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萍水相逢888

    推薦一個可愛的魚 ,六角龍魚 每隔幾分鐘會自己上去換氣的,而且這魚也很佛系,不過有一個缺點就是近視,需要人喂,像孩子一樣

  • 2 # 踏火逍遙說魚

    養什麼魚不用打氧?

    我們都知道所有動物生存都離不開氧氣,只是有一些動物比較耐低氧,所以在溶氧量極低的環境之中也能生存下來,而對於魚來說也有一些很耐低氧的魚類,如鯉魚、黑魚、鯰魚等等,別外還有一種更牛的就是攀鱸,一言不和就自己爬上岸直接開溜了。在觀賞魚中如本地鬥魚、觀賞鰍之類的都是很耐底氧的,那麼養什麼魚不用打氧呢?

    流水養魚,這種也是用於古法養魚,在農村中養食用魚用的最多,利用水流的作用一邊進水一邊出,這樣水種的溶氧得到不停的補給,一般很少缺氧。在觀賞魚養殖中如能找到這種水源也可不用打氧氣。

  • 3 # 142326062464老道

    養死魚不用打氧。為什麼呢?因為它死了,不需要氧氣了。如果是活物,就需要氧氣,你要養魚,又不想麻煩,不想給魚兒提供氧氣,那你就只能養死魚了。

  • 4 # 三農問題探討者

    不用打養的淡水魚只有黑魚和甲魚!因為它們可以呼吸新鮮空氣,而不受水質影響,對水質的要求不高!

    就算剛剛孵化不欠的小黑魚苗,它們都不受水質的影響,在由它們的父母看護下,所過之處會留下一串長長的氣泡,只見小黑魚苗們上下翻飛,爭先恐後地將它們的一張張小嘴,伸出水面,換一口新鮮空氣,並吐出一個個小圓氣泡。

    我的建議是四大家魚加上鯉魚鯽魚套養,如果池塘裡的小雜魚多,可以套養一些黑魚,一舉兩得,一來消滅了小雜魚,避免了它們與四大家魚爭搶養份,二來黑魚吃了小雜魚,長大了也可以賣錢!

    另外如果水質清澈,還可套養草蝦與螃蟹,來讓自己的水面,為你創造最大的財富,何樂不為呢!

    本人觀點。

  • 5 # 魚棠觀賞魚

    如果魚缸有過濾迴圈養熱帶魚可以不需要氧氣泵(冷水魚除外)如果魚缸沒有過濾迴圈,則建議養5釐米以下的小型魚,熱帶魚,如孔雀,黑瑪麗,各種曼龍,皮球均可。尤其曼龍魚及中國鬥魚,非常耐缺氧,但養這兩種不要養別的小魚了。鱧類這些或多或少和攀鱸有關係的魚唄,這類魚有輔助呼吸器官可以直接呼吸空氣,所以對水體的溶氧量要求不高,但是由於日常的飼料產生的氨氮和亞硝酸鹽在無泵無濾的情況下難以去處,需要勤換水,一兩天換三分之一。

    種幾株水草,(給水草加一盞燈,可以增加水草的光合作用,其實水草也是會增加水裡溶氧量的。)只要密度不高,需氧量是不高的,水草可以行光合作用,只要定期換水即可。

    使用氧氣泵的正確方法:氧氣泵不用24小時全天開!一般上午下午各充2個小時左右,晚上多充一會,如果天氣比較陰,那就開的時間長一些。如果沒有過濾器,要經常給魚換水,最好是3,4天換一次,每次換總水量的三分之一即可,不過一定要是晾曬過的水!水溫要和魚缸內的水溫差不多!每次餵食不要太多,要及時清理魚缸裡的排洩物。

  • 6 # 神仙魚兒

    要是有過濾系統, 並不是養所有6解大量氧氣。所以只要滿足以下條件,不用氧氣泵魚兒也可以養好!

