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購物時市場遇到9.99元每件或者每斤的情況,只差一分錢就10元,類似價格情況幾乎處處可見。那麼,這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或者貓膩?
4
回覆列表
  • 1 # 坤鵬論

    9.99元和10元,看似只差一分錢,其中蘊藏著商家的營銷策略,背後反映的又是消費心理學的知識,總的來說,這種定價,能充分地抓住使用者的心理,同時還能為商家帶來直接的利益。下面具體分析。

    在很多行業,都有這樣的情況。定價就是不定整十、整百,比如一雙襪子5.9元,一件T恤99元,一本書的定價29.8元,也有的甚至29.9元,電子書的價格9.9元……甚至汽車的價格都是11.98萬,偏偏不定在12萬。類似的情況特別多。看到這樣的定價,普通使用者會想到什麼:9.99元,還不錯,不到10塊錢,這是第一感覺;這本書還不到30元,不貴!

    雖然使用者都不傻,都知道其實只便宜了一分或者兩毛錢,但是這個第一感覺是傳入了你的大腦的,是覺得很划算、不貴,所以,就會增加購買的慾望。在超市中,為什麼不買特別貴的東西,也是這個道理,推著一個小推車,看這個不貴,才20多,那個不貴,才40多,其實兩者加起來已經接近80元了。在購買過程中,就會有意無意地往購物車中裝東西,只有到結賬的時候,才發現,怎麼這點東西都好幾百塊了?

    除了抓住使用者的消費心理外,這種不取整的定價還是促銷的得力助手。經常在商場、超市中,看到滿200元,送多少,滿100元送多少,但是當你的商品相加時,很難正好湊到100或者200,偏偏可能就是198.9元這樣的數字,使用者為了參加活動,肯定會再購買東西來滿足條件,這就無形中刺激了使用者的消費。而使用者原本根本沒有買這個商品的想法。甚至有的為了湊整,買一些無關緊要的小東西,回頭從來都沒用過。不管怎樣,商家的目的達到了,不是嗎?

    甚至你網上購物,你也會發現這些小把戲,比如店內滿500元送什麼禮包,而你看上一雙皮鞋偏偏只有498元,怎麼辦?不要這個禮包,感覺太虧了,只差兩塊錢啊!於是你可能為此又買了100塊錢的東西,才超過了500。確實得到了禮包了,但是也消費了更多的東西,商家也因此賺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歲小女孩應該看的動畫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