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煮茶道史

    左良玉,明朝末年的一代名將,驍勇善戰,雖目不知書,卻能謀善斷,曾經一度還以大明拯救者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但有人稱其為忠臣,實乃無稽之談,實際上他才是大明王朝的送葬者。

    歷史,又豈能任由他人去隨意篡改?

    左良玉以軍功起家,先征戰於遼東,祟禎五年起,進入關內,開始鎮壓各地揭竿而起的農民義軍。

    在長年與農民義軍的征戰中,面對李自成與張獻忠這兩大勁敵,左良玉的表現截然不同。

    只要是遇上張獻忠,左良玉的部隊就總是能爆發出非常強悍的戰鬥力,怎麼打怎麼有,常常打得張獻忠只恨爹孃給他少生了兩條腿。甚至在南陽一役,張獻忠差點就被左良玉陣前斬獲。

    可是當左良玉的軍隊一旦遇上李自成,基本上負多勝少,完全沒有一戰之力。

    祟禎十五年,左良玉才在朱仙鎮一戰中敗於李自成之手,不過轉過頭來,他便揮師南下,擊敗張獻忠,從此坐鎮武漢三鎮,擁兵達數十萬之眾。

    面對這種奇葩的現象,清朝的史學家徐鼒有過非常透徹的分析,在他看來,三者戰鬥力的高下,和他的軍紀是否嚴明,將士是否自律有著莫大關係。李自成的部隊號稱仁義之師,軍紀嚴明,將士自律,自然能表現出強悍的戰鬥力。左良玉次之,是以他才能屢敗於李自成之手卻轉頭完虐張獻忠。

    想想確有道理。抗戰勝利之後,人數上處於明顯劣勢的共產黨的軍隊,不正是靠著"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嬴得了民心,打垮了國民黨反動派八百萬軍隊嗎?

    等到祟禎吊死在煤山,福王朱由崧南京登基稱帝,國號弘光。此時的左良玉,其兵力甚至達到了八十萬,在弘光朝各路人馬中實力最強。

    坐鎮武漢的左良玉,無疑成了南明王朝最有力的一道屏障,向西可抵禦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義軍的威脅,同時又能隨時為南京提供支援。如果左良玉真的忠於大明王朝,那麼此時的他,稱其為"國之柱石"毫不為過。

    可問題在於,左良玉是忠臣嗎?

    從祟禎十一年起,左良玉就己經有了擁兵自重的苗頭,朝廷的命令下達到他那裡,往往成了一紙空文。

    在中國的歷史上,通常有一個規律,那就是每到王朝瀕危的亂世,手握重兵的大將或是地方要員很容易軍閥化,隨著他們的不斷壯大,中央集權也隨之弱化,抗命之事便屢見不鮮了。

    左良玉駐守安徽之時,就曾多次拒絕了應天巡撫調動他出兵的要求,甚至連當時總理軍事的兵部尚書熊文燦下達給他的命令,他也置之不理,不為所動。

    這固然和他驕橫跋扈的性格有關,也足見他對大明早有不臣之心。有詩云:"願為忠臣死報國″,國家正處於危難之際,要你為它做點什麼你尚且推三阻四,這忠臣二字從何說起。

    然而打臉的事情總是來得很快。僅僅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面對李自成的農民義軍和多鐸率領的入關南下的清軍,左良玉考慮得不是如何拒敵防禦的問題,而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率部沿長江而下,直逼南京。

    不管左良玉是出於軍事上的考量,還是想達成政治上的某種目的,他這麼做,就無異於向天下人宣告:左良玉,造反了!

    左良王率軍東進,帶給南明王朝的後果幾乎是災難性的。南明王朝不得不抽調鎮守江北的主力進入安徽一線與左決戰,致使江北防線空虛,被多鐸所率清軍輕鬆突破,兵臨南京城下。

    南明王朝因此滅亡。

  • 2 # 如今方知我

    破題:

    忠臣,必然是“一心為國為民,雖千萬人而吾往矣”的能人,左良玉的棺材板上,刻了這兩句話了嗎?

    忠臣,必然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能人,左良玉的墓誌銘上,也刻了嗎?

    很顯然,都沒有!不是我言辭激烈,而是“忠”必須要“剛剛正正”的!

    有的人會有異議,你的這個標準太高了,不能這樣要求左良玉啊!首先,這不是我的標準,而是“忠臣”這個詞在明朝已經被其他的人定義了。其次,在這些人裡面,沒有左良玉。

    說他是明末名將,說他對明朝有功,是明朝的功臣,我覺得都沒問題。但不能因為他有功,經歷也足夠的傳奇或者悲情,就為他降低了“忠臣”的標準。

    左良玉是誰?他都幹了些什麼?

    左良玉,字崑山,臨清人。明末清初著名將領。

    歷史上,對於統軍將領生前身後名的評定,最基本的,便是戰功了。

    下面是我從《明史》中摘錄的左良玉曆年的戰陣情況,綜合看,大多數的戰功都是概而論之。其中,最大的功勞,便是降了張獻忠的數萬人馬。並且,與其交手最多的匪首張獻忠,自始至終,都未曾被殺、被俘。對闖王李自成的軍隊,則是敗多勝少,致其後期有強烈的恐“李”症。

    整體來看,作為一名將領,左良玉也許還算合格,但作為名將,他缺乏越挫越勇的特質,寶劍鋒從磨礪出啊!

    生平事件:(詳參《明史》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1、崇禎元年大淩河圍急,詔昌平軍赴援,總兵尤世威護陵不得行,薦良玉可代率兵往。已,恂薦為副將,戰松山、杏山下,錄功第一。

    2、時陝西賊入河南,圖懷慶。廷議令良玉將昌平兵往剿,大指專辦河南。會賊寇修武、清化者竄入平陽,因檄良玉入山西御之,頗有斬獲。3、六年正月,賊犯隰州,陷陽城。良玉敗之於涉縣之西陂。二月,良玉兵與賊戰武安,大敗。三月,賊再入河內,良玉自輝縣逐之。賊奔修武,殺遊擊越效忠,追參將陶希謙,希謙墜馬死。良玉擊之萬善驛,至柳樹口大敗之,擒賊首數人,賊遂西奔。

    4、良玉、玘辦河南,屢破之於官村,於沁河,於清化,於萬善。良玉又扼之武安八德,斬獲尤多。

    5、良玉敗賊濟源、河內,又敗之永寧青山嶺銀洞溝,又自葉縣追至小武當山,皆斬賊魁甚眾。

    6、七年十二月遇賊於磁山,大戰數十,追奔百餘里。

    7、八年十月,良玉抵靈寶,合遼東總兵祖寬兵剪賊於澗口、焦村。

    8、八年十一月,李自成出朱陽關,張獻忠久據靈寶,闖王高迎祥亦與合。良玉、寬御之靈寶,不能支,陝州陷。賊東下攻洛陽,良玉、寬從巡撫陳必謙救洛陽,賊乃去。

    9、九年二月,賊敗於登封郜城鎮,走石陽關,與伊、嵩之賊合。故總兵九州由嵩縣深入,與良玉夾剿。良玉中道遁歸,九州乘勝窮追四十里,無援敗歿,良玉反以捷聞。

    10、陳永福方敗賊於唐河,賊至田家營,良玉渡河擊之,斬獲頗眾。

    11、良玉道剿殺南陽土寇楊四、侯馭民、郭三海,急抵六安,與賊遇。部將岱、道興乘勝連戰,大破賊。賊走霍、潛山。

    12、十一年正月,良玉與總兵陳洪範大破賊於鄖西。張獻忠假官旗號襲南陽,屯於南關。良玉適至,疑而急召之,獻忠逸去。追及,發兩矢,中其肩,復揮刀擊之,面流血。其部下救以免,遂逃之谷城。九月,文燦剿鄖、襄諸賊,良玉與洪範及副將龍在田擊破之雙溝營,斬首二千餘級。

