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科醫生雨滴

    新生兒出生後,會有一些特殊的生理現象,看似異常實則正常,那麼這些生理現象都有哪些呢?

    1、 女嬰陰道出血

    有一些女寶寶會在出生後有少量陰道出血的症狀,大概持續1-2天自行停止,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大家不必過於擔心。主要由於寶寶還未出生時,母親體內的雌激素會進入胎兒體內。寶寶出生後雌激素中斷,造成類似月經似的出血,不用特殊處理。

    2、 體溫不恆定

    由於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全,所以體溫更容易隨著外界環境的溫度而變化,我們不必過於擔心,天冷時要注意給寶寶保暖,天熱時注意散熱。

    3、 呼吸不穩定,喉嚨有聲響

    剛出生的寶寶呼吸不穩定也不規則,由於寶寶喉頭較軟,呼吸的時候會使喉頭變形,加上呼吸的氣流透過,就會發出種種聲音。

    4、 下巴常抖動

    這是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抑制功能較差,所以寶爸寶媽們會經常看到寶寶下巴抖動。這不是疾病,大家不必擔心。

    5、 四肢蜷曲

    寶寶出生後,體態常表現為:下肢彎曲,雙足內翻,兩臂輕度外轉,四肢呈現屈曲狀態.這與寶寶出生前在子宮內的姿勢有關,剛出生的孩子,還會保持原有的胎兒體型,大多在滿月後消失,雙足內翻會在3個月左右恢復正常。家有寶寶的,99%的爸爸媽媽都選擇了關注留言轉發。為了緩解育兒焦慮感,快快加入雨滴父母互幫互助群,在裡面可以交流育兒經驗,想入群的可以諮詢雨滴醫生小助理lypzhj

  • 2 # 林小小dbzq

    1、新生兒臍帶:新生兒出生後醫生會切斷臍帶,打結,洗澡的時候一定要用護臍貼貼好(打卡介苗的疤也要貼起來),出生後醫生會給你臍帶消毒的東西,每天都要消毒,一週左右臍帶脫落,臍帶脫落的時候可能會看到肚臍眼裡面有水樣或者黃色的液體,不要擔心,做好消毒工作就可以,如果臍帶脫落一週以後還出現臍帶出水流膿紅腫的現象,最好去醫院看看

    2、吐奶:新生兒吐奶很常見,有的吐一口,有的會把吃的全都吐出來,都是正常現象,吃完奶一定要拍嗝,有的寶寶持續拍20分鐘左右才會出嗝,睡覺要側臥(注意不要只朝向一個方向,新生兒頭骨軟,偏頭對頭型有影響),晚上起夜經常看看,有的寶寶睡著之後也會吐奶

    3、屁股護理:新生兒大便小便多,月子裡儘量不用尿不溼,寶寶小便之後用尿布擦屁屁,儘量不要用衛生紙和溼巾,衛生紙比較粗糙,有的寶寶用溼巾會過敏,大便以後沖洗屁屁,少用溼巾擦(溼巾用的時候用溫水沖洗一下,太涼寶寶不舒服),每天都要洗屁股,尤其是女孩,尿道短,容易形成尿路感染

    4、溼疹:基本上寶寶都會有溼疹,主要是護理,藥物是次要,經常給寶寶擦洗身體(可以用蒲公英或者金銀花給寶寶泡澡),尤其有溼疹的地方,保持面板乾燥,寶寶出汗溼疹會厲害,絕對不能用黃面板軟膏,對面板刺激很大

    5、新生兒肺炎:新生兒肺炎一般是因為嗆奶引起的吸入性肺炎,餵奶時儘量把嬰兒的頭抬高,奶水特別漲特別急的話,可以用吸奶器吸出來,或者先把一部分奶水吸一下再喂,喂完奶斜抱寶寶半個小時

    6、新生兒出生半個月,醫生一般會開維生素AD滴劑,要每天堅持吃(有人說保健品魚肝油比藥物製劑好,這個還是問問醫生)

    7、出生後24小時要打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 3 # AAA福祿壽喜財AAA

    解答:寶寶出生後,做媽媽的欣喜地日夜看著寶寶,往往會發現一些難以理解的現象,但這些現象有很多卻是正常的,常不需要特別的處理。

    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約90%的寶寶會出現面板及鞏膜微黃。正常情況下,7~10天后會自行消退,早產的寶寶可延遲至第3~4周才消退。在此期間,寶寶一般情況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狀,這稱為生理性黃疸。這是因為寶寶在母親子宮內需要大量紅細胞輸送氧氣,而出生後由肺泡給機體提供氧氣,所以多餘的紅細胞被破壞,產生了過量的膽紅素,而此時的肝臟功能尚未健全,無法排洩膽紅素,於是膽紅素堆積在血液中,引起面板及鞏膜黃染。少數寶寶生理性黃疸指數過高,也需要進行照藍光等處理。

    生理性體重下降:寶寶在出生後3~5天內體重會一過性下降,一般會比出生體重減少4%~7%,不超過10%,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出生後要排出胎糞和小便,而剛開始經肺呼吸和面板蒸發會丟失一些水分,加上剛出生的寶寶食量較小,母親的乳汁分泌不足,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會導致孩子體重暫時下降。當然如果體重丟失過多、持續時間過長需加強餵養並引起重視。

    乳房腫大:這種現象發生在女嬰較多。出生2~3天的寶寶乳房的乳頭可摸到較硬的腫塊,甚至可以流出乳汁樣液體,這令一些家長緊張不安。其實這是因為寶寶在母體內接受了媽媽的雌激素、催乳素,這是暫時現象,一般2~3週會自然消失,切不可用力擠捏,以免造成區域性感染,導致嚴重後果。

    假月經:少數女嬰在出生後5~7天會出現外陰膨脹,尿布上有少許血液。看到這種現象請不要慌張,這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稱為“假月經”,與寶寶體內雌激素水平的高低有關,持續1~3天后會自然消失,無需特殊處理。

    胎記:在新生兒的骶尾部、臀部、背部常可看到灰藍色或青色的斑塊,稱為胎記,醫學上又稱為色素痣,俗稱蒙古斑。其形狀不一,呈圓形或不規則形,壓之不褪色。不需要治療,可自行消退,消退的時間不定。

    新生兒紅斑:出生1~2天內,寶寶的面板受到刺激或受壓後發生充血,形成許多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紅斑,一般持續1~2天后逐漸消退,偶有糠皮樣脫屑,也無需特殊處理。

    粟粒疹:常見於寶寶的鼻尖,主要是因為皮脂腺分泌不通暢,形成黃白色針尖大到粟粒大小的小點,可以高於皮面,但周圍沒有紅暈,一般無需治療,會自然消失。

    眼分泌物多:寶寶出生後鼻淚管下端出口被一層薄膜封閉或由於上皮細屑阻塞鼻淚管,造成鼻淚管不通,進而使得寶寶的眼淚分泌較多。一般3~4周鼻淚管會自行破裂,使鼻淚管通暢。如果寶寶的眼睛分泌出膿性分泌物,那就是不正常的,需要及早到醫院治療。

  • 4 # 南雁北飛soar

    新生兒的一些生理現象沒咋注意,我想強調的是:孩子千萬不要傷熱,老人常說的七分飽三分寒是有道理的。新生兒一旦傷熱,後患無窮,各種炎症,不停地發燒,我是深受其害,故此提醒一下,不知是否對您有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豬供不應求, 曾提出“環保禁養”的專家,是不是應該讓他們自己抽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