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石頭科技
-
2 # IT老菜鳥
我們再看另一份榜單,可以看到AI晶片的排名,華為海思排名第12,蘋果第八、高通第九、博通第十、三星第十一。海思排名也是屬於世界靠前的,海思成立的時間很短,還是非常的年輕,這個排名非常的不容易
海思晶片的使用範疇非常廣泛,除去我們熟知的手機麒麟系列晶片以外,華為的通訊產品和核心晶片也都是海思製造。例如路由器的NP晶片,全球沒有幾家可以做,華為已經成功商業化近十年。而且我們現在熟知的AI攝像頭,如海康威視的,大部分也用的是海思晶片。至於家庭電視盒子,海思也是最主要的晶片供應商
所以,即使美國對華為進行晶片封鎖,華為還真可能使用中國產化晶片替代,真像餘承東說的那樣,華為的去除美國影響的計劃已經進行了多年,現在手機基本沒問題,可以看到手機供應商中大部分已經是中國公司了
那麼海思是不是牛逼到無視美國製裁的地步了呢?當然不是的
首先,海思也不是所有晶片都能搞定,有些依然在使用的老晶片,華為並不具有生產能力,由於無利可圖,這些晶片被美國等幾家小公司壟斷著,依然無法找到替代品。我想美國的制裁的確可能會讓華為放棄這些市場
華為距離高通和博通這些公司的技術差距還很大,雖然華為海思IC已經排名世界第五,但是這個是銷售排名,不是技術排名。簡單的說,高通等公司可以基於ARM指令集自己設計晶片架構而海思還需要使用公版架構,就表明在手機晶片上,華為和高通還是有差距。而且華為還有很多的設計軟體等依賴美國軟體企業,這個是非常大的問題。所以,即使以海思這種實力,任正非去了一趟美國之後,據說回來依然感慨差距太大。
還有一點,就是晶片製造方面,中國幾乎毫無能力,晶片製造的光刻機被荷蘭公司牢牢把握,7nm等高階工藝的晶片加工還需要臺積電等公司。去年中芯國際剛剛突破了14nm工藝,這個差距是巨大的
所以華為海思的晶片能力是在世界前十的,但是美國這個事情對華為的壓力也是巨大的。凡事有壓力才有動力,希望中國可以真正重視晶片產業,扶持真正的晶片設計和製造企業。把那些藉著晶片騙錢公司趕出中國市場
中國的晶片,不只是華為,需要所有中國晶片企業一起努力
-
3 # 大公子影視特效製作
華為晶片地地如何?且看:“…滔天巨浪方顯英雄本色,艱難困苦鑄造諾亞方舟。”未雨綢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自立更生,華為雄起,中國雄起。繼中興被美國禁售配件(最終上交120億元罰款)後,美國大總統特朗普5月16號在毫無先兆的情況突然發出全國安全令,擬向華為開刀禁止對華為出口電子配件,但華為並非是中興。華為核心技術除已經公開使用自己的處理器、基帶晶片、電池、充電技術,與京東方合作的螢幕外。暗藏沒使用的還有麒麟作業系統,FpGA、模擬器件、化合物半導體器件、終端射頻、高速光電器件。這些手機配件國內所有手機廠商必須得從美國進口,也就是說美國真正執行禁售令後,華為B計劃的後備胎將登上世界舞臺中心,可以完全拋開美國技術發展下去,若貿易戰打到這一地步,中國也將對蘋果發出禁售令,之後美國對中國所有手機廠商禁售電子配件及關閉中國區作業系統。大浪退潮後就各顯神通看各廠商拿出自己的什麼效能處理器、電子配件、作業系統出來使用求生存了。華為16和17號連發兩封強硬的公開信迴應,你不賣?行,老子用自己的,縱觀國內手機廠家也只有華為這麼尿性,如換小米和藍綠廠,早忙著空運百多億去跪舔特朗普的子宮(腳子頭)了,除此之外就是尋求與華為合作。
回覆列表
IC設計是積體電路設計的簡稱,在中國大陸,IC設計實力最強的企業當屬華為海思半導體,據第三方資訊顯示,華為海思半導體在2019年的營收規模約為840億元,整體實力在中國大陸絕對是排名第一的。
日前有機構統計了一份資料,公佈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公司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及排名,結果顯示高通公司以41億美元的單季度營收穩居榜首,博通公司為40.8億美元,英偉達以29.5億美元的營收排名第三,第四則被中國臺灣的聯發科拿下,單季度營收20.2億美元。
除此以外,AMD、賽靈思、美滿、聯詠科技、瑞昱半導體、新突思等六家企業均排在前十名。
可能有人會對此感到疑惑,為什麼榜單中沒有華為海思半導體呢?如果以840億元的年營收規模計算,平均單季度營收約210億人民幣,相當於29.6億美元,也就是超越英偉達,排在第三的位置。
所以僅從華為海思在IC設計領域的地位來看,營收排在前五名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當然這也得益於華為手機在銷量上的不斷突破,因為華為海思半導體的營收,絕大多數都是來源於搭載在終端裝置上的麒麟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