    13、十三年閏正月,良玉合諸軍擊賊於枸坪關,獻忠敗走,良玉乃請從漢陽、西鄉入蜀追之。

    14、鏖戰久之,賊大潰,墜崖澗者無算。追奔四十里,良玉兵斬掃地王曹威、白馬鄧天王等渠魁十六人。獻忠妻妾亦被擒,遁入興山、歸州之山中,尋自鹽井竄興、歸界上。是役也,良玉功第一。七月,良玉乘勝擊過天星,降之。

    15、十四年正月,諸軍追賊開縣之黃陵城。參將劉士傑深入,所當披靡。獻忠登高望,見無秦人旗幟,而良玉兵前部無鬥志,獨士傑孤軍。乃密選壯士潛行箐谷中,乘高大呼馳下,良玉兵先潰,總兵猛如虎潰圍出。

    16、五月,獻忠陷南陽,即攻沁陽破之。良玉至南陽,賊遁去。良玉不戢士,沁人脫於賊者,遇官軍無噍類。既而獻忠陷鄖西,掠地至信陽,屢勝而驕。良玉乃從南陽進兵,復大破之,降其眾數萬。獻忠中股,負重傷夜遁。

    17、良玉見賊勢盛,一夕拔營遁,眾軍望見皆潰。

    18、賊從而蹂之,軍大敗,棄馬騾萬匹,器械無算,良玉走襄陽。帝聞良玉敗,詔恂拒河圖賊,而令良玉以兵來會。良玉畏自成,遷延不至。

    崇禎十二年,左良玉的大敗,讓他顯得,志大而才疏:為將者,統兵攻伐,必然慎之又慎,雖說,戰機稍縱即逝,但一步錯,必然牽一髮而動全身。作為將領,對於戰場局勢把握不準,失敗是必然的。

    十二年二月,良玉率降將劉國能入援京師,詔還討河南賊。兵過灞頭、吳橋,大掠,太監盧九德疏聞,詔令戴罪。已而破賊馬進忠於鎮平關。進忠降。又與國能再破賊李萬慶於張家林、七里河,萬慶亦降。七月,獻忠叛去,良玉與羅岱追之,使岱為前鋒,己隨其後。逾房縣八十里,至羅猴山,軍乏食。伏起,岱馬掛於藤,抽刀斷之,蹶而復進,棄馬登山,賊圍急,矢盡被獲。良玉大敗奔還,軍符印信盡失,棄軍資千萬餘,士卒死者萬人。

    《明史》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工於心計而疏於練兵:在冷兵器時代,士兵的素質,是戰陣勝負的關鍵。善於練兵,便是對將領最基本的要求了;敢於打仗,便是士兵最基本的素質了。故饋餉不繼,不是主因,主因在於“慫”了,那麼責任便在將領了。

    良玉扼新安、澠池,他將陳治邦駐汝州,陳永福扼南陽,皆坐甲自保而已,不能大創賊也。賊每營數萬,兵番進,皆因糧宿飽;我兵寡備多,饋餉不繼。賊介馬馳,一日夜數百里;我步兵多,騎少,行數十里輒疲乏,以故多畏賊。

    恃功而驕,擁兵自重,乃是將領的大忌,而左良玉,犯了不止一次。

    1、而良玉在懷慶時,與督撫議不合,因是生心,緩追養寇,多收降者以自重。督撫檄調,不時應命,稍稍露跋扈端矣。

    2、良玉軍最強,又率中州人,故獨久留之。而以其驕亢難用,用孔道興代其偏將趙柱駐靈寶,防雒西;良玉與羅岱駐宜、永,防雒東。

    3、應天巡撫張國維三檄良玉入山搜剿,不應,放兵掠婦女。屯舒城月餘,河南監軍太監力促之,始北去,賊已飽掠入山矣。已,淅川陷,良玉擁兵不救。以六安破賊功,詔落職戴罪,尋復之。賊東下襲六合,攻天長,分掠瓜洲、儀真,破盱眙。良玉堅不肯救,令中州士大夫合疏留己。帝知出良玉意,不能奪也。十月,總理熊文燦至安慶,部檄以良玉軍隸焉,良玉輕文燦不為用。

    4、初,良玉受平賊將軍印,浸驕,不肯受督師約束。

    5、監軍萬元吉知良玉跋扈不可使,勸嗣昌令前軍躡賊,後軍繼之,而身從間道出梓潼扼歸以俟濟師,嗣昌不用。賊既入蜀之巴州,人龍兵噪而西歸。召良玉兵合擊,九檄皆不至。

    為人謀而不忠乎?

    放了張獻忠,是養肉豬?還是養虎為患?

    同伴來救,後棄同伴生死於不顧,是真沒能力?還是不想、不敢救?

    乞之不得,便縱兵燒殺搶掠,至生靈塗炭?

    為人臣,君有不仁乎?何故置其生死於不顧?

    1、而賀人龍屢破賊有功,嗣昌私許以人龍代良玉。及良玉奏瑪瑙山捷,嗣昌語人龍鬚後命。人龍大恨,具以前語告良玉,良玉亦內恨。當獻忠之敗走也,追且及,遣其黨馬元利操重寶啖良玉曰:“獻忠在,故公見重。公所部多殺掠,而閣部猜且專。無獻忠,即公滅不久矣。”良玉心動,縱之去。

    2、而是時,李自成方殘襄城,圍良玉於郾城,幾陷。會陝西總督汪喬年出關,自成乃輟圍,與喬年戰襄陽城外。喬年軍盡覆,良玉不能救。帝既斬賀人龍以肅軍攻,專倚良玉辦賊。

    3、良玉乃宵遁,引其舟師,左步右騎而下。至武昌,從楚王乞二十萬人餉,曰:“我為王保境。”王不應,良玉縱兵大掠,火光照江中。宗室士民奔竄山谷,多為土寇所害。驛傳道王揚基奪門出,良玉兵掠其貲,並及其子女。自十二月二十四日抵武昌,至十六年正月中,兵始去。居人登蛇山以望,叫呼更生,曰:“左兵過矣!”

    4、帝乃令良玉誅允成,而獎其能定變。良玉卒留允成於軍中,不誅也。良玉留安慶久之,徐溯九江上。聞獻忠破湖廣,沉楚王於江,坐視不救。

    5、賊連陷建昌諸府,大器無兵不能救,良玉亦不援。

    6、十七年三月,詔封良玉為寧南伯,畀其子夢庚平賊將軍印,功成世守武昌。命給事中左懋第便道督戰,良玉乃條日月進兵狀以聞。疏入,未奉旨,聞京師被陷,諸將洶洶,以江南自立君,請引兵東下。良玉慟哭,誓不許。

    你看,他都幹了些什麼?竟然有人要稱之為“忠臣”?難道就是因為他假惺惺地嚎了幾聲?

    為什麼按兵不動?怎麼動都是死,人又怕死,只能按兵不動,裝腔作勢。

    1.天下大勢,左良玉也打了很多年的仗了,即使,反應再遲鈍,也能看清形勢了。況且,去打闖王,他自己都認為自己必死。

    2.去把崇禎救下來,砍自己腦袋?如果明思宗朱由檢(崇禎)有機會,對於左良玉,必然是誅之而後快。有袁崇煥“珠玉”在前,更何況左良玉這塊“瓦石”?

