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飽和,競爭加劇,全球智慧手機市場顯得越來越艱難。根據IDC資料顯示,2018年全年,國內智慧機整體市場出貨量同比下滑超10%。大環境持續低迷給各大廠商帶來的巨大出貨壓力,讓市場氣氛陡然之間變得劍拔弩張。
而在國內五大手機廠商中,就屬小米的反應最為強烈,從上到下都充滿了焦躁不安,其中的緣由自然和銷量脫不了關係。從小米18年財報顯示來看,2018年Q4小米實現了444.21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26.51%,但這個數字仍然沒有達到市場預期。並且2018 Q4,小米出貨量暴跌近35%,這樣的閃崩現象著實有些讓人擔心。
榮耀的輕鬆和小米的焦慮,為何會形成如此大的反差?
手機行業是一個典型的長跑行業,決定手機企業可以保持長久領跑的最核心因素,並不是價格,也不是營銷,甚至不是所謂商業模式創新,而是能否堅持不斷的技術投入與引領行業創新。從摩托羅拉——諾基亞——蘋果這個手機行業的王朝演進史來看,莫不如此。
這也是榮耀在過去連續九個季度獲得網際網路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名的真正原因。
根據賽諾最新公佈的2019年1月份中國手機整體市場資料,榮耀同比增幅高達11%,市場份額已攀升至15.1%,整體銷量排名第四,而小米同比再次出現4%的下滑,市場份額僅剩10.9%,幾近跌破雙位數,再退後一步就是萬丈深淵,或許這才是雷軍在釋出會上喊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原因。
今年對於手機廠商來說,活下去才最重要,與其不斷地“碰瓷”營銷,還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技術的投入與創新,畢竟核心技術才是一家企業的根本所在。
隨著市場飽和,競爭加劇,全球智慧手機市場顯得越來越艱難。根據IDC資料顯示,2018年全年,國內智慧機整體市場出貨量同比下滑超10%。大環境持續低迷給各大廠商帶來的巨大出貨壓力,讓市場氣氛陡然之間變得劍拔弩張。
而在國內五大手機廠商中,就屬小米的反應最為強烈,從上到下都充滿了焦躁不安,其中的緣由自然和銷量脫不了關係。從小米18年財報顯示來看,2018年Q4小米實現了444.21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26.51%,但這個數字仍然沒有達到市場預期。並且2018 Q4,小米出貨量暴跌近35%,這樣的閃崩現象著實有些讓人擔心。
榮耀的輕鬆和小米的焦慮,為何會形成如此大的反差?
手機行業是一個典型的長跑行業,決定手機企業可以保持長久領跑的最核心因素,並不是價格,也不是營銷,甚至不是所謂商業模式創新,而是能否堅持不斷的技術投入與引領行業創新。從摩托羅拉——諾基亞——蘋果這個手機行業的王朝演進史來看,莫不如此。
這也是榮耀在過去連續九個季度獲得網際網路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名的真正原因。
根據賽諾最新公佈的2019年1月份中國手機整體市場資料,榮耀同比增幅高達11%,市場份額已攀升至15.1%,整體銷量排名第四,而小米同比再次出現4%的下滑,市場份額僅剩10.9%,幾近跌破雙位數,再退後一步就是萬丈深淵,或許這才是雷軍在釋出會上喊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原因。
今年對於手機廠商來說,活下去才最重要,與其不斷地“碰瓷”營銷,還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技術的投入與創新,畢竟核心技術才是一家企業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