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豆腐有什麼營養價值?什麼樣的人千萬不能吃豆腐?

8
回覆列表
  • 1 # 信遠齋桂花酸梅湯

    大家好,我是愛吃愛喝愛生活的阿遠~

    一、豆腐有什麼營養價值?

    1、平緩降壓

    豆腐不含膽固醇,但是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植物固醇,食用它,綜合起來就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因此,適宜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以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食用,具有一定食補價值。

    2、清熱解毒

    說豆腐清淡如水,沒毛病。中醫上認為,豆腐味甘性涼,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作用。因為它含有的水達到一半以上,因而吃了它,能消渴,也能給身體排排毒,在春天這個易煩躁的季節裡,便起著清熱降火的功效了。

    總體來說,春天要清淡,豆腐是比較適合的啦。它的做法也很多,與香蔥炒食,與瘦肉燉湯,或者煎炸。各種搭配,隨你喜好。這裡還有一些買和吃豆腐的注意事項,望周知。

    二、那麼,豆腐怎麼吃更好?

    豆腐雖然營養豐富,但膳食纖維卻比較缺乏,單獨吃豆腐可能帶來便祕的麻煩。而青菜和木耳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正好能彌補豆腐的這一缺點。

    另外,木耳和青菜還含有許多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抗氧化成分,搭配豆腐食用,抗病的作用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菠菜、莧菜等綠葉菜中草酸的含量較高,應先焯一下再和豆腐一起烹調,以免影響豆腐中鈣的吸收。

    豆腐還會帶來一個麻煩:引起體內碘的排洩,如果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碘缺乏。所以,吃豆腐時加點海帶、紫菜等含碘量豐富的海產品一起做菜,就兩全其美了。

  • 2 # 跪射俑

    1 豆腐的營養成分

    一般100克豆腐含鈣量為140毫克-160毫克,豆腐又是植物食品中含蛋白質比較高的,含有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還含有動物性食物缺乏的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等。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大豆的蛋白質生物學價值可與魚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大豆蛋白屬於完全蛋白質,其氨基酸組成比較好,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它幾乎都有。大豆可以直接烹調食用,人體對其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製成豆腐消化率可以提升到92%~95%。

    2 有利於大腦的生長髮育

    製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18%左右的油脂,大部分能轉移到豆腐中去。大豆油中的亞油酸比例較大,且不含膽固醇,有益於人體神經、血管、大腦的生長髮育。

    3 防治骨質疏鬆

    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對防治骨質疏鬆症有良好的作用。

    4 預防癌症

    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都是抑制癌症的成分,可以有效抑制乳腺癌前列腺及血癌等癌症。

    以下人最好別吃豆腐:

    1、缺碘的人不能吃豆腐。做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種叫做皁角苷的物質,可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同時,還能促進體內碘的排洩,所以長期過量吃豆腐的話容易引起缺碘。

    2、腎功能不全的人不能吃豆腐。當人們年紀大了,腎臟排洩廢物的功能也開始下降,但如果此時大量吃豆腐的話,會因為攝入大量豆腐中的植物性但標誌,而導致在體內生成過多的含氮廢物,造成腎臟負擔過重,導致腎功能進一步衰退。

    3、痛風患者不能吃豆腐。豆腐中的嘌呤比較多,而對於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來說,要慎吃豆腐,避免加重病情。

    4、腸胃虛寒的人不能吃豆腐。豆腐性質屬於偏寒涼的,如果平常有胃寒現象的話,吃豆腐之後容易發生胸悶和反胃的現象,因此不宜食用豆腐。另外,如果容易腹瀉、腹脹脾虛的話,也建議不要吃太多豆腐。

    5、動脈硬化患者不能吃豆腐。豆腐中有著非常豐富的蛋氨酸,有專家表示,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會轉化變成半胱氨酸,這種物質會損傷動脈管壁內皮細胞,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6、有服用四環素類藥物不能吃豆腐。豆腐中有比較多的鈣質,而用鹽滷做的石膏中有比較多的鎂,當四環素遇到鈣鎂的話就會發生反應,降低殺菌效果。

  • 3 # 嘉選優品

    豆腐是生活中最常食用的食物,接著這個話題我們就來聊一聊豆腐。想要探討豆腐的營養價值和忌諱人群,首先要了解豆腐是用什麼製作。

    豆腐是怎麼做成的?

