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
-
2 # 風雲穗
詞學極盛於兩宋時期,在盛唐時源於配樂民間豔詞,大都是反映相思愛情之類的題材。更貼近生活,形式多樣,長短句空靈活潑。比詩的構句更為自由的韻文體式,在婉約抒情更具優勢。後到中唐,文人開始認真地倚聲填詞,以致後世間引起共鳴,從而逐一促進正式宋詞自成一體。在中唐時期詞的主要代表如白居易,劉禹錫以詞風樸素自然,洋溢濃厚的生活氣息,而在民間傳唱,而南唐李後主的詞作則開拓了新的深沉的藝術境界,這是宋詞新發展的歷程碑。入宋來,詞進入鼎盛時期,呈現出空前詞的發展時機。蘇軾“以詩入詞”拓寬了詞的創作領域。出現了“兩安”即婉約為易安,豪放惟幼安的格局。在近代詞學史上出現了毛澤東主席寫出的宏偉巨篇而成為佳話,這同主席曠世經歷和文學造詣分不開的。但主席曾歸勸青年,舊時詩詞束縛年輕人的思維,不利於文學創作。總的說來,如同萬物一樣,詞的發展是隨時代進步而發展。繼承和創新是詞的發展基本要素。隨著汊語拼音的出現,詩詞的韻律也發生變化,如果還繼沿用舊詩詞韻律來加以限制就不能適應新的發展要求了。可以預見詩詞創新發展是不可逆轉的,隨著網路時代的飛速擴充套件和連通,文學創新發展的歷史機遇期必然到來!
流行於宋代的一種歌曲形式。它在文體上的特點是長短句相間,這同唐代以五、七言為主的齊言詩歌不同。現在所見到的宋詞有各種各樣的“詞牌”,如〔水調歌頭〕、〔滿江紅〕、〔念奴嬌〕等,每一支詞牌,都有不同的格式。全曲的句數、各句的字數、每字的平仄,都各有定格。這種定格,是由曲調的結構所決定的。後人按照這些詞牌填詞時,必須遵守這種詞格,就是為了讓這些新填的文詞能按傳統的曲調歌唱。
詞調或詞牌種類繁多,有的詞調又因字數或句式等不同而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體”。清代萬樹《詞律》列出660調、1 180餘體。康熙時王奕清等所編《詞譜》,列出826調、2 306體。後來還陸續有人補輯,總共在1 000調以上,其中常用的大約只有100多個。 詞調名稱的由來,絕大部分已無可考,只有極少數有記載流傳。如〔菩薩蠻〕,據《南部新書》和《杜陽雜編》說,唐宣宗大中初年,女蠻國入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掛著珠寶,號“菩薩蠻隊”,有人據此就創作了這個曲調。又如〔念奴嬌〕,據王灼《碧雞漫志》所說是唐代天寶年間所制曲,當時有一個歌女名念奴。另外有的詞調的名稱,是用某一首有名詩詞中的語句,如〔瀟湘逢故人〕,出於南朝梁柳惲詩句;〔如夢令〕原名〔憶仙姿〕,出自後唐李存勗《憶仙姿》中“如夢、如夢”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