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物考古聊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銘文有鑄字也有刻字。其實,要明白銘文是怎麼“寫”上去的,首先要了解青銅器的鑄造方法:陶範法。

    陶範法

    看下上面的圖可以幫助更好的理解。

    ①陶範法就是用陶土先製作一個等大的模型,這個模型什麼樣,將來的青銅器就是什麼樣。

    ②然後在模型的表面覆蓋一層厚厚的黏土,這便是“外範”。

    ④燒好後,把“外範”切割成規整的幾部分。

    ⑤再把切割的“外範”零件組合到一起。埋在溼沙中進行儲存。

    ⑥再製作一個稍小的“內範”,確保與先前的“外範”內壁之間留有一定空隙,這個空隙就是未來青銅器的器壁厚度。

    ⑦將銅水澆注到“內範”與“外範”之間。倒置冷卻。

    前面說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有鑄字也有刻字。鑄字是商周時期通用的方法,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也在用。“鑄字”的方法在理解了青銅器的鑄造過程就比較好理解了,說白了就是在步驟6時,另做一塊銘文範,趁溼鑲嵌在主體的內範中。注意,這個銘文範上的字是“陽線”或“陰線”,也就是說字是凸出來或凹進去的。

    另外一種是刻字。其實是刻+磨,當青銅器脫範不久時,刻下文字,算是打個草稿。然後再用小輪子磨,磨出來的字,字型會比較光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山裡常見的野生食用菌有哪些?有哪幾種沒有被人工培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