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起風了47909431
-
2 # 財經宋建文
這個想法是很大膽的,但也是不切實際的。
我們對比兩家公司的情況看一看:
先看華為,華為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7212億元,同比增長19.5%,實現淨利潤593億元,同經增長25.1%。
再看看臺積電的情況,以2018年的年報為例,實現營業收入1.03萬億臺幣(約2353億元人民幣),實現歸母淨利潤3728億臺幣(約851.14億元人民幣)。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臺積電的營沒有華為高,淨利潤是華為的1.43倍。
很多人覺得臺積電不就是一個半導體加工生產公司嗎?華為的晶片既然找臺積電代工,不如買下臺積電?這個想法不切實際,臺積電雖然是做半導體代工,但是他為全世界最頂尖的公司代工,包括蘋果、三星,華為也只是其中的一個客戶而已。
2019年第三季晶圓代工營收排名,臺積電以50.5%市佔率居冠、遙遙領先其他對手,,三星的份額只有18.5%,雖與臺積電競爭7納米制程技術,但臺積電積技術實力、客戶等基礎,狠甩三星追趕。據媒體報道,臺積電將於明年正式量產更為激進的5nm工藝,到時臺積電的在晶圓代工市場更加會一騎絕塵。
臺積電淨利潤明顯要比華為高,華為又怎麼去收購臺積電呢?又不是一個小公司,想買就買。臺積電是一家上市公司,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我們看看現在市值是多少?
臺積電最新市值為2274.09億美元,按照7.1的匯來計算的話,合16146億人民幣,市值比中國石油還要高出40%,根據機構披露,華為目前現金儲備為300億美元左右,只有臺積電市值的13.19%,本身從財力上來講,華為就不太可能收購臺積電。
最後再從反壟斷審查、跨境收購方面的政策考慮,華為要想收購臺積電確實可能性為零。
-
3 # 肖誠誠
首先,我們要明白,臺積電是臺灣市值第一的企業,截止到2019年6月10日,臺積電市值2075億美元。參照三星市值給華為估值,如果華為上市,市值在1500億美元左右,試想,一個體量小的公司去收購一個體量比自己大的公司,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呢。
其次,臺積電是臺灣最優秀的公司,就算是一個市值比臺積電大得多的公司去收購它,臺灣政府也是不可能允許的。所以,從政策監管上講,華為收購臺積電也是沒有可能性的。
不過,臺積電作為上市公司,華為是可以通過在市場購買臺積電股票,成為其股東,甚至成為臺積電的主要股東,並最終在其董事會擁有董事席位,繼而能夠和臺積電建立起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臺積電目前是全球最頂級的晶片代工企業,或者簡單說,它就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晶片代工企業。目前全球範圍內只有臺積電有能力大規模量產7奈米晶片,排在其後的三星,格羅方德,英特爾都和臺積電有一定差距。其實,華為是否收購臺積電並不重要,臺積電作為全球最有名的晶片代工企業,以及蘋果A12晶片的唯一代工企業,也是值得我們中華兒女為之驕傲的!
