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心坎頂起,
6
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中醫把汗出異常分為自汗、戰汗、盜汗、絕汗、閉汗等幾種型別。人在清醒時無緣無故出汗較多,稱為自汗;高燒全身戰慄後出汗,稱為戰汗;睡著以後出汗較多,稱為盜汗;絕汗是病情極危重時的一種大汗淋漓,又稱脫汗,是人之將死的表現,“絕汗乃出,出則死矣”;怎麼活動也不出汗,稱為閉汗。

    清醒時經常汗流浹背,一般歸於自汗的範圍。雖然感覺是無緣無故出汗,事實上,自汗的原因很多,氣虛、血虛、陽虛、痰溼,都可以是自汗的原因,但以氣血不足居多。

    輕度自汗或偶爾自汗倒不必憂心忡忡,只要注意鍛鍊和飲食調節,增強體質就可以了。中醫講“汗為心之液”“血汗同源”,如果長期自汗,流汗較多,則會傷陰,最終導致氣陰兩虛、陰陽兩虛,造成惡性迴圈,加重身體不適。

    陽虛自汗的人一般怕冷;痰溼自汗則身重睏倦,陰天更甚;傷風自汗可伴有感冒症狀;心虛自汗可有怔忡恍惚的表現;肝熱自汗會有多眠和口苦;腎虛自汗可伴有腰膝痠軟;肺虛自汗多伴有咳喘;脾虛自汗可同時有疲倦少食等表現。

    背部自汗,一般考慮幾種情況:

    1、其實背部汗腺不太多,若常出汗,可能與內分泌失調有關,也和體內溼熱有一定關係,由於溼性黏滯,導致體內氣機不暢,往往表現為上半身或以頸部為主的多汗。而所說內分泌失調,主要見於腎虛,尤其是腎氣虛精虧。

    多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以滋陰潛陽為法,少吃辛辣、煎、炸、爆、烤食品,荔枝、芒果等水果也儘量不吃,多吃蔬菜、高蛋白類食物。可以喝一些藥茶,藥料以滋腎斂澀填精為主,如五味子、山茱萸、黃精、肉蓯蓉、菟絲子、沙苑子、刺五加、靈芝、熟地、覆盆子等。

    2、如果表現出既怕熱又怕冷,就屬陰陽兩虛,要平衡陰陽,就要養陰和溫陽同時進行。每天按摩位於腰兩側的腎俞穴有助於滋腎養陰,而溫陽講究溫補,常吃點紅棗、桂圓、黑木耳等食物。

    3、某些寄生蟲,如管圓線蟲,也可造成患者背部出汗,但一般是左右分別明顯。

    此外就是疾病所致:

    1、糖尿病:出汗多是糖尿病的病症之一。這是由於糖代謝障礙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使汗腺分泌增加所致。血糖高導致代謝率增高也是多汗的原因之一。

    2、甲亢:怕熱多汗是這一疾病的特徵之一,而且還表現為精神緊張、性格改變、煩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難以入睡等症狀。

    3、更年期綜合徵:進入更年期的婦女,卵巢功能逐漸減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潮熱多汗。

    4、佝僂病:血鈣低可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從而促使汗腺分泌增多。患兒同時有煩躁不安、易驚、頭髮稀少等表現。

    5、低血糖: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很多,可以以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症狀為主要表現,發作時因血糖突然下降刺激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出大量腎上腺素,可導致大量出冷汗。

    6、嗜鉻細胞瘤:其常見的症狀就是淋漓多汗,出汗具有陣發性,有時也可以持續性出汗,但陣發性發作時面部潮紅或變白可同時發生。還會出現心慌、手抖、四肢發涼等。但此病發作時常伴有明顯的血壓升高,以及因此而引起的頭痛症狀。

    這些疾病未必一定會以背部多汗為主要表現,但根絕個體差異的不同,有些患者可以存在特殊的只有背部多汗的症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鑑別售樓處的鬼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