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藝跡
-
2 # 90後寶媽錄
剖宮產手術前進行麻醉的時候,麻醉醫生會要求產婦的身體儘量呈弓形。有些產婦戲稱:“就像一頭大蝦。” 一些產婦就不理解,為什麼要這樣一個難看的形狀,會不會影響胎兒呢? 我們知道,剖宮產手術和別的手術不同,為了降低麻醉藥物對胎兒的影響,麻醉絕大多數採用的是椎管內麻醉,也就是俗稱的“半身麻醉”。 將麻醉藥物注入椎管的蛛網膜下腔或硬膜外腔,脊神經根受到阻滯使該神經根支配的相應區域產生麻醉作用,統稱為椎管內麻醉。根據注入位置不同,可分為蛛網膜下腔麻醉(又稱脊麻或腰麻)、硬膜外阻滯、腰硬聯合麻醉、骶管阻滯麻醉。 像椎管的硬膜外麻醉,麻醉醫生通常會在背部腰椎第3~第4節間注射少量區域性麻醉藥,並作穿刺,再在穿刺針內輕輕插入一根硬脊膜外導管,待硬膜外導管到達理想部位後,拔出穿刺針並保留導管用膠布固定後,經導管注入藥物,到達硬膜外腔,阻滯相應神經而發揮良好的麻醉作用。 由於腰椎間隙平時是緊閉著的,只有產婦擺對了體位才能找到,而找不到這個間隙或藥物注入的間隙位置不對,都有可能影響麻醉效果,甚至還會發生意外。 具體的體位姿勢是:孕婦側臥於手術床上,雙手儘量夠自己的膝蓋,頭部儘量向前傾。由上向下看,形似大蝦的形狀。 產婦採取弓背的姿勢,會充分暴露脊椎間隙,有助於麻醉醫生順利的穿刺,把麻醉藥注射到椎管裡。產婦姿勢擺好以後要保持,不能隨便改變。對於部分產婦來說,這個姿勢稍有不適,但整個過程只有約幾分鐘,稍加堅持大多都能做到。如果產婦配合好,有經驗的麻醉醫生一般幾分鐘即可完成穿刺。 產婦們也放心,這種姿勢雖然看著不好看,但對肚子裡的胎兒是沒有影響的。 有些產婦擔心,這種椎管內麻醉,需要麻醉針穿刺腰椎,是不是很疼?麻醉醫生在進針時,會進行面板皮下組織棘間韌帶逐層浸潤麻醉,減少穿刺的疼痛感的。 還有一些產婦, 椎管內麻醉後,會感覺發冷,打寒顫。這與麻醉後的體表面板的血管擴張,機體散熱增加,加上手術室內溫度設定稍低以及消毒時面板暴露於空氣中有關係,產婦不要太緊張,消毒完成後會鋪上的手術單也會起到保暖的效果。 還有一點需要產婦注意的,麻醉穿刺完成後,麻醉會很快起效。一旦起效,孕婦的下半身將失去痛覺, 有的甚至失去所有的感覺。由於藥物對運動神經也會產生阻滯,絕大多數的孕婦下肢也是不能動的。因此,當麻醉醫生完成穿刺後,產婦要馬上恢復平躺的姿勢。要不然,下肢一直蜷曲著,會影響剖宮產手術的進行。
回覆列表
孕媽在剖腹產的時候,打麻藥覺得和外國有很大的差距,外國打麻藥都是坐著的,而我們打麻藥都是躺的,而且姿勢也特別的奇怪,都是彎著身體,就像剛剛上桌的小龍蝦一下,這其中的奧秘是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看剖腹產打麻藥有幾種,第一種就是全身麻藥,這種全麻在我們產房用得特別少,而第二種就是硬膜外麻醉,這種方式是把麻藥透過硬膜然後傳導的,用量比較多,反應比較慢了,如果是緊急剖腹產的話,是來不及的,特別是胎兒缺氧和難產的時候,時間就是生命,最後一種就是脊椎麻醉,這種麻醉時間快。而且時長也可以達到剖腹產需要用的時間,剖腹產用時一般在1-2小時,是剖腹產的第一選擇。
在孕媽進入產房,上到產床,醫生做好所有準備工作之後,就開始給孕媽打麻藥,當針打在孕媽腰椎部位時,需要孕媽側身,然後抱頭,身體彎曲蜷腿,整個人和水煮蝦一模一樣,如果孕媽不會,也沒事,醫生會指導的,但是有的孕媽如果太胖了,可能需要坐著打,因為無法實現棘突。
醫生用長細針,從孕媽後背脊柱的棘突空隙進針,然後將麻醉藥注入脊髓結尾的空腔處,麻藥很快就可以起到麻醉的作用,孕媽下半身就沒有疼痛感覺。
整個剖腹產的過程,孕媽也不是說一點感覺都沒有,特別在後面的縫針,麻藥褪去,知道針線穿過身體的感覺,這是麻藥效果沒有那也明顯的時候,但是有些孕媽整個產程就是做夢一樣,有的都睡著了。
剖腹產打麻藥,孕媽蝦米形真相第一、剖腹產現在採用的都是半身麻醉,也就是椎管內麻醉,這是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對胎兒的影響,醫生把準備好的麻藥打入孕媽的蛛網膜下腔或硬膜外腔,然後脊神經根受到阻礙,讓神經根支配的相應區域產生麻醉。
第二、因為孕媽的腰椎間隙在一般情況下都是閉合狀態的,所以孕媽彎曲,醫生才能找到位置,這樣才能打入麻藥,如果打入的位置不對,不僅僅影響到麻藥效果,而且還可以在剖腹產的過程中,孕媽出現異常情況,導致手術的難度係數增加。
第三、孕媽彎曲身體可以更好暴露出脊椎間隙,麻醉師可以一步到位的穿刺,我們都知道在產房裡面,麻醉師是比較少的,而且剖腹產都是預約好時間,如果穿刺時間耽誤了,那麼就影響到別的產婦剖腹產,而且產房裡順產轉入剖腹產的也有不少,麻醉師還要根據不同的孕婦配製不同麻藥劑量,所以孕媽保持好蝦米形,讓麻醉師清楚位置以後,儘快打下麻藥。
有的孕媽對麻藥的抗性比較強,那麼麻藥反應時間會慢點,這個跟身體有關係,保持好心態就可以了,不要著急,保持平和。