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人們遺留下來的作品,無疑都是經典著作。只可惜他們有些述而不作,有些只有殘篇流傳至今。相較來說,柏拉圖的作品已算是較為豐厚的了。
《理想國》(郭斌和、張竹明譯)共十卷,所談論的內容十分廣泛。蘇格拉底透過對別人的詰難的辯解論述了一個理想的國家應該具有怎樣的制度,等等,這作為全書的主旨,或者說是書名的由來。
當然,書中不乏許多對人性問題的思考,——爭論的根源主要就是由於正義這個話題。格勞孔一些關於正義的言辭不無道理,例如認為“那些做正義事情的人並不是出於心甘情願,而僅僅是因為沒有本事作惡”、“在任何場合之下,一個人只要能幹壞事,他總會去幹的”、有些情況下人們不是“為正義而正義”而是“為名利而正義”。法國自然主義作家左拉的小說《萌芽》中的人物也說過類似的話。
第二卷說到一個城邦的建立需要各成員各司其職,分工合作,這有點像《孟子》中的思想。第五卷闡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哲學家:“那些眼睛盯著真理的人。”他們能認識事物的本身,他們的心智具有“知識”而非“意見”。柏拉圖認為應該由哲學家統治城邦。第七卷談論了算術、幾何學、天文學各個學科。第八、九卷談論了與斯巴達和克里特政制、寡頭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四種不同型別政制類似的人物性格。
第十卷應該是最著名的一卷了,尤其是在文藝領域中,講的是柏拉圖將詩人剔除出理想國,因為詩人和畫家一樣,採用的創作形式是模仿,而模仿藝術“在進行自己的工作時是在創造遠離真實的作品,是在和我們心靈裡的那個遠離理性的部分交往,不以健康與真理為目的地在向它學習”,“模仿術乃是低賤的父母所生的低賤的孩子”。其中有一個著名的例子:自然的床,木匠造的床,畫家畫的床,而畫家畫的床和床的理念隔了兩層。
《斐多》(楊絳譯)是斐多與伊奇的談話錄,斐多向伊奇講述了蘇格拉底在獄中飲鴆前的談話內容,即蘇格拉底與門徒探討靈魂有無、靈魂不死、認識就是記憶等問題,對西方後世影響無疑是頗大的。當然,蘇格拉底的這些觀點看似無懈可擊,近乎真理,但也並不令人信服,不過他的很多言論也是值得玩味的。
蘇格拉底說:“我生平追隨的就是哲學,而哲學是最高尚、最優美的音樂。”也許每個人都會把自己所喜愛做的事情視為最美妙的音樂,牛頓說不定也將物理學作如是觀。
蘇格拉底認為:“真正的追求哲學,無非是學習死,學習處於死的狀態。”這和孔夫子的“未知生,焉知死”也許是相悖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死亡的追求也不妨看作為對生命的思考。我們也可以想起法國思想家蒙田的隨筆《探討哲學就是學習死亡》。
蘇格拉底指出:“世上多數人准以為活一輩子不享受肉體的歡樂,就活得冤枉了。誰要是對肉體的享樂毫不在意,他就和死人差不多了。”這確是很多人的看法,也是不可避免的。後世的哲學家在論及人的特點時也往往指出人是趨樂避苦的動物。而有些哲學家或是作家則是充分肯定肉體的享樂的。
《智者》(詹文傑譯)主要是愛利亞客人和泰阿泰德的對話,話題為如何界定“智者、政治家、愛智者”。客人作為解答疑惑者,從定義、分類出發,層層深入解釋。所以,開始部分還是容易理解的,越往後就越顯得複雜了。
古希臘哲人們遺留下來的作品,無疑都是經典著作。只可惜他們有些述而不作,有些只有殘篇流傳至今。相較來說,柏拉圖的作品已算是較為豐厚的了。
《理想國》(郭斌和、張竹明譯)共十卷,所談論的內容十分廣泛。蘇格拉底透過對別人的詰難的辯解論述了一個理想的國家應該具有怎樣的制度,等等,這作為全書的主旨,或者說是書名的由來。
當然,書中不乏許多對人性問題的思考,——爭論的根源主要就是由於正義這個話題。格勞孔一些關於正義的言辭不無道理,例如認為“那些做正義事情的人並不是出於心甘情願,而僅僅是因為沒有本事作惡”、“在任何場合之下,一個人只要能幹壞事,他總會去幹的”、有些情況下人們不是“為正義而正義”而是“為名利而正義”。法國自然主義作家左拉的小說《萌芽》中的人物也說過類似的話。
第二卷說到一個城邦的建立需要各成員各司其職,分工合作,這有點像《孟子》中的思想。第五卷闡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哲學家:“那些眼睛盯著真理的人。”他們能認識事物的本身,他們的心智具有“知識”而非“意見”。柏拉圖認為應該由哲學家統治城邦。第七卷談論了算術、幾何學、天文學各個學科。第八、九卷談論了與斯巴達和克里特政制、寡頭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四種不同型別政制類似的人物性格。
第十卷應該是最著名的一卷了,尤其是在文藝領域中,講的是柏拉圖將詩人剔除出理想國,因為詩人和畫家一樣,採用的創作形式是模仿,而模仿藝術“在進行自己的工作時是在創造遠離真實的作品,是在和我們心靈裡的那個遠離理性的部分交往,不以健康與真理為目的地在向它學習”,“模仿術乃是低賤的父母所生的低賤的孩子”。其中有一個著名的例子:自然的床,木匠造的床,畫家畫的床,而畫家畫的床和床的理念隔了兩層。
《斐多》(楊絳譯)是斐多與伊奇的談話錄,斐多向伊奇講述了蘇格拉底在獄中飲鴆前的談話內容,即蘇格拉底與門徒探討靈魂有無、靈魂不死、認識就是記憶等問題,對西方後世影響無疑是頗大的。當然,蘇格拉底的這些觀點看似無懈可擊,近乎真理,但也並不令人信服,不過他的很多言論也是值得玩味的。
蘇格拉底說:“我生平追隨的就是哲學,而哲學是最高尚、最優美的音樂。”也許每個人都會把自己所喜愛做的事情視為最美妙的音樂,牛頓說不定也將物理學作如是觀。
蘇格拉底認為:“真正的追求哲學,無非是學習死,學習處於死的狀態。”這和孔夫子的“未知生,焉知死”也許是相悖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死亡的追求也不妨看作為對生命的思考。我們也可以想起法國思想家蒙田的隨筆《探討哲學就是學習死亡》。
蘇格拉底指出:“世上多數人准以為活一輩子不享受肉體的歡樂,就活得冤枉了。誰要是對肉體的享樂毫不在意,他就和死人差不多了。”這確是很多人的看法,也是不可避免的。後世的哲學家在論及人的特點時也往往指出人是趨樂避苦的動物。而有些哲學家或是作家則是充分肯定肉體的享樂的。
《智者》(詹文傑譯)主要是愛利亞客人和泰阿泰德的對話,話題為如何界定“智者、政治家、愛智者”。客人作為解答疑惑者,從定義、分類出發,層層深入解釋。所以,開始部分還是容易理解的,越往後就越顯得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