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盛夏的果皮
-
2 # 風過無痕1024
大明的火器太Low!三眼銃,火繩槍,是什麼定位?火器的啟蒙階段。冷兵器在這一時期依舊佔據主導地位。直到十七世紀中葉,歐洲軍隊開始普及燧發槍。幾乎與此同時的1644年,清軍大舉入關,大明如果能再堅持幾十年,引進並大規模列裝射速更高,更成熟的近代火器,說不定就能改變歷史。
歷史沒有那麼多如果,一個帝國的衰亡不僅僅只是一兩樣先進火器就可以扭轉乾坤的,以大明一千萬兩左右的歲入,引進新式火器,編練新式陸軍,著實強人所難。更不要說讓大明的將軍們開展三段射等新的戰術訓練了,沒有錢的國家又能做什麼呢?
彼時的大明就跟十九世紀末的大清國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因為大明有“神威無敵大將軍”,有關寧鐵騎,有萬里長城,有錦繡文章,大明有大明的驕傲。
而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國度,註定是歷史的棄兒。
-
3 # 使用者半素
朝廷、部隊—-全社會階層固化,上下都強調安分守己的約束,再逢連年天災;多數人生存無望,人心思變,生變……朝代更迭是順其自然。
可惜仍然是破的換舊的!
-
4 # 北洋水兵
後金是野人?這死鴨子嘴硬的優良傳統保持的不錯嘛。
如果後金真是野人,你告訴我徐光啟筆下的重甲是怎麼回事?
賊兵所帶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鐵,馬亦如之,故鮮營對壘,被奴步兵驟進,將拒馬木登時撤去,鮮兵非無銃箭,而無可奈何者,甲堅故也。
《遼左阽危巳甚疏》
再來告訴我這種比明軍高明的多的火器戰術是怎麼回事?
遼左再敗之後,賊則昔無今有,有而且多;我則昔多今少,少而且劣。我雖舊有,用之甚拙;賊雖創有,用之甚工。如近攻遼陽東門,賊來止有七百人,車載大銃,我川兵千人逆之。賊發虛銃二次,我兵不損一人,因而直前搏戰;迨至二三十步真銃齊發,我兵存者七人而已。
《略陳臺銃事宜並陳愚見疏》
如果後金真是野人,那麼為什麼徐光啟這樣評價努爾哈齊?
勵志四十年,尊禮謀士,厚養健卒,博諮密議,簡練訓齊,其制器選士,政教服習,不合於法者鮮矣。
來,你再給我解釋一下北韓《李朝實錄》這段關於後金軍隊紀律嚴明、不動如山的記載是怎麼回事?
老可赤副將領騎兵三千餘名整立道下,或帶弓矢,或持槍杖,步軍六千餘名,成三行列立。相公進迫陣前,有一騎不意高聲,騎軍整立不動,而相公一行及中國人等驚惶失色,胡人拍手大笑。
總體來說,努爾哈齊透過軍隊的建設逐步完善了後金政治、軍事、社會、經濟等多種體系,如果後金真是野人,那麼這些記載哪來的?天上掉下來的?還是從天頂星來的?
而且這種玩法很像金一南將軍關於中美透過加強軍事建設發展工業、儲備人才的觀點,其實這不僅是中美兩國的特點,歷史上任何一個建立豐功偉業的政權都是這麼玩的。
最後說一句,如果後金是野人,那麼我大萌豈不是連野人還不如。
全文完
-
5 # 世上沒有完美,看主流
明軍火器部隊的問題不在於自身,而在於後勤製造
火器,需要工匠來打造,工匠在明朝就是奴隸般的,沒有積極性,沒有主動性,也就也就沒有意願搞科技發明。
明朝又是一個貪腐的年代,工匠的工資和生產性投入,都不能足額投入,於是火藥和火槍的製造,質量都不合格,據說炸膛率很高。
士兵拿著這樣的火槍,首先考慮的不是消滅敵人,而是祈禱火槍不要在自己瞄準的時候炸膛。
想要對付清兵,火槍的射程,破壞力,發射速度,子彈防風防潮,士兵的心理素質,軍官的指揮水平,後勤,都需要一個足夠的水平。
想要成為騎兵的剋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6 # 犟仙森
武器裝備對於軍隊的戰鬥力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不是決定性的。在裝備沒有出現代差的情況下決定軍隊戰鬥力的往往是制度和精神方面的東西。顯然這個後金更有優勢。 那麼有個問題:明朝軍隊武器裝備對後金是否構成代差。答案是否定的。明朝從建國就非常重視火器部隊的發展。永樂年間建立了京師三大營之一的“神機營”。在明成祖5次親征蒙古和明代宗時期的北京保衛戰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明朝軍隊在前中期的強悍很容易給人一種感覺,就是明軍的火器部隊天下無敵。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了解一下明朝軍隊火器。
