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那些從小上貴族幼兒園、最好的小學、中學,課外輔導找最好的老師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14
回覆列表
  • 1 # 成都黃金珠寶商磊哥

    因自身條件 接觸了很多家庭把自己小孩從小到大送到好的私立學校學習 然後一步步看到長大 現在也看到了這些家庭優越小孩的現狀,我就說二個家庭孩子所見的真實情況!

    第一件:我身邊的一個親戚 從小到大標準的富二代 房子N套 0幾年家產就上千萬 現在幾個E. 從小就在成都貴族私立學校讀書 ,一年學習及夏令營活動(都是去世界發達國家旅遊)各種費用 10多萬一年 當時成都房價才3000-5000之間,初中沒考上本部高中 去了其它中學,高中畢業後說的不上國內大學 去了日本留學3年 結果哪是去留學,就是去混了2年 把語言學會,然後就退學。現在父母事業也做得大 但她自己做什麼虧什麼,很不接地氣,接不了班,只知道吃喝玩樂,各種炫,到現在還在報各種EMBAQuattroporte班 混文憑 美齊名還在學習 不適應接班,知道的人都無語!

    第二件事:我老婆的一個親戚女兒 父母經商 收益一年50+ 小學到初中都是私立學校 一年6-8萬費用,在學校時候各種攀比 耍朋友 成績那差,讀到初三 結果考不上普高,找了個技術學院 讀5年直接拿大專文憑那種,今年畢業,找了N個工作都做不了多久就離職,到現在又去報考升本科學習,還是混,她父母也支援,也沒期望她能考上,就是等混到一定年齡 然後介紹或者自己找個 結婚生子的意思。

    結語:我身邊很多這種家庭優越 讀私立學校成長的家庭,大部分孩子都是沒自己考上大學,有條件的送到發達國家留學混幾年拿個文憑回來然後接班或者嫁人,真沒幾個讀私立學校特別爭氣 學習好的。這並不是說私立學校不好,畢竟私立學校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和師資力量,但就是因為學生條件都不錯,攀比風特別厲害,哪有更多心思去努力學習,如果父母不正確引導自己孩子的生活作風,只靠學校教育,大部分這種孩子,長大後都不怎麼接地氣,也沒什麼能力。這就是我身邊從小讀私立學校長大孩子的事

  • 2 # 安蘇

    早教老師來簡單回答一波:

    由於職業原因,我身邊有很多接受貴族教育的孩子,英語這些學科是必學的,還有舞蹈、樂器這些也是必備的,每年還會出國遊玩,參加各種夏令營、冬令營。

    在給孩子花錢上,家長從來不會節省,別人有的我們也要有,別人沒有的我們也爭取有。

    秉著這樣的觀念,孩子被教育的好嗎?

    我只能說,看家長的觀念。

    有位小朋友,5歲的小男孩,家裡很有錢也是接受貴族教育的學生。

    每次他來上課,我都很開心見到他,因為真的很有禮貌,智商和情商也很高。

    一次我上課有點咳嗽,他似乎注意到了我身體不舒服,一下課便跑到我辦公室來問我“老師,你怎麼了?是不是生病了?媽媽說生病要好好休息,不要多說話。”

    為了不影響其他同事工作,還會輕輕地在我耳邊說。

    他的成績也非常好,可以無障礙的跟外教交流,還會鋼琴、小提琴這些樂器。

    我曾問過他,學這麼多會不會很累。

    他回答說,因為喜歡學這些,所以可以堅持。

    我驚訝於他的想法,覺得小小年紀知道“堅持”的意義。

    後來慢慢與他的家長接觸之後,才發現好的家長對於小孩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有一回,這位小男孩在上鋼琴課時發了脾氣,他不願意再繼續往下學了,覺得很沒意思,很想出去玩。

    媽媽知道後,沒有像其他媽媽一樣生氣或者發脾氣,反而是尊重他的決定,再反覆詢問後真的中斷了他的鋼琴課。

    但是過了兩個星期後,男孩便再次找到媽媽說想繼續學鋼琴。

    聽到這我很疑惑。

    媽媽回答我說,因為她很瞭解男孩的心思,知道他其實是喜歡鋼琴的,只是看到其他小朋友玩很羨慕,我想著強迫也沒用,便讓他休息一會。

    後來他遇到鋼琴班的學生,聽到別人在進步,他就覺得自己有點不好意思,便和小夥伴約好,一起進步。

    我一直覺得父母若是有能力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那自然是好的,孩子接觸的越多他的經歷越多,但是若是家長沒有起到好的引導、示範作用,那我覺得即使上再多的貴族教育,對孩子來說意義都不大,反而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以及引起家長的焦慮“你為什麼沒有其它孩子好!”