    豆腐的原料是黃豆、綠豆、白豆、 豌豆等,而黃豆是我們製作豆漿最長用的原料。

    豆腐的主要製作工藝簡單的說就是清水洗淨泡豆、磨豆漿、壓榨豆漿汁、煮豆漿、點滷凝固,經過這樣的工序,一份新鮮的豆漿即可成為我們食用的佳餚。

    豆腐的營養價值

    既然豆漿是用豆類為原料,那豆腐的營養價值肯定離不開這些都原始具備的營養價值。

    豆腐素有“植物肉”的美譽,所以豆腐營養極高。豆腐主要含鐵、鎂、鉀、煙酸、銅、鈣、鋅、磷、葉酸、維生素B1、蛋黃素和維生素B6等營養元素。

    每100克結實的豆腐中,水分佔69.8%,含蛋白質15.7克、脂肪8.6克、碳水化合物4.3克和纖維0.1克,能提供611.2千焦的熱量。豆腐裡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質含量使之成為穀物很好的補充食品。豆腐脂肪的78%是不飽和脂肪酸並且不含有膽固醇。

    因此,豆腐的營養價值主要體現在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乳腺癌和前列腺的發生; 抑制膽固醇的攝入,預防結腸癌,還有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調整乳腺對雌激素的反應,有效的預防白血病,結腸癌,肺癌,胃癌等的發生等。

    豆腐的風險

    食物總是相生相剋的,於我們身體的機能也是息息相關。關注豆腐製作工藝的朋友都會知道,製作豆腐是需要在點滷凝固的環節加入石膏的,石膏的化學成分是含水硫酸鈣,溶在水中略帶甜味,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我們在判斷石膏是否能食用的時候,就要看它的硫酸鈣含量,食用石膏是有嚴格衛生標準的。根據《豆製品類食品廠的衛生要求》規定,石膏作為食品新增劑,要求砷的含量每克不能超過0.5毫克,鉛的含量每克不能超過1毫克。那些歪豆腐作坊使用的暗紅色的工業石膏,砷、鉛含量超標,極具毒性,長期食用,會造成慢性中毒,危及健康。

    忌諱豆腐的人群

    由於豆腐中還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蛋氨酸、皁角苷等營養物質,因此過量或者頻繁食用的話容易引起腎功能衰退、消化不良、動脈硬化、碘缺乏等身體問題,特別是排洩廢物的能力開始下降的老年人、患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患有胃炎的患者、患有腎炎、腎衰竭和腎臟透析的病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以及患有痛風的人群均不建議過量食用豆腐,避免引起身體不適。

    總之,豆腐雖好,多吃也有弊,過量也會危害健康。

  • 4 # 刺玫年華

    豆腐是最常見的豆製品,又稱水豆腐。相傳為漢朝淮南王劉安發明,也有說關羽,樂毅。主要的生產過程一是製漿,即將大豆製成豆漿;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漿在熱與凝固劑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膠體,即豆腐。

    豆腐營養極高,含鐵、鎂、鉀、煙酸、銅、鈣、鋅、磷、葉酸、維生素B1、蛋黃素和維生素B6。每100克結實的豆腐中,水分佔69.8%,含蛋白質15.7克、脂肪8.6克、碳水化合物4.3克和纖維0.1克,能提供611.2千焦的熱量。豆腐裡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質含量使之成為穀物很好的補充食品。豆腐脂肪的78%是不飽和脂肪酸並且不含有膽固醇,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現代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髮育也頗為有益(有此功能的還有果中鈣王--酸角),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鐵的含量;豆腐不含膽固醇,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症及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藥膳佳餚。也是兒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補充營養的食療佳品。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對防治骨質疏鬆症有良好的作用。還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血癌的功能,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豆腐吃太多的壞處

    1、促使腎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況下,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質經過代謝變化,最後大部分成為含氮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人到老年,腎臟排洩廢物的能力下降,此時若不注意飲食,大量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不利於身體健康。

    2、引起消化不良

    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

    3、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美國醫學專家指出,豆製品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會損傷動脈管壁內皮細胞,易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積於動脈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4、導致碘缺乏

    製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種叫皁角苷的物質,它不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能促進人體內碘的排洩。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導致碘缺乏病。

    5、促使痛風發作

    豆腐含嘌呤較多,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導致痛風發作,特別是痛風病患者要少食。可見,豆腐雖好,也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過量。老年人和腎病、缺鐵性貧血、痛風病、動脈硬化患者更要控制食用量。中醫認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瀉、腹脹、脾虛者以及常出現遺精的腎虧者也不宜多食。

