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大美女的

    一、鈉、鉀的測定

    (一)標本要求

    血漿或全血鉀比血清低0.2~0.5mmol/L,是因為血液凝固時血小板破裂釋放出一部分K+。因此,報告時必須註明是血清還是血漿。

    測血鉀時,無論是血清還是血漿標本一定不能溶血,輕微溶血(500mgHb/L)就可引起血鉀升高3%。

    維持細胞內外鉀平衡是依靠細胞膜上的Na+-K+ATP酶,如果分析前全血標本被冷藏過,糖酵解被抑制,Na+-K+ATP酶不能維持內外平衡,而造成細胞內鉀外移,使測定結果增高。在25℃存放1.5小時,血清鉀會增高0.2mmol/L,4℃存放5小時會增高2 mmol/L。

    相反,也會因為標本分離前被儲存在37℃,由於糖酵解增強,使血鉀進入到細胞內而血鉀降低。如果白細胞數量增加,即便在室溫放置也會引起血鉀降低。

    血鈉測定標本可以在2~4℃或冰凍存放,紅細胞中僅含血漿中的1/10,即便是溶血也不會造成多大影響。

    脂血標本可高速離心分離後用離子選擇電極方法檢測。

    (二)測定方法

    1.火焰光度法 火焰光度法(FES)是一種發射光譜分析法,具有精密度高、特異性好以及成本低廉等特點,被為血清(漿)鈉、鉀測定的參考方法。

    2. 離子選擇電極法 離子選擇電極法(ISE)儀器上裝有含玻璃膜的鈉電極和含液態離子交換膜(滲有纈氨黴素)的鉀電極。ISE檢測原理是檢測電極表面電位的改變,比較測定電極與參比電極表面電位變化的差值大小來估計樣本中含量。

    3.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分為兩類:一類是酶法,另一類是Na+、K+被結合到一類大環髮色團時發生光譜的改變。

    (1)酶法:Na+測定的酶法原理是在Na+離子存在下β-半乳糖苷酶水解鄰-硝基酚-β-D-半乳吡喃糖苷(o-Nitrophenyl-β-D-galactopyranoside,ONPG),在420nm波長可測定產物鄰-硝基酚(髮色團)顏色產生的速率。

    K+測定酶法例子是利用色氨酸酶,一定量的K+會增強酶的活性,用測定該反應酶活性的改變來判斷K+濃度。酶法的精密度和準確度可以與火焰光度法比較,但膽紅素及溶血有一些影響,脂血標本因影響大而不能測定。

    (2)大環髮色團法

    二、氯的測定

    臨床常用氯的檢測方法有:汞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庫侖電量分析法及最常用的ISE法。

    (一)標本要求

    氯測定可用血清、血漿、尿液、汗液等樣本,Cl-在血清、血漿中相當穩定,肉眼可見的溶血不會造成有意義的干擾,因為紅細胞中Cl-的濃度只是血清或血漿中的一半。

    (二)方法學評價

    汞滴定法

    2. 分光光度法

    3. 庫侖電量分析法

    4. 離子選擇電極法 離子選擇電極法(ISE)法是目前測定Cl-最好的方法,因為Cl-電極總是與Na+、K+電極配套使用,僅需要50μl~100μl血清、血漿或全血就可測出Na+、K+ 、Cl-的含量。簡便、快速、準確,是臨床使用最多的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拍完的電影,可以直接賣給電影院嗎?還是廣電稽核以後才能播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