-
4 # 無法超越的足跡
提這個問題的人應該不懂收購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才可以吧,肯定不知道什麼樣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大型巨頭企業收購,而且先不說能不能收購的問題,而是如果真的能收購下來,華為真的收購了臺積電,那對華為只有壞處沒有好處,裡面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問題,臺積電保持現在這樣是最符合利益的,不能收購也不允許,這是一種平衡和戰略。
華為和臺積電是合作關係,臺積電和荷蘭光刻機有利益關係,這些都是在美國的約束下,現在這樣如果華為有能力收購臺積電,那華為的日子也不會好過,甚至會更難過,臺積電將不會擁有優先獲取先進光刻機的權利,甚至連內在股份都要被去除,而且許多生產電子原件的材料都要被限制,將舉步維艱甚至跌落神壇,從電子業務巨頭企業敗退。
畢竟美國針對的是我們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如果臺積電被收購成為我們高科技企業之一,那美國自然也不會放過臺積電,這樣華為的生產業務將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這種情況收回臺積電就得不償失了,現在保持這樣的合作關係是最好的,臺積電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華為也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兩邊都舒服,一旦收購了兩邊都難受。
再者話說回來,華為根本沒辦法收購臺積電,這不只是商業的原因,還有政治的原因,臺灣方面肯定不允許,美國和其他方面也不會允許,這並不是說你有錢就可以收購的,而是關乎到幾大經濟體之間的利益,幾大經濟體都點頭同意了才能進行國際巨頭企業的收購,並不是你想一廂情願就可以,情願都不行,只要美國歐盟等不點頭就沒辦法進行這方面的收購。
普通的企業收購政治干預的動機不會特別大,但是對於一些規模巨大而且影響特殊的企業併購,那就沒有那麼簡單了,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協調,各個經濟體之間的利益商討,說白了就是利益衝突上面的博弈較量,普通企業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只有特殊性規模巨大的併購案例才能引起這方面的因素出現,華為跟臺積電之間如果出現這種併購現象,就絕對會發生許多障礙導致併購流產,更何況華為其實根本沒有能力併購臺積電,也沒必要怎麼做。
-
5 # 張貴傑
六月的第三個週末。關於華為還是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訊息。
第一個訊息就和臺積電相關,臺積電官宣:正式啟動2nm工藝的研發,工廠設定在位於臺灣新竹的南方科技園,預計2024年投入生產。
我們知道現在華為所用的手機晶片,麒麟980,目前所採用的工藝是7nm的晶片工藝。基本上也是現在主流的手機晶片所採用的工藝。5nm,3nm,這些新品工藝還沒有正式的運用到生產當中。但是很多的技術已經逐步的成熟了。而現在臺積電,正式啟動2nm工藝的研發。無疑把這個方寸之間的大戰推向了新的高潮。
第二個訊息,是關於華為手機的代工生產線。目前有三家代工工廠生產華為手機,分別是:偉創力,富士康和華為機器。而現在,據訊息傳言華為的很多手機配件已經從偉創力和富士康撤出了。整體轉移到了華為的全資子公司華為機器進行進一步的組裝。
這也說明了華為的建立手機全產業鏈的決心。對於手機的整個產業鏈開始進行全面的整合和佈局。
在2019年下半年很可能會推出的鴻蒙系統。可以說,華為在整個手機生產鏈的各個環節全面出擊。
如果現在再花力氣研發獨立的新的晶片生產工藝。可能,力有不及。同時還會分散自己的核心的競爭能力。當然,不排除未來在其他方面站穩腳跟之後。完全開展自己的晶片的生產工藝的研發。
但,現在不妨聚焦主業,抓住可控機會,站穩腳跟。
-
6 # 偏離多多自走棋
臺積電在華為的供應鏈裡,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環,沒有臺積電,就不會有麒麟,這個華為芯。
表面上,臺積電好像成了華為的生產線,它的下游企業。
實際上,臺積電是華為的上游企業,話語權上,臺積電更強勢。
曾經紫光想要大資本入股臺積電被郭臺銘嘲諷,郭臺銘的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現在的華為:這是張忠謀的恥辱。
錢,買不到臺積電這種高科技中的高科技公司。
-
7 # 上林院
但是華為收購臺積電的想法並不現實。
