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慣與長夜

    還真是有的,古代皇帝一般是不會下地勞作的,但每年二月二這一天是除外的,只要不是個昏君,都會親自下地扶犁耕地,以顯示重視農業之意,做萬民之表率。之所以選擇二月二,是傳說這一天是龍王的誕辰,在古代以農耕經濟作為社會基礎的時期來說,風調雨順,土地豐收便是廣大百姓最大的心願,故而選擇了最有意義的這一天。

    最早有歷史記載的是被尊稱為“三皇”之首的伏羲氏,他很重視農耕,在每年農曆二月二時,他都會親自率領各個部落聯盟的首領下地耕作,子民們於是效仿也在這天開始農耕,這就是最原始的勞動節,由全國各部落首領帶頭開展勞動的節日。《史記》裡也有記載,敘述了周武王在每年農曆的二月初二都會舉行盛大儀式,親率文武百官到農田耕作,並將這天定為“春龍節”。

    到了唐代以後,農曆二月二被正式定為“耕事節”或“勞農節”。其過程跟遠古時代基本一致,也是由皇帝與文武百官出面象徵性地耕地、鬆土,參加勞動。以顯示政府對農業的重視、皇帝對民間疾苦的關懷,而農民們這一天則要在農具上綁上顯示喜慶的紅綢布下地播種。到了雍正皇帝,把這種帶頭效應發揮到了極致,他親自設定了一畝園,完全由他本人自行耕種、收穫,並一直堅持到底。

    當然,古代皇帝的勞動節跟現在還是有所區別的,古代勞動節主要表達的是崇尚勞動、提倡勞動的意義,而現在的勞動節卻主要是透過放假休息的方式來表達對勞動者的尊重,二者有所不同,但本質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勞動創造一切,勞動是最光榮的。

  • 2 # 戴你看歷史

    古代皇帝還真有特定的勞動節——親耕,不過不是在五一,而是在農曆二月二。

    古代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而且統治者也很重視農業的發展,可以說,農業是社稷的重要基礎,農業穩定,國家社會才會國泰民安。農曆二月二號是春耕開始的日子,在古代也是很重要的一天,一年之計在於春。因此在這一天,皇帝都會親自做示範,下地耕種,以此來勸民重農,來祈求豐年。百姓看到皇帝都親自下地耕作,自然大受鼓舞,發展農業。

    從有農業開始的年代,就已經有了這個儀式。根據史書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 伏羲 時期。之後,《 史記 》中也記載,周武王每年也都會 鄭重其事 地舉行“親耕”儀式。而從這之後,歷朝歷代也都頗為重視。

    明朝縣誌《宛署雜記》中詳細記載了皇帝親耕的細節。當時的宛縣要提前一個月準備這個重要事情。選擇一批素質高的農民和好的農具,對農民進行一些禮節的培訓。然後準備好一塊肥田,要搭好耕棚。此外還要有觀眾和“各路神仙”,兒童扮成農民排成兩列,唱讚頌歌。皇帝耕田時,左手拿黃龍絨鞭,右手拿金龍犁,前面有兩人牽牛,兩個老農協助扶犁,就這樣走三個來回,皇帝躬耕就算完成了。皇帝耕完,大臣還要耕。然後,皇帝登上"望耕臺"看大臣們耕作,最後由順天府官員播撒種子,老農隨後牽牛覆土,一年一度的聖駕躬耕就全部完成了。

    “小農民”恭賀皇帝,皇恩普照大地,農業豐收。之後,皇帝還要接受群臣賀拜,並設宴款待三品以上的隨從官員,賞賜在場的民眾每人兩個饅頭和二斤肉。皇帝起駕回宮,眾人拿著農具簇擁其後,走到午門為止,最後還要獎賞老年農民每人兩匹布,其他人等是一匹布。

    皇帝親耕對於促進農業發展還是有積極作用的,顯示統治者重視農業的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歲半的女寶寶該給她買什麼玩具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