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虎皮青貓

    相聲原作“象聲”,於清咸豐、同治年間形成。早期的相聲有大量摹擬口技元素。這應該就是“象聲”的本意。

    如果再往上追溯,會發現宋代劇藝興盛的時候,還出現過“學像生”“喬像生”,相當於今天的達人模仿秀。

    學、喬都是模仿的意思,而像生指“像真的一樣”。

    雖說是模仿秀,外形不是重點,藝人們的功夫都用在聲音上。到了元代,像生加入大量說唱,而明清又開始復古,著重擬聲。

    今天的相聲吸取百家所長,講究說學逗唱。早期相聲最看重的“口技”,成了“學"的一小部分。

    可以說現代相聲只是繼承了一個名字,藝術形式已經脫胎換骨了。

  • 2 # 馬上封侯168

    相聲,又名像聲、象聲。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單口相聲”,當時人們稱之為“滑稽戲”。後來,經過不斷融合發展,相聲才最終演變成了今天的樣子--講究說學逗唱的滑稽性舞臺表演形式。

    相聲一詞,古作象生,原指模擬別人的言行,後發展為象聲。象聲又稱隔壁象聲。相聲起源於華北地區的民間說唱曲藝,在明朝轉變為相聲。一種型別的單口相聲,後來逐步發展為多種型別: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綜合為一體。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相聲在兩岸三地有不同的發展模式。

    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普及於全國及海內外,始於明清,盛於當代。主要採用口頭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是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群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形式。相聲鼻祖為張三祿,著名流派有“馬(三立)派”、“侯(寶林)派”、“常(寶堃)派”、“蘇(文茂)派”、“馬(季)派”等。著名相聲表演大師有馬三立、侯寶林、常寶堃、蘇文茂、劉寶瑞等多人。二十世紀晚期,以侯寶林、馬三立為首的一代相聲大師相繼隕落,相聲事業陷入低谷。

    二十世紀末期,受北方相聲的影響與啟發,在南方地區新興起一支以奇志、大兵為代表的較大的方言相聲流派。

    關於相聲的起源,有人認為源自於口技藝術。康熙年間的李聲振在《口技》中記載道:“口技俗名‘象聲’。以青綾圍,隱身其中,以口做多人嘈雜,或象百物聲,無不逼真,亦一絕也。”《燕京歲時記》補充道:“像聲,即口技,能學百鳥音,並能作南腔北調,嬉笑怒罵,以一人而兼之,聽之歷歷也。”從這兩部書中所載我們可以看出:清人將口技藝術稱為“象聲”。

    此時的“象聲”是一種娛樂性的聲音模仿,並沒有語言、肢體表演形式。還有觀點認為,相聲是由唐朝的“雙人相聲”即“參軍戲”發展而來。據《樂府雜錄》記載:“開元中,有李仙鶴善此戲,明皇特授韶州同正參軍,以食其祿。是以陸鴻漸撰詞‘韶州參軍’,蓋由此也。”這種參軍戲是種對口相聲。表演者穿軍綠色衣服,與現在對口相聲相似,一個為逗哏,名為“參軍”,扮演靈活機敏的角色;另一個為捧哏,名為“蒼鶻”,飾演愚笨遲鈍的角色。倆人以生活為基點,語言詼諧幽默,行為滑稽搞笑, 有時也兼具諷刺戲謔。必要時,伴有歌舞吟唱。

    2005年起,憑藉在網路影片網站等新興媒體的傳播,相聲演員郭德綱及其德雲社異軍突起,使公眾重新關注相聲這一藝術門類,實現了相聲的二次復興。

    2008年相聲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美洲西部氣候型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