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還是隻有包衣?
7
回覆列表
  • 1 # 小艾談歷史

    “包衣”是滿語“包衣阿哈”的一種簡要稱呼,“包衣”的意思是“家裡的”,“啊哈”意思是“奴隸”,“包衣阿哈”其實就是家裡的奴隸。

    “奴才”一詞則是漢話,早在春秋時候就有了,《魏書》:爾朱榮謂元天穆曰:葛榮之徒,本是奴才,乘時作亂。 “奴才”意思就是下人。

    由此來看,“包衣”“奴才”,其實是一個意思。滿清未入關前,用的滿語的時候,“包衣阿哈”們自稱“阿哈”,入關後,漢語普及,就稱“奴才”了。

    關於,清朝時候滿臣對皇帝是否自稱“奴才”,陳垣先生在《釋奴才》一文中中詳細的解釋了在滿清時期,滿臣與漢臣在對皇帝自稱的分別。這裡我大概的摘錄解釋一些,大概分三個階段:

    一、公事稱臣,私事稱奴才

    乾隆二十三年諭曰:“滿洲大臣奏事,稱臣稱奴才,字樣不一。著嗣後頒行公事摺奏稱臣,請安謝恩尋常摺奏稱奴才,以存滿洲舊體。據此,則只分公私,不分文武也。

    意思是說,以前啊,滿臣在上奏摺的時候,有稱臣的有稱奴才的,乾隆就下旨,以後凡是國家公事就稱“臣”,像請安啊謝恩之類的私事摺子就稱“奴才”,只分公私,不分文武。

    二、文稱臣,武稱奴才

    乾隆三十八年,涼州鎮總兵喬照於奏謝摺內稱臣,為嚴旨申飭,曰:武員即官至提督,亦稱奴才,此乃向來定例,喬照豈容不知?雖臣僕本屬一體,稱謂原無重輕,但喬照甫加總兵,即如此妄行無忌,足見其器小易盈,著傳旨嚴行申飭。

    然而過了十幾年,有個滿人總兵在謝折上稱“臣”,這有問題前面說了,私事要用“奴才”,你謝恩摺子稱臣肯定是錯的。但是當時乾隆下旨又說:“提督以上武官稱奴才是定例,你不知道?臣跟奴才本是一樣的,怎麼稱呼無所謂,但你剛當上總兵就這樣亂搞,你飄了,你膨脹了!”就把這個叫喬照的總兵給罵了一頓。有了這個例子,於是以後滿人就文稱臣武稱奴才了。

    比如了道光年間,有個穆蘭岱的滿人都統在上折彙報蒙古的事情的時候稱“臣”,這是公事,稱“臣“於理是沒錯的,但是道光皇帝又罵了他,下旨“凡遇一切公事奏摺,著寫臣字:此特專指文職而言,並未指武職如此”,到這裡便把“文稱臣,武稱奴才”這個規矩給白紙黑字的定了下來。

    三、漢臣稱臣,滿臣稱奴才

    上諭之曰:臣僕本屬一體,均系奉上之稱,字義雖殊,其理則一。滿漢臣工自稱固有不同,然遇部院章奏,雖滿洲大員,亦一例稱臣,而滿洲督撫奏地方公事亦然,並非以奴才之稱為卑而近,稱臣為尊而遠也。

    這是乾隆是十五年的口諭,上面依舊說了,“臣跟奴才是一樣的,都是稱呼主人的,沒什麼分別。滿漢臣工自稱雖然不同,但是滿臣在奏公事的時候也稱“臣”,並不是奴才就一定下作,臣就一定高貴。也並不是奴才就跟我親近,臣就跟我疏遠”。

    其實清朝皇帝嘴上都反覆強調,臣跟奴才都是一樣的,怎麼稱呼其實不重要,但是你稱“奴才”皇帝肯定是愛聽的,所以不管你滿漢文武公私,你稱奴才肯定是沒錯的,稱“臣”的話說不定皇帝就給你找些事出來。

  • 2 # 中醫老孔

    清朝在入主中原前,就有很多漢人歸依清人門下,作為包衣奴才,成為清人的馬前卒。侵佔中原後,啟用的漢人大臣也沿用這種思想。紅樓夢所表述的中心思想就有此中意思,可能有勸解當權者要改變這種把漢人,漢臣當奴才的方式,不利於其統治,清朝的衰敗不可避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高情商的老婆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