    1、低密度,通常來講一釐米的魚需要一升水,根據魚缸大小可以粗略的估算出可以飼養的密度。高耗氧的適當減小密度,比如金魚等。

    2、強大的過濾,可以減少細菌與魚兒爭奪氧氣。尤其是滴流過濾和底濾,增氧效果非常好。

    3、種植適量的水草,一方面可以吸收亞硝酸鹽,另一方面還可以釋放氧氣。

    4、規律換水,減少水中有害物質的堆積。

    如果沒有過濾,只能養一些小魚了,比如孔雀,曼龍等,確實好養活。

    混養的話,建議上中下搭配。看題主魚缸不是很大,給你個參考。

    上,曼龍、孔雀,麗麗等

    中,燈魚

    下,鬍子或金苔鼠

  • 7 # 養魚老道

    除了養殖密度低,水體大,過濾迴圈好,可以不用氧氣泵外。

    所有的含有迷鰓器官的魚類都可以不用氧氣泵的,因為他們有迷鰓的幫助,可以在水質缺氧的情況下,直接在空氣中呼吸。

    其中,攀鱸科類的觀賞魚含有迷鰓器官的品種最多,還有鯰魚科的等等觀賞魚類,有的魚類甚至可以直接跳出水面在陸地上行走一段時間的。請看圖:珍珠馬夾魚曼龍魚麗麗魚中國鬥魚泰國鬥魚招財魚

    接吻魚各類清潔工異型魚各類小老鼠魚紅尾鯊魚各類蝦虎魚彈塗魚,等等等等,很多很多的,都是不怕缺氧的觀賞魚。

  • 8 # 千山雪金魚資深發燒友

    臥室放置魚缸,建議把它做成草缸,裡面種上一些水草,再養上一些燈魚和神仙魚,觀賞效果不錯,魚缸中裝一隻功率比較小的沉水過濾器即可,幾乎是靜音狀態,不會影響睡眠。小型熱帶魚耗氧量極低,根本不需要用到增氧泵。推薦的燈魚有紅綠燈藍三角紅玫瑰檸檬燈魚和紅鼻子剪刀,這類魚太多了,建議去水族店實地選購,閣下將魚缸搬入臥室,絕對是個愛魚之人,願你在魚兒的陪伴下,進入夢鄉,真乃絕佳的精神享受也....

  • 9 # 巫山雲院

    泰國鬥魚

    體色豔麗、色彩繽紛的泰國鬥魚滿足了不同魚友的欣賞要求,它們展開大魚鰭的時候可以緊緊抓住人們的目光。飼養泰國鬥魚可以直接用不大的鬥魚盒飼養,它們除了對水溫有一定的要求,其實對氧氣就沒有什麼太大的要求了,根本就不用氧氣泵,日常記得定期換水就足夠了。飼養一對泰斗,並將它們的鬥魚盒面對面放著,可以看到它們好鬥又美麗的一面。

    中國鬥魚

    和泰國鬥魚相比,中國鬥魚也許沒有那麼鮮豔,但它們身上奇妙的花紋同樣讓魚友們著迷。身為原生魚的中國鬥魚更能夠適應國內的氣候環境,就連加熱裝置也不需要人們太擔心。中國鬥魚和泰國鬥魚的習性是差不多的,飼養國鬥也最好可以單養,不需要使用氧氣泵加氧,定期換水保持水體環境的乾淨和含氧量就可以了。

    紅斑馬魚

    紅斑馬魚是一種很皮實的小型觀賞魚,體色鮮豔的它們有著整齊的斑馬條紋,就觀賞效果來說它們是很值得飼養的觀賞魚。不過紅斑馬魚的脾氣可不算好,搶食厲害的它們經常會欺負其他魚,身體強健的紅斑馬簡直可以當水族箱中的“缸霸”了。皮實的紅斑馬魚日常耗氧並不多,就算是沒有氧氣泵也是可以自在生活的。

    觀背青鱂

    觀背青鱂是一種對新人朋友相當友好的小型觀賞魚,皮實的它們對於飼養環境要求並不高,嬌嬌小小的它們可以在不大的水體環境中生活,只要換水工作做得好,就算是沒有過濾、氧氣泵之類的裝置它們也可以生活得很好。身為冷水魚的它們對於水溫的要求很低,在0~40℃水溫中都可以生存,可以適應國內的氣候環境。