    明思宗朱由檢,國號:崇禎

    雪崩,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朱由檢從即位開始,他的命運就註定了。

    如果早死幾年,也許還不會做亡國之君。

    如果他有朱元璋、朱棣的能力,何愁天下不興?

    如果從小教育他的不是文臣,不是權力制衡、批閱奏章,而是殺伐天下,滿清、闖王何懼焉?

    如果不是遇到小冰河(天災頻發,旱災澇災連年),也許他還能壽終正寢。

    但是,沒有如果了。

    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興、萬曆中興的家底都敗光了,他已經做的足夠好了,但沒辦法,亡國之君的鍋,只能他來背。

    全依賴於,明朝首創的內閣制。它提高了皇帝的底線,因為,議政的內閣輔臣全是人才。這也是明朝的名臣、能人這麼多的原因了。下面我們來說說,那些定義了“忠臣”的人!

    定義了明朝忠臣的人們

    1、王守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正德元年冬,宦官寵臣劉瑾專權,陷害逮捕戴銑等人,王守仁,不懼權貴,據理力爭,被廷杖四十,貶謫為貴州龍場驛丞。但劉瑾並不滿足於此,在貶遷途中,欲加謀害,九死一生。

    貴州龍場,在當時就是窮山惡水,但王守仁並沒有因此自暴自棄,而是勤於政務,治理一方,教化百姓,使百姓安居樂業。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王守仁,就是被降大任的人,龍場的經歷,讓他的“心”得到磨鍊,終領悟大道。龍場悟道,也正式開啟了其傳奇而又輝煌的一生。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因時兵部尚書王瓊的推薦,正德十一年八月,擢右僉都御史,王守仁巡撫南、贛。

    匪起:

    守仁初巡撫南、贛時,南中盜賊蜂起。謝志山據橫水、左溪、桶岡,池仲容據浰頭,皆稱王,與大庾陳曰能、樂昌高快馬、郴州龔福全等攻剽府縣。而福建大帽山賊詹師富等又起。《明史》列傳第八十三

    劣勢破局之治兵練兵:

    更兵制:二十五人為伍,伍有小甲;二伍為隊,隊有總甲;四隊為哨,哨有長,協哨二佐之;二哨為營,營有官,參謀二佐之;三營為陣,陣有偏將;二陣為軍,軍有副將。皆臨事委,不命於朝;副將以下,得遞相罰治。《明史》列傳第八十三

    剿匪,讓百姓居有其所、食有其粟,安一方之民:

    初,朝議賊勢強,發廣東、湖廣兵合剿。守仁上疏止之,不及。桶岡既滅,湖廣兵始至。及平浰頭,廣東尚未承檄。守仁所將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數十年巨寇,遠近驚為神。《明史》列傳第八十三

    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如果真讓明武宗朱厚照御駕親征,很難說,會不會是另一個“土木之變”,但必然傷及國本。

    正德十四年六月,命勘福建叛軍。行至豐城而寧王宸濠反,知縣顧佖以告。

    守仁遣知府撫州陳槐、饒州林城取九江,建昌曾璵、廣信周朝佐取南康。丙辰復戰,官軍卻,守仁斬先卻者。諸軍殊死戰,賊復大敗。退保樵舍,聯舟為方陣,盡出金寶犒士。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軍奄至。以小舟載薪,乘風縱火,焚其副舟,妃婁氏以下皆投水死。宸濠舟膠淺,倉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執之。士實、養正及降賊按察使楊璋等皆就擒。南康、九江亦下。凡三十五日而賊平。

    王守仁是否為明之忠臣?左良玉,何德何能與之並列?

    2、于謙,明朝第一忠臣!

    一心為民,在那個時代,當官的要做到何種地步?才能使一方百姓、所屬吏員,皆請願留他呢?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宣德初,出按江西,雪冤囚數百。疏奏陝西諸處官校為民害,詔遣御史捕之。

    後巡撫河南、山西。謙至官,輕騎遍歷所部,延訪父老,察時事所宜興革,即俱疏言之。一歲凡數上,小有水旱,輒上聞。

    後河南近河處,時有沖決。謙令厚築堤障,計裡置亭,亭有長,責以督率修繕。並令種樹鑿井,榆柳夾路,道無渴者。盡奪鎮將私墾田為官屯,以資邊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盜皆避匿。

    後因得罪太監王振,左遷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闕上書,請留謙者以千數,周、晉諸王亦言之,乃覆命謙巡撫。

    《明史》列傳第五十八

    一心為國,明英宗朱祁鎮和大太監王振,效仿其老祖宗朱棣,御駕親征,兵敗被俘,國將傾覆。存亡之際,正是,于謙的挺身而出,整飭軍務,調集軍隊,擁立新君,身先士卒,才穩定的局勢。最後,敗退敵寇,讓明朝的天下可以維續。

    十四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挾帝親征。謙與尚書鄺埜極諫,不聽。埜從治兵,留謙理部事。及駕陷土木,京師大震,眾莫知所為。

    謙請王檄取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以次經畫部署,人心稍安。

    初,大臣憂國無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請皇太后立郕王。王驚謝至再。謙揚言曰:“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王乃受命。《明史》列傳第五十八

    淡泊功名,古之能人,征伐治理天下,有功而不自驕,能不為功名利祿折腰者,唯兩三人,吾只聽說過,漢之張良,明永樂之廣孝,最後就是于謙了吧。

    謙調諸將追擊,至關而還。論功,加謙少保,總督軍務。謙曰:“四郊多壘,卿大夫之恥也,敢邀功賞哉!”固辭,不允。

    德勝之捷,亨功不加謙而得世侯,內愧,乃疏薦謙子冕。詔赴京師,辭,不允。謙言:“國家多事,臣子義不得顧私恩。且亨位大將,不聞舉一幽隱,拔一行伍微賤,以裨軍國,而獨薦臣子,於公議得乎?臣于軍功,力杜僥倖,決不敢以子濫功。”《明史》列傳第五十八

    一身正氣,不死即戰,不講和、不和親、不割地賠款、不朝貢,不專屬於明朝天子,還有其身後,成千上萬的文臣武官。而於謙就是代表人物之一。

    大同參將許貴奏,迤北有三人至鎮,欲朝廷遣使講和。謙曰:“前遣指揮季鐸、嶽謙往,而也先隨入寇。繼遣通政王復、少卿趙榮,不見上皇而還。和不足恃,明矣。況我與彼不共戴天,理固不可和。萬一和而彼肆無厭之求,從之則坐敝,不從則生變,勢亦不得和。貴為介冑臣,而恇怯如此,何以敵愾,法當誅。”移檄切責。自是邊將人人主戰守,無敢言講和者。《明史》列傳第五十八

    嚴於律己,為官清廉,國家一級大員,籍沒,家無餘資,這到底是怎樣的人啊?是什麼信念才能立身至此啊?

    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帝賜第西華門,辭曰:“國家多難,臣子何敢自安。”固辭,不允。

    籍沒,家無餘資,獨正室鐍鑰甚固。《明史》列傳第五十八

    看淡生死,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與吉祥、有貞等既迎上皇復位,宣諭朝臣畢,即執謙與大學士王文下獄。誣謙等與黃竑構邪議,更立東宮;又與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謀迎立襄王子。亨等主其議,嗾言官上之。都御史蕭惟禎定讞。坐以謀逆,處極刑。文不勝誣,辯之疾,謙笑曰:“亨等意耳,辯何益?”。丙戌改元天順,丁亥棄謙市,籍其家,家戍邊。

    于謙是否為明之忠臣?左良玉,何德何能與之並列?

