泰國不穩定。這就是由於英拉的政策,英拉當總理時強調的是給底層的民眾進行補貼,甚至政府給平民貸款,讓更多的老百姓得到政府的照顧。這些政策自然受到老百姓的歡迎,而那些中產階級則反感這樣的政策,認為英拉只照顧底層平民,不照顧富人,因此導致了泰國社會“紅衫軍”和“黃衫軍”對抗的民眾矛盾,這也多次造成了泰國的軍事政變,泰國軍方多次以軍事政變的方式接管政府。
泰國王是泰國最大的地主兼資本家,國內無人能敵。泰國王室利用其地位壟斷泰國航空業等重要行業。泰國王室與平民完全沒有人格平等,瘋狂搞王室崇拜,任何泰中國人在國王王后面前要行下跪禮。此兩點完全違背憲政民主精神,有中世紀遺風。泰國國王普密逢在泰國卻像神一般的存在,受國民敬仰,不能得罪。哪怕是在網上的隻言片語的不尊敬,也要遭受牢獄之災。何況英拉政府的改革會觸及皇室的根本利益(或且泰國國王身邊那些人的根本利益)。
英拉必須注意一點,如果英拉希望回國參加選舉,希望捲土重來、重新上臺,泰國政府肯定不答應。就在英拉兄妹會見為泰黨高層時,
泰國選舉委員會已經發出警告,如果為泰黨高層會見黨員之外的人士(指英拉和他信),涉及選舉的事情,那麼可能解散為泰黨。可見,只要英拉和他信不威脅到目前的泰國政府的政權,英拉和他信應該是沒有危險的。
-
7 # 風雲一點通
英拉所在的西那瓦家族可是不簡單,幾年來出了三個總理,而他們卻沒有能夠延續自己的輝煌,陸續下臺。
按理說,西納瓦家族應該對泰國局勢有著很清醒的認識,畢竟在泰國,基本上經商的多少都會和軍方打交道,軍人甚至還會參與商業買賣,否則你根本沒辦法經營,因此很多軍方高層人士特別有錢,住的都不是別墅,都是那種大莊園,過個生日得有千八百人在一起慶祝,非常有錢,其中很多錢都是參與商業買賣得來的。
作為泰國的名門望族,西那瓦家族也和很多商人家庭聯姻,對於政治上的問題應該很熟悉,不應該犯“大米瀆職案”這種“錯誤”,雖然贏得了農民們的支援,但是卻被人抓住了把柄,批評者認為英拉這種行為滋生了大量腐敗,每噸大米損失了足足有兩千泰銖,讓泰國國庫虧損太多。
泰國軍方對英拉兄妹還是比較忌憚的,但是他們兩個能順利出逃泰國,軍方肯定是有幫助,西納瓦家族也有在軍隊中任高官的人,加上錯綜複雜的聯姻關係,所以即便他們二人不受泰國軍方待見,但是卻可以毫髮無損的離開泰國,而且家族產業也沒有受到過多牽連。
不過英拉和他信被通緝,除了軍方出面的原因,還有一科原因就是背後王室的影子,泰國王室應該是世界上保留王室傳統最多的王室了吧?不管是誰,只要是見了王室成員,都得要行禮下跪,這是多麼落後的禮儀?很多老人甚至還覺得一輩子沒有見過國王給他行禮而感覺遺憾,精神上的統治太嚴重。
到了現代,隨著年輕人們的覺醒,王室的地位隱隱的不那麼牢固了,他信和英拉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且當時他信時代出現了支援他信的紅衫軍和反對他信的黃衫軍。
2010年,雙方還展開了激烈槍戰,造成多人死亡,泰國政局不穩已經持續四十多天,如果王室不授意軍方,局面很可能會不受控制,況且軍方多次挽救危難中的國家,穩定後還會還政於民,所以國王對巴育的做法並沒有什麼異議,至少可以結束泰國動亂的局面,所以他信對王室造成了影響,局面已經不可控制,而英拉又利用高價收購農民大米來籠絡人心,泰國王室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室,他們可不願意把這份富貴讓人攪散了。
-
8 # 顯微新視界
歷史上美女能當官的就沒幾個,能當上總理職位而且顏值線上的更是少之又少,英拉就是其中最漂亮的一位。
當然漂亮只能算是一個加分項,更重要的是需要自己有能力。實際上英拉一直在泰國國內都是擁有不錯的民意支援度,如果按照正常節奏,說不定英拉現在都還在泰國總理的位置上。不過泰國有一個傳統,軍方總喜歡鬧政變,最後軍方自己人當總理。現在的英拉只能流浪海外不能回國,不過泰國一直沒有放棄對於英拉的追殺,而細分起來的話其主力主要有三:
