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蘊貝美供應鏈母嬰產品

    兩個基本食療方 山藥米粥做法:取幹山藥片100克,大米或小黃米(粟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大米淘洗乾淨,與山藥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功能:調補脾胃,滋陰養液。運用於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白蘿蔔粥做法:白蘿蔔1個,大米50克,糖適量。把白蘿蔔、大米分別洗淨。蘿蔔切片,先煮30分鐘,再加米同煮(不吃蘿蔔者可撈出蘿蔔後再加米)。煮至米爛湯稠,加紅糖適量,煮沸即可。功能:開胸順氣,健胃。主要針對對小兒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有療效。針對性的食療方法。這兩種方法都很有效,另外也可以和一些橘子汁,也是消食的。請採納

  • 2 # 依依愛健康愛美麗

    如果出現積食了,那麼不要勉強孩子吃飯,同時減少孩子零食和水果的攝入,水無限量供應,讓孩子空空肚子,把之前的消化消化!

    其次可以順時針按摩肚子,幫助消化排氣,輔助可以用上益生菌調理一下脾胃!

    另外可以用一些食療的方子,例如簡單點的山楂蘿蔔湯

    谷芽15克,麥芽15克,雞內金3克,蜜棗兩顆,新鮮鴨腎一個,一起兩碗水煮一碗,連續喝三天,這是老中醫的方子,我們一直用這個

  • 3 # 小兒健康驛站

    謝邀!夏天悶熱潮溼,而脾喜燥厭溼,因此脾胃虛的孩子開始經常積食,出現不思飲食、腹脹、大便酸臭等情況,可把家長們愁壞了。其實孩子處於生長髮育期,各種生理功能都尚未健全,才使脾胃薄弱,運化未健。因此可以透過小兒推拿手法,來增強脾胃的運化,促進孩子的消化。

    一、小兒推拿六大手法(健脾和胃調理通用方)

    療程:每天一次,15天為一個療程,病輕的1—2個療程便可,重的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多推幾個療程

    範圍:可治療和調理脾胃虛弱引起的積食、腹瀉、厭食等

    介質:寶寶面板嬌嫩,可以透過滑石粉、爽身粉、香油等來作為介質塗抹在需要推拿的穴位上

    1、清補脾(5分鐘)

    小兒推拿健脾大穴。可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氣血不足,腹脹溼重,咳嗽痰多種病症。只需拇指指跟到指尖來回推,每分鐘推拿頻率200次效果最佳。

    2、內八卦(3分鐘)

    臨床常用的一種辦法,可以降胃熱、消宿食、進飲食、治熱證。學會這個辦法,夏季就不用擔心寶寶積食了,而且可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3、橫搓四橫紋(2分鐘)

    用拇指來回推掌指關節橫紋處,有行氣散結,消食導滯,止咳化痰的作用,可治療厭食扁桃體炎等症。當然如果寶寶出現腹脹,也可以推四橫紋。

    4、揉板門(2分鐘)

    板門位置在拇指下,重按有痠麻感,有通三焦之氣之功,在體內宣氣降肅,用於治療積食。

    5、按揉足三里(5-7分鐘)

    足三里是胃經上的一個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6、捏脊法(10—15分鐘)

    清晨起床或晚上脫衣前後進行,免除穿脫衣服之煩。孩子體質弱的,愛生病的都要常常捏!當然對於厭食來說,效果極佳。操作簡單,只需四指在前,拇指在後推動,不離肌膚,要做到隨捏、隨提、隨放、隨向前推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靈芝蒸雞為什麼有一點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