  • 3 # 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

    幼兒園也是衝著最好的幼兒園去的,只是那個小班老師打亂了節奏,中班就轉園了,很遠,但那裡也是課程豐富、生活優越的,大班到了離家最近的幼兒園,特色是幼小銜接。無論如何,我都是想著給女兒最好的教育,沒有吝嗇過。

    小學更是,早在兩三年就反覆打譜,也曾經想過去最好的公立,但是她舅舅舅媽的話幫我最後確定了目標,就是我們這裡最好的私立小學,這是最好的教育集團創辦的,管理嚴謹規範,教學一絲不苟。不說學費,單就是入學也有相當難度,我做到了,女兒順利入學。

    這裡沒有一般私立小學的急功近利,老師們帶著教學壓力又懷著無限動力,帶著孩子踏踏實實向前走。文體活動豐富,生活多彩而有序,孩子們學習動力很足。有的小學中午還在安排孩子刷題,可是我們的孩子在休息。

    孩子很快就上三年級了,初中的去向已經是我們的話題。比較一致的意見是,我們還會去上私立學校,而不會就在家門口劃片就近入學。當然投入的財力和精力會比較大,可是考慮到孩子的未來,這些困難都不算什麼。

    當然要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作為家長,我們只有鞠躬盡瘁,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方能無悔無愧吧。

  • 4 # 萌媽百寶箱

    我們身邊那些所謂的從小到大上最好的學校的孩子,最後畢業了之後都發展得怎麼樣呢?

    說說我家親戚的孩子吧,從幼兒園開始上的就是當地最好的幼兒園,不僅學費貴,而且需要有一定的社會關係,不是有錢就能上的那種幼兒園。小學上了最好的公立學校,到初中,又憑關係上了最好的中學,但是在中考的時候,孩子成績考得並不是很理想,連普通高中都上不了。後來,又憑關係上了當地的一所普通高中,家長又看到了孩子高考的希望。

    可是,最後的結果是孩子經過高中三年,高考成績還是不理想,連最低的大學投檔線都不夠。這時候,我家親戚選擇讓孩子上國際學校,在國內上兩年學,可以直接到國外上大學的。

    最後,幾十萬的學費花下去,終於等到孩子上國外大學了。等到孩子大學畢業後,直接在國外定居生活了,不回國發展了。

    最後,我們這些親戚也不清楚這個花了家裡上百萬的人民幣培養出來的孩子,在國外到底從事什麼工作,只知道他每個月還需要問家裡要生活費。

    所以說,有時候作為家長真的是盡力地給自己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條件,但是孩子並不一定能依照家長所期望的樣子來回報父母。

  • 5 # 姐們說

    目前,我們常說的貴族幼兒園,是指收費比較貴的,一般都是雙語,理念比較先進的。

    貴族幼兒園和公立小學、中學是不同的教育理念。

    目前的公立小學還沒有和貴族幼兒園接軌,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貴族幼兒園很尊重孩子,讓孩子自由、創新,培養的性格更加外向、活潑,老師和孩子更加平等,孩子的紀律性沒有那麼強;而公立小學對孩子要求嚴格,紀律性特別強,孩子要絕對服從老師,如果孩子過於好動,喜歡提問,老師還會不喜歡。

    我的一個朋友孩子上了私立貴族學校,孩子很活潑,社交能力特別強,也喜歡提問,到了公立小學後,和整個班級的氛圍有點格格不入,孩子喜歡向老師提問,喜歡按照自己的方法解決事情,但是老師喜歡聽話的孩子,不喜歡孩子過多發表自己的意見。

    貴族私立幼兒園注重英語的學習,其他的語文、數學更多地是培養、引導,在幼兒園更多的是培養孩子的性格、帶孩子感知世界、感受自然、開闊眼界,不太注重語文、數學等具體的知識,其實在孩子小時候就是應該更多地感知和感受,啟發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接受知識的填充,但是進入公立小學後,公立學校更多地注重應試,所以孩子會非常不習慣。

    而我們現階段往往評判幼兒園好不好就是對孩子的性格培養好不好,老師照顧地好不好,更多地是看孩子是否能夠培養的性格開朗,有愛心,懂尊重。

    但在小學和中學上我們的評價標準就只有一個,升學率是否高。

    所以貴族幼兒園和我們認為的最好的小學、初中其實不是一個教育體系。

    上好學校,未必就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甚至無法保證培養出學習好的孩子。

    我的一個親戚在教育廳工作,孩子上的是全省最好的公立幼兒園,最好的公立小學,後來初中沒有考到好的私立初中,因為省裡最好的初中是私立的,需要考試,後來他找人通過關係讓孩子來到這個初中,但成績還是不理想,週末都在輔導班,沒辦法,考高中還是不理想。

