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甲地乙人
-
2 # 快龜科技
算是,不過不是汽車製造,而是以智慧汽車賦能的方式進軍的。
對華為來說,智慧駕駛這麼大塊的肉,就算是想放過,實力也不允許,特別是汽車領域與硬體和底層聯絡這麼緊密。它對華為來說如同電腦、手機的地們是一樣的,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原因是汽車以後,會成為家與公司之外的第三大獨立場景,而在這個場景內,可做的事會非常多。
比如:駕駛汽車+選擇餐館,就可以新造一個美團出來。
比如:駕駛汽車+載客服務,就可以新造一個滴滴出來。
而且汽車上還可以做很多商場、景點的推薦,非常有想像空間。總之一句話,這塊肉太肥了,這就是為什麼BAT紛紛入局的原因。
而華為對汽車的切入點,是華為的拿手戲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資訊與通訊技術) ,而不是自己造車。華為副Quattroporte徐直軍認為,未來汽車有70%的價值將會屬於增量業務,華為瞄準的正是智慧網聯汽車中的增量部件市場。而在此之前華為大老闆任正非也表示過車聯網、人工智慧和邊緣計算是華為未來三大突破點。所以華為只是會做上述領域,至於造車還是交給車企吧。
所以說華為是進軍汽車行業了,但不是以造車,而是以汽車賦能的方式進入的。而新成立的智慧汽車BU與運營商BG、企業BG和消費者BG和Cloud BU並列為華為的五大一級部門,也顯示了華為對進軍汽車行業的重視與決心。
另外,談點密辛。華為的車聯網其實是徐直軍徐總一手拉起來的,2013~2014年就開始了,任總一開始其實並不大同意,他不大喜歡徐直軍這種太過創新的想法,所以那會的車聯網只是一個很神秘的預言專案。然後去年10月華為開戰略委員會,坊間傳聞一群人把任正非說服了,然後有了最近的這份公司檔案~14年還在華為的時候,某領導被拉過去組建車聯網團隊,那會是真的挺苦的,沒有場地沒有人,只有錢…從零做起。現在臺子都已經搭好了,就等各路人才上去唱戲啦!佩服,也衷心祝福,祝福華為的智慧汽車業務部可以像消費者BG業務一樣騰飛~
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