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世界人文通史

    回紇汗國,也就是回鶻汗國,是繼突厥汗國之後興起於蒙古草原的另一個遊牧民族政權。

    回鶻人是今天維吾爾族與回族人的祖先,曾與唐朝、吐蕃鼎足而立,後被新興的草原民族黠戛斯所滅,餘眾潰散,一部分後裔西遷進入新疆,另一部分後裔留在漠北被其他的民族吸收。

    在中國歷史上,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鶻、契丹、蒙古都曾統治過漠北地區。

    回鶻人是鐵勒諸部之一,原本是突厥人的附庸民族,在隋朝、唐朝時期,突厥人的勢力非常強大,曾雄霸漠北地區一百多年之久。直到唐王朝時期,強大的突厥才被消滅。

    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名將李靖消滅了東突厥汗國;公元657年,唐高宗李治派名將蘇定方消滅了西突厥汗國。

    由於突厥曾短暫臣服於唐朝,所以唐在其故土之上建立了安北都護府、北庭都護府與安西都護府。不過,由於唐朝中央長期徵發突厥人作戰,使得突厥人非常不滿,埋下了突厥造反的隱患。突厥族原本就是強大的北方民族,現在需要聽從唐朝的徵調,讓突厥人深以為恥。

    在突厥人的煽動下,阿史那骨咄祿(史稱頡跌利可汗)在蒙古高原造反,建立了後東突厥汗國,也稱後突厥汗國,這是突厥民族在中國歷史上建立的最後一個政權。

    此時唐王朝恰逢武則天執政時期,武則天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不斷迫害唐朝的邊將,而且採取了錯誤的政策對待突厥人,使得突厥復國成功。武則天執政時期,突厥在漠北造反,建立後突厥汗國,從此唐朝便喪失了對蒙古高原的控制。

    應該說,武則天是一位比較傑出的女政治家,但她在軍事上的建樹不太高。武則天執政時期,唐朝(武周)先後遭到吐蕃、後突厥、契丹的入侵安西四鎮被吐蕃人所佔,遼西走廊被契丹人切斷,而北方又常年遭到後突厥的入侵,版圖支離破碎。到了唐中宗時,唐朝又割讓黃河九曲之地給吐蕃。

    直到唐玄宗李隆基繼位後,為了打壓敵對的後突厥汗國,才開始扶持突厥統治下的回鶻人,就像扶持雲南的南詔人對抗吐蕃一樣。

    在唐朝的支援下,回鶻人(回紇人)興起,逐漸取代了後突厥汗國的地位。

    公元744年,回鶻部落首領藥羅葛骨力裴羅大破後突厥汗國,第二年擒斬了後突厥汗國的末代君主白眉可汗,將白眉可汗的首級送到長安,獻給唐玄宗李隆基,並得到唐朝的冊封。至此,後突厥汗國完全滅亡。

    在回鶻汗國最強大時,曾與吐蕃王朝爭奪地盤,還曾應唐王朝之邀,出兵協助唐軍鎮壓安史之亂。回鶻的騎兵一度攻入長安、洛陽,燒殺劫掠了一個星期才撤退。

    到了回鶻汗國末期,國內動盪加劇,君主更替頻繁,再加上常年與吐蕃王朝作戰,最終在公元840年被黠戛斯所滅,立國約103年左右。

    回鶻汗國的殘部四散瓦解,有一部分留在故土上,一部分西遷新疆,還有一部分南下投奔了唐朝,被唐武宗安置在邊境地區,後逐漸被漢化。

  • 2 # 國史春秋

    回紇算是唐朝最好的兄弟了,安史之亂之前,雙方一直保持著親密的關係。中間雖有一段小小的不愉快,唐回大軍一度對陣天山,劍拔弩張,但隨著薛仁貴射出的三支“神箭”,本在射程之外的三員回紇大將應聲落馬,10萬回紇兵與唐軍相視一笑泯恩仇。

    回紇的起源

    如今,我們對於回紇並不陌生,因為他們是維吾爾族的祖先,但是他的起源過程卻相當的漫長。據考證,回紇的先人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赤狄,與匈奴人的祖先白狄是一對遊牧兄弟。匈奴人早早的在歷史上掀起了狂風巨浪,赤狄人一直默默無聞。秦漢時期,赤狄改名為“丁零”,但仍舊像一個單純的流浪者,過著與世無爭、隨遇而安的生活。