    所以學校只是一方面,好學校也有成績不好的學生。另外,這個孩子也不夠尊重別人,總是很叛逆,因為在班裡成績不好,顯得有點自卑,但又好面子,就表現地相當地自負,說話做事都不尊重父母,也不願意和父母多交流,所以,要根據孩子自身的條件選擇適合她的教育方式,教育是一個綜合性的,每個孩子也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不要按照父母的想法來雕刻孩子。

    教育應該是“浸泡式”的,而不是功利的和速成的,更不能完全地依靠學校。“家校共建”才是對孩子最有利的。

    不可否認,如果家裡有條件,給孩子最好的學校和最好的老師,無疑會是給了孩子最好的助力,幫助他能夠少走彎路。

    但外在的條件終究是助力,不是決定性的因素,決定性的因素是孩子自身,一個優秀的孩子一定是激發了內在的動力,對學習有興趣、對知識有渴求、對人生有目標的孩子,而這些需要家長和學校的共同引導。

    一個父母都愛學習的書香家庭,孩子一定會對書有興趣;一個充滿愛和溫情的家庭,孩子一定會動的尊重和愛。

    所以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就讓自己成為理想的樣子,並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孩子自然會成長得健康、Sunny、積極向上。

  • 6 # 職場魚媽

    我理解題主說的貴族幼兒園是指現在收費昂貴的國際幼兒園哈,魚媽身邊有朋友的孩子在上貴族幼兒園,也有朋友在貴族幼兒園工作,魚媽來分享一下:

    首先,貴族幼兒園不是光有錢就可以上的,一般好的國際幼兒園會有學位的限額,家長需要提前報名並與寶寶一起參與面試,篩選通過才可能獲得學位。那國際幼兒園的日常語言是英語,意味著什麼呢?首先孩子在3歲前需要具備一定的英語交流能力了,其次家長需要能用英文交流,能跟面試官侃侃而談。為什麼選擇國際學校的家長一般學歷高素質高呢?收入高那只是基本報名條件,畢竟一年十萬以上的學費是必須的了。家長也真的必須本身足夠優秀才能過面試呀,並且沒有一定底子的話以後給你發的家長通知書你都看不懂好嗎。。。

    我前面提到的那位朋友本身在企業裡是很高的管理層級,本身高學歷高學識,去年在她女兒要上幼兒園的時候,居然跟我說有點緊張,怕通不過第二天的幼兒園面試。她女兒8個月大就開始上國際半日託,獨立能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等都很強;而她更是在職場叱吒風雲的,居然說有點緊張,我當時驚掉了眼鏡 !

    那是不是上了國際幼兒園的孩子就一定比普通孩子優秀呢?我覺得“優秀”這個詞,大家的定義可能都不一樣。每個國際幼兒園都有自己主打的教育理念,一般來說引進的都是國際上比較主流的、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系統的體系化和各種設施都根據與它的教育理念相匹配,這一般是高知家長選擇這些幼兒園的原因之一。國內一些機構辦的蒙氏幼兒園我也有參觀交流過,感覺只能做到很淺層面吧。我妹妹的外籍男友是一位持蒙氏教育高含金量證書的資深外教,目前在北京的國際幼兒園工作。他考取這個證書用了非常長的時間及昂貴的報名費,現在的他的收入也是一般幼兒園請不起的。他假期在我們家生活過一段時間,感覺他真的是把已經把他的育兒理念融入他的骨血,在日常生活中對我的寶寶非常耐心,非常尊重孩子,很欣賞孩子的天賦。我寶寶畫的一副“鬼畫符”式的畫畫送給了他,他很高興,鄭重的帶回家裱了掛起來。

    那上了國際幼兒園的孩子與普通的孩子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他們從小接觸的圈層就不一樣了,這也是人家為什麼選擇昂貴的國際幼兒園的原因之一,希望與可能有不良習慣、不重視教育的家庭分隔開來。

    其次,國際幼兒園貫徹理念方面做得一般都不錯,這是人家的招牌呀,所有國際幼兒園的孩子一般都獨立、自信、禮貌、尊重人尊重自然、懂分享、全方位發展。我全面提到的那個朋友的女兒,3歲剛過的年紀,在班級裡已經能做班級活動的主持人,比別人矮一截但是已經有模有樣的在安排大家跳舞的站位,感覺以後也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優秀人物!

