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桑楚是老聃的弟子。本篇取首句人名為篇名,由十二篇文字構成,本篇每一章借庚桑楚與弟子的對話,說明為政之道應自然無為,抨擊堯舜以來,標舉賢名,使人民互相傾軋,任用心智使人民互相爭盜的混亂政情。第二章談養護生命的道理。第三章寫心境安泰靜定的人,行於無名跡。第四章談求知的境域。第五章談保養靈臺(心靈)。第六章寫宇宙、自然的總門(天門)為萬物生滅變化的根源。第七章由古人之說到現代人的是非不定。第八章申說至禮是沒有人我之分的,至仁是不表露愛跡的。第九章列舉擾亂人心的二十四種因素。第十章寫全人善於契合自然,應合人為。第十一章寫順人之所好,就容易被籠絡住,逆人的本性,就難以馴服。第十二章寫平氣、順心、應事則出於不得已。本篇節選了經文八、九章。
8、走在街上踩了別人的腳,就自責放肆來賠罪,哥哥不小心踩了弟弟,就對弟弟撫慰,而父母至親踩到了就不必道歉了。所以說,最高的禮是不把人看作別人,沒有人我之分,最高的義不把物看作物,沒有物我之分。最高的智不用謀略,至高的仁沒有親疏,最高的信不需要用物質來做擔保。
9、消除意志的錯亂,解開心靈的束縛,去除德性的負累,通達大道的阻塞。權貴、富有、顯在、威嚴、名聲、利益這六項,是可以使意志錯亂的。姿容、舉動、顏色、辭理、氣息、情意這六項,是束縛心靈的。厭惡、欲求、喜悅、憤怒、哀傷、快樂這六項,是負累德性的。捨棄、跟從、獲取、給與、智識、技能這六項,是阻塞大道的。這四種六項如果不在心中搖盪,那麼胸中就能平正,胸中平正就能心內安靜,心內安靜就能思慮明澈,思慮明澈就能清虛空明,清虛空明就能無為的順任自然,然後就能無所不為。道,是德所尊崇的;生,是德的光輝;性,是生的本質,性的活動,叫作為;作為時有所偽飾,就是失。知,是和外界的接應。智,是謀略;對外物的知並不全面,對於所不知道的,就像斜視時,所看到的必然有所限制。動作自然,出於不得已的是德,動作自然,不以我為是就叫治。追求名聲就會相反,求實就會相順。
賞評:性者生之質也,的命題與告子“生之謂性”說,為同一思想脈絡的發展,兩者都主張善惡的道德觀念並非人性自然之質,乃是後天社會生活中形成的。莊子學派在告子以人的生理與心理本能言性的基礎上,將人性議題提升到生命本質的哲學層次,並將人性論放置在形而上澩的根基上進行討論。這在《天地》篇“泰初有無”一段討論生命之根源於道德論的論述中尤為明顯。
8、碾市人之足,則辭以放驁(通傲),兄則以嫗,大親則已矣。故曰,至禮有不人(不看作別人),至義不物,至知不謀,至仁無親(見天運篇),至信闢金(不需要用金錢來作質證)。
9、徹(同撤)志之勃,解心之謬(通繆,繫縛之意),去德之累,達道之塞。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蕩(搖盪、興起)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道者,德之欽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性之動,謂之為;為之偽,謂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謨(同謀)也;知者之所不知,猶睨也。動以不得已之謂德,動而非我之謂治,名相反而實相順也。
庚桑楚是老聃的弟子。本篇取首句人名為篇名,由十二篇文字構成,本篇每一章借庚桑楚與弟子的對話,說明為政之道應自然無為,抨擊堯舜以來,標舉賢名,使人民互相傾軋,任用心智使人民互相爭盜的混亂政情。第二章談養護生命的道理。第三章寫心境安泰靜定的人,行於無名跡。第四章談求知的境域。第五章談保養靈臺(心靈)。第六章寫宇宙、自然的總門(天門)為萬物生滅變化的根源。第七章由古人之說到現代人的是非不定。第八章申說至禮是沒有人我之分的,至仁是不表露愛跡的。第九章列舉擾亂人心的二十四種因素。第十章寫全人善於契合自然,應合人為。第十一章寫順人之所好,就容易被籠絡住,逆人的本性,就難以馴服。第十二章寫平氣、順心、應事則出於不得已。本篇節選了經文八、九章。
8、走在街上踩了別人的腳,就自責放肆來賠罪,哥哥不小心踩了弟弟,就對弟弟撫慰,而父母至親踩到了就不必道歉了。所以說,最高的禮是不把人看作別人,沒有人我之分,最高的義不把物看作物,沒有物我之分。最高的智不用謀略,至高的仁沒有親疏,最高的信不需要用物質來做擔保。
9、消除意志的錯亂,解開心靈的束縛,去除德性的負累,通達大道的阻塞。權貴、富有、顯在、威嚴、名聲、利益這六項,是可以使意志錯亂的。姿容、舉動、顏色、辭理、氣息、情意這六項,是束縛心靈的。厭惡、欲求、喜悅、憤怒、哀傷、快樂這六項,是負累德性的。捨棄、跟從、獲取、給與、智識、技能這六項,是阻塞大道的。這四種六項如果不在心中搖盪,那麼胸中就能平正,胸中平正就能心內安靜,心內安靜就能思慮明澈,思慮明澈就能清虛空明,清虛空明就能無為的順任自然,然後就能無所不為。道,是德所尊崇的;生,是德的光輝;性,是生的本質,性的活動,叫作為;作為時有所偽飾,就是失。知,是和外界的接應。智,是謀略;對外物的知並不全面,對於所不知道的,就像斜視時,所看到的必然有所限制。動作自然,出於不得已的是德,動作自然,不以我為是就叫治。追求名聲就會相反,求實就會相順。
賞評:性者生之質也,的命題與告子“生之謂性”說,為同一思想脈絡的發展,兩者都主張善惡的道德觀念並非人性自然之質,乃是後天社會生活中形成的。莊子學派在告子以人的生理與心理本能言性的基礎上,將人性議題提升到生命本質的哲學層次,並將人性論放置在形而上澩的根基上進行討論。這在《天地》篇“泰初有無”一段討論生命之根源於道德論的論述中尤為明顯。
8、碾市人之足,則辭以放驁(通傲),兄則以嫗,大親則已矣。故曰,至禮有不人(不看作別人),至義不物,至知不謀,至仁無親(見天運篇),至信闢金(不需要用金錢來作質證)。
9、徹(同撤)志之勃,解心之謬(通繆,繫縛之意),去德之累,達道之塞。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蕩(搖盪、興起)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道者,德之欽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性之動,謂之為;為之偽,謂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謨(同謀)也;知者之所不知,猶睨也。動以不得已之謂德,動而非我之謂治,名相反而實相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