    如果王陽明沒有創立“心”學,成為千古聖人,我想,他是不會比于謙更讓世人銘記的吧!

    雖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一說,但是,王陽明“言”立的,大的嚇人啊!

    3、孫承宗,明末第一能人!

    明末最傑出的戰略家,實地考察邊境防禦,以超前的智慧,主持修築關寧錦防線,阻止滿清入關,延續明朝數十年國運。

    承宗在關四年,前後修復大城九、堡四十五,練兵十一萬,立車營十二、水營五、火營二、前鋒後勁營八,造甲冑、器械、弓矢、炮石、渠答、滷楯之具合數百萬,拓地四百里,開屯五千頃,歲入十五萬。後敘寧遠功,蔭子錦衣世千戶。

    《明史》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生死事小,失節事大,古之殉道者有之,但像孫承宗這樣的,舉家殉國,為國盡忠者,真的是少之又少。何為大氣節?最大也就這樣了吧!

    崇禎十一年,我大清兵深入內地。以十一月九日攻高陽,承宗率家人拒守。大兵將引去,繞城納喊者三,守者亦應之三,曰“此城笑也,於法當破”,圍複合。明日城陷,被執。望闕叩頭,投繯而死,年七十有六。

    子舉人鉁,尚寶丞鑰,官生鈰,生員鋡、鎬,從子煉,及孫之沆、之滂、之澋、之潔、之瀗,從孫之澈、之氵美、之泳、之澤、之渙、之瀚,皆戰死。

    《明史》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孫承宗是否為明之忠臣?左良玉,何德何能與之並列?

    歷史,對於左良玉的要求並不高,但對於忠臣,容不得半點虛假,史筆如刀,偽善何存?

    感謝閱讀!

  • 3 # Crazy灬歷史

    關於左良玉,在明末歷史上很少有關於他的記載,最多出現在我們眼中的人物,基本上就是李自成,張獻忠,崇禎等人,至於這個左良玉,似乎存在感並沒有那麼高!

    但事實上,左良玉是明朝末年的重要主角之一,他的存在曾讓李自成和張獻忠都對其忌憚三分。當然,他也是明末歷史上爭議最大的一名武將。僅從崇禎危急,他手握八十萬大軍卻按兵不動一事中就可以看出來了!

    崇禎十五年,李自成親率五十萬大順軍三圍開封。為了抵禦李自成大軍,左良玉率軍十餘萬前往營救,但是當行至朱仙鎮的時候見農民軍勢大,於是便掉頭撤回到了南方。隨後將武昌城奪回,其兵力增長至三十餘萬。

    後來眼看著清軍又要進犯北京,崇禎皇帝一籌莫展。而此時的左良玉心裡很清楚,大明朝就如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於是便手握八十萬大軍按兵不動,坐觀大明朝最後的掙扎。崇禎帝也無可奈何,最後便只能允許他世鎮武昌。但是因為他一次次與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對抗,因此到最後還被稱為忠臣。

    等到南明政權建立之後,左良玉還被南明福王封為寧南侯,鎮守長江中游防禦清軍。

    首先從他的性格上來說,左良玉出身行伍,文化水平不高,傳統的忠君思想在他那裡非常的淺薄。朝廷待他不公平,那麼其報效之心也就更淡薄了。對於左良玉來說,此時明朝政權不穩,戰事頻繁,而只有打仗,皇帝就得依靠他,只要他不當常敗將軍,朝廷自然就不能處置他。所以在這和農民軍作戰的十多年中,左良玉做過不少“渾事”,但朝廷都沒有處置他。如果要是有人彈劾他,他就譏笑道:“你們有誰像我這樣‘敢戰’”?

    可以說,左良玉的驕橫跋扈,是當時明朝的所有的將軍望塵莫及的。朝廷也深知,這樣擁兵自重的人,不能惹怒,因為一旦逼急了他,他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流寇”,與李自成等農民軍聯合,這樣一來局面就很難收拾了!

    因此正式這樣種種原因結合在一起,才造就了左良玉這種多變的性格。所以在清軍將要進犯北京之時,手握八十萬大軍的左良玉選擇按兵不動也就說得通了。至於最後還被稱為忠臣,實際上也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農民起義軍對明朝的影響,即便明朝最後還是滅亡了,但其並不承擔主要責任。你麼怎麼看呢?

  • 4 # 塞上胡笳

    甲申之變前左良玉領兵的情況

    左良玉首次出現在歷史舞臺是在崇禎元年。崇禎即位那年,寧遠士兵因朝廷長期拖欠糧餉而譁變,逼得帶兵的巡撫畢自肅上吊自殺,下級軍官左良玉也受牽連革職。後來左良玉投效東林黨人侯恂門下,《明史》中記載“良玉之起由侯恂。”大淩河之役明軍慘敗,左良玉卻“錄功第一”,回京後侯恂讚許左良玉“建大功,殊不負我”,賜予他“崑山”之字。

    隨著明末農民起義聲勢定的壯大,左良玉被抽調到河南一帶與農民起義軍進行戰鬥。當時左良玉與農民軍起義軍的戰鬥有勝有敗。有意思的左良玉遇到張獻忠的隊伍多勝,但遇到和李自成作戰時經常失敗,以致後來他知道是李自成的部隊就躲著道走。

    崇禎十一年時,張獻忠假借官員的旗號想突襲南陽,當他紮營於南陽附近的南關時,左良玉恰好率兵經過。警惕性頗高的左良玉心存疑慮,召張獻忠進見。張自忠自然不敢去見,倉皇間只得逃逸。左良玉發現後,追擊張獻忠,舉箭射兩發,一發射中張獻忠肩頭,後得到部下拼死營救,才得以倖免。

    當他駐守懷慶時,因與上司意見不合,與上級“因是生心,緩追養寇,多收降者以自重”。只要是上級的調遣命令會影響到他的實力,他就不聽。

    崇禎十三年,左良玉大破張獻忠軍隊,擒其妻妾,眼看就要覆滅張獻忠。張獻忠派自己的部下向左良玉進言:“獻忠在,故公見重。公所部多殺掠,而閣部猜且專。無獻忠,即公滅不久矣。”左良玉心動,“縱之去”。明史中寫道:“賊瀕死復縱,迄以亡國者,以良玉素驕蹇不用命故也。”

    崇禎十六年,明史記載“帝乃令良玉誅允成,而獎其能定變。良玉卒留允成於軍中,不誅也。”皇帝命令左良玉誅殺王允成,左良玉不聽皇帝的命令留他在自己的軍中。良玉在安慶、九江之時,聽聞張獻忠破湖廣,“沉楚王於江,坐視不救。”

    結語

    在《綏寇紀略》中,吳梅村則批評左良玉: “良玉能謀矣,而無忘身殉國之心,坐長禍亂。”左良玉有勇有謀,徒擁百萬甲兵,而卻坐視朱明王朝之傾塌,這雖然和明朝當政者未能駕馭有關,但也很左良玉本人的性格有關。儘管左良玉有種種的不是,但是終究沒有叛明降清。直到他兒子“夢庚遂偕澍以眾降於九江”,才歸順大清。

  • 5 # 野袍子仙女

    導語:左良玉是明朝末年的重要主角之一,他的存在曾讓李自成和張獻忠都對其忌憚三分。當然,他也是明末歷史上爭議最大的一名武將。僅從崇禎危急,他手握八十萬大軍卻按兵不動一事中就可以看出來了!那麼為什麼他按兵不動還被稱為忠臣?

