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89048797546

      既然史義貴在“心裁”和“別識”,那麼其中就蘊涵著一個主觀判斷問題,處理不好,很容易走入左右史實、任情褒貶的歧途。為此,學誠在劉知幾“才、學、識”史學三長之外又提出了“史德說”。學誠指出:   蓋欲為良史者,當慎辨於天人之際,盡其天而不益以人也。盡其天而不益以人,雖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稱著書者之心術矣。   “慎辨於天人之際”取言於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但較之於馬遷的孤言片語,學誠之論具體、詳盡多了。這裡的“天”,既包括自然世界,同時也包括由“人”構成的“社會”。以此,學誠“天人之際”的“天”,即專指與“人”相對待的“社會”;而“天人之際”的“人”則指與“社會”相對待的“我”。放在《文史通義》的特殊語境下,這裡的“人”即專指史家。所謂“史德”,用學誠的話說就是“著述者之心術也”。這實質上也就是一個史學家應當培養什麼樣的“心術”,應當具備什麼樣的本體精神或自覺意識的問題。   學誠指出:   史所載者事也,事必藉文而傳……夫文非氣不立,而氣貴於平。人之氣,燕居莫不平也,因事生感,而氣失則宕,氣失則激,氣失則驕;人之情,虛置無不正也,因事生感,而情失則流,情失則溺,情失則偏,……故曰心術不可不慎也。   這就是說,史學家撰史評史,不能沒有感情,但又絕不能放縱感情,感情用事,這樣必然要使氣失宕、淑、驕, 情失流、溺、偏。把握好史實與感情的分寸,正是史家所追求的一種崇高境界。   學誠在論史德時曾提出過一個耐人尋味的論點,指出,在史學家中,如“魏收之矯誣,沈約之隱惡”,對於此類“穢史”和“謗書”及其作者,人們“讀其書先不信其人”,雖滿紙謊言,但因作者劣跡昭著,不難辨別,因此“其患未至於甚也”。真正令人耽心的是那些“有君子之心而所養末底於粹”,用今天的話來說,也就是修養不到家的史學家。大惡不足慮,中庸實堪憂,章氏的論點令人深思。從史學建設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實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跟老闆聊天時,用哪些溝通技巧才能達到加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