能夠當上總理,基本上在泰國就是一言九鼎的地位。巴育通過兩手準備,一個就是對於英拉釋出引渡要求,(當然巴育從心裡不希望英拉回來,只不過該有的態度還是要有的。)第二就是通過選舉,成功地在泰國上議院當中使得自己的政黨佔據多數席位,也就是一手掌控了泰國政局。不過由於英拉的民意度還是很高的,所以巴育還是希望英拉能夠徹徹底底的消失。
2、泰國軍方
英拉能夠下臺,軍方的代言人巴育能夠成為新總理,泰國軍方在其中是相當賣力的。最關鍵的一點,英拉雖然是總理,但是是沒有權力管理軍方。而英拉在施政方針當中更加的偏向於下層階級的平民。畢竟這個世界上平民的數量最多,所以英拉藉此成功當選總理。但是卻觸犯了代表中上層階級的泰國軍方。讓英拉多當一天總理,對於中上層階級的傷害就越大一分。現在雖然英拉下臺了,但不代表不能捲土重來,所以泰國軍方還是希望斬草除根,自己能睡一個安穩覺。
3、泰國皇室
說一千到一萬,想要做穩總理的位置,沒有泰國國王的認可是辦不到的事情,而想要總理下臺,也得需要泰國國王的同意才行,在一定程度上就好像二戰前的日本天皇。而泰國皇室畢竟是希望國內政局穩定,各方利益能夠達到平衡。從而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而英拉的所作所為實際上打破了這個平衡,可以說以及對泰國現有的利益格局造成了極大的衝擊。現在英拉終於被趕走了,泰國各方利益再一次恢復到以前的狀態。但是英拉還在,不對英拉進行追殺,對於自己的統治還是有所威脅的。
當然從目前來看,對於英拉的追殺可能只是做做樣子,現在英拉在國外也生活得很好,還是全球各地進行旅遊。不過也不能保證日後時機成熟,英拉重新回到國內,總結以前的經驗教訓,說不定還能夠成為像武則天一樣的女中豪傑。
-
9 # 陶江14
他信、英拉被排擠出國,背後是泰國王室和軍人集團在作祟,影影綽綽還有老美的影子。
在當代,泰國王室制度是一種非常落後的政體,其落後的程度可能僅次於沙特王國。因為,泰國表面民主,但王室和軍人一直牢牢把握槍桿子,不時發動政變,推翻他們不喜歡的民選政府。
泰國不是真正的君主立憲制,是假的。泰國與北歐國家的君主立憲制截然不同,表現在兩個重要方面:1、泰國王是泰國最大的地主兼資本家,國內無人能敵。泰國王室利用其地位壟斷泰國航空業等重要行業。2、泰國王室與平民完全沒有人格平等,瘋狂搞王室崇拜,任何泰中國人在國王王后面前要行下跪禮。此兩點完全違背憲政民主精神,有中世紀遺風。
過去,由於泰國運氣較好,在歐洲殖民主義擴張過程中免受戰爭之患,且躲過了多次戰爭,國家一直太平無事,其體制落伍顯不出來。但是,隨現代工商業興起,中產階級壯大以及農民覺悟與要求日增,這種體制反動的一面日益突出。軍人不效忠國民而效忠王室,同時自謀利益,積極干預國家政治經濟。他們與民間資本家和平民、貧民的關係日趨緊張。軍事集團與美國保持良好關係。這種情況下,代表平民、農民中產和新興企業主的他信、英拉已經對王室和軍人集團構成威脅。更兼他信家族的華人血統和親華背景,巴育一夥發動政變,廢除合法總理就不難理解了。這種政變,一向鼓吹普世價值的美國默不作聲,很默許。
泰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佛教國家,但是其人民沒有獲得真正的自由,舊體制與新時代精神必定發生碰撞。然而,利用和平方式改造泰國,依然路漫漫其修遠兮。我為英拉和他信惋惜。
-
10 # 涇水書生
泰國前總理英拉,是泰國前總理他信的妹妹,同屬於泰國改革派,重視基層民眾的生活改善,事實上從他信上臺伊始就著手對泰國進行系統改革,一方面對以王室、資產階級和軍方構成的泰國權貴階層進行系統的反腐和打擊,另一方面積極的改善基層民眾的生活,並在經濟發展中給予政策傾斜!