    不宜吃豆腐人群

    1、老年人

    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質經過代謝變化,最後大部分成為含氮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人到老年,腎臟排洩廢物的能力下降。人體內一旦含氮廢物增加,就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從而導致腎功能的進一步衰退,這些都非常不利於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2、青春期的孩子

    由於大豆及豆製品內含有大豆異黃酮,而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雌激素。這種激素會令小孩性早熟,從而導致孩子骨齡提前,骨齡提早癒合則是導致青少年身材矮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男孩子大量吃的話會使第二性徵的發育受到影響,使其外觀不太陽剛甚至呈現女性化傾向,還會引起精子質量下降,導致日後生育機能發生較為低下。

    3、孕婦及備孕男士

    因為豆類食品中含有較多的植物雌激素,雌激素對抗雄激素,對於男胎就容易形成尿道下裂和小丁丁、小睪丸畸形,對於女胎,將為女性成年後的乳房、子宮和子宮頸疾病埋下伏筆。準備懷孕的男士如果吃多的話,會減少精子的數量等危害。

    4、缺碘患者

    製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種叫皁角苷的物質,它不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能促進人體內碘的排洩。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導致碘缺乏病。

    另外,腎功能不全者、痛風病患者、動脈硬化者、腸胃虛寒者、糖尿病人、有胃炎的病人、苯丙酮酸尿症的人等都是不適合吃豆類製品的。所以如此看來,人們應當根據自身健康狀況,考慮是否該吃豆製品。

  • 5 # 章帥

    豆腐是大家餐桌上的常見食物。豆腐富含優質蛋白質、鈣、磷、鉀、不飽和脂肪酸、B族維生素、植物固醇等營養素,而且質地軟嫩,口味清淡,沒有豆腥味,既能生吃涼拌還能蒸、燉、炒、炸、包餡,適合嬰幼兒、成年人、老年人、素食等大部分人群食用,可以說豆腐是非常受大家喜愛的一種食物。

    營養價值:

    豆腐營養極高,含鐵、鎂、鉀、煙酸、銅、鈣、鋅、磷、葉酸、維生素B1、蛋黃素和維生素B6。每100克結實的豆腐中,水分佔69.8%,含蛋白質15.7克、脂肪8.6克、碳水化合物4.3克和纖維0.1克,能提供611.2千焦的熱量。豆腐裡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質含量使之成為穀物很好的補充食品。豆腐脂肪的78%是不飽和脂肪酸並且不含有膽固醇,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

    功效與作用

    ⒈食用豆腐可以防輻射,加快新陳代謝,可以延年益壽。

    ⒉補充雌性激素

    專家發現,豆腐中含有大量的雌激素——類黃酮。所以,多吃豆腐還可以很好地補充雌性激素。

    ⒊對治療老年人便祕有好處

    老年人因為年齡的關係,消化系統不好,經常會出現便祕,而豆腐是軟食,容易消化。所以,專家建議老年人多吃豆腐,從而減少便祕。

    ⒋更年期的“保護神”

    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乳腺癌和前列腺的發生。

    ⒌預防心血管疾病

    大豆蛋白顯著降低血漿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不僅可以預防結腸癌,還有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製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可調整乳腺對雌激素的反應,日本婦女尿中的異黃酮濃度為美國、荷蘭婦女的100~1000倍,這與日本人常食大豆有關,也是日本相與歐美國家相比乳腺癌發生率較低的一個原因。此外,還可以有效的預防白血病,結腸癌,肺癌,胃癌等的發生。

    ⒎抗血管

    製作大豆中含有的皁苷,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功效。

    ⒏補益清熱養生

    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之,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現代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髮育也頗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鐵的含量。

    不過豆腐雖好,多吃也有弊,過量也會危害健康。

    ⒈引起消化不良

    豆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

    ⒉促使腎功能衰退

    人到老年,腎臟排洩廢物的能力下降,大量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功能衰退,不利於身體健康。

    ⒊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豆製品中含有豐富的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會損傷動脈管壁內皮細胞,易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積於動脈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⒋導致碘缺乏

    大豆含有皁角苷的物質,不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還能促進人體內碘的排洩。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導致碘缺乏病。

    ⒌促使痛風發作

    豆腐含嘌呤較多,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導致痛風發作,特別是痛風病患者要少食。

    不宜食豆腐人群:

