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geai9293

    寇準,字平仲,是華州下邽人。寇準年輕時才華出眾,精通《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十九歲時中進士。太宗選拔人才,經常親自到殿前長廊看望詢問,年紀小的人經常不被錄取。有人教寇準增報年齡,寇準回答說:“(寇準我)剛剛參加進士考試,怎麼能欺騙君主呢?”後來(寇準)考中,被授予大理評事的官職,(先後)擔任歸州巴東縣、大名府成安縣的縣令。每次到了交稅賦服役的時候,(寇準)從沒拿出官府徵調的敕命文書,只根據鄉親的姓名張貼在縣門口,百姓從沒有敢誤期的。寇準曾經在宮殿之中向皇帝啟奏事項,他的話與皇帝的想法不符,皇帝很生氣地站起來,寇準於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讓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決後才退下。因此皇帝獎賞他說:“我得到了寇準,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徵一樣。”原文:寇準字平仲,華州下邽人也。準少英邁,通《春秋》三傳。年十九,舉進士。太宗取人,多臨軒顧問,年少者往往罷去。或教準增年,答曰:“準方進取,可欺君邪?”後中第,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每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唯具鄉里姓名揭縣門,百姓莫敢後期。準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此文出自元朝·脫脫《宋史》擴充套件資料寫作背景:《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週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宋史》是研究遼、宋、金代歷史的基本史籍之一。在現存的宋代重要史料中,唯有《宋史》貫通北宋與南宋,儲存了三百二十年間的大量歷史記錄,很多史實都是其他書中所不載的。《宋史》尊奉道學(理學)的思想傾向很明顯。在《儒林傳》之前,首列《道學傳》,記載了兩宋的道學家,如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邵雍、朱熹等,突出了道學的地位。再有忠義、孝義、列女三傳也都是宣揚道學思想的。其中《忠義傳》裡的人物竟有二百七十八人之多。這些內容雖旨在宣揚封建的倫理道德,但為後世研究理學,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開機螢幕出現—號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