    左良玉生平

    左良玉(?-1645年),字崑山,山東東昌府臨清州(今山東臨清)人。官至平賊將軍、太子少保,封寧南侯。

    初在遼東與清軍作戰,曾受侯恂提拔。後在鎮壓農民軍的戰爭中,不斷擴大部隊,日益驕橫跋扈,擁兵自重。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封寧南伯。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後,又晉為侯,鎮守武昌。此時,弘光政權中馬士英、阮大鋮用事,排斥東林黨人。他袒護東林黨人,且懷有個人野心,於順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從武昌起兵,以清君側為名,進軍南京。未幾,病死於九江舟中。子左夢庚率所部降清。

    左良玉按兵不動的前因後果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領起義的農民大軍向北京進攻。一路上勢如破竹,明朝守衛北京的大部分將領不戰而退。三月下旬,有守城的明朝“叛徒”,主動打開了城門,李自成攻入北京。

    《明史》載,“丁未,昧爽,內城陷。帝崩於萬歲山,王承恩從死”。

    崇禎皇帝死在了三月中旬的最後一天,本應安詳死在殿宇之中的他,卻自縊於景山。原本應是守衛最森嚴最安全的皇宮,卻成了他人肆意踐踏的處所,充斥著宮人、臣子慌亂的哭喊。

    大明朝起於農民起義,也滅在了農民起義上。

    其實當時的大明朝並非無力抵抗李自成,在南方的左良玉就手握約八十萬大軍。但是左良玉並未前去京城護衛崇禎。不過他雖然按兵不動,卻仍然被後世稱為忠臣。

    那麼為什麼這樣一個明明有力氣對付李自成的人,在關鍵時刻沒有付諸行動呢?而他又為何還被認為是忠臣呢?這些都得從左良玉這個人說起。

    屢立戰功

    左良玉雖然後來位極人臣,但最初的最初也就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不過他和普通人有不一樣的地方。左良玉從小便無父無母,是他的叔父幫著把他拉扯大的。因為身世的原因,他沒少遭人白眼,因此他從小便想著要立一番事業來回敬一二。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憑藉自身的努力還有在領兵作戰上的天賦屢立戰功,官位越來越高,勢力也越來越大。從崇禎三年到十三年這十年的時間裡,他就從一個因事被貶的官員,成為了一名受皇上賞識的大將軍。

    崇禎四年,左良玉代替尤世威成功抵抗了突然來襲的清軍。第二年,他又領命前往河南鎮壓農民起義。崇禎六年,他率軍屢次擊退了勢力越來越大的農民軍。崇禎八年,他又與祖寬一起追擊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獲得了勝利。除此之外,他還俘虜了大批農民軍。1638年,在再一次追擊張獻忠的時候,他憑藉自身的武藝將其重傷。

    《明史》記載,“追及,發兩矢,中其肩,復揮刀擊之,面流血”。

    不過左良玉雖然立下了許多戰功,在對抗農民軍的過程中出力很大,但是也不是次次都勝利。《明史》裡同樣也寫著,“良玉大敗奔還,軍符印信盡失”。崇禎十二年,他因為戰敗就被罰俸貶秩。

    即便有勝有負,左良玉確確實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自己也因此開始得意起來。

    志得意滿

    左良玉受到賞識,加官進爵,人也開始有點“飄飄然”了。

    朝廷多次命令他出兵平叛,他都不予理會,只是一心操練自己的人馬,壯大自己的軍隊。張國維和楊嗣昌等人,曾經向他請求,早日出兵,結果慘遭“拒絕”。

    左良玉雖然在打仗一事上很有潛能,但他卻並不是全心全意為了朝廷盡忠職守的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他當初按兵不動了。不過這也只是一方面而已。

    為何還稱他為忠臣?

    第一,左良玉所部,曾被李自成所部大敗,兵力損耗十分嚴重。雖然當時他仍有八十萬大軍,但這裡面的水分是很重的。人數雖多,質量卻堪憂。不僅如此,從武昌趕往北京旅途遙遠,到時將士們肯定精力不濟。如果以這樣的軍隊去抗敵,無疑勝算很低。

    第二,左良玉本人,身體在多次征戰中留下許多暗傷和隱疾。這樣的他沒有心力去對抗李自成,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一擊即中。

    第三,此時的大明朝已經大勢已去,農民起義的勢力已經很大了,又面臨著關外的後金。如此“內憂外患”,實在是回天乏術。在沒有100%的機率,打贏李自成的情況下,留在南方發展,為大明保住半壁江山,可能是當時最上策了,同時也能讓自己價值最大化。

    至於為什麼說他是忠臣,憑藉的緣由,其實就只有一個點,左良玉雖然在明朝末年的明朝忠臣眼裡,是一個極其不聽話的人,還有野心。但是不得不承認,他在死前最後一刻,都沒有想過要投降清朝,而是全力抵擋清軍南下。

    他的野心,僅僅是想在此後穩定南明朝廷中,為自己的家族,爭取更豐厚的地位與價值。是個不好的人,但是一切都還是建立在忠於大明之下的不好。

    總結:正是這樣種種原因結合在一起,才造就了左良玉這種多變的性格。所以在清軍將要進犯北京之時,手握八十萬大軍的左良玉選擇按兵不動也就說得通了。至於最後還被稱為忠臣,實際上也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農民起義軍對明朝的影響,即便明朝最後還是滅亡了,但其並不承擔主要責任。

  • 6 # 魚曉夜談

    左良玉,字崑山,山東東昌府臨清州(今山東臨清)人。官至平賊將軍、太子少保,封寧南侯。初在遼東與清軍作戰,曾受侯恂提拔。後在鎮壓農民軍的戰爭中,不斷擴大部隊,日益驕橫跋扈,擁兵自重。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封寧南伯。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後,又晉為侯,鎮守武昌。此時,弘光政權中馬士英、阮大鋮用事,排斥東林黨人。他袒護東林黨人,且懷有個人野心,於順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從武昌起兵,以清君側為名,進軍南京。未幾,病死於九江舟中。子左夢庚率所部降清。

    而在崇禎皇帝死前,左良玉手握80萬大軍,卻抗旨不去救駕,卻又為何被稱為忠臣呢?

    左良玉之所以不出兵,除了他知道明朝將亡的原因外,實際上這裡面還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首先從他的性格上來說,左良玉出身行伍,文化水平不高,傳統的忠君思想在他那裡非常的淺薄。朝廷待他不公平,那麼其報效之心也就更淡薄了。

    對於左良玉來說,此時明朝政權不穩,戰事頻繁,而只有打仗,皇帝就得依靠他,只要他不當常敗將軍,朝廷自然就不能處置他。所以在這和農民軍作戰的十多年中,左良玉做過不少“渾事”,但朝廷都沒有處置他。如果要是有人彈劾他,他就譏笑道:“你們有誰像我這樣‘敢戰’”?

    各位看官,你們怎麼看呢?

  • 7 # 無筆

    當時的明朝並不是已無還擊之力,鎮守南方的左玉良將軍仍然持有近八十萬兵力,但在京城失守之時仍然不予支援、衛護天子,致使一代帝王吊死煤山,為何按兵不動的左玉良卻還被稱為忠臣?在江山社稷即將被取而代之之時,沒有付諸行動的左玉良真的配得上“忠臣”這一讚譽嗎?