華為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7212億元,實現淨利潤593億元。而臺積電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約2353億元人民幣,實現淨利潤約851.14億元人民幣。
二、臺積電是一家獨立的晶片代工企業。
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商,臺積電的客戶已經囊括了包括蘋果,高通,華為等一大批全球科技領先企業。如果華為收購臺積電,那麼臺積電很可能會失去蘋果、高通等公司的訂單,這些公司也會反對華為對臺積電的收購。
當前全球晶片市場中,幾乎所有采用7nm工藝製程的晶片均來源於臺積電。最早臺積電創立時承接的是美國的晶片製造轉移,技術來自美國,到現在臺積電也仍有部分技術來自美國。雖然臺積電包含所有材料、EDA工具,從美國獲得的技術含量現在已經低於25%的比例,但如果華為收購臺積電,臺積電還是可能因為美國技術限制導致生產困難。
-
8 # Lscssh科技官
收購哪有這麼容易,收購企業可不是上超市買東西,拿貨付錢就好,收購企業這背後牽扯到諸多的利益再分配問題,除了最直接的錢之外,還閒扯到背後各家勢力的角足。
就拿華為自身來舉例,2003年前後任正非準備將華為賣給摩托羅拉,當時雙方進展的很順利,各種協議都已經達成,售價75億美元,任正非意向協議都已經簽署完。但是最終這筆交易黃了,因為當時摩托羅拉的CEO由於業績問題被下課了,新上任的掌控人以及董事會認為75億太貴了,停止了這筆收購的繼續。這件事很好的說明了,利益分配這個問題,新CEO以及董事會顯然只看重了短期的利益,沒有從長遠角度出發,叫停了收購。
事情放到臺積電上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況且目前臺積電的情況還遠比當年的華為更復雜。
1、股權結構:臺積電的大部分股權並非臺灣人自己掌控,他的股權非常分散,80%為外資,這樣的股權結構顯然不利於收購的進行,需要逐一去協調各家的利益。況且投資機構還多為歐美資本,這樣一來就更加加大了華為收購的難度。本身美國已經對華為進行了封殺,這些背後的美資怎麼可能如此順利的讓華為進行收購呢?
2、收購價不低:臺積電2018年的營收為2275億元,雖然比華為7000多億營收低不少,但要想收購2000多億營收的臺積電這錢絕對不少花啊!如果真進行收購,這將是一大筆的資金,目前華為為應對封堵已經進行了大規模的囤貨,其實已經佔用了很大部分的流動資金,再花如此大的價錢去收購臺積電,非常有可能導致去資金鍊出現問題。最終拖累整個後續的發展!
3、整合問題:這兩家企業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企業,合併必然會出現各種整合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就不是雙贏的局面,更可能是雙輸,導致雙方各自業績都出現問題。此外,臺積電雖然是外資股權佔多,但員工層面尤其是核心層很多是臺灣人,這也將對整合產生不可避免的諸多問題。
4、臺當局的限制:半導體行業目前在臺灣也就是臺積電拿得出手,臺積電對臺灣經濟影響很大,如果出售顯然會有很大的影響。在當前的局勢下,是不可能同意進行收購的。
所以,綜合各種情況來說,臺積電也不可能是讓華為來進行收購。當然,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臺積電在大陸是有設廠的,去年就已經開工量產,主要使用16nm工藝,也會承接12nm晶片的訂單,如果有必要的話未來也不排除提高這個南京廠的生產工藝,生產10nm乃至7nm的晶片。
回覆列表
即便華為想收購,但是這種操作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理由一:臺積電在美國上市,並且前7大股東屬於歐美,再說的透徹一點,老美是最大股東!佔了臺積電的8成!!!
理由二:臺積電市值逼近8兆臺幣,想取得一個董事會席位至少得砸200億美金,即便這200億美金砸下去,進了董事會,並不一定有話語權!按照這個市值,華為沒有收購的可能性!首先錢就不夠用!這麼大一個華為,每年花的錢太多了。華為不可能砸鍋賣鐵收購臺積電,因為收購臺積電會拖累華為,並引發危機,這是可以預見的!這不符合任正非的大戰略!所以,華為根本不會思考收購臺積電,這件事。
理由三:華為正在建立自己的晶片製作工廠,以華為這樣的硬實力企業,在5-10年內超越臺積電不是沒有可能。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這才符合任正非的性格。從不玩浮誇風!
理由四:前面所有可能都推倒,華為真的要收購,美國和臺灣這2關就過不了!就如境外財團或者企業要收購中資企業一樣,還要國家批准才可以進行收購。用腳趾頭想想,臺灣地方政府會答應嗎?老美會答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