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把盞常聊
-
2 # 華商學堂
有過,讓孩子給老人行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和表達,同時也是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值得每一個家庭去教孩子去做。
-
3 # 新希望微視角
“百善孝為先”,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父母生養我們就是最大的恩德,子女行孝就是最大的積福。父母所給予兒女的恩情是用任何物質都不給衡量和替代,向父母行三拜九叩古禮表達感恩之情,是教育下一代以孝為先,孝敬父母長輩,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一個人對父母有孝心了,才能談對親朋好友的愛。所以說行三拜九叩大禮,來感恩生養我們的父母,感恩全天下的父母勢在必行!
-
4 # 易中談風論水
跪拜禮,無疑是中國最隆重、最傳統的禮節,向父母行跪拜禮,是出於內心的感恩,藉助這樣一種形式,十分自然地表達,也正因此,才讓父母感動。
或許,現代社會行這樣的大禮似乎略顯過時,其實,這不妨看作是一種矯枉過正。現在許多孩子對於父母的付出,總以為天經地義,不懂得感恩。憑藉這樣一個古樸而鄭重的形式,對於日益淡薄的感恩傳統的迴歸和倡導,無疑可以起到強烈的宣示作用。
人在18歲之前,父母的行為業力會直接影響自己的子女,會造成子女身體、學業以及情志的起伏。但是過了18歲以後,無論你的父母對你再怎麼樣,甚至父母是否健在,你都要記得父母是自己的根。在感覺開心、有成果、有收穫的時候都不要忘記報答父母,起碼在內心要有這個意識。如果不想著報答,反而一直怨恨,這個人以後無論想做什麼事情,必定沒戲。無論有千萬個理由,父母都是自己的發源地和根氣,否認父母等於從潛意識上否認自己的存在,最後必衰自己。
-
5 # 牛歌戲
這個禮節永遠不會過時,兒女叩拜父母是一種對父母養育之恩的表現。沒有父母哪來的兒女,那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流傳下來的美德,孝道為先,誰都應該履行。
-
6 # 轉折之城
沒有過!
這是從古代傳下來的傳統文化,主要彰顯了孝道,表達了子女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的感謝,展現了子女對父母祖輩的敬愛之情!
這是基於最樸實的人類傳承需求和最高階的感恩情感的終極表達,應該繼續推廣!形式可以根據不同地區進行調整,但是一定要有儀式感的集體表達形式!
-
7 # 何許人言
不過時,因為在古代除了皇子、公主在正式場合見皇帝,沒聽說過因為是父母就行三跪九叩的。三跪九叩是向皇帝行禮的,不是向父母行禮的。在過去行此大禮有造反的嫌疑是要被····
-
8 # Sunny問者
過時了。三拜九叩這個形式太強調父母與子女的附屬關係了。子女孝敬父母是應該的,但把子女看作父母的附屬品,要無條件的順從父母,這對個人對民族對社會都不利。
-
9 # 上官英華
這個永遠不會過時,“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愛之深沉,母愛之綿柔,世間有什麼可以和它相比,沒有,它是最高層次的親情。
十月懷胎,幾十天乃至幾個月的狂吐不止,肚子大了,晚上睡覺都不能翻身,走路困難,時時刻刻如履薄冰,最後還要開十條骨縫和剖腹產,這樣莫大的痛楚都要落在一個女人身上,,,就衝著這些,不應該三拜九叩嗎?孩子出生以後,母親還要悉心照料,加倍呵護,一年至一年半不能睡個囫圇覺,,,就衝著這些,不應該三拜九叩嗎?
應該,太應該了,就是九拜八十一扣都不能及母愛之萬一。
老婆懷了孩子,做父親的欣喜之餘,工作時還要牽腸掛肚,恨不得搬座金山給老婆孩子,再苦再累的工作,對身體有害的工作,他們都做的毫無怨言,孩子小的時候教他們學習,陪他們玩耍,孩子大點兒的時候,再教他們做人的道理,苦和累對做父親的來說,只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裝飾品,母親的淚水是往外流的,父親的淚水是往肚子裡咽的,,,就衝這些,不應該三拜九叩嗎?
我個人覺得應該,不論社會發展到什麼地步,我們做子女的都應該對父母行三拜九叩之禮。
-
10 # 莫嘰童書
三拜九磕的確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禮儀,在老祖宗那個年代是正常的,但是在現在這個年代,如果還大行特行這種禮儀其實是有些彆扭的。
現代有現代的禮儀,比如對父母要有禮貌、要懂得感恩,當然有些學校會開展讓孩子為父母洗一次腳,但是有些父母連孩子要給自己洗腳都不願意,別說磕頭了。
現在有些學校還在大力推行三拜九磕的形式,還是形式主義作祟。
回覆列表
中國古代,是一個最講“禮”的社會。當年“批林批孔”時,常會聽到一個詞,叫“克己復禮”。那麼,孔夫子要復的是什麼“禮”呢?他要復的就是“周禮”。
“周禮”的內容很多,僅跪拜禮一項分為以下九種: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自南北朝(周)始設後,從隋唐一直延續到大清滅亡前,朝廷都設有“禮部”,為六部之一。在電影電視劇中我們也都看到了,不僅百姓見官要跪,小官見大官也要跪,大官們見皇帝更要跪。所謂三跪九叩禮就是:跪三次,叩九個頭。
禮,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們起到“行為規範” 的作用,但也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故而……
1912年,隨著大清的滅亡,三跪九叩禮也基本上被剷除。特別是“五四運動”後,隨著新思想的傳播、影響,不少陳舊、封建的禮教被廢棄,平等的思想得到了蔓延!
然而,在此禮被廢除了一百多年後的今天,竟然有學校組織800多名學生,打著“孝道”的名義,又在大庭廣眾下向家長行起了“三跪九叩”大禮。就此,筆者認為:非但是不可取,且荒唐無稽,實屬當今“教育”的悲劇!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上映了一部德國電影《英俊少年》。電影中的父子既有親情又有友情,即是父子又是朋友,父子間的相互稱呼也都是直呼其名。
轉眼,又幾十年過去了,難道電影中那種平等的父子關係就沒有給我們留下一點兒影響嗎?難道直呼父親名字的兒子就會“不孝”了嗎?結果恰恰相反,正是在兒子的不懈努力下給與了父親最大的幫助!
故而,我在此堅定不移的相信:建立家長與子女之間的平等關係,更能促使他們之間的相互理解,更容易化解所謂的“代溝”,從而也就更能夠促進孩子們在一個良性的環境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