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讀書“三功”

    大凡好文章都追求一種含蓄美──借物以抒情,即事以明理;情不顯出,理不直指。我們在閱讀時如果只是一般地“看”一下,就不可能真正瞭解作品的內蘊。要想窮通作品內蘊,必須下得三種功夫。

    一曰“誦”。文字是意象符號,單用眼看難以“意象全出”。誦把死文字變成活音調,創造出一種進入佳境的氛圍和契機。誦把眼、口、耳、腦諸感官都調動起來,其感受自然比“看一下”更為深刻。誦讀的過程,是一個細細品味、慢慢咀嚼、漸漸消化、默默吸收的過程。在思而不得其解的時候,反覆誦讀幾遍,其意便能瞭然於心。對美文佳句低吟長詠,會覺齒頰留芳,久之,便潛移默化而為寫作的靈氣。

    二曰“疑”。讀書是一種融進了自己的感知、想象和理解的能動性行為。會讀書者必會生疑。有道是“於無疑處生疑,方是進矣”。疑,可以消除誤解,使真義得以從遮蔽中敞亮起來;疑,可以使思維觸角深入“三昧”,從而逼近作者,產生共鳴。在讀到“在我家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棵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秋夜》)時,一旦用心,你必然會生疑:講究精練的魯迅為什麼要用這單調重複的語言形式呢?這和《社戲》裡寫“我”早年看戲,感到索然寡味卻又焦躁不安地等待小叫天出場的那一段類乎羅唆的描寫,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反覆追問探究,你定能參悟作者利用“繁筆”的語言張力表達孤獨、寂寥的情緒,並使欲讚頌的棗樹形象鮮明突出的匠心所在。

    三曰“評”。讀書不是對文章原意的簡單追索或還原,而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在深層探索的基礎上,對文章做出理性的判斷,寫出評價性文字,這是閱讀能力的質性表現。我們讀書時,常常徜徉在風光綺麗的世界裡,只覺得它美,卻說不出它為何美,這說明還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必然王國。明白了文章原意之後,再探究一下作者對某一人生體驗的表達底蘊和表達這種底蘊的藝術方式,將感悟到的奧秘轉化為可供交流的語言(文字),就會實現讀書的最佳化效應。也只有完成這樣的轉化,才能獲得審美情感的同化、人格氣質的昇華和表達能力的提高。既能“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這才是讀書的最高境界。

    誦,不是看,而是聲情並茂地念。疑,不是一般地想,而是追問作者,同作者探討。評,不是複述,而是評價優劣得失,揭示藝術規律。具備了這三功才能讀出智慧,讀出境界,讀出一個燦爛的自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毛衣洗得發白了咋恢復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