    南北朝時期,生活在今天山西北部及河北北部的定州、山地、中山丁零人都融入了漢族之中,而生活在漠北草原的多數丁零人仍過著顛沛流離,四處依附的生活。他們的名字又由丁零改為敕勒、鐵勒、高車,並最終臣服於突厥人。

    公元605年,高車各部首領滿載著酒肉財寶,按慣例朝貢西突厥。結果,突厥人將貢品劫掠,百餘名高車酋長被活埋。毫無徵兆的慘劇,讓高車與突厥徹底反目。於是,高車各部重新選出部落酋長,密商反叛大計,一個由韋紇、僕骨、同羅、拔野古、覆羅等高車各部組成的部落聯盟誕生。一個由仇恨造就的“回紇”,被推到了歷史的前臺。

    當然,以回紇的實力去消滅突厥,難於上青天。不過,突厥人向來是中原王朝的宿敵,有了唐朝的加入,消滅突厥人指日可待。

    回紇聯合唐朝消滅突厥的過程

    公元五紀,歷史終於將五胡十六國的亂世碾壓在沉重的車輪之下,中原大地似乎看到了久違的和平曙光。然而,隨著北魏的建立,南北朝的對立,最終隋朝一統天下,再到唐朝興起的二百多年裡,一個飛揚跋扈的北方遊牧民族,始終盤旋在中原王朝的頭頂,如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讓中原王朝的君王吃盡苦頭,顏面掃地。這個馬背上的民族就是縱橫於草原上的突厥。

    公元626年,就在李世民繼位不久,唐朝政局尚在一片混亂之中,突厥大軍趁機長驅直入。無奈之下,李世民親臨渭水河畔,與頡利可汗殺白馬盟誓,並獻上金帛,才將“瘟神”送回草原。為此,唐朝才贏得了片刻喘息。

    回紇汗國的建立

    回紇汗國的建立,確實離不開唐朝的扶持。東突厥滅亡不久,做為功臣之一的薛延陀認為受到了唐朝與回紇的合夥排擠,因而沒有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利益,所以公開對抗唐朝。與唐朝為敵,等於自掘墳墓,突厥就是薛延陀的前車之鑑,但它卻視而不見。

    貞觀二十年(646年),唐朝任命回紇首領吐迷度為總指揮,組成回紇、僕骨、同羅和唐朝聯軍,共同圍攻薛延陀。薛延陀多彌可汗被殺,領地被回紇收入口袋。為了表示對唐朝的感謝與敬仰,吐迷度親率十二部首領到長安覲見唐太宗,並尊稱李世民為“天可汗”。言外之意,唐朝是周邊各國的領導,各國聽眾唐朝號令、調遣,服從唐朝調節各國矛盾。

    無奈之下,使者來到長安,只能奉上鵝毛,附打油詩一首:

    天鵝貢唐朝,沔陽湖失寶;禮輕情意在,千里送鵝毛。

    唐朝太宗聽罷哈哈大笑,“千里送鵝毛”傳為千古佳話。

    吐迷度去世後,兒子閏婆繼承汗位,回紇依舊是唐朝忠誠的小弟。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婆閏率5萬回紇騎兵配合唐軍打敗叛亂的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對於西突厥的地盤,回紇照單全收。於是回紇取代突厥,成為又一個草原汗國。

    後來,閏婆得意忘形,主動挑起與唐朝的戰端。於是雙方在天山遭遇,唐將薛仁貴用三箭滅了回紇的囂張氣焰,從此回紇又變得安分守己起來。為了防止後突厥死灰復燃,回紇汗國義無反顧地投入了消滅後突厥的戰爭。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回紇首領骨力裴羅“骨咄祿毗伽闕可汗”,建牙帳於今鄂爾渾河之間。次年,骨力裴羅將後突厥最後一位君主白眉可汗擒殺,頭顱獻往長安,一來表示唐朝再無後患,二來表示回紇歸附的誠意。

