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旅拍管家傑子
-
2 # 饗食記
有幸回答此問題!
我們常說有媽媽的地方,就是家。無論走到哪裡,無論身在何方,無論我們是無知孩童,還是四十不惑六十花甲,亦或七十古來。媽媽在,家就在,媽媽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受,想吃某種食物的時候,腦海裡最先閃現出的就是媽媽,那是因為從我們吃第一口飯菜,就是出自媽媽的手,從此後,媽媽的各種美味充斥著我們的味蕾舌尖,慢慢的,就是一生一世。
我們每個人,幾乎都在說“我想吃我媽做的這”“我想吃我媽做的那”。或許,我們惦念的不僅是媽媽的飯菜香,更是一種想家,想媽媽的情懷。回到家,你會覺得空氣中散發的味道都是那麼熟悉,那麼香甜,那麼讓人無法自拔的迷戀。回到家,媽媽總會提前備好我們愛吃的一切,再滿心歡喜的看著我們把盤子吃盡……
其實,媽媽的飯菜香,是植根於每個人內心深處、最易被喚醒的一種味覺記憶。她無比神奇,會伴隨我們每個人一生,即使在彌留之際,我們還會惦念某種味道——媽媽的味道……
我想表達的就是:其實,只要是媽媽的飯菜,我們都終生貪戀。
願天下父母都健康、平安!
-
3 # 夏日清涼tea
我家過節無論大小節日我媽都喜歡包餃子,過節日包,過生日包,我們住校週末回家包,好像在我印象中,我媽總是包不完的餃子。不過我家人都喜歡吃就對了。一家人圍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包,完了我爸下班回家開始煮。然後圍在一起吃。
要說中秋喜歡我媽做的什麼菜最好吃最想吃,我說不上來,我媽不會做各種花哨的菜,最擅長的估計也就是家常菜譜了,土豆絲,炒茄子,豆角,白菜。農村的,一般冬天最長吃的就是白菜,其他時間地裡有什麼菜就吃什麼菜。一般家庭硬菜都是我爸做,我媽打下手,要說最想吃的他們做的菜,估計就是燉菜了,我媽做的大鍋菜好吃,家常味道,我在外面從沒吃到過。
-
4 # 刺身阿飛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固定的,想吃和喜歡吃什麼食物還不是一回事,我們人在餓的時候,想吃的東西很多啊,比如鄰居家炒菜的香味飄過來,我們當時可能就很想吃這個菜,因為餓啊,哈哈,我就有一次,到吃晚飯的時間了,還沒想好吃什麼,這時候聞到了鄰居家的土豆燒肉味,哇塞,當時就一門心思地想吃土豆燒肉啊,然後我就去買了土豆和肉,燒好了,美美地吃了一頓。要說土豆和肉,還真不是我最喜歡的食物,但是,餓了,吃什麼都香啊。
不到飯點不餓的時候,如果最想吃,那就是海鮮,清蒸的,原汁原味,加點大蒜,美味啊
可惜,離海邊太遠,平時很難吃到又便宜又新鮮的正宗海鮮,盼望著假期去海邊敞開吃幾次,呵呵
-
5 # 千兵衛w
小時候,家裡比較窮,買不起月餅,家裡到了中秋節就會蒸糖餅。糖餅就是用白麵發好,擀皮包紅糖,做成圓餅形狀,最後拓模,蒸熟就行!跟糖包口味差不多,但是這就是我們童年的月餅,甜甜的,很平凡,很懷念。
-
6 # 德潤生
記得小時侯媽媽最愛做菜是紅燒茄子,紅燒茄子還是自己家裡做最正宗,用的油是自己家裡榨的花生油,茄子是自家種的,可能現在吃不上了,地多少年不種啦,買的食用油有防腐劑,買點茄子打有農藥,想想年少時的時光,真的很幸福,吃是最好的農產品過的是無憂無慮的生活,人人真心相待。
回覆列表
沒有期待哪個不期待哪個,只要是媽媽做的那個味兒,就滿足了。哪怕是醃的鹹菜
也許愛、和美好的回憶,這些情感因素佔的比例更大一些吧。
另一方面也確實有很多媽媽燒的家常菜非常贊,
但大多數做的就很普通了,也有燒得很差,甚至根本不做飯得媽媽,有木有?
味道方面,那算是一種味覺記憶嗎?因為小時候習慣了 這種口味,(其實是沒有其他選擇)大了以後,越少吃到這種菜,越思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