然而這樣的政策嚴重的傷害了泰國權貴階層的利益,尤其是他信新政對於基層民眾的生活改善明顯,但這也成為泰國權貴階層嚴重不滿,因此泰國權貴階層整體性對他信的不滿,因而他信被反對派政變趕下臺,然而他信的政治主張已經深入泰國基層的人心,這也是他信的妹妹英拉能夠在他信被迫流亡海外後,仍然能夠在泰國上臺!
實際上正是龐大的基層支持者的壓力才迫使泰國權貴階層選擇,英拉才憑藉他信的政治餘輝,及泰國權貴對基層民眾抗議的無所應對的無措,英拉作為一種政治妥協,成了泰國的新總理!
英拉上臺後,憑藉其哥哥他信的政治資產,迅速的成為泰國基層民眾的心中偶像,而這位長相甜美端莊的女總理到哪裡都展現出了極強的親和力和影響力,其政治影響力大有超越其哥哥的趨勢,其執政更加具體,對於泰國基層民眾的政策偏向更大,以政府收購泰國農民的水稻並出口的賺取外匯,本質上是對泰國經濟有利的,然而對於基層民眾的支援多,對於權貴階層的就會減少甚至取消,這造成了泰國權貴階層對英拉政府的不滿群體!
當然泰國的政治不能理解為單一的一國政治博弈的結果,而是有域外大國政治影響的,他信和英拉的惠及基層的政治主張,讓泰國的在國際經濟貿易上更加依賴新興的大國,這讓處處扼制新興大國的世界霸主極為不滿,因此在泰國的反他信和英拉群體中,有了域外大國的壓力和幕後支援!
所以他信英拉成了泰國的流亡總理,不放過他們的不但有泰國的權貴階層,而且有域外大國的幕後支援,但是即使他信和英拉被迫流亡海外,但她們的政治主張已經喚醒了泰國的基層民眾,而泰國自從政變後經濟發展陷入了長期的停滯狀態,讓泰國國內正在醞釀新的改變力量,若他信英拉沒有機會從新回泰國執政,新的發表他國基層民眾利益的政黨領袖也會走向前臺!繼續進行他信英拉未完成的執政夢想!
回覆列表
分析這個問題,可以參看我們國內的民國史。民國時,軍閥之間打仗,敗者通常的做法是通電下野,出洋考察。勝者正常都會放敗者一馬,大家都是出來混的,做事留點餘地對彼此都好。孫傳芳把敵方將領施從濱斬首,後來被施從濱之女刺殺,這就是反面教材。
政客對於利害關係的考慮,不管古今中外,都是相通的。泰國發生軍事政變的頻率還是蠻高的,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泰國的政治局勢,一直不是太穩定。每一個政治人物,代表的都是一方政治勢力,處理一個人容易,彈壓一方勢力難。
英拉因為“大米瀆職案”,被泰國高等法院判刑五年,假如真的把英拉捉進大牢,紅衫軍會答應嗎?動不動街頭鬧事,泰國政府頭大不大?所以,英拉流亡海外,是應對政治局勢的最好的辦法,各方都樂於看到。
因此,其實不存在放不放過的問題,只是局勢演變如此,各方政治勢力博弈之後的一種平衡而已。英拉在底層民眾中收穫了很高的威信,但是大米收購政策的確讓國家蒙受了損失,她通過流亡的方式給國家一個交代,這對於她本人來說,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