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亮姐姐yljj
-
2 # 龔子子蘇
具體幾歲記不清楚了,只記得那個時候過年是開心的 收壓歲錢也是開心的,印象最深刻那一次,是在外婆家,現在回憶起來,那時候外公外婆兩人應該是在鬧脾氣,給紅包時候外婆多給了一點,後來外公知道了,又加了一點,然後外婆知道外公給我們加了錢,外婆又給我們多加了一點紅包。,現在回憶起來那時候真的開心。
具體幾歲記不清楚了,只記得那個時候過年是開心的 收壓歲錢也是開心的,印象最深刻那一次,是在外婆家,現在回憶起來,那時候外公外婆兩人應該是在鬧脾氣,給紅包時候外婆多給了一點,後來外公知道了,又加了一點,然後外婆知道外公給我們加了錢,外婆又給我們多加了一點紅包。,現在回憶起來那時候真的開心。
我是60年代出生的,那時候過春節比這時候要隆重,過春節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千叮嚀萬囑咐的告訴我們(我們是姐妹三個),春節去親戚家拜年,不要說錯話,不吉利的字眼都不能提,三十晚上吃完飯,我們就打著小燈籠去要好的鄰居家,住得近的親戚家拜年了。
去鄰居家拜年,一般是得不到壓歲錢的,鄰居會給我們拿糖吃,拿瓜子嗑;去親戚家能得到點壓歲錢,時間長了,誰給了多少都不記得了,沒有太多的,大概也就一元或者是兩元的,記得有一年去姑姑家拜年,姑姑給了兩毛錢。那次印象挺深的,當時小,對錢多少也沒什麼概念,拿回家給媽媽看,記得媽媽好像不太高興,說都給姑姑家孩子每人兩元(姑姑家也三個孩子),她才給你們每人兩毛,是不是太扣了,所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個時候去親戚家拜年,我們都是鞠躬,我三叔家在農村,他家的孩子拜年就是磕頭,本來媽媽和爸爸準備也給三叔家的孩子準備了兩元紅包(三叔家兩個孩子),但他們進門來,就撲通一聲跪下,磕三頭,爸爸媽媽就覺得兩塊錢拿不出手了,又每人加上一元。
那個年代壓歲錢雖少,但對過年都很重視的,過年了,都必須的買新衣服,我家都是買布媽媽親自給做,從裡到外都換新的,那時串親戚收到的壓歲錢上交不上交父母,我真的是忘記了。但過年拜年壓歲錢肯定會有的,這我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