  • 3 # 折衝萬里

    後東突厥汗國行將滅亡時,唐朝也在著手佈設後東突厥汗國滅亡後的政治格局。誰都希望改天換日、革故鼎新之後的大草原,能對自己最有利。但唐朝吸取了以往的慘痛教訓,深知中原王朝統治大草原的難度,實在不願再接蒙古高原這個燙手山芋。那既然唐朝自己不願統治蒙古高原,就必然要扶持一個親唐的遊牧政權統治蒙古高原。而此時,在配合唐朝顛覆後東突厥的戰爭中,共有回紇、拔悉密、葛邏祿三部崛起。如果只能在這三部中挑選唐朝的代理人的話,應該選誰那!唐朝選擇了回紇,理由就是,回紇的實力最強,而且之前回紇同唐朝的關係最親密,同時,回紇對大唐也是最為忠順馴良的。唐朝的這一選擇,無疑讓回紇無比興奮,但唐與回紇不得不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回紇、拔悉密、葛邏祿三部起兵後,三部已經推舉拔悉密酋長為頡跌伊施可汗,而回紇與葛邏祿的首領則分別為左、右葉護。換言之的,大草原上的君臣名分已經定了,這可怎麼辦!好辦,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就在王忠嗣統帥的唐軍“破其左廂阿波達乾等十一部,右廂未下”之時,唐軍突然“會回紇、葛邏祿共攻拔悉蜜頡跌伊施可汗,殺之”。就這樣,身為左葉護的回紇酋長骨力裴羅在唐軍的支援下,弒殺了自己的君主頡跌伊施可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弒君不久的骨力裴羅自立為骨咄祿闕毗伽可汗,並立即向唐朝遣使請求冊封。唐玄宗先封骨力裴羅為奉義王,不久冊封他為懷仁可汗,並且,對於其自稱可汗,而不稱瀚海都督的做法予以承認。這就表明,唐朝正式認可回紇已經不是唐朝羈縻統治下的臣民,而是附庸於唐朝的藩屬國了,同時,還承認了回紇可汗擁有統治合法蒙古高原的地位。

    回紇懷仁可汗的名分既定,草原各部紛紛歸附,拜倒在回紇的大纛之下,唯其馬首是瞻。懷仁可汗向南搶佔突厥留下的底盤,把牙帳建立在烏德犍山,併兼並了拔悉蜜、葛邏祿,總共十一部(《資治通鑑》記載,“回紇骨力裴羅自立為骨咄祿毗伽闕可汗,遣使言狀;上冊拜裴羅為懷仁可汗。於是懷仁南據突厥故地,立牙帳於烏德犍山,舊統藥邏葛等九姓,其後又並拔悉蜜、葛邏祿,凡十一部,各置都督,每戰則以二客部為先”)。根據《唐會要》的記載,就在這一時期,大批鐵勒部眾,如:僕固、渾、拔曳固、同羅、思結、契苾、阿布思、骨侖屋骨等部,以九姓烏古斯的身份,加速融入到回紇中。

    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正月,回紇懷仁可汗大舉發兵,向突厥的殘餘力量發動最後的攻勢。這是一場力量對比懸殊、結局毫無懸念的戰鬥,後東突厥末代可汗白眉可汗被回紇軍隊斬殺,白眉可汗的人頭被回紇人傳抵京師。白眉可汗死後,突厥殘部毗伽可敦帥部眾來投降。從此唐朝的北方邊疆安然,沒有戰事。延綿百餘年的唐與突厥的戰爭,最終以大唐帝國的勝利而告終。稱雄北方兩百年的突厥人,就此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在突厥汗國灰飛煙滅的同時,其所留下的,東接室韋,西至金山(今阿爾泰山),南跨大漠的龐大疆域,盡被唐朝鼎力扶持的回紇接收。草原上的各部族也都被回紇接收。曾經跟回紇平起平坐的拔悉蜜被回紇吞併,葛邏祿在烏德鞬山的部眾被回紇吞併,在阿爾泰山及北庭一帶的葛邏祿,自立葉護,歸屬於唐。就這樣,在唐朝的鼎力扶持下,那個被唐朝流放而死的回紇酋長承宗之子骨力裴羅,終於在蒙古大草原上建立了強大的回紇汗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光針可以改善膚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