    左玉良出生於多事之秋,從小就沒有父母,其叔叔輔佑成人,左玉良是位知曉恩情之人,叔叔含辛茹苦養育,日後定要有所功名報效。果然,得以上天眷顧,並且憑顧著自己的能力,在與農民征戰中屢屢佳績。

    筆下認為左玉良是一忠臣,卻而非一良將。雖然說大明之勢已不復往,手中兵馬也苟延殘喘。但是李自成率兵攻破京城,迫脅崇禎帝上山自縊,左良玉仍待命南地、按兵束甲,這哪應該是一位將領之所作所為?左良玉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淪亡,左玉良歷經幾次戰役,成功擊敗農民起義軍,官位直步青雲。手中大握兵權,便開始目中無人、驕橫跋扈。

    崇禎十四年,張獻宗舉兵奇襲襄陽,楊嗣昌命左玉良前往支援,而他因對楊嗣昌心有芥蒂,按兵不動,最後襄王被殺,張獻宗農民軍一舉得勝、大獲城池。楊嗣昌被左玉良氣昏,加上重疾在身,楊嗣昌不治身亡。左玉良因一己之私,拱城池予他人之手。

    說左玉良為一忠臣,其原因有三:

    救主有心、實則無力。

    戰勝無望、續守南土

    李自成攻破北京,身在南方的左玉良做出抉擇。農民起義軍今可破首都,說明其勢力已經相當不凡,不如鎮守南土,為明保守最後國土,待有朝一日明軍捲土重來,現率兵北上恐到不了京城救出崇禎帝,自己卻在途中殞命。因為沒有十分可把握的勝算,左玉良不敢草草出兵。況且如今,手中持有的兵權,差不多已經殘骸四壁、兵殘將敗。

    緬懷君主、死不投清

    左玉良得知的崇禎帝溢死煤山,痛心不已,此後便大哭一場。自崇禎帝死後,李自成的農民軍威望大增,李自成農民軍和清軍開始了明朝國土的紛爭,在明朝滅亡的最後一刻,左玉良仍沒有卸甲降兵。

    正所謂:“投降無出路,不做亡國奴”,亡國將領左玉良持有了一代將領最後的尊嚴。

  • 8 # 風鈴閣閣主

    左良玉雖說是明末崇禎時期的有名將領,但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驍勇之材,而有人又說他是擁兵割據的軍閥。那左良玉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不是忠臣?他為何擁兵80萬,卻按兵不動?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632年左良玉率兵剿除陝西起義軍,並被推薦駐守咽喉地段澤州,1633年,左良玉又被升為都督僉事,援剿總兵官。公元1634年,左良玉駐守新安、澠池,但因其與當地督撫有矛盾,所以與農民軍戰爭時故意放水,並且他還不斷招降敵將擴充自己的勢力,因勢力愈來愈大,左良玉開始有些驕傲自滿。

    在此後的戰爭中,左良玉率領的軍隊要麼迴避敵人、要麼拒不應徵,應徵的話也是經過多番催促才應徵的。總而言之,左良玉的一天比一天傲慢自大。

    1637年,農民軍東下,左良玉擁兵坐視,不去支援,兵部讓總理熊文燦統領左良玉的部隊,但是左良玉看不起熊文燦,所以不聽從熊文燦的徵調。

    1638年,左良玉的家人在許州兵變中被滅門。1640年,左良玉被督軍楊嗣昌推舉為平賊將軍,後因捕獲農民軍重要將領加封太子少保。楊嗣昌在推舉左良玉為平賊將軍時,知道左良玉是傲慢的人,所以想在之後把左良玉換掉,然而被左良玉發覺。

    後來楊嗣昌在川陝一戰中讓左良玉率兵堵截農民軍,左良玉因記恨楊嗣昌,沒有去堵截,只是擁兵觀戰,因此農民軍獲得大勝,楊嗣昌一氣之下身亡。

    1644年,也就是崇禎帝自縊那年,3月份的時候,左良玉被朝廷封為寧南伯,並承諾只要左良玉出戰,等事成之後,大獲全勝之後,左良玉世代駐守武昌。結果左良玉還沒做好出戰的準備,北京就被李自成攻克了,而崇禎帝也自縊了。

    清代史學家徐鼒評價左良玉說他是亡明之天下者。左良玉按兵不動,嚴格意義上來說確實是左良玉的過錯。那為何左良玉按兵不動呢?

    因為左良玉曾被李自成大敗過,所以他害怕與李自成作戰,而且左良玉80萬大軍中有40多萬是降兵,屬於烏合之眾,另外40萬中精銳僅有少數,大多數的精銳在朱仙鎮和李自成的戰爭中喪失了。也就是說,左良玉根本打不過李自成,所以左良玉不想出兵。

    因為左良玉雖然傲慢,但是他內心依舊想著收復明朝江山,而且左良玉還是忠於明朝的。崇禎帝死後,朱由菘稱帝,左良玉又收復了湖北西部。朱由菘的弘光政權被馬士英等人掌權,左良玉在監督御史黃澍的建議下率兵征討馬士英等人,也就是清除皇帝身邊的壞人,也正因這些原因,左良玉才被叫做忠臣。

  • 9 # 螞蟻傳統文化

    左良玉死的時機對,病死在統兵東下的窩裡鬥過程之中。如果左良玉還活著,夾在大清和南明之間,那麼肯定也如同他兒子左夢庚一般降清的。

    再結合左良玉的所作所為,像左良玉這種人,如果稱他為忠臣,那麼就是侮辱“忠臣”兩個字。

    我們先來看看左良玉幹了什麼,發跡於明末,靠著鎮壓農民起義軍起家,成為一方大將。按說朝廷對左良玉不薄,結果是崇禎帝點名叫左良玉勤王的時候,左良玉是按兵不動,慢吞吞的上交一份出兵計劃來拖延時間,直至明朝亡國。

    明朝亡國,南明建立以後,當時左良玉害怕李自成的大軍南下來搶他的地盤,他還打不過。

    後來馬士英胡作非為,馬士英是搞恐怖統治,很類似於汪精衛統治下的76號的恐怖統治。《明史·奸臣傳》記錄了馬士英“日事報復,以迄於亡”,到弘光政權滅亡為止馬士英就是整天就想著整人害人,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這在傳統戲曲《桃花扇》中都能夠看出一些來。

    馬士英的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最後左良玉也控制不住了。左良玉起兵的主要理由是討伐馬士英,當時左良玉已經無法控制手下,手下都忍無可忍,集體要求舉兵討伐馬士英。當然,從現在的觀點來看,當時左良玉手下的大都是闖王李自成的部下,他們一般不願意跟老領導打仗。據《明史·奸臣傳》記載,左良玉部隊起兵造反,討伐馬士英,在起兵文書上列舉了馬士英的八條罪狀。包括為閹黨重修三朝要典。當了首輔還要獨掌兵權。

    自崇禎五年奉旨駐軍澤州,扼守河南、山西間咽喉起,左良玉開始了十餘年的對農民軍的鎮壓生涯。從濟源、河內大勝,到鄖西大敗張獻忠,生擒張獻忠妻妾,表現出強大的戰鬥力。

    但這些勝利基本上是在對張獻忠和一些小股農民軍的戰鬥中獲得的。

    朱仙鎮和開封兩戰中,左良玉大敗於李自成,左良玉被打得退至武昌、九江,擁兵二十萬觀望自保,不敢出戰。

    良玉裝病不再追剿張獻忠,楊嗣昌只得入川親自上陣,結果張獻忠玩了個燈下黑,悄悄溜出四川,設計奪取襄陽,殺掉襄王朱翊銘,楊嗣昌得自此事,活活被氣死。

    再往後,左良玉傭兵80萬,眼看著李自成攻破北京……

    不過話又說回來,遇見崇禎這樣刻薄寡恩的君主,你是左良玉,你又能如何自處?每個時代的人都很難用好壞去衡量,更沒有辦法用忠奸二字去考核。

    但是你要說他是忠臣,我只能說:“呸!”

