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彬彬說三農

    農村的大集是停留在每個農村人童年記憶中的最繁華熱鬧的地方。不過隨著現在交通的發達,社會流動性加大了,農村人少了,農村集市也越來越小,越來越慘淡了!關於集市的未來大部分人都認為會消失,被實體店和電商加快遞取代了,但我不這樣認為,今天就聽我來發表點不同意見吧。

    集市未來的發展肯定是要隨著農村的變化而變化。農村的發展趨勢是合村並鎮形成新的有一定規模的鄉村或者小城鎮。據某些專家說可能要有一半的農村會消失。這樣農村分散的市場就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整合,比原先更集中了,實體店鋪也就更多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在家門口就能滿足,用不著去趕集了。零星散碎的市場需求還是有(因為實體店銷量極小的東西一般不備貨),但是總量比原先小多了。所以原來逢五排十,五天一次的趕大集間隔的時間會更長了。另外隨著農村快遞業的興起,網上購物成為農民新的購物渠道。由於電商平臺上的商品極其廣泛種類無所不包,價格上又有一定競爭力,所以它也會擠佔一部分農村集市的市場。尤其是年輕人更加鍾情於網上購物。

    但是也不能小看了農村集市的生命力。他最大的特點就是人氣旺盛,賣東西的小販多,趕集的人數多(趕大集是農村人的傳統習慣,很難改變)。對市場的集中能力超高。農村大集有實體店和電商平臺都做不到的兩項優勢。

    首先,較高市場集中度和較大的規模。實體店雖然多,但是他們各自為戰,不能融合互補,不利於商品的市場需求變化的資料統計。且獨立經營受限於資金規模,商品的品類難以齊全。而這些都是集市的優點和長處,只要粗略的將趕大集的人群數量,年齡結構,身份群體和各種商品的銷量做一下統計,一份市場需求資料表便一目瞭然了。以集市的規模和商品品類齊全度任何實都望塵莫及。

    其次,較好的購物體驗。雖然電商平臺也能夠根據網上訂單量對每個鄉村的市場需求資料做統計,但是他很難做到精準。畢竟農村市場單位太小了,網上購物的人群又很小,而且網上商品的選擇和快遞的程式都很麻煩,往往造成很多很差的購物體驗。而農村合併以後趕大集都用不著出村了,在家門口購物的體驗就要好多了。

    如果以後農村網路的使用率提高,電商加實體店的新零售模式也可能對農村集市構成一定的挑戰,但是那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具體能發展成什麼樣子還無法預料。

    總之,農村的趕大集是幾千年來形成的,是最接地氣,最適合農村實際情況的市場交易形式。無論農村怎樣變化,短期內想要消滅它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夠向組織化方向發展,走統一協調排程管理的道路,可能還會迅速的成長為農村的“淘寶市場”,農村的“阿里巴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喜歡日本動漫,她的生日我送什麼禮物比較好?(學生黨一枚。太貴也消費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