明軍火器無非有三大類:槍.炮.箭。明軍裝備的火槍主要有:鳥槍.火繩槍和三眼銃 。這些都是前裝滑膛槍類 ,主要特點就是射程近,射速慢,精度不高。可以這樣說就是後裝線膛槍在沒有機槍的情況下在野戰中對騎兵也是非常被動的。
明軍中後期裝備的火炮主要是各種大小弗朗機炮。弗朗機炮是15-16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後裝滑膛炮。明朝從葡萄牙人手裡繳獲以後開始大量仿製。可以說弗朗機是一種設計理念非常先進的火炮,它是世界上第一種後裝火炮,射速比前裝火炮快很多。但是受制於古代的造炮工藝水平,先進的後裝設計反到成了雞肋。後裝子炮與炮腹間隙過大,導致火藥燃氣洩露嚴重,射程近精度差。1620一1621年明朝從荷蘭人手中獲得了30門紅夷大炮。這是明軍手中最利害火炮。紅夷炮是一種前裝滑膛炮,炮壁厚炮管長,因此射程遠威力大。但是紅夷炮有兩個致命的缺點,比如射速很慢這是前裝的通病。還有一個就是重量太大,不適合野戰。明朝進口的30門紅夷炮都是重量在3000斤的重炮,並且後期仿製的由於戰事緊張也沒有做小型化設計。當後金軍繳獲紅夷大炮後也進行了大量仿製,並改名為紅衣大炮。成為了攻城略地的神器。
火箭是明軍中的一種重要火器在面對叢集衝擊時火箭可以利用射速極快的優勢瞬間發射大量火箭給敵軍重大殺傷。但是火箭有許多難以克服的缺點,如再裝填慢.受制於火藥技術射程威力不足等
明軍後期的火器配備率很高,火器種類也很多。但是當時的環境正處於冷兵器向熱兵器過渡的初級階段,是很痛苦的階段。不僅火器水平不高,與之匹配的戰略戰術也不成熟。所以在和裝備冷兵器以騎兵為主的後金軍作戰時並沒有多大優勢,在野戰中通常還處於劣勢。
-
7 # 達摩說
就算後金是野人又如何?論起打仗,野人真未見得比文明人差。
尤其農耕文明之下,文明人養了一身的臭文明病,上不得馬,拉不開弓。再說,農耕文明打一場仗要動員多少人力,投入多少物資,仔細算算賬,還真不如花錢買和平。
所以,從歷史經驗來看,遊牧打農耕,一打一個準兒。農耕文明要想實施反撲,就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價,甚至不惜打到國家散架,比如漢武帝痛擊匈奴就是如此。
可問題是,我了不起的大明王朝豈是區區漢武帝能相提並論的?
更何況,在冷兵器時代,低水平的火器並不能對戰爭的勝負起決定性作用,甚至起不到任何作用。
了不起的大明王朝最為引以為豪的是火銃,也就是火槍。從火槍發展的歷史看,火槍的1.0階段是火門槍,2.0階段是火繩槍,3.0階段是燧發槍。只有到了3.0階段,才能對冷兵器部隊尤其是騎兵施以致命打擊,否則根本沒啥用。
明朝的火槍發展基本處在從1.0向2.0過渡的階段,火槍差不多隻有兩種作用,一是聽響,二是炸膛。
所謂聽響,就是火力不夠、精度不夠,聽一輪響之後,挺熱鬧,但打不死幾個敵人,最後還是得冷兵器解決問題。
所謂炸膛,是因為明朝兵工廠製造的火槍大多不合格,粗製濫造,缺斤短兩,裝備到部隊後自然成為敵人的臥底,隨時準備炸膛,給我了不起的大明軍隊以自殺式襲擊。
相比於火槍,了不起的大明軍隊更喜歡用火炮,這玩意兒確實威力巨大啊,無論攻堅,還是防禦,都很給力,努爾哈赤就吃過大炮的虧。
但很遺憾啊,後金也很快掌握了這項技術,並迅速量產和裝備。這導致後來清軍也長期依賴火炮,依賴用火炮解決戰鬥,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更新火槍技術的動力,也逐漸失去了白刃和肉搏的能力。
所以,了不起的大明王朝打不過後金,跟有沒有火器沒什麼關係,因為在那個火器處於低水平發展階段的時代,有無火器並不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
-
8 # 高盛號
因為當時火器殺傷力低,穩定性差,還不足以做為制勝武器,決定戰爭的走向。
當時的火器,不論是火槍,還是火炮,都是依靠火藥噴射彈片來殺傷敵人有生力量,或者發射實心彈破壞工事建築。殺傷距離近,只能作用直線範圍。後世普遍應用的威力巨大的開花彈,爆炸彈還沒有研製成功。
當時明軍裝備最強的火器,無疑是紅衣大炮,但是這種大炮重量過大,機動困難,主要由於守城,野戰應用難度大,自然不可能大規模殺傷敵人有生力量。而且,不久清軍也透過繳獲和招降納判獲得了紅衣大炮技術,雙方都是共享了。