  • 10 # 珠海禾蟲哥

    水產養殖,特別是一些特種魚的高密度養殖,一個養殖週期下來一個魚塘光增氧機的電費可能就有10多萬元,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不小的成本,那麼有沒有什麼魚養殖不用打氧呢?你還別說,在水產養殖上確實有一些魚對水體中氧氣耐受性比較高,它們可以透過一些輔助器官呼吸空氣中的氧氣。

    不能算魚的魚——甲魚

    甲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王八、憋,其實甲魚不是魚,其是兩棲爬行動物,但是在很多地方都叫做水魚。在甲魚養殖過程中開增氧機的比較少,主要是甲魚可以利用肺進行呼吸。養殖時候我們可以發現甲魚時不時從水底游到表面進行呼吸。

    泥鰍

    對於泥鰍,我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泥鰍一般都是鑽泥的,在養殖過程中也是很少開增氧機的,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泥鰍的呼吸方式很多,其不但可以利用鰓呼吸水體的氧氣,其面板還可以吸收空氣的氧,另外泥鰍還有一個絕招就是可以透過吞空氣利用腸道呼吸,簡直不可思議。

    生魚

    生魚在廣東以及全國都有一定養殖,很多地方也叫黑魚,這種魚養殖產量是非常高的,其主要是因為可以依靠面板和鰓進行呼吸,對低氧耐受比較高,所以基本也不需要增氧。

    當然,可以利用面板呼吸的遠不止這些魚我們在灘塗常見的彈塗魚、以及大家喜歡吃的黃鱔,價格便宜的鯰魚以及巴沙魚等都是可以利用面板呼吸,對氧氣耐受性也非常低,在養殖過程中也可以不用增氧。但是,養殖不增氧很多時候我們是不支援的,因為缺氧水體雖然不會導致養殖魚缺氧死亡,但是會引起水質變化,很多有害物質積累以及病原微生物繁殖,這也會危害養殖魚的健康,極易引發各種病害。

  • 11 # 董師爺觀

    新人在飼養觀賞魚的時候經常會有些手忙腳亂,很多比較常見的器材都還沒有接觸到,像飼養觀賞魚經常用到的氧氣泵就是一種。對於很多觀賞魚們,水族箱中大量的氧氣才能支援它們正常生活,若是沒有,魚兒們很可能窒息而忘。不過還有些漂亮的觀賞魚可以完全不使用氧氣泵就可以生活,甚至在低氧環境中也自由自在,漂亮的它們大家都知道嗎?

    泰國鬥魚

    體色豔麗、色彩繽紛的泰國鬥魚滿足了不同魚友的欣賞要求,它們展開大魚鰭的時候可以緊緊抓住人們的目光。飼養泰國鬥魚可以直接用不大的鬥魚盒飼養,它們除了對水溫有一定的要求,其實對氧氣就沒有什麼太大的要求了,根本就不用氧氣泵,日常記得定期換水就足夠了。飼養一對泰斗,並將它們的鬥魚盒面對面放著,可以看到它們好鬥又美麗的一面。

    中國鬥魚

    和泰國鬥魚相比,中國鬥魚也許沒有那麼鮮豔,但它們身上奇妙的花紋同樣讓魚友們著迷。身為原生魚的中國鬥魚更能夠適應國內的氣候環境,就連加熱裝置也不需要人們太擔心。中國鬥魚和泰國鬥魚的習性是差不多的,飼養國鬥也最好可以單養,不需要使用氧氣泵加氧,定期換水保持水體環境的乾淨和含氧量就可以了。

    紅斑馬魚

    紅斑馬魚是一種很皮實的小型觀賞魚,體色鮮豔的它們有著整齊的斑馬條紋,就觀賞效果來說它們是很值得飼養的觀賞魚。不過紅斑馬魚的脾氣可不算好,搶食厲害的它們經常會欺負其他魚,身體強健的紅斑馬簡直可以當水族箱中的“缸霸”了。皮實的紅斑馬魚日常耗氧並不多,就算是沒有氧氣泵也是可以自在生活的。

