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馬冰河wu

    唐高宗李治聞警龍顏大怒,立即派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等幾員驍將,率大軍赴邊關討伐突厥。

    大軍出征前,唐高宗想試試薛仁貴的箭法,取鎧甲讓他試射......

    《舊唐書》記載:薛仁貴率大軍準備出發前,唐高宗想試試他的箭法,於是讓人取出一副鎧甲,命其試射:“......將行,高宗內出甲,令仁貴試之。上曰:‘古之善射有穿七札者,卿且射五重’。仁貴射而洞之,高宗大驚,更取堅甲以賜之”。

    指誰射誰,箭無虛發,

    薛仁貴率大軍晝夜兼程,迅速於661年3月抵達天山腳下。

    九姓突厥(鐵勒部)酋長比粟青沒想到唐軍這麼快就趕到了,急忙排兵佈陣,準備迎擊。他認為唐軍長途跋涉,早已是人困馬乏,正好趁其立足未穩,殺他個片甲不留,便挑選出幾十位精於騎射、作戰勇猛的將官上陣挑戰。

    這場戰爭的經過,《舊唐書》是這樣說的:“時九姓有眾十餘萬,令驍健數十人逆來挑戰,仁貴發三矢,射殺三人,自餘一時下馬請降”。

    彼時突厥九姓鐵勒部擁眾十餘萬,以逸待勞的比粟青汗想一舉擊潰遠道而來的唐軍,便挑選出數十名剽悍善戰的猛將上陣邀戰。這幾十人都是突厥軍中有名的驍將。他們久經沙場,殲敵無數,屢建戰功,根本沒把唐軍放在眼裡,他們來到陣前耀武揚威,想激怒對方出戰。

    只見對面唐軍陣中馳出一位白袍白馬的大將,他就是薛仁貴。他並不與突厥人正面交鋒,而是張弓搭箭,靜氣凝神,瞄準為首的突厥將領,只聽“嗖”的一聲,那突厥將官來不及做出反應,便中箭落馬。

    三箭定天山

    背後列陣的突厥將士見狀大驚失色,鬥志頃刻間瓦解,急忙撥轉馬頭,往大漠深處逃遁。薛仁貴見狀,立刻指揮唐軍呼嘯急追。兵敗如山倒,比粟青汗也控制不住十幾萬如退潮般崩潰的敗兵,只得被亂兵裹挾著逃命去也。

    這場戰鬥,來得快去得也快,唐軍緊追不捨,十餘萬突厥軍隊自相踐踏,死傷無數,一部分突厥人見突圍無望,被迫棄械投降,黃沙漫漫,屍橫遍野,戰馬悲鳴,景象慘不忍睹。

    天山之戰,薛仁貴連射三箭,即大獲全勝,擄獲無數。《舊唐書》記載 :“仁貴恐為後患,並坑殺之”。薛仁貴怕那十幾位被俘的突厥驍將璇而復叛,成為後患,就下令將他們全部活埋。隨後,他揮軍“更就磧北安撫餘眾,擒其偽葉戶兄弟三人而還” 。接著他率軍直搗漠北,招撫突厥餘部,俘虜了為首的葉戶(突厥官名)三兄弟,班師回朝。

    史載:大軍凱旋時,“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九姓自此衰弱,不復更為邊患”。唐軍回師途中,將士們一路高歌:“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九姓突厥遭此打擊,從此衰弱不堪,不再成為邊患。

    薛仁貴徵西最遠打到哪裡?

    先簡單介紹下薛仁貴生平:薛仁貴(614——683),唐朝名將,名薛禮,河東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驍勇善騎射。貞觀末年,仁貴應募從軍。高宗顯慶中期,從軍東征,屢破高麗、契丹軍,積功攫為左武衛將軍。龍朔初,北方突厥族九姓鐵勒出兵襲擾唐朝邊境,仁貴奉命率軍至天山(並非今天的新疆天山,而是今外蒙古杭愛山脈),在與突厥軍對峙時,他張弓射出三箭,擊殺三人,其餘驚恐請降。永淳元年(682),突厥降將阿史德元珍起兵反唐,薛仁貴再次率軍鎮壓。突厥軍聽說薛仁貴復為大將,自行退卻,唐軍乘勢追擊,大敗阿史德元珍於雲州(今山西大同)。

