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圈Magazine
-
2 # 日本偶像趣聞社
這類節目在日本很流行,幾乎每個偶像團體都有她們的冠名節目,甚至個人的也有。一般這類節目是一週一集,節目不單單有才藝表演,音樂表演,還有偶像團體的重大企劃發表,很值得一看。
-
3 # 曾昱6
論偶像!偶像是留在人們心目中的光輝形象!它是社會“正義”,“民族英雄”的化身,受到社會大眾的敬仰和崇拜!而今卻成為人們一種個人愛好的追隨,一好掩百醜,凡是……且越演越烈之勢!這隻能說社會在偏導,民眾(特別是青少年)欠理智。我有偶像!但沒有很多人那種板上釘釘的偶像。(如:我很喜歡劉德華的很多歌,但遇到一個街邊歌手唱同一首歌感覺比劉德華唱得好時。我會毫不猶豫給他打上比劉德華高的分。這是我對偶像的一種態度)。同時告誡“偶像”們:作為人們心目中的偶像?你就必須負起社會的責任與擔當!而不是藉助社會上的一些無知及盲從大行“不義”!否則終有一天人們清醒時。惡行之偶像變成遺像!(如:範、馮、趙、小鮮等)。
-
4 # ZL偏鋒
哪一類節目?什麼偶像?誰的偶像?這些偶像對我們的文化和社會生活有什麼積極影響嗎?不問為什麼就去追隨偶像,這是沒有頭腦的。很長一段時期以來,我們的電視節目過於追求收視率,在這種情況下產生多數偶像離真正時代民族需要的偶像是不同的,是有本質區別的,是不應該追隨,而要摒棄的。
-
5 # 笑臉也是符號
不好好久了 因為好看的都看了 現在的吹牛 露 沒啥看 就連女星也不好看 一個一個和妖一樣 不如不看 沒事看看老電影挺好
-
6 # 扶搖滾石
誤國誤民沒有點正能量。滿天飛都是明星的訊息,毒害下一代。一個明星新聞全中國都知道,可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英雄,知道打卻寥寥無幾。病態的傳媒,病態的開啟方式。
-
7 # 使用者8408521876176
我們每天都要忙忙碌碌,為了生活過得好,辛辛苦苦。閒暇的時候娛樂娛樂,來點精神寄託,又不敢去賭博,那樣不僅浪費時間還可能會給社會家庭帶來壞的影響。光鮮亮麗的明星們,有時候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所以有時候候會或多或少的去關注,但,並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們沒有機會去接觸,只能在熒屏裡見識我們認識ta而ta不認識我們,所以如果在生活中見到了真人,肯定是覺得蠻有意思的……
-
8 # 今說穎寶
謝謝邀請,金哥,就來說一說,偶像養成類,毋庸置疑,是十分受年輕人歡迎的,比如偶像實習生,就火了一批小鮮肉,像王源,王俊凱等優秀的偶像團體,還有最近的《創造女生101》,更是收視率火爆十足,深受大家所喜愛,比如錦鯉楊超越的人氣,更是火爆全國。這樣的節目會越來越能培養優秀的新人,脫穎而出,大家覺得呢!
回覆列表
2020年,愛奇藝推出的偶像養成類節目《青春有你2》和騰訊推出的《創造營2020》備受關注。其中《青春有你2》在播出第一期時,就登上熱搜14次,其中關注度最高的話題搜尋峰值達到591.7萬,頗為火熱。
偶像養成類綜藝節目是以唱歌、跳舞和表演為表現內容,以舞臺為演繹為表現形式,以比賽為競爭手段,以打造明星為目的,以練習生制度為培養模式,進行選拔、培養全能藝人,並記錄、展示其過程的節目型別。這種綜藝發源於南韓,節目根據自身定位,對來自各大經紀公司的青年男女進行選拔並參與節目,在節目中他們會接受明星導師的指導,經過競演,展現其個人才華及魅力,贏得觀眾的投票從而獲得出道成團的機會。近年來,這類節目在中國掀起了不小的熱潮。
從最初的草根選秀到成團出道,中國的偶像養成類節目在近幾年引發不小的關注度,節目製作方也在不斷加深對觀眾心理的把握,對節目進行改善。同時,節目也存在人才培養斷層、專業程度不高、版權意識薄弱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的發展。如果這些問題可以被有效解決,中國的偶像養成類節目才能夠有更穩健、成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