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鵜鶘心理陳小康
-
2 # 暖心理
從現實層面上來說,買東西就是買東西,但是從心理層面來說,卻又會呈現很多不一樣的景象。
第一種,買的不是東西,是愛。早年曾經看過張柏芝主演的一部電影,名字就叫做《天生購物狂》。電影開頭就是一個年輕的媽媽把自己只有三個月大的嬰兒丟棄在了百貨商場,張柏芝扮演的就是這個棄嬰成人後的角色。她在被好心人撫養長大後,找了一份在商場裡面上班的工作,卻染上了“買買買”的惡習,買到負債,買到流落街頭,依然剁手停不下來。這個電影其實一開始就埋好了伏筆,沒有得到父母之愛的嬰兒,心中一生都存在有匱乏感,這份匱乏感是原始的,是再多的物質都填補不了的深淵,就像一個不被父母祝福的人,得到再多他人的愛,也是枉然,始終在內心中有個小小的聲音在問:我真的有被愛著嗎?
購物狂的狂熱和我們普通的對於購物的熱情是有所不同的。狂熱指的是對於某一件事情表現出的盲目、過度且不合理的情緒。熱情通常是一種正常的情緒,狂熱則是一種失去平衡的情緒,嚴重的會導致情緒障礙。熱情往往是持續且穩定的,通常對廣泛的事物都有所表現,而狂熱則是一種只針對某一事物或物件,缺少理智。狂熱與衝動也有所不同,衝動雖然也是盲目且失去理智的,但它的發生很短暫,並且人們在事後會出現後悔內疚等情緒,而狂熱雖然比熱情持續的時間短暫,但是比衝動維持的時間更長,同時也伴有一些認知錯誤,狂熱後感到的只有空虛和無聊。
因此,其實我們不難理解購物狂的心理,當他們的生活中沒有其他的方式或者物件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他們缺少能使其投入的活動或目標,那麼有部分人便會選擇將購物當作釋放情緒和滿足自我的方式。一方面刷卡消費的行為能夠帶給他們滿足感,另一方面購物換來的物質能讓他們保持對新鮮感的追求和對於物質自我的實現。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有經濟能力保持瘋狂的刷卡的行為來釋放情緒或緩解壓力,但對於有些人可能會由於此類的行為產生經濟問題或心理矛盾。但是從長遠來看,狂熱的行為往往會導致個人的損失。
對於個體來說,如果狂熱的行為給自己的經濟和生活造成了困擾,那麼就需要用理智來影響自己的行為,嘗試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如公益活動、人際交往等等,及時思考價值性、合理性,避免行為的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