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似水留年168

    有關白馬關的三國曆史

    白馬關的前世今生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自古入蜀,有漢以來劍南五關,是指由西安至成都入四川境後,將經過五關——葭萌關、劍門關、涪城關、江油關和白馬關。

    白馬關,是秦入蜀的最後一道關隘,是整個西川、成都平原的屏障,有“南臨益州開千里沃野,北望秦嶺鎖八百連雲,東觀潼川層巒起伏,西眺岷山銀甲皚皚”之勢。

    清朝羅江才子李調元曾以詩句“江鎖雙龍合,關雄五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來形容此關,從詩當中我們也不難想象在古代白馬關對於整個四川在戰略意義上的重要性。

    歷史上,白馬關曾經三次易名。

    東漢時,因其地處於古綿竹城的東北面,所以被稱為綿竹關。

    唐代改名為鹿頭關,這是由於關樓地處鹿頭山;公元907年,朱全忠於長安篡奪唐朝政權以後,盤據四川的王建,乘機在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權。

    王建移鹿頭關到黃許鎮的綿遠河畔,依水建立關隘,隨之借用歷史上漢高帝騎白馬路過此地,龐統和劉備曾經在山下互換坐騎這兩段歷史,而將此關正式定名為白馬關。

    關樓上"白馬關"的關名,留有宋朝大文豪、眉山先賢蘇軾的墨寶。

    金牛古道,蜀地歷史上最早的一條官道。

    走進白馬關城門,正中就是金牛古道,古驛道由石板砌成,歲月留痕,車轍深邃,依稀可見。

    這條被今天的人們形容為成都通往西安的“古代高速公路”,一直到民國時建成川陝公路才退出歷史舞臺,整整被使用了2200多年。

    白馬關,劉備入川興蜀漢的起點。

    劉備入川,在進攻雒城受阻,還導致軍師龐統死亡。被西川四將張任、劉璝、泠苞、鄧賢抵擋長達一年,後經荊州孔明、張飛帶兵前來相助,又得投降張飛的巴郡太守嚴顏引導,合兵雒城。

    經軍師孔明用計,出動了劉備、黃忠、魏延、趙雲等幾員大將,才活捉了張任。

    劉備本欲勸降,張任睜目怒叫曰:忠臣豈肯事二主乎?

    張任被殺,葬於今廣漢金雁橋側。

    涪城一破,前往成都只剩下綿竹(白馬關)一處關隘。

    劉璋派出妻弟費觀,提兵前去守綿竹,費觀保舉南陽人李嚴,一同領兵三萬兵馬守成都最後屏障綿竹(白馬關,今四川德陽羅江縣北)。

    李嚴是南陽人,以才幹著稱,原在荊州劉表手下為官,赤壁之戰後投靠劉璋,曾任成都令,後任代理護軍之職。

    而江夏人費觀與劉璋本是姑表兄弟,劉璋又將女兒嫁於費觀。

    黃忠、魏延領兵前來,黃忠與李嚴大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

    後孔明用計讓李嚴投降,李嚴又勸降費觀,獻出綿竹城。

    史籍記載只有一句話:嚴、觀率眾降,同拜禆將軍。

    兩人拱手向劉備獻出了綿竹,成都門戶洞開,己是一座孤城。

    但成都畢竟是劉璋經營多年的大本營,又有三萬精兵與可以支撐一年的錢帛存糧,似乎可以堅守。

    全因一個人改變了結局,《三國志•馬超傳》“(馬)超兵徑到(成都)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

    最後經歸順劉備的馬超勸降,無險可守的劉璋獻出成都,劉備用了一年多時間才於建安十九年(214)攻下成都,玄德自領益州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最“氪金”的手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