    薛仁貴徵西時最遠打到了今天的外蒙古中部的杭愛山一帶。杭愛山在漢朝時被稱為燕然山,唐人認為此地屬“極北”之蠻荒地,所以稱其為“天山” (意思是天邊之山)。

    永淳二年(683),薛仁貴病卒,歿年七十。

    【寫作不易 剽竊必究】

  • 2 # 史海爛柯人

    以薛仁貴的驍勇善戰來看,如果他早生二十年,是很有希望躋身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不過,即便有些生不逢時的遺憾,薛仁貴還是憑著勇力和智謀為自己迎來了令人矚目的榮耀。歷史上的薛仁貴,最大的功勞在於東征,並非西征,但民間卻將他的西征傳地神乎其神。

    薛仁貴(614-683),名禮,字仁貴,唐代名將,龍門(今山西河津西)人。唐太宗晚年時,曾發兵攻打高句麗。此戰中,薛仁貴投軍參戰。當時,唐朝軍隊在安市城(今遼寧海城南)與高句麗作戰時,身著白袍的薛仁貴在兩軍陣前表現英勇,深受唐太宗賞識。

    在獲得皇帝的讚譽後,薛仁貴在軍中也是越戰越勇,並不斷得到提拔。薛仁貴起初被唐太宗封為遊擊將軍,後又被提拔為右領軍中郎將。由於隋唐之際的許多元勳都已老邁,使得像薛仁貴這樣的年輕將領,日益受到重視。唐太宗死後,薛仁貴繼續在遼東任職,因征戰有功,被唐高宗封為左武衛將軍、右威衛大將軍兼檢校安東都護。

    公元670年時,吐蕃進犯,薛仁貴奉命領軍出征。不過,當時有一個叫做郭待封的對薛仁貴不服,在關鍵時刻違抗軍令,導致糧草輜重被吐蕃軍隊劫走,隨後又受到重兵圍堵,唐軍慘敗。結果,薛仁貴不得不與對方罷兵議和。不過,出師不利,作為主帥的薛仁貴自然是首當其衝,事後被削職為民。

    這次出征,是薛平貴第一次西征,也是戰鬥最慘烈的一次。起初,薛仁貴曾領兵在河口一帶取得了區域性勝利,在烏海城站穩了腳跟。如果說歷史上薛仁貴西征,這應該算是值得注意的一次。只是,這一戰並不是很光彩。

    不過,唐高宗這個人還算有情有義。在薛仁貴晚年時,唐高宗覺得這位功臣也不該就此埋沒,於是有把他請入宮中,進行了寬慰。後來,為了給薛仁貴提供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唐高宗還讓老年的薛仁貴再次領兵西征突厥。

    比起此前西征吐蕃,薛仁貴晚年領兵出征突厥,還算是比較榮耀的。這一次,薛仁貴在雲州大敗突厥人,斬殺了一萬多敵人,同時還抓了兩萬多俘虜。最終,薛仁貴成了唐朝在邊關的一道王牌,使得突厥人不敢侵犯。

  • 3 # 解放思想點亮未來

    小時候常聽父親講薛仁貴徵東的故事,大家大部分講了就不說了。只說李世民夢到會出一人將為國征戰,但不知這人叫什麼名字,但夢中有一首詩“日出山西一點紅,飄飄四下影無蹤。三歲兒童千兩嫁,徵東掛帥尉遲恭!”李世民醒後早朝問夢大臣,徐茂公解夢“出於山西雪人貴”!看題出於興趣引出記憶娛樂一下...哈哈

  • 4 # 站烽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薛仁貴草根出身,初入行伍從火頭軍做起,封侯拜將,已經是個人能力才華展現的極致了。薛家軍到後來薛丁山時期,火頭軍都是精銳骨幹力量!

  • 5 # 珞珈山的貓

    然而是金子總會發光,大唐王朝看似已經統一了中原大地,但是在邊關,依然擁有著一些割據勢力不斷的侵擾大唐的疆土,對大唐的長治久安構成威脅。因此大唐的統治者不得不決定率領天朝之師去征討邊境的其他政權。

    倘若要說薛仁貴向西走的最遠的地方應該是大非川之戰。大非川之戰交戰雙方分別是吐蕃和大唐王朝,此戰中薛仁貴擔任大唐軍隊的主帥,而這場戰爭卻以大唐王朝失敗而告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最大的魚有多大?產生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