    然後,國際幼兒園的日常用語是英語,不用說小孩天天生活在英文環境裡,英語能力是不用擔心的了。

    那還有一個原因,家長的交往圈層也不一樣。能報國際幼兒園的家庭,家裡人的社會地位肯定都不會很低,那家長會呀、家長群呀之類的就可以成為了這一圈層的社交平臺,人脈資源就這樣得以拓展了,而且含金量都是槓槓的。

    魚媽雖然很羨慕有能力給孩子上國際幼兒園的家庭,但是心態也很平和。我覺得能讓孩子擁有獨立、自信、禮貌、尊重人尊重自然、懂分享等性格,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注重培養,也是可以達到的。至於孩子的見識、視野以及圈層,這些東西就只能日常多注意給他創造一些機會了。

  • 7 # 妮妮公主媽

    首先回答問題,那些從小上貴族幼兒園,接受最好教育的孩子,後來有的很成功,也有很多不成功的,重點並不在於學校,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失敗的根源也有很多,跟幼兒園關係並不大。

    富家子弟的成功,功不在學校

    舉個例子吧,大家都知道的王思聰,國民老公,有個很有名的創業故事:2009年萬達老總王健林給了他五個億,讓他去創業,說你如果失敗就給我乖乖回家,結果六年後,不僅投資全部收回,其中一個專案還掙了五倍的收益。

    這背後的細節我們不得而知,可是有錢人創業有些先天優勢是我們不具備的:

    他們不怕輸,不用給自己留退路,他們不需要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先天的人脈資源優勢。父輩的成功,無疑會為他積攢了普通人接觸不到的人脈資源網;資訊優勢,人脈優勢必然帶來資訊優勢;人才優勢,強大的資金背景更容易為他們招攬人才。

    綜上所述,學校教育固然給了他們錦上添花,但真正的成功,跟是否在貴族學校學習關係並不大。

    學校雙語教學,對孩子英語基礎沒要求;

    課外興趣培訓,有馬術、Golf、擊劍等;

    注重實踐教育,經常有外出實踐活動;

    注重視野拓展,培養團結協作能力。

    有一個學校介紹他們的暑假夏令營活動,他們會帶孩子在馬爾地夫或者巴厘島進行兩個月的潛水學習訓練,說實話,這成功打擊到我們了,看似一年一二十萬的學費,有些家庭承擔的起,可是夏令營你參加的起嗎?

    普通家庭,依舊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如果說前年我還在為孩子的教育焦慮這,那麼,現在,我可以說,我已經完全不再焦慮了。

    是的,現在中小城市的師資力量跟一線城市依舊還有很大的差距,那年的一個文章《寒門再難出貴子》我也一直沒有忘記。

    可是,就在今年,網路課程急速發展,真的帶給我無限的光明,讓我們這些邊遠小城的孩子,也有機會跟北京、上海的牛娃在同一平臺,甚至同一班同時上課。外教、口才、記憶力、樂高、機器人、思維訓練,還有各種適合幼兒園小朋友的科普視訊,歷史、地理、人文、自然,小朋友也可以開開心心的學習這些我們曾經覺得枯燥無味的知識。

    真正好的教育,是在父母關注下,父母的陪伴中,親情友情的包圍之中,堅持不懈,積極努力,不斷向上的教育。

    要相信,在愛的包圍下長大的優秀人才,未來才是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

  • 8 # 萌娃爸爸育兒記

    對於貴族幼兒園,有其優勢,也有劣勢,優勢是裡邊的硬體和軟體設施更加完善,對於孩子知識的學習,禮儀的教育,談吐的教育,社交的教育有一套標準化的方式和方法,學校的社會資源豐富,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和機會,同時同學們非富即貴,朋友圈天生強大,學生的視野比普通的孩子更寬更廣,對於學生今後走向社會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同時也需要注意一些對孩子成長不利的因素,讓孩子從小脫離更深層次的社會,對底層的普通民眾的生活認識不足,對於同齡普通學生理解不夠,容易在同學們之間盲目攀比和炫富,對於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不利。其實社會上很多打著貴族學校進行招生,正是中了家長們的需要,哪有什麼天生的貴族,不過是有些家長炫富的一個途徑罷了。家長們如此,學校當然會按照家長的意願去佈置和教育,形式主義大過實際,朋友小時候上過兩年貴族學校,談及學校,最大的感受是吃得好,老師變著法的讓你吃,至於學習,每到考試,老師直接把答案寫在黑板上,每個學生考試幾乎都是滿分,家長高興,學生高興,學校高興,皆大歡喜!

