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水視角
-
2 # 車吏子
如果有人問你“人為什麼總活在別人的眼中?”這問題的時候,從語氣中你能感覺到的是一種氣憤和一種無奈的情緒!
人作為一個高階物種,群居是其一個重要的特徵。這個特點的形成是源於單個體面對生存,在大自然面前和其他生物的威脅時候,無法獨立抵抗和解決問題。
但是這個“集體”生活並不容易,每個人作為獨立的個體,他們各自的行為方式和性格就像樹上的樹葉,沒有完全相同的一樣,所以無論怎麼樣都會有人被喜歡,有人被討厭。
喜歡這個詞代表的一種積極的好的情緒,可能是你的思想觀點,也可能是你的行為方式被別人認同,如果你被喜歡的話,你在這個“集體”中的生活就會很順利,會得到喜歡你的人的幫助。
被討厭這個詞是一種消極牴觸的情緒,如果你被討厭的話,那麼就會被人排斥,以至於在很多事情上不會被幫助。
所以我們都希望被喜歡,因為我們都喜歡積極樂觀的情緒!
有句話“我又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我怎麼知道”,不同的習慣、性格就早成了不同的結果,有時候我們無法知道怎樣才能讓對方滿意,喜歡!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讓別人喜歡,這個時候就會不自覺的在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這其中也是內在慾望和目標驅動的因素。
所謂“人言可畏”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真的人言無畏,那我們也不會遇到那麼多的阻礙,這就是這個“集體”的真實體現。
那些“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往往都是碰的頭破血流,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在某個方面頂級優秀,所以想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的人要做好準備了。
生活中,人的一舉一動,很可能會受到別人的關注。因為人生活在一個很大的群體中,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可日子是給自己過的,生活怎麼樣,心裡高興不高興,只有自己知道。你天天大魚大肉,或者天天吃糠咽菜,都與別人無關。可人為什麼處處總在意別人的看法,為什麼總活在別人的眼中呢?仔細分析,我覺得有幾個方面原因:
一是攀比心理。同樣是一個人,同一個學校畢業,從小一起長大,我什麼地方比他(她)差?我為什麼過得不如他(她)?這是人的普遍心理。在這種心理作用下,有的積極透過自身努力來改變,有的嫉妒羨慕恨,心理歪曲,用不正當的手段參與競爭。不管結果如何,最後大部分人的生活體驗是:累!
二是虛榮心理。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人與人之間的生活差距逐漸被拉大,部分人的虛榮心理越來越強。看到身邊的人都買了新房,買了好車,一下覺得自己很失落,很沒面子。然後就借、貸、挖,想方設法趕超。再然後,省吃儉用像苦行僧一樣,一家人的壓力都很大。死要面子活受罪啊!
三是名利心理。世人不為名利的,有,但總是少數。加之,華人的傳統教育觀念,從小就教育孩子:學而優則仕。光宗耀祖。名和利,幾乎貫穿了絕大部分人的一生。有人為它誤入歧途,有人為它毀了家庭,有人為它自斷前程。
四是世俗觀念。人本屬動物,高階動物,生下來,活下去,做到自給自足,有什麼不行。簡簡單單生活,普普通通做人,平平淡淡一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但世俗觀念,讓人變得名利化、庸俗化。由此深藏在人的替意識裡的惡念、魔性被激發出來,成為社會的毒瘤。人失去了自我,自掘墳墓,自己親手釀造了一個個人間悲劇!
咳!飽了別人的眼,累了自己的身!這是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