  • 10 # 袁載譽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領起義的農民大軍向北京進攻。一路上勢如破竹,明朝守衛北京的大部分將領不戰而退。三月下旬,有守城的明朝“叛徒”,主動打開了城門,李自成攻入北京。

    《明史》載,“丁未,昧爽,內城陷。帝崩於萬歲山,王承恩從死”。

    崇禎皇帝死在了三月中旬的最後一天,本應安詳死在殿宇之中的他,卻自縊於景山。原本應是守衛最森嚴最安全的皇宮,卻成了他人肆意踐踏的處所,充斥著宮人、臣子慌亂的哭喊。

    大明朝起於農民起義,也滅在了農民起義上。

    其實當時的大明朝並非無力抵抗李自成,在南方的左良玉就手握約八十萬大軍。但是左良玉並未前去京城護衛崇禎。不過他雖然按兵不動,卻仍然被後世稱為忠臣。

    那麼為什麼這樣一個明明有力氣對付李自成的人,在關鍵時刻沒有付諸行動呢?而他又為何還被認為是忠臣呢?這些都得從左良玉這個人說起。

    屢立戰功

    左良玉雖然後來位極人臣,但最初的最初也就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不過他和普通人有不一樣的地方。左良玉從小便無父無母,是他的叔父幫著把他拉扯大的。因為身世的原因,他沒少遭人白眼,因此他從小便想著要立一番事業來回敬一二。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憑藉自身的努力還有在領兵作戰上的天賦屢立戰功,官位越來越高,勢力也越來越大。從崇禎三年到十三年這十年的時間裡,他就從一個因事被貶的官員,成為了一名受皇上賞識的大將軍。

    崇禎四年,左良玉代替尤世威成功抵抗了突然來襲的清軍。第二年,他又領命前往河南鎮壓農民起義。崇禎六年,他率軍屢次擊退了勢力越來越大的農民軍。崇禎八年,他又與祖寬一起追擊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獲得了勝利。除此之外,他還俘虜了大批農民軍。1638年,在再一次追擊張獻忠的時候,他憑藉自身的武藝將其重傷。

    《明史》記載,“追及,發兩矢,中其肩,復揮刀擊之,面流血”。

    不過左良玉雖然立下了許多戰功,在對抗農民軍的過程中出力很大,但是也不是次次都勝利。《明史》裡同樣也寫著,“良玉大敗奔還,軍符印信盡失”。崇禎十二年,他因為戰敗就被罰俸貶秩。

    即便有勝有負,左良玉確確實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自己也因此開始得意起來。

    志得意滿

    左良玉受到賞識,加官進爵,人也開始有點“飄飄然”了。

    朝廷多次命令他出兵平叛,他都不予理會,只是一心操練自己的人馬,壯大自己的軍隊。張國維和楊嗣昌等人,曾經向他請求,早日出兵,結果慘遭“拒絕”。

    左良玉雖然在打仗一事上很有潛能,但他卻並不是全心全意為了朝廷盡忠職守的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他當初按兵不動了。不過這也只是一方面而已。

    按兵不動,仍為忠臣?

    左良玉按兵不動,自然有他的考量。在筆者看來,原因有三。

    第一,左良玉所部,曾被李自成所部大敗,兵力損耗十分嚴重。雖然當時他仍有八十萬大軍,但這裡面的水分是很重的。人數雖多,質量卻堪憂。不僅如此,從武昌趕往北京旅途遙遠,到時將士們肯定精力不濟。如果以這樣的軍隊去抗敵,無疑勝算很低。

    第二,左良玉本人,身體在多次征戰中留下許多暗傷和隱疾。這樣的他沒有心力去對抗李自成,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一擊即中。

    第三,此時的大明朝已經大勢已去,農民起義的勢力已經很大了,又面臨著關外的後金。如此“內憂外患”,實在是回天乏術。在沒有100%的機率,打贏李自成的情況下,留在南方發展,為大明保住半壁江山,可能是當時最上策了,同時也能讓自己價值最大化。

    至於為什麼說他是忠臣,憑藉的緣由,其實就只有一個點,左良玉雖然在明朝末年的明朝忠臣眼裡,是一個極其不聽話的人,還有野心。但是不得不承認,他在死前最後一刻,都沒有想過要投降清朝,而是全力抵擋清軍南下。

    他的野心,僅僅是想在此後穩定南明朝廷中,為自己的家族,爭取更豐厚的地位與價值。是個不好的人,但是一切都還是建立在忠於大明之下的不好。

    參考資料:百科詞條“李自成”、“左良玉”

  • 11 # 藍風破曉

    說左良玉是“忠臣”,實在是給他戴了高帽,皇帝危急,按兵不動,哪裡有這樣的忠臣?

    如果說左良玉是“奸臣”,人家沒降大清,沒降大順,也沒自立,誰敢貼個壞人標籤?

    總而言之,在那個關鍵階段,左良玉的表現,很複雜,很矛盾,也很冷血。

    下面,我們主要分析分析,左良玉在大明帝國最後時期為何不支援崇禎?

    他是忠臣嗎?

    一、客觀因素影響左良玉的行事方式

    任何一個人,做事都是有自己的動機的,左良玉也一樣。

    我們把左良玉的歷史翻出來,仔細找脈絡,看做事動機,我們發現,左良玉不出兵,有強大的客觀原因支撐。

    1、打不過

    左良玉是個不錯的明末將領,但是,自從1642年在朱仙鎮被李自成幹敗後,彷彿得了恐懼症,他不敢硬碰李自成。

    左良玉最喜歡的是張獻忠,沒錯,就是喜歡,因為他的很多功績來自於打敗張獻忠,而有意思的是,張獻忠遇到左良玉總是失敗。

    對於一個自己打不過的人,死磕不是妙計,遠離才是上策。

    所以,當李自成向京城進發的時候,當崇禎皇帝要求左良玉出兵作戰,並許諾左氏父子世代鎮守武昌時,左良玉冷眼觀望,慢慢騰騰,貌似答應了,就是沒行動。

    說白了,左良玉還是因為打不過,所以不想去死拼。

    2、路太遠

    李自成幹敗左良玉北上後,左良玉打敗張獻忠,收復了武漢三鎮。

    當李自成攻打京城的時候,遠在武漢的左良玉,鞭長莫及。

    雖說,進京勤王是個挽救大明王朝很有意義的舉動,但左良玉的大軍,大多是步兵,要跋山涉水到達1000公里外的京城,就要二十天左右,既然這樣,那讓吳三桂等人支援不好嗎?

    路太遠,顯然是左良玉一個金光閃閃的理由。

    可是,誰能阻擋一個真心想救人的心?

    如果願意,一天200裡不在話下;如果不願意,一天100裡都費勁。

    3、軍隊構成不行

    左良玉的軍隊號稱當時80萬,在崇禎末期時,也就20萬左右,而且,這20萬當中,近一半都是農民軍投降過來的。

    帶上這樣的隊伍去和李自成打仗,問題很大,一是大家的鬥志不高啊,二是碰到熟人了,打還是不打?