    觀背青鱂

    觀背青鱂是一種對新人朋友相當友好的小型觀賞魚,皮實的它們對於飼養環境要求並不高,嬌嬌小小的它們可以在不大的水體環境中生活,只要換水工作做得好,就算是沒有過濾、氧氣泵之類的裝置它們也可以生活得很好。身為冷水魚的它們對於水溫的要求很低,在0~40℃水溫中都可以生存,可以適應國內的氣候環境。

    藍曼龍

    藍曼龍在市場中也是比較受人們歡迎的觀賞魚,皮實的它們對於水體中氧氣含量要求不高,並且日常耗氧量不多,能夠保持定期換水的頻率,一般不會對它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什麼傷害。不過有些嘴賤的它們可不適合與有漂亮魚鰭的觀賞魚混養,藍曼龍很可能啃它們的魚鰭。

  • 12 # 小龍蝦曬太陽

    養什麼魚不用打氧氣?

    在日常時間和觀察中,我們發現特定魚蝦類水生生物對水體溶氧量的濃度是不同的。一般來說,最需要氧氣的魚類是鰱魚,包括白鰱和花鰱,其次當然還有草魚,鯽魚和青魚等等魚類,幾乎沒有不需要氧氣能夠生存的魚蝦類。相比較來說,小龍蝦螺螄,河蚌,黑魚,鱔魚泥鰍等等魚蝦類比較耐氧,而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在淡水人工養殖過程中,需要氧氣最少的魚類我認為有兩種 ,比較常見的是黑魚和甲魚。最厲害的就是黑魚。

    結論出來了,我還想和朋友們分析一下相關的因素是如何影響這些魚蝦的耗氧量的。這個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

    水體上下層以及塘底溶氧量的差別:

    魚類的行動能力對魚蝦缺氧反應的活動體現:

    水體上下層以及塘底溶氧量的差別:

    這麼說吧,有一個比較普遍易懂的標準,水體裡面水面的溶氧量是最充足的。越往下溶氧量越少,底層水體溶解氧是最少的,而且水體耗氧量也就越大。由於水面直接與空氣接觸,生物光合作用要比底層強,其次水面本身就含有適量空氣中的溶解氧,所以你可以發現,當不同的魚類缺氧的時候,都會紛紛跑上來補充氧氣,這也就是常見的魚蝦浮頭的現象。

    可以這麼說,魚蝦類在水體的不同活動空間決定了它們對於氧氣的依賴程度的的不同。所以底層魚類對氧氣的需求相對比較少,而中上層魚類對氧氣的需求比較大, 為什麼要生活在中上層,從溶氧量需求方面來講,中上層氧氣要多一些,所以,對氧氣需求量比較大的魚類,自然就選擇了在中上層活動。

    魚類的行動能力對魚蝦缺氧反應的活動體現:

    同樣作為底棲性魚類的黑魚,鱔魚,小龍蝦,螺螄河蚌以及甲魚,由於鱔魚和黑魚的游泳能力和行動呢能力強,所以,對於氧氣變化的反應也是最快的,這個地方缺氧,可以馬上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來補充氧氣,其他的甲殼類生物和爬行類生物顯然不具備這個優勢。包括甲魚,小龍蝦,螺螄,河蚌等生物,游泳能力很差,所以對於低氧缺乏的反應很敏感但是又很難適應,所以這也是在人工養殖過程中要做好底改工作的原因。

    最後只剩下兩種魚類:鱔魚和黑魚,由於鱔魚鰓和眼睛退化的原因,決定了它只能生活在淺水環境裡面,而且無法充分使用肺呼吸和腮呼吸來補充足夠的氧氣,最終只能透過生活在潮溼的環境裡面,透過身體表面的黏液來吸收氧氣。而黑魚屬於深水魚類,而且魚鰓和肺功能強大,加上行動速度快,所以黑魚是當之無愧的淡水魚裡面的王者,對氧氣的消耗量是最低的,當然農藥汙染的河流裡面不適合黑魚的生存,除此以外,黑魚基本不會死亡。

