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啟畫教育

    挫折教育是給孩子提升幸福感的教育

    挫折教育不是一味地讓孩子吃苦,一味地讓孩子經受非常多的挫折,而是在孩子經受挫折之後,有一個自我修復的能力,有面對挫折站起來繼續向前走的勇氣。

    而受苦教育大部分都是人為的

    挫折教育是讓孩子在正常的環境下,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有自我應對的能力,而受苦教育則很大程度上是父母或者是身邊人,人為創造的一種比較艱苦的環境,讓孩子處於那種環境當中,其實未必就是好的,吃苦是好事,但是一味的讓孩子去吃苦,而不告訴他真正的處事方式,那除了苦了孩子,真的沒什麼用。

    換言之,不可能家長讓孩子從小到大都在一種非常艱苦的環境當中,總是要竭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是為人父母都想做到的事情,而捨得讓孩子去吃幾天苦,其實是改變不了什麼的。

    但是家長們想要進行挫折教育,就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

    某些家長有一種觀念,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替孩子做很多選擇,認為的製造許多困難的逆境讓孩子去面對,但是孩子卻未必喜歡,當他本身就抗拒一件事情,然後又從中遇到挫折。

    那孩子只是做給家長看的,是為了讓家長滿意才這麼做,在做的時候,時刻關注著父母的態度,孩子這樣做什麼事情,其實都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那不是他想做的事情。

    舉個例子

    比如,學校舉行公開課。孩子其實是不想發言的,但是媽媽坐在一旁,拉著個臉,用眼神期待著孩子,想讓孩子舉手發言,表現自己,孩子不得不勉強舉手,被叫起來回答也是磕磕巴巴,還要看看媽媽的反應是怎麼樣的。

    這種例子不勝列舉,家長把自己的期望過多的寄託在孩子身上,造成了孩子從小就有巨大的壓力,甚至在做的不好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去面對,跌倒了不知道如何才能爬起來,因為這本身就不是他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又怎麼能激發抗挫能力呢。

  • 2 # 重生17316

    我自己的一句座右銘吧是:你不努力永遠不知道你自己有多大的潛力。為什麼會想到這句話呢,因為我大一那時的期末大作業,因為我是學IT的所以期末大作業是用PS做出2和網頁,一個是網頁版的,一個是移動版的,當時我們都覺得這不可能的,但是後來證明是可以的,我做到了凌晨2點多,連續2天,那兩天每天到2點多,白天有課晚上趕作業,我那兩天每天都是不脫衣服就睡的,事實證明我做到了。

    所以挫折教育就像是我的座右銘一樣,他是以激發你的潛力為主的,他希望你再挫折中成長並且能夠體會成功的滋味。

    而受苦教育呢我個人的認為應該是鍛鍊他們的意志力的,是為了不讓他們一遇到困難就去逃避或者是退縮的,讓他們知道什麼是苦。

    對於這兩種教育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同時用,你應該讓你的孩子經歷一些的挫折,但是你不能只給他挫折,這樣也會打擊他的自信心的,你要在給他挫折之後給他鼓勵並且誇獎他,其次你應該讓他知道什麼是勞動,不能養成他好逸惡勞的習慣,所以這兩種的教育各有利弊,綜合來看我們應該綜合使用。父母可千萬不能不捨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時德國為何把法國比喻成“會下金蛋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