火槍、三眼銃之類,如果不採取集團槍斃戰術,就很難發揮大的殺傷力,這個在實戰中,嚇人的效果可能更大一些。尤其是對於騎兵的馬匹,效果更好。但是,遇到紀律森嚴的八旗兵,效果就不大。因為八旗兵實際是乘馬作戰的重灌步兵,對付明軍火器,八旗兵先鋒“死兵”都是身披雙甲,利用明軍火器裝填的時機突入明軍陣中肉搏,明軍一被突破防線,基本就是束手待斃了,因為近身肉搏能力相差太遠。
-
9 # 韓信197999
做錯了統一鑄造,大家一起貪汙,結果做出來的就變成劣質產品的天下。大家都不願意用劣質產品,所以火器就沒辦法發展了……
-
10 # 肖邦青史談
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也是現代武器的主要原材料。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火器,並且裝備明朝軍隊,但是這種武器的弊端太多,實用性不強,真正用起來可能還不如刀劍好用。而且在戰爭中武器只是一種工具,真正決定戰爭的因素有很多,最活躍的因素就是人。
按照常規道理來說冷兵器的軍隊是打不過熱兵器軍隊,但是明朝後期的軍事制度腐朽落後,實行衛所制度,軍事訓練鬆懈,軍隊的戰鬥力不高,不是後金的對手很正常。
明朝雖然裝備了火器,但是質量卻非常差。明朝時期的火器命中率很低,距離也很短,只有把敵人放進了才能打,在使用上還不如箭實用。而且這種武器裝彈的速度非常慢,點火裝置又不好用,效率極低。
明朝的火器之所以質量這麼差,就是因為明朝的體制問題。明朝後期黨爭不斷,朝廷勢力分化嚴重,禁錮了明朝的開發能力。一個火器的生產部門往往好幾個部門管理,有了好處就都想得,該承擔責任的時候都躲開了,各部門從中獲取一些利益,爭鬥不斷,哪裡還有幾個人想著提高武器的質量。
火器在當時確實是一種先進的武器。但是這種武器要到了會用能有的人手裡才能發揮作用,朝後期的明軍的訓練水平不夠,使用者的素質不高,根本就滿足不了這種武器的使用要求。再厲害的武器到了不會使用的人手裡也是一個燒火棍,再強大的武器沒有訓練保障也只是擺設,無法成為強有力的戰鬥力。
-
11 # 正能量憨叔
明朝版圖
大家都知道,後金是由明朝東北方向的一個女真人所在的建州衛所發展起來,部隊的盔甲、軍事制度基本都是照抄明軍的。
明朝精銳關寧軍
明朝遼東軍
後金軍隊
也就是說,明軍和後金兩個集團,其實都是在同一個考場,有著同樣的試卷,老師也已經把答案都寫好了放在桌子上,讓他們抄。
那為什麼筆試成績都差不多,一上戰場幹架,明軍每次都是吃大敗仗呢?
答案都已經放在他們面前
其實根源在這裡
後金的軍隊:
第一,當兵可以分媳婦
根據歷史記載,1634年的宣府大同之戰,明朝的將軍問後金漢軍俘虜,為什麼要投靠後金,俘虜回答:長官發媳婦。這個在古代是不得了的事情,古代很多人連老婆都找不到,這在後金當兵就可以娶媳婦了,後金也是肯下血本。
第二,當兵可以分田地
遼東很多荒地,基本上在後金當兵就能分到田
第三,當兵可以分宅基地
同上
第四,後金準時發工資(劃重點,這很重要)
當然!後金的錢財婆娘哪來的,很多都是擄掠來的,這點我們肯定要譴責。
換個角度,明軍方面
第一,當兵工資發不全,上面要剋扣,長官要剋扣。
第二,當兵是受人歧視的職業,再牛逼的武將看到文官都得低一等
明軍文官對武官訓話
第三,當兵相當於農奴,衛所的兵基本上就是當地將領的農奴
那現在這樣就很好分辨了,你代入到現代
你在一家公司工作
老闆給你包媳婦、包房子、包車輛、包辦公電腦
你在另外一家公司
老闆把你當奴才、不按時發工資、辦公電腦要求自備、吃不飽、喝不好
那咱們分析,在哪家公司士氣高?哪家公司的員工戰鬥力強?
而且在古代,民族主義思想不強烈,去後金當兵吃糧,是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就跟現在出省打工一樣,因此既然明軍這邊吃不飽飯,那大頭兵自然就去後金那裡吃飯了。
那這樣,明軍打不過後金軍隊,乃至最後內耗而亡,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明軍基本成了後金軍隊的後背幹部儲備
從這個歷史事件咱們可以分析出來,要想底下兄弟帶勁幹活,不光要有好的制度,還要有執行制度的能力和充沛的後勤保障,不然咱們光大喊雞湯口號,對於提升團隊的戰鬥力沒有丁點作用。
咱們說得有道理不?
回覆列表
偉人毛主席說:落後就要捱打!一個國家的經濟軍事政府執政水平落後了,就必定會受到內部和外部的雙重打擊,這是經過歷史檢驗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