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甬江人

    宋儒復興,皇帝被俘,國破家亡。明朝復儒,滿人入侵,國破民亡。滿清復儒,外強入侵,半殖民地,一窮二白,封建專制,徹底滅亡。千萬血肉,革命成功,重建中華,奮發圖強,艱苦奮鬥,國強民富!今有現儒,否定革命,復僻儒學,意欲何為?司馬昭心,路人皆知!

  • 2 # 東土朝聖者

    宋代和日本一樣,是個以仁立國的國家。

    宋代從太祖開始立下不殺文官的傳統,行仁政,國家為救濟貧苦百姓,設立廣大的慈善機構,包括常平倉,廣濟倉,廣惠倉,豐儲倉,以倉,社倉,福田院,裕民局等等。其中收養老弱病殘的福田院,居養院,安濟坊,慈幼局等到處都是。對待政敵,對手,寬心納諫,絕不濫殺。

    在國家層面,鼓勵仁政信仰,中國從唐代設計全國八十一座放生池以來,宋代放生制度盛行,每逢春節,初八,元宵,佛誕,中元,民間放生數不勝數,整個西湖都是官方劃定的放生池。後南湖也劃為放生池。中日交流進一步密切。皇帝接受”中天令節”(皇帝生日)為皇帝放生祈福,自宋代開始,立法禁止宰殺耕牛。後影響日本頒佈禁肉令,食素一千多年。

    宋朝詩歌中很多關於仁的,(唐朝也是),

    如王炎民附於仁,天鑑厥誠,

    後有仁人識此心(陸游)

    此是天公最至仁(李石)

  • 3 # 興中山

    宋代儒學的復興是在爭辯、借鑑、交流中產生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道教、儒教等國學在佛學的影響下有了新的發展。隋唐出現了三教合一的趨勢。到了宋代,由於寬鬆的政治環境,為學術爭鳴提供了舞臺。儒學在抨擊佛道的同時也吸收了佛道的營養,把佛道思想融入儒學。宋代儒學學子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如范仲淹、王安石、歐陽修等,尤其是王安石的政治改革,雖然沒有成功,但是為宋代理學形成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宋代理學提出的"格物致知",即承認社會實踐是獲得知識的有效方法,就是從他們的實踐中總結的經驗。

    理學家討論的內容為義理、性命之學、故稱為理學。理學融合了儒、釋、道三位一體的思想體系。周敦頤為宋代儒家理學派的開山鼻祖,他將道家無為思想、儒家中庸思想加以融合,闡述了理學的基本概念,形成了基本的思想體系。程頤、程灝是儒家理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朱熹是宋代儒家理學派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程頤、程灝的思想。認為理是存在的基礎,認為氣、理相生相長,理的最高境界是太極!

    從南宋中期開始理學地位不斷攀升、影響不斷擴大,最終佔據思想學術的主導地位,並上升為官方意識形態,影響中國社會長達數百年。其實程朱理學也是導致中國走向衰敗的根源!

    宋代理學家們,對孔孟思想的研究非常透徹。他們深知孔孟學說之所以被歷朝歷代統治者所推崇,就是因為孔孟學說能夠幫助統治者維護其統治地位。所以他們在儒學的繼承和發展上,就從如何更好的維護皇權、父權、夫權上很下功夫。他們的《三綱五常》既滿足了大家統治者的需要,又滿足了小家統治者的需要。程朱理學把孔孟儒學推向極致。

    明、清的統治者為了維護其統治地位,讓學子們只學四書五經。八股取士,對四書五經的解釋,以朱熹的註解為標準,考生行文命意,必須依注作解。不得擅自生髮,獨作新論,極大的束縛了學子的思想。考生們只能按照題目敷衍成文,扼殺作者創意,結果造成文章空洞,形式主義,成為文字遊戲。考試只考四書五經,導致明清兩朝科技停滯不前,造成中國落後的局面!

    朱熹儒學迎合了統治階級需要,扼殺了學子的創造力,最終導致國家的衰敗,被列強凌辱百年之久,中華民族幾近危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文玩之中,有哪些“硬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