    ⒈因豆腐中含嘌呤較多,對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忌食豆腐

    ⒉豆腐性偏寒,平素有胃寒者,如食用豆腐後有胸悶、反胃等現象,則不宜食用。

    ⒊對易腹瀉、腹脹脾虛者,也不宜多食豆腐。

    ⒋在服用四環素類藥物時,也不宜吃豆腐。因為用豆腐製作的食品中含有較多的鈣,用鹽滷做的石膏中含有較多的鎂,四環素遇到鈣、鎂會發生反應,降低殺菌效果。

    與豆腐相剋的食物:

    ⒈忌與酸醋同食,否則易損傷牙齒;

    ⒉豆腐與茭白,同吃易形成結石;

    ⒊豆腐與蜂蜜,蜂蜜與豆腐同食易腹瀉;

    ⒋豆腐與橘子,嚴禁與橘子同吃,否則易患甲狀腺腫;

    ⒌不可與羊肉同吃,同吃易發生黃疸和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症);

    ⒍不可與牛肉同吃,同吃會令人發燥上火;

    ⒎豆腐與竹筍,同吃易生結石;

    ⒏不能與柿子同吃,兩者相聚後會形成胃柿石,引起胃脹、胃痛、嘔吐,嚴重時可導致胃出血等,危及生命;

    ⒐不可與鯽魚同吃,否則易引起水腫。

    ⒑小蔥不要拌豆腐,菠菜不要與豆腐一塊煮湯,因為小蔥和菠菜中的草酸易與豆腐中的鈣結合成難以溶解的草酸鈣,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長期食用易導致結石。

  • 6 # 一食之間

    豆腐一直是特別受大家喜歡的一種健康食材。而且和豆腐有關的美食也不老少。那麼豆腐究竟有哪些營養價值呢?哪些人不能吃豆腐呢?一起來看一看。常見的豆腐一般的由黃豆製作而成的,自然黃豆中的營養優勢豆腐中都含有,而且相比直接吃黃豆而言,營養素的利用率更高。

    豆腐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大豆磷脂、不飽和脂肪酸、植物甾醇、多種礦物質、維生素等,確實是對健康非常有益的食物,也是膳食中獲取優質蛋白的重要食物來源。豆腐由於加工的方式不同,其中含鈣量也是不同的。含鈣量的由高到低依次為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其中北豆腐和南豆腐的含鈣量比牛奶還高一些。所以豆腐也是膳食中獲取鈣的優質的食物來源。

    豆腐既能補充蛋白質還能補鈣。眾所周知,豆腐是大豆加工成豆漿後,加入氯化鎂、石膏或葡萄糖內酯製成的大豆製品。大豆做成豆腐後,蛋白質的消化率可由65%提高到80%以上,比大豆好消化。加了氯化鎂、石膏的北豆腐含鈣量增加,100克北豆腐含鈣量大約130mg左右,和牛奶、綠葉菜含鈣量差不多,是補鈣的重要食物。而加了葡萄糖內酯的內酯豆腐含鈣量很低,大約17mg/100g,雖然蛋白質含量是北豆腐的一半,但內酯豆腐的外觀和口感細膩,非常適合涼拌、做湯,也是補充優質蛋白質的大豆製品。

    豆腐不適合高尿酸、腎結石患者食用。大豆做成豆腐後,仍含有嘌呤、草酸、植酸,對需要控制尿酸的患者不利;豆腐中含有的草酸、植酸也能增加腎結石風險或干擾尿酸排出。如果把豆腐壓出水分製成豆腐乾,豆腐絲,其中的嘌呤、植酸和草酸也隨著水分被去掉,就可以適合高尿酸、腎結石患者食用了。

    建議腎病患者少食用豆腐及其它豆製品。豆腐雖然是完全蛋白質,但是一種粗糙蛋白,含蛋氨酸低,蛋白質吸收利用率低於動物肉類。對限制蛋白質攝入量的腎病患者來說,要選擇魚禽蛋奶瘦肉這些動物性優質蛋白質,吸收利用的效率更高。

  • 7 # 平凡的堅守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豆腐是最常見的豆製品。豆腐的生產過程:一是將大豆製成豆漿。二是豆漿在熱與凝固劑的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膠體。就是豆腐。下面和大家分享豆腐的營養價值以及什麼樣的人群不能吃豆腐,希望大家喜歡。

    豆腐有什麼營養價值?