    後話:

    當然絕對不需要氧氣的魚類是不存在的,對於養殖戶來說,養殖黑魚對於環境尤其是溶氧量的需求還是要低一些的。這也就是任何水產養殖都要注意改善底質的原因,因為養殖水體底層的溶解氧很多時候不足,因此改底清塘就成了養殖戶最重要也是最頻繁的管理工作之一。

  • 13 # 文文84179657

    孔雀魚最好在20度以上,低於這個溫度,魚的活動就減緩;高於32度又會得病死亡。對氧要求不高,但超過合理密度過多,要加氧。

    金魚是中國的傳統觀賞魚,從晉朝開始就有培育的記錄。金魚的顏色也很豐富,有紅色、橙色、藍色、紫色、銀白、墨色等等。這種魚對溶氧量的要求為不低於每升1毫克,否則就會浮頭,而且還會影響變色。

    曼龍魚是絲足鱸科毛足鱸屬的熱帶魚,常見的品種有兩個,這種魚對水質的要求不高,而且在水中氧氣含量低的時候,它能夠浮在水面換氣,所以不用打氧氣也能活。

    鬥魚和曼龍魚同屬於絲足鱸科,不過它是鬥魚屬的小型熱帶魚。這種魚的體長不足10釐米,作為雜食性魚類,主要以浮游生物、昆蟲幼蟲以及藻類為食。它具有特殊的輔助呼吸器官,可以在空氣中進行呼吸,所以在溶氧量低的環境內也能生存。

    珍珠馬甲魚原產於東南亞,這種魚全身銀灰色,身上有珍珠狀的圓斑。不僅十分美觀,而且也很好養。它可以在水面吞嚥空氣,因此在溶氧量較低的環境中一樣可以生長。而且它不擇食,可以投餵活餌或幹飼料。

  • 14 # 牧海

    養魚用不用打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魚本身的耐低氧能力,而這種能力和魚的種類密切相關。

    一般來說,像金槍魚、鯊魚、旗魚等具有高度遷徙習性的魚類是最不耐低氧的,它們一生必須不停地遊動才能夠保證獲取身體所需要的氧氣。陷入漁網中的鯊魚和金槍魚往往都是都死的,它們並不是因受機械損傷而死的,而是因為缺氧才窒息死亡的。

    眾所周知,所有的魚類都是用鰓呼吸的。在水產養殖上,水體中的氧氣含量一般都不低於3mg/L(建議值是不低於5mg/L),溶解氧低於這個數值魚類就會因缺氧而浮頭,嚴重時甚至會泛池死亡。但為了適應氧氣濃度更低的水體,不少魚類都進化出了輔助呼吸器官

    ▲▲鰓片及鰓弓的外觀結構。

    除了鰓以外,一些魚類還能夠利用面板、腸道、口腔黏膜、鰓上器官以及“肺”來進行呼吸,這些魚類獲取氧氣的能力很強,一般都是不需要打氧的。

    面板呼吸

    在常見的魚類中有些是沒有鱗片的,比如鰻鱺、鯰魚、泥鰍、黃鱔等,它們的面板表皮下分佈著許多細微的血管,可以和外界水體進行氣體交換。據研究,這些魚利用面板呼吸的容量大約佔總呼吸量的17%~32%

    國外科學家克洛克(Kragh)還計算了鰻鱺單位面積上的面板對氧氣的吸收量,測定結果是:平均每小時每平方的面板可以吸收0.074毫升氧氣,這種速率是蛙類的一半。

    另外對於部分軟骨魚類,比如星鱘、小種鱘等也能夠利用面板呼吸,但是能力稍差一點,面板呼吸容量佔總呼吸量的9%~12%

    腸道呼吸

    隨著水溫升高,水中氧氣的溶解量會下降。這時候有些魚類會游到水面上直接吞嚥空氣,吞嚥的氣泡到達腸道後,透過腸呼吸功能來吸收氧氣,剩餘的氣體則從肛門排出。用腸道呼吸的魚類最典型的就是泥鰍,包括條泥鰍、臺灣泥鰍、花泥鰍等都具有這種功能。