  • 9 # 唐俊龍55398571

    社會實驗是中國缺乏的,西方社會曾經對十幾位兒童的一生各個階段做了記錄,紀錄片得出結論讓整個西方都震撼不已。

    社會階級難以逾越

    英國紀錄片十四個孩子的五十年不同人生,一個導演可能初衷是想驗證在英國社會階級是很難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窮人的孩子依然是窮人,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每七年記錄一次,從7歲開始,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去年的56歲,幾十年過去,還是那個導演,從青年到老年,還是那群人,從兒童步入老年。

    我聽說這片子有一年之多,因為是完全的真人秀,所以相當好奇,但是一直沒有找到片源,終於在搜狐視訊見到這片子,2012年他們也完成了56歲的拍攝,所以這最新的一部片名字叫做《56UP》,一共分三集,在這150分鐘裡,我們可以窺見到普通的英中國人的人生。 那些人的人生好像證實了導演最初的推測,遺憾地是,真的證明了,就像天涯前不久一個很火熱的帖子《寒門再難出貴子》,一群畢業生在銀行實習後各自不同的表現和最終歸宿,讓人無法言語但卻就是殘酷的現實,優良的社會資源早已經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盡,從父母輩一直承傳到子女輩。

    在他們56歲的時候,當年那幾個7歲的上私立學校的孩子已經按照既定路線上了牛津大學畢業然後都做了著名律師,過著上層社會的優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們的孩子也無一例外地走著父親的老路,好中學好大學好工作; 中產階級的男孩子有三個也上了大學,第一個bruce牛津大學數學系畢業後成為了一箇中學教師,按照他的理想幫助窮困地區的學生,後來回到英國在一個普通的公立學校教書,過著平淡也還安靜的生活;另外一農家子弟nick上牛津物理系畢業後到美國成為一個美國著名大學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個身材外貌氣質極佳的美國妻子,他是這裡面唯一一個成功晉級精英階級的人;一個男孩peter年輕的時候政治思緒很激烈英姿勃發,大學畢業後做了教師,中途因為發表政治言論被民眾抨擊退出了有壓力的電影拍攝,56歲時候重回拍攝,已經改行做了公務員,家庭穩定幸福兒女雙全且優秀,和自己的美麗妻子業餘時間一起創辦樂隊進行創作表演並在業內取得很不錯的成績,身材修長氣質優雅,他們依然穩定地處在在中產階級這個梯度裡。 不過那些中產階級出來的女孩子則表現都很平淡,我甚至都不能準確地分出誰的故事,無一例外她們嫁人結婚生孩子,她們的人生幸福程度幾乎與她們的婚姻美滿程度完全掛鉤。而那幾個來自底層社會階級的孩子,有色人種居多,他們年老以後,都當了一堆孩子的爺爺奶奶,而他們的孩子,極少能上到大學,做著都是普通的服務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類,他們自己,常與失業相伴,如果沒有好的社會制度,他們其實處境堪憂。

    人人生而平等,民主社會核心價值觀,這是理想國的信念,現實生活是階層分明的,教育是進步的階梯,最優秀的教育培養出來社會精英。

  • 10 # Tina育兒

    從小上貴族幼兒園,接受最好教育的孩子,多數情況下應該是發展的會比較好!但是跟孩子個性也會有關係。不能一概而論。

    1、如果有能力上貴族幼兒園,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裡的貴族幼兒園並不是說特別燒錢盲目攀比的幼兒園,而是那種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在幼兒園中能夠得到對各個科目產生興趣,有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除了知識還有各方的能力培養,包括不同語種語境的營造。現在在中國,多數說到貴族幼兒園都是指,外教老師+全英語環境+幼兒園各方面裝置超好的學校。在這樣的學校裡學習,無疑是給孩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讓孩子在幼兒園的起點就站在了制高點上。

    2、接受最好的教育。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這裡其實也是有歧義的。有的育兒專家講,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和尊重,這點我是認同的;有的講是學校老師給孩子傳授最好的課程,得到高分,這點就不太認同。最好的教育一定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學會了做人,才會有一切好的成績和成就。

    分數重要,我們最終教育的目的,還是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道德、有文化、有涵養、能夠做最好的自己的人。

    分數是一個踏板,有這個踏板,我們才能去到更好的平臺裡展翅翱翔。所以,我們姑且認為“最好的教育”=好的家庭教育+好的學校教育

    如果是這樣的教育,那麼孩子將來肯定不會差。

    我相信,孩子如果不是在有錢的環境下溺愛長大的,孩子的未來都不會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裝修水電時,網線和光纖該怎麼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