    豆腐的營養價值:

    1、豆腐中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對防治骨質疏鬆症有良好的作用。

    2、豆腐中含鐵、鎂、鉀、煙酸、銅、鈣、鋅、磷、葉酸、維生素B1、蛋黃素和維生素B6,營養很高。

    3、經常吃豆腐可以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

    4、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髮育也頗有益處。

    老年人和腎病、缺鐵性貧血、痛風病、動脈硬化患者不可以吃豆腐。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瀉、腹脹、脾虛者以及常出現遺精的腎虧者儘量少吃。

  • 8 # 原媛美食記

    豆腐有什麼營養價值?什麼樣的人千萬不能吃豆腐?

    那麼什麼樣的人不能吃豆腐?

    1、動脈硬化的人群

    豆腐中的主要含量是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會發酵成半胱氨酸。同時還會對動脈壁內皮細胞造成大大小小的損害,會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在動脈壁上積聚。常吃豆腐容易造成動脈硬化。

    2、腸胃不適的人群

    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群,平時更加要少吃豆腐類食品,尤其是某些消化性潰瘍患者。

    以上是我的意見,希望會對大家所幫助

  • 9 # 袁欣營養師

    豆腐可以說是老少皆宜的食物,特別是中老年牙口不好的朋友,豆腐正好軟嫩,不需要怎麼咀嚼也能吞嚥;豆腐屬性也比較溫和,肥胖、三高,包括高尿酸血癥患者都可以適當食用,而且豆腐還百搭,酸甜苦辣,炸燒炒燜樣樣都能做。不光是如此,豆腐的營養價值也較高,豆腐的原料來源是大豆類食物,所以它們自然也繼承了大豆類食物的營養價值。

    豆腐富含豐富的蛋白質、鈣質、鉀元素、磷元素,100g豆腐能提供蛋白質8.1g,是補充植物優質蛋白的不錯選擇,100g豆腐能提供164mg鈣質,比起很多食材來說鈣質遙遙領先,所以豆腐也是很好的輔助補鈣的食物,100g豆腐還能提供119mg磷元素、27mg鎂元素,磷元素和鎂元素是牙齒和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能夠促進鈣質吸收,是補鈣的小幫手。豆腐中還富含鋅元素、硒元素,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生命元素。豆腐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E被稱為“生育酚”,它能夠預防生殖系統病變,有助預防不孕不育,而且維生素E本身也有抗氧化效果,能對抗自由基,有助延緩機體衰老、提高抗病能力。

    豆腐低脂低熱,100g豆腐僅有81大卡,脂肪含量不超過4g,糖分含量不超過4g,三高患者均適合食用。豆腐中的脂肪大部分屬於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十分豐富,它們有助提高膽固醇代謝,預防高血脂症,還能健腦益腦。大豆中還含有多種活性物質,如植物甾醇、大豆異黃酮、大豆卵磷脂等成分,這些成分能減少脂蛋白在血管壁的堆積,能夠更好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大豆異黃酮還能夠促進雌激素的分泌,能延緩卵巢衰老,有助提高女性健康,延緩女性更延期。

    豆腐的確是很好的食材,但由於它蛋白質含量也是較高的,所以如果有腎臟病變的朋友還是應當慎吃,蛋白質代謝後產生大量水分、尿素等成分,會增加腎臟的排洩負擔,可能會讓腎病加重。豆腐也不要過量食用,推薦至少一週攝入2次豆製品,一次性50~70g差不多了。

  • 10 # 零嘴苗

    豆腐的原料有黃豆、綠豆等,經研磨、煮沸、滷水點制等步驟製作而成,工序複雜。

    豆腐的營養價值極高,含有鈣鐵鋅等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質。基本上兩小塊豆腐的鈣含量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的需求量。

    豆腐可以清熱去火,生津止渴、清理腸胃。並且對骨骼的生長髮育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所以兒童和老人適宜食用。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再好的東西也不是人人都適用的。

    痛風患者不宜多食:痛風病人的嘌呤代謝異常,而豆腐大多是由黃豆製成,黃豆中的嘌呤含量很高,製成豆腐過程中嘌呤含量大幅度降低,少量食用是可以的,並不是人們誤解的那樣嚴禁食用,但是一定要注意適量。

    脾虛胃寒者不宜多食:豆腐偏寒性,過多食用豆腐會加重腸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反胃等症狀。

    至於有些說法,豆腐會促使動脈硬化,上網查了一些資料,正反兩派的觀點都有,至今醫學界也沒有給出一個權威的說法,尚無定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後男方撫養孩子,把孩子藏起來了,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