    透過解剖泥鰍的腸道研究人員發現,泥鰍腸道前段的主要功能是消化,但是後段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氧氣,上面分佈著豐富的毛細血管網。但對於泥鰍來說,在氧氣充足的時候一般是不會使用這種特殊“技能”的。

    口腔黏膜呼吸

    在農村的水田或沼澤地帶,經常能夠看到黃鱔洞。蟄伏在洞裡的黃鱔是不會缺氧的,因為黃鱔口腔內壁的扁平細胞上佈滿了微細的毛細血管,具有吸附氧氣的能力。

    事實上在淺水中,黃鱔也經常豎起身來,將頭部伸出水面直接呼吸。黃鱔還可以將空氣儲存在口腔和咽喉的部位,就像在體內儲存了一個行動式的氧氣包,大家所熟悉的彈塗魚電鰻也同樣具有這種能力。

    鰓上器官呼吸

    鰓上器官是位於鰓弓上方,由部分鰓弓和舌弓骨骼特化形成的副呼吸器官,鰓上器官的具體位置描述起來非常複雜,但本質上還是由豐富的毛細血管包裹著骨片和鰓腔而形成的結構。

    ▲▲在上圖中B結構即為鰓弓,鰓弓內側為鰓耙(上圖中數字1指示的結構),鰓弓外側為鰓絲組成的鰓片(上圖中數字2指示的結構)。

    ▲▲攀鱸

    在常見的魚類中,攀鱸(又名過山鯽)和烏鱧(有些地方也叫火頭魚、蛇頭魚、生魚、才魚、黑魚)都具有鰓上器官,這兩種魚即便脫離水面兩三天也不會因缺氧而死亡。一場大雨過後,攀鱸還能用鰓蓋在地面上爬行遷徙,甚至還能上樹,可以說是相當神奇了。

    肺呼吸

    看過《人與自然》的朋友應該對非洲肺魚強悍的生存能力有深刻的印象,有些肺魚不幸地被當地地土著居民砌在牆裡,在長達2-3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滴水不進。然而當雨季來臨,它們在感受到水汽後依然能夠從沉睡中甦醒過來——肺魚的這種生存能力和呼吸器官的結構是密切相關的。

    和有鰾魚類不同,肺魚的鰾在形態上發生了很大變化,有的分成左右兩葉,有的則呈單囊狀,裡面分佈著大量的縱形褶皺和微血管網。

    和哺乳動物的肺不同,肺魚的“肺”並沒有肺泡,結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當水源充足的時候,肺魚利用鰓進行呼吸;只有當旱季來臨、河床乾涸的時候,肺魚才會發動壓箱底的絕技——用肺呼吸。

    總結

    大多數沒有鱗片的魚類耐低氧的能力都很強,比如泥鰍、黃鱔、鰻鱺、電鰻。有鰓上器官加持的魚類,耐低氧的能力也是不遑多讓,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黑魚和攀鱸。此外,活躍在紅樹林泥灘上的彈塗魚也是耐低氧的高手。

    但是上面所有的魚類和非洲肺魚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肺魚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魚類,早在泥盆地中期就已經在地球上繁衍興盛了。肺魚強悍的生存能力在整個硬骨魚類的大家族中都是數一數二的,堪稱地球生命演化史上的奇蹟。

  • 15 # Forester勇往直前柑橘

    丨黑魚不用增氧,每畝也可以養l萬多斤,2,甲魚也可以不用增氧,3,七星魚也不用增氧可以高密度養殖,4,塘角魚不用增氧可以高密度養殖,5,泥鰍不用增氧可以高密度養殖,6,八鬍子鯰魚更不用增氧可以高密度養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很多畫家都直接對著照片臨摹描繪,是否說明模特對於油畫藝術創作已經是可有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