    最可怕的是,如果李自成大手一揮:“兄弟們,加入我們,一起吃肉喝酒,一起大塊分金銀!”那麼,左良玉的農民軍還會繼續對戰嗎?

    所以,帶著這樣的隊伍打正處於優勢的闖王的軍隊,風險很大。

    客觀條件是存在的,但主觀上,如果左良玉真心想要去救援崇禎,那麼也是有一定成功機率的。

    左良玉主觀上有救崇禎的心思嗎?

    二、主觀上左良玉不想救崇禎

    這不是危言聳聽,左良玉確實不想去救崇禎。

    1、左良玉並不信任崇禎

    雖說崇禎過得很勤儉節約,但是,袁崇煥都能被凌遲,這讓很多武將心生悲涼。

    縱然,像袁大帥那樣,做出巨大貢獻的人,都得不到好,誰還願意死拼?

    如果要讓一個人為你拼命,那麼,你一定要對得住身邊人,特別是對得住那些立過功勞的人。

    袁崇煥等人的結局,就是左良玉們的參照,能大勝則救,如果要拼老命,那就觀看。

    2、左良玉想自保,想割據

    誰敢說,在明朝末期的左良玉,沒有自己的想法?

    無數歷史告訴左良玉等人,一個王朝的覆滅,必定會孕育新王朝的誕生,誰能成為新的王者?都有這個可能,左良玉也有。

    像左良玉擁有幾十萬人馬,佔據武漢這樣的重點地區,如果大順和大明、大清殺得一塌糊塗,幾敗俱傷,誰說不是左良玉的機會?

    前方的崇禎急得要自殺,武漢的左良玉,喝著茶水,每天看著前方戰報,就是沒行動。這是在審時度勢,這是在觀察戰事,要做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後期的左良玉,完全沒有年輕時的忠君愛國,有的只是如何保全自己,有的是如何獲得最大利益的思想。

    說白了,左良玉就是個軍閥,就是想投機的。

    左良玉主觀上,沒有任何想救崇禎的意思,如果崇禎的軍隊能和李自成的軍隊抗衡一二,左良玉說不上會勤王,那是錦上添花,風險小,受益不小;而崇禎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左良玉搭上自己人馬,做那可能沒有結果的“雪中送炭”,這不符合左良玉的做人原則。

    一句話,左良玉主觀上不想救崇禎,想靜觀其變。

    三、左良玉也是擔心崇禎算舊賬的

    左良玉的屁股很不乾淨,崇禎能活著,明朝如果能重新昌盛,可能就是他的噩夢了,所以,還是崇禎死了好。左良玉到底有哪些不乾淨的事呢?

    1、多次不聽命令

    左良玉抗命令,不是一次,也不是兩次,而是三次以上。這樣不聽命令的人,國家如果和平了,監獄將是他的歸宿,斬首可能會是他的結局。

    在1637年,應天巡撫張國維三次發檄文,讓左良玉把躲入山中的農民軍進行圍剿,左良玉根本不理,潛臺詞就一個:你是哪根蔥?老子不理。

    如果說張國維牌面不夠,熊文燦算是夠了吧,這是皇帝派下來的剿匪指揮。

    1637年十月,朝廷讓左良玉所有兵馬歸熊文燦統領,但,左良玉就像對待傻缺一樣的對待熊文燦,啥也沒有,愛誰誰!繼續我行我素。

    熊文燦走了後,1640年,來了楊嗣昌,這是個絕對厲害人物,但在川陝一戰中,楊嗣昌下命令:左兄弟,你來把農民軍堵截一下吧!

    左良玉袖手旁觀,楊嗣昌催促了九次,左良玉仍然不為所動。這是相當孤傲的。

    誠然,楊嗣昌曾經有意用賀人龍代替左良玉,但也只是一個想法而已,左良玉卻為此不再和楊嗣昌合作,一副老子有兵,不受你管的架勢。最後,老楊的大本營襄陽被張獻忠破了,老楊連氣帶病,就此掛了!

    最後的1644年,在李自成慢慢逼近京城的時候,崇禎督促左良玉出兵,並且許諾封官加爵。而左良玉很有意思,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同意,並且提出了自己的用兵計劃,請求上面批准。

    這信晃晃悠悠上去了,還沒批,李自成就攻進了北京城,崇禎也就走了閻王殿了。

    試想,如果勤王,還要上面批嗎?帶著大軍前去,幹就行了!

    一切說明,左良玉並不想真的去,封爵和承諾可以留著,支援後放。

    像左良玉這種多次不聽命令,和上面對著幹的人,一旦和平了,就是他的死期了。所以,為了擔心以後翻舊帳,不如不管崇禎的死活。

    2、養寇自重

    (張獻忠塑像)

    左良玉的主要作戰物件是農民軍,不像吳三桂等人,面對的是清軍。

    左良玉和農民軍作戰的時候,勝多輸少,但對上李自成幾無勝算,只能打的吃土。

    而對上張獻忠,就像貓遇到了老鼠,打敗一次,朝廷給予賞賜,然後張獻忠就“活”了。再收拾一次張獻忠,降了,再受賞賜。不久,張獻忠又跑了。

    總而言之,左良玉對於張獻忠具有心理優勢,對張獻忠摸得門清,打一次勝一次,但從不直接滅了,這就是典型的“養寇自重”。

    對此種養寇自重的做法,朝廷是最為討厭的,一旦穩定了,左良玉就等著捱揍吧!所以,從左良玉的角度看,還是崇禎死了好。

    3、縱容手下燒殺搶掠

    左良玉管理部隊,從來都是非常縱容,每當進了一個城後,就放開讓士兵們折騰,搶姑娘、殺大戶、搶財寶,這些是常規操作。

    說句實話,這樣的官軍,真的不如一些農民軍,個土匪沒兩樣。

    一個將領如此縱容手下行兇,民怨沸騰,朝野也是早有耳聞,如果不是因為國家危難,左良玉有八個腦袋都不夠砍。

    但,左良玉是明白人,我如此縱容了手下,未來,朝廷算賬怎麼辦?算了,崇禎你就自生自滅吧!

    說了這麼多,我們已經明白了左良玉不救援崇禎的原因。

    那麼,左良玉有沒有忠君思想呢?多少應該有,至少早期他有這個思想。

    在崇禎掛了後,左良玉也沒有降了大順,更沒有了降了大清,而是歸順了福王朱由菘。

    這說明,左良玉還是希望重新開始,對老朱家多少還想輔助,只是,對於曾經的崇禎不感冒。

    可是,不久後,左良玉再一次失望,因為他沒有進入南明的核心圈子,馬士英、阮大鋮掌權後,對左良玉不利,甚至要逮捕監軍御史黃澍,這可是左良玉一方的勢力,於是堅決不交人,而且開始了“清君側”的勤王之路,沒成想,左良玉死在了途中。

    但左良玉的兒子左夢庚繼續老爹勤王之路,朝廷認為這是叛軍,派黃得功渡江防守。

    左夢庚等人一看,算了,投降清朝吧,這個南明已經沒希望了。

    綜合來說,左良玉不是個大忠臣,他就是大明末期的一個軍閥,是個利己主義者。

    他沒有支援崇禎,客觀上不允許,主觀上不願意,同時也怕算舊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輕時不孝父